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猶太人入了中國籍,還加入了中共,當上了全國政協常委

愛潑斯坦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曾經長期在副主席宋慶齡的直接領導工作,是她的下屬,也是摯友。

他一生與中國有緣,也一生傳奇。

這個猶太人入了中國籍,還加入了中共,當上了全國政協常委

他本來是波蘭人,還是一個猶太人,卻幾乎是長在中國。兩歲時,就跟隨父母來到中國,居住在天津,由此他會講英語,也會講中國話。他15歲中學畢業,就當了記者。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愛潑斯坦才22歲,正擔任美國合眾社記者,他的父母厭惡日本人去了美國,他堅持留在中國。隨後,去了廣州。

1938年秋,宋慶齡從香港來到廣州籌建保衛中國同盟廣州分會,並帶頭參加廣州的抗日示威遊行。愛潑斯坦看見宋慶齡,肅然起敬,應邀參加了保衛中國同盟廣州分會的工作,由此成為了宋慶齡的下屬。

這個猶太人入了中國籍,還加入了中共,當上了全國政協常委

10月廣州淪陷,愛潑斯坦轉赴香港,在宋慶齡直接領導的同盟總部工作,負責編髮英文《保衛中國同盟通訊》,並在香港的英文報紙當編輯。

1941年12月,日軍又把戰火燒到了香港,愛潑斯坦也被日軍列入了“黑名單”,處境十分危險。香港的中共黨組織負責人廖承志為了使他脫離險境,派人帶他到一位中國醫生家,在左腿上動了一個“外科手術”,製造一個假的傷口,幫他躲進了醫院。

然後,為了打掩護,廖承志故意給愛潑斯坦工作的《華南早報》打電話,說他被日本炮彈炸死了。對方信以為真。

愛潑斯坦本來住在醫院很安全,誰知狡詐的日軍把醫院能行走的歐美人統統關進集中營。愛潑斯坦也未能倖免。

與別人不同的是,愛潑斯坦在集中營中竟然收穫到一份愛情。

​在集中營裡,他遇到一位在保衛中國同盟一起工作過的英國姑娘邱萊莉。結果,她愛上了愛潑斯坦。兩人在獄中建立了感情,成為了戀人。

這個猶太人入了中國籍,還加入了中共,當上了全國政協常委

後來,他們居然自行逃出了集中營。

這個集中營看管並不嚴,鐵絲網外不遠處就是大海,海邊有一條破船。愛潑斯坦經過多次觀察,發現這是個有利條件,可以設法逃出虎口。

1942年3月18日晚,天空一片漆黑。

這是越獄的好機會。

按照事先的計劃,愛潑斯坦一行五人躡手躡腳地從房裡溜出,繞過崗哨,翻過鐵絲網,爬上小船,毫髮無傷地悄悄離去。

隨後,他們在漁民引導下,到達了澳門,又經一位中國醫生的幫助,藏在一隻帆船艙裡,終於逃脫了日本人的魔掌。

脫險之後,愛潑斯坦步行去桂林,繼又奔赴重慶。

1943年11月,他和邱茉莉在重慶結婚。

這個猶太人入了中國籍,還加入了中共,當上了全國政協常委

1944年5月,愛潑斯坦又隨中外記者團訪問陝北,訪問了中共領導人以及延安軍民,寫了十幾篇通訊,在國外重要報刊上發表,向全球報道中共領導的真實抗戰情況,熱情地歌頌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由此,他也成為了中國人民的好朋友。

新中國成立後,他應宋慶齡之邀,於1951年回到中國,在宋慶齡的領導下,主持英文刊物《中國建設》雜誌。

1957年,他加入中國籍。1964年,他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比宋慶齡還早(宋慶齡在1981年5月去世前才批准入黨的)

這個猶太人入了中國籍,還加入了中共,當上了全國政協常委

愛潑斯坦在中國生活了近80年,後來還當上了全國政協常委,成為政協歷史上唯一的猶太人出身的常委。他活到90歲才去世。對於自己的一生,愛潑斯坦感慨地說:

“在歷史為我設定的時空中,我覺得沒有任何事情比我親歷並躋身於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更好和更有意義。”

愛潑斯坦,這個傳奇的猶太人把自己的傳奇寫在了中國的傳奇上,也成為了一個巨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