《資治通鑑》卷四 周紀四 周赧王 姬延 二十九年(乙亥 公元前286年)

說起稱霸,早在宋康王戴偃射天鞭地前三百多年的春秋時期,他的老祖先宋襄公宋茲甫就曾因這事鬧了一回笑話。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齊桓公姜小白因為不聽管仲的話,被揮刀自宮的太監祖師爺豎刁和把自己兒子都做成了菜的廚子祖師爺易牙餓死在宮中。他的五個兒子為了爭奪王位,打的不可開交,將父親的遺體在宮中的床上晾了整整六十七天,雖然是寒冬臘月,屍蟲還是爬的滿地都是——此處你應該深刻認識到,權力的遊戲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他們對自己狠,對孩子狠,對爹更狠,狠起來連最狼心狗肺的畜生都要顫抖。

兩千多年過去了,宋襄公的堅守你們懂了嗎?

前不久,神劇《權力的遊戲》劇終,很多人大喊爛尾,對龍母怒燒君臨和什麼都不懂的雪諾含淚捅死自己深愛的姑媽,最後由一群歪瓜裂棗瓜分了勝利果實的結局表示由衷的憤怒。但在筆者看來,這正體現了馬丁老爺子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唯一的遺憾不過是編劇沒能把細節處理的更平滑。權力的世界就是狼心狗肺者的天堂,容不下太多的溫情和美好,當然,不太多並不代表沒有,本文的後面就會有兩個美好的故事。下面,我們先言歸正傳。

姜小白歸天的第二年,姜無虧在太監和廚子的協助下成功繼位後,才想起自己餓死的爹還躺在宮中無人收殮,就跟剛知道他爹的死訊似的哭天搶地的安排人前去處理,一代霸主齊桓公終於入土為安。如果人死後有知,齊桓公和趙武靈王在養兒子這事兒上肯定有很多話想跟對方聊一聊。

與此同時,齊國正牌太子姜昭逃到宋國,向父親的老朋友宋茲甫請求幫助——爭奪王位時,全然忘了老爸在宮中日漸腐爛,爭輸了連老爸的朋友有誰都記得清清楚楚。當個爹怎麼就這麼悲劇呢?

兩千多年過去了,宋襄公的堅守你們懂了嗎?

九年前葵丘會盟時宋茲甫曾當面答應姜小白日後如有需要,一定幫他照應太子姜昭,講究人宋茲甫自然不會食言,馬上向諸侯各國群發信息,邀請他們和自己一起護送姜昭回國繼位。大概是群發前忘了先發個紅包,大部分國君都假裝沒看到消息,迴應他的只有有曹國、衛國、邾國三個小國,派出的軍隊也基本只能湊數。

縱然如此,宋茲甫還是還是檢點人馬,帶著四國軍隊踏上了他的榮耀之旅。

幸運的是,太監和廚子實在是水平有限,緩過勁來的齊國高層一是無法忍受被這麼倆人玩弄於股掌;二是覺得就這麼著,實在對不起老領導姜小白同志,三是對太子姜昭多少心存同情。最重要的是,他們一時摸不清楚講究人宋茲甫到底帶了多少人來。

思來想去,他們最終選擇砍了姜無虧和豎刁,趕走了易牙——大概是齊國貴族們都希望日後還能嚐到他的手藝吧,所以說,讓自己成為某一個方面的專家很重要,不但能賺錢,關鍵時刻,甚至能保命。

該死的死了,該跑的跑了。臨淄城內留下的都是無辜有功之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表達了對太子的思念,太子姜昭也很識時務的對父親之死和自己逃亡之事隻字不提,在一片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太子正式升級為齊國君主。講究人宋茲甫也因成功的擁立霸主之國的國君而聲名遠播。

兩千多年過去了,宋襄公的堅守你們懂了嗎?

客觀的說,宋茲甫這一趟基本上屬於瞎貓碰上死耗子,但是這也告訴我們,上天更眷顧勇敢的人。如果他因為害怕齊國而不遵守當年對姜小白的承諾,或者在各國反應冷淡的情況下不敢強出頭,那麼耗子還真不一定死,就算死了也不一定輪得到他撿。

但是,撿到死耗子卻不一定就是好事。畢竟死耗子很可能有毒。宋茲甫就中毒不輕。

自從老朋友姜小白去世以後,他一直隱隱約約覺得這天下缺了點什麼,但具體缺了啥,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在成功擁立姜昭後由齊返宋的路上,他才恍然大悟——小白走了,這天下缺了一個能管事的霸主。

而他之所以會在此時想明白這個問題,最重要的的原因就是擁立姜昭這件事,讓他產生了一種幻覺。

宋茲甫覺得,老霸主是我的朋友,他的兒子也是我一手扶上去的,這新霸主捨我其誰?在這片土地上,還有比我更適合稱霸的人嗎?論功勞,我為國際事務付出最多,論血統,姬鄭都得靠邊站!

等等,姬鄭是誰?姬鄭又稱周襄王,也就是當時周王朝的天子。

什麼?血統比天子還牛逼?老宋家怎麼一個個都這麼狂呢?

別急著下結論,客觀的說,他這麼想,真算不上狂,因為連周王朝開國之君周文、周武二王都曾是他老宋家的家臣。

沒錯,老宋家正是殷商王室遺脈。

周武王姬發在牧野之戰中打敗妲己的男人商紂王子受後,建立了周王朝,中國第一個商業文明在鹿臺的烈火中和子受一起灰飛煙滅。姬發聽從他弟弟周公姬旦的意見,將子受之子武庚(子姓武氏)封於殷商舊地朝歌(今河南淇縣),並派自己的兄弟姬鮮、姬度和姬處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

兩年以後,姬發急著向父親姬昌報告一統天下的喜訊,撒手人寰。其子姬誦繼位,由於新天子年幼,叔叔姬旦親自攝政,而此舉引發了其他叔叔的不滿,武庚抓住機會,拉攏姬鮮等人發動叛亂。

形勢危急,姬旦親自帥軍東征,先是搞定了自己的三位兄弟,殺了管叔姬鮮,將蔡叔姬度流放,廢霍叔姬處為平民,史稱周公誅管蔡。一千七百年後,同樣殺了自己兄弟的唐太宗李世民為自己開脫說:“周公誅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鴆叔牙而魯國寧,朕之所為,義同此類,蓋所以安社稷,利萬人耳。”試圖將自己的殺兄行為美化為為了大唐社稷和天下蒼生。對此,筆者只有三個字送給他——不要臉!

同樣是殺兄,周公旦和李世民有著本質的不同。

首先,管叔和蔡叔如果只是自己起兵清君側,那麼周公痛下殺手說是排除異己也不為過,但二人聯合殷商後裔作亂,那就是公然叛國,周公所為,實無任何不妥。然而,在玄武門之變前,李建成可從沒向李世民直接亮過刀子,更沒有勾結外人的可能性,畢竟他就是正牌太子,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其次,李世民殺了自己的兄弟後,讓滿身鮮血的尉遲敬德以保護皇帝的名義直接去找自己的父親李淵,這無異於赤裸裸的威脅,李淵一看這架勢,啥都明白了,只能接受現實,先是封其為太子,然後又退位為太上皇。李世民踩著兄弟的屍體和父親的尊嚴,終於登上了帝位。

反觀周公,雖然為周朝的建立和穩定立下不世之功,並親自構建禮制體系成東西兩週八百年基業,但仍在攝政七年後主動還政於侄兒姬誦,其大德大功,高風亮節,光耀千秋,實非李世民可比。

兩千多年過去了,宋襄公的堅守你們懂了嗎?

搞定了兄弟們之後,姬旦再次攻破朝歌,誅殺了武庚。出於“興滅繼絕”的傳統,姬旦另封子受兄長子啟(子姓宋氏)於商朝舊都商丘,特許其可用天子禮樂奉殷商宗祀。這就是宋國的由來。

現在我們可以談一談上一章裡留下的那個問題了——宋康王戴偃出場的瞬間為什麼那麼牛逼。

與完全以農業立國的周朝不同,殷商之民是華夏最早的以經商謀生的人群,以商人一詞稱呼生意人,正是這個原因。商朝滅亡後,殷商貴族繼續以在諸侯各國間進行貿易為生,因為善於經營,他們的大本營宋國成了極其繁華富裕的商業聖地,就像現在的溫州。

在當時,諸侯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與其得百里於燕,不如得十里於宋。”翻譯成現在的話那就是:“寧要商丘(宋)樓梯間,不要北京(燕)大平層。”我們都知道,這很不符合兩千多年後的現實,所以必須得加上一個橫批——“腦子有坑”。這也深刻體現了中國民間那句話,風水輪流轉。不過筆者很想知道,何時才能轉到咱這裡來。

正因為宋國的極其富有,諸侯大國都想吞併他,如果吞併不了,也堅決不願意便宜了別人。所以圍繞宋國的戰爭,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一旦宋國被進攻,無須宋國求援,總有好心的鄰居主動出兵,助其抗敵。漸漸的,大家都不再輕易招惹他了,就這樣,宋國在大國的夾縫裡獲得了離奇的寧靜。在宋國邊境的駐軍也就基本都是些老弱病殘。所以當戴偃出其不意,主動進攻,齊、楚、魏三國自然都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當他們反應過來,宋國也就很快完了蛋。

可能正是因為祖先曾經做過周文、周武二王的老大,小小的宋國才會始終不甘心俯首稱臣,先後出現宋襄公宋茲甫和宋康王戴偃兩個醉心於稱霸的君主。這和慕容復執著於復興大燕是一個原因。看來,祖上闊過也不全是好事!

宋茲甫擁立姜昭從齊國回來以後,就開始謀劃著會合諸侯,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他庶出的哥哥,另一個講究人宋目夷(字子魚,別號司馬子魚,魚姓始祖)勸他說:“以小國舉行會盟,容易惹禍,咱們還是算了吧。”

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筆者為何稱這子姓兩兄弟為講究人。

當宋茲甫還是太子時,父親宋桓公宋御說病重,宋茲甫對父親說:“哥哥目夷年齡比我大,為人忠厚仁義,如有不測,請父親立哥哥為君!”宋御說沒有當面答應他的請求,而是將此事告訴了庶出的長子宋目夷。目夷當場表示堅決反對,他說:“弟弟把國家都讓給我了,還有比這更大的仁義嗎?況且廢嫡立庶也不合禮制。”為了表明不受讓的決心,目夷逃到了衛國,宋茲甫的太子之位終究沒能讓出去。但這事卻在諸侯間傳為美談。這也是姜小白看重宋茲甫,將太子託付給他的重要原因。

有人可能會說,這哥倆不是在演戲吧?事實勝於雄辯,到底是不是演戲,筆者不說,看完剩下的故事後,諸君自行判斷。

宋茲甫即位以後,封自己的哥哥宋目夷為國相,軍政大權全部交予其處理。兄弟齊心,羨煞旁人。

但這一次,宋茲甫沒有聽哥哥的話。公元前639年的春天,宋茲甫大擺宴席,邀請包括齊孝公姜昭和楚成王熊惲在內的各國諸侯前來赴宴,地點定在了鹿臺——從那裡跌倒,就要從那裡爬起來,宋茲甫的日記本里肯定寫滿了這句話。

兩千多年過去了,宋襄公的堅守你們懂了嗎?

順便說一句,把餓死的爹擱在寢宮中六十七天還能諡曰:“孝”,如果不是在搞笑或者反諷,我只能說即使是春秋時期的諡號也不像傳說中那樣認真。

孝順兒子姜昭自然沒有二話,必須捧老爸的朋友這個場;熊惲大概是惦記著蹭幾隻上好的熊掌,也來了。只是東家在酒席上以盟主自居,多少讓兩位大國之君有些不開心。更讓他們不開心的是,宋茲甫沒有經過他們二人的同意,便與諸侯各國約定這一年的秋天再在盂地舉行會盟。

宋目夷見弟弟在危險的路上越走越遠,勸他說:“小國爭霸,無異於引火燒身,咱還是算了吧。”已經上頭的宋茲甫那裡聽得進哥哥的勸,執意舉行會盟。宋目夷無奈,只能退而求其次,勸弟弟帶兵前去,以防不測。結果宋茲甫說:“不帶兵的規矩是我定下的,熊惲也表示認同,我怎能帶頭不講信用?”——講誠信,應該是宋國人能將生意做到全球各地的重要原因。

當年秋天,宋茲甫堅持只帶幾個隨從前去赴約,各國君主也如期而來。會上,宋茲甫和熊惲為誰當老大的事發生了衝突,爭吵一番之後,熊惲果斷讓早已埋伏好的楚軍活捉了宋茲甫,想以此要挾宋國。宋茲甫雖然被抓,但內心深處,種下了對楚國深深的鄙視。

同一年的冬天,諸侯在薄地再次會面,魯僖公姬申好說歹說,熊惲才給了他一個面子,將宋茲甫放回宋國並繼續做他的宋國國君,有一個講究的哥哥就是好啊。比起被嬴稷扣留的熊槐,他真的是幸運的多了。

但幸運的人通常並不認為自己幸運,宋茲甫就是如此,回國以後,他怒於鄭國支持熊惲做霸主,決定先撿這個軟柿子捏一捏,然而,大哥豈是白認的,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軍一出動,鄭國立刻就向楚國求救,在這爭霸的當口,熊惲不可能坐視不理,馬上派大將成得臣領兵進攻宋國,圍宋救鄭。宋茲甫不得已將軍隊撤回國內,在泓水(今河南柘城縣北)擺開陣勢,準備與楚軍一戰。

宋目夷眼見大禍臨頭,著急的說:“老天爺放棄我們殷商已經很久了,這仗打不得呀!”不提祖宗好還,一提殷商舊事。宋茲甫跟打了雞血似的,再也攔不住了。

楚軍率先發動了攻勢,開始渡河,對弟弟不離不棄的宋目夷雖然一百個不想開戰,但此時還是站在了弟弟身邊,他對宋茲甫說:“敵眾我寡,我們應該在他們全部渡過河之前發起進攻。”

宋茲甫對哥哥說出這樣的話很是難過,他皺著眉迴應到:“我們是仁義之師,怎麼能在別人渡河時動手?這也太不講究了吧。”宋目夷看著義正辭嚴的弟弟,無奈的搖了搖頭。

又過了一會兒,楚軍終於全部渡過了泓水,開始排兵佈陣,宋目夷趕緊說:“現在可以開打了吧?”宋茲甫轉過頭來看著滿臉焦急的宋目夷說:“我的哥哥呀,你這是怎麼了,之前你讓我不要跟楚國開戰,這會兒上了戰場,你咋就比誰都急呢?再等等,等他們列好了陣型,咱們就出擊。”

聽完弟弟的話,宋目夷流下了絕望的淚水,開始跟心腹安排準備接應弟弟逃跑,話還沒說完,剛剛列好陣型的楚軍萬箭齊發,蜂擁而上,宋軍很快被擊潰,宋茲甫的大腿也被射了一箭。

損失慘重的宋軍歸營後都在埋怨宋茲甫不聽哥哥的話,宋茲甫很不服氣,他說:“仁義之師,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不俘虜頭髮花白的老人,古人作戰時甚至不依靠險要的關塞,寡人就算面臨亡國之危,也絕不攻擊沒有做好準備的人!”

看著弟弟一副大義凜然的鬼樣子,再想想宋軍留在戰場上的屍體和眼前遍地的傷兵,宋目夷忍無可忍,對著他吼到:“打仗就是為了勝利,還談什麼仁義之道?非要按你說的去做,不如投降拉倒,還打個屁呀。”

看著眼前憤怒而痛苦的哥哥,宋茲甫沒有說話,只是飽含淚水的眼睛裡,散發出倔強又委屈的光。他想不明白,連和自己一樣仁義的哥哥也這樣說,難道自己真的做錯了嗎?

泓水之戰一年後的夏天,宋茲甫創痛發作,醫治無效,在迷茫中結束了他充滿爭議的一生。在他死後的兩千多年裡,關於他仁義行為的爭論從未停止過。

十幾年前,第一次知道宋襄公的故事時,我和大部分人一樣,對他這種蠢豬式的仁義非常不屑,因此完全無法理解他憑什麼能算春秋五霸之一,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到身邊各行各業,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利益放棄了自己的操守,最終所有人都陷入了互相傷害的死局。筆者才慢慢認識到這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精神的可貴。

在以戰爭為最高形式的各種競爭中,如果參與者都只以取得勝利為目的,完全無視各種規則,那麼從倫理角度說,人類和動物之間便喪失了界限。從利益的角度看,文明也必將因此倒退,甚至毀滅。

兩千多年過去了,宋襄公的堅守你們懂了嗎?

赫魯曉夫和肯尼迪的較量

最近的例子,莫過於古巴導彈危機和其後的《核不擴散條約》。如果肯尼迪和赫魯曉夫未能抑制住自己的求勝的信念,核戰爭一旦打起來,蘇聯可能不會解體,而全人類卻可能都成了他們的陪葬。

正是因為他們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依然沒有突破現代戰爭的底線,才有了今天更好的世界。

作為殷商王室的代表,宋茲甫幾乎可以說是這片土地上最早的貴族遺種,是規則的制定者,如果連他都不遵守規則,還談什麼禮儀和制度,更不要妄想什麼依法治國了。

同時,也正是因為取得了戰爭勝利的周公,遵守了“興滅繼絕”的傳統,沒有對失敗者趕盡殺絕,宋國才有了存在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宋國以商業立國,而作為商人,講誠信、守規矩是將生意做大的基礎,這一點在整個商業史上從未過時。所以可以說,宋國和周天子是那個時代各種禮儀和制度的最大獲益者,由他們為代表來堅守規則和道義,沒有更合適的了。

高瞻遠矚的先賢們大概也正是因為看到了宋茲甫看似愚蠢的堅持中所包含的巨大價值,才將並沒有太大作為的宋襄公列為春秋五霸之一,以此表達我們的文化對這種精神的肯定和頌揚。由此可知,我們中國人也並不是一直唯利是圖,只知以成敗論英雄的。

兩千多年後,經過現代文明洗禮的我們,可以嘲笑宋襄公企圖以小國稱霸的想法,甚至可以嘲笑他不合時宜的,恢復祖先榮耀的決心,但我們不該嘲笑他在戰爭中依然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貴族精神,因為在這古老的堅守裡,包含著我們的驕傲和人類的未來。


《資治通鑑故事會之四十三:周公吐哺 天下歸心 襄公仁義 知者幾人

本文由漁樵故紙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