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導遊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前展示歷史照片 / 作者

於是,多家國際組織資助建造了一座耗資13.5億英鎊、更大更安全的新“石棺”,採用移動軌道移動就位,覆蓋在舊“石棺”上。今年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這座275米寬、108米高的半圓形掩體正式揭幕。據稱,新“石棺”預期能夠安全運作100年。

導遊E先生在這裡向我們展示了四號反應堆此前的一些照片,並重申,只能面向這個角度拍攝新“石棺”和救援紀念碑。大家紛紛與之合影留念的時候,我發現測量儀上的輻射水平最低0.78微西弗每小時,最高超過0.9微西弗每小時。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導遊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前展示歷史照片 / 作者

於是,多家國際組織資助建造了一座耗資13.5億英鎊、更大更安全的新“石棺”,採用移動軌道移動就位,覆蓋在舊“石棺”上。今年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這座275米寬、108米高的半圓形掩體正式揭幕。據稱,新“石棺”預期能夠安全運作100年。

導遊E先生在這裡向我們展示了四號反應堆此前的一些照片,並重申,只能面向這個角度拍攝新“石棺”和救援紀念碑。大家紛紛與之合影留念的時候,我發現測量儀上的輻射水平最低0.78微西弗每小時,最高超過0.9微西弗每小時。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餐廳入口處的輻射檢測儀 / 作者

接下來到了午餐時間。我們來到附近專門接待遊客的餐廳。這是一座兩層建築,男性和女性分別從一樓大廳的兩側進入,兩邊都有專門用來檢測人體輻射水平的設備,人站上去之後需要把雙手貼在機器兩側,如果設備沒有特別反應就是正常的。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很認真在測,也很少有工作人員監督。

餐廳就像一個員工食堂,已經付了190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54元)的我們,排隊領餐食,每份包括土豆湯、沙拉、麵包、肉餅及配菜,和兩杯飲料。食物談不上特別美味。吃完之後大家都自覺地將托盤放在直達清洗間的傳送帶上。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導遊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前展示歷史照片 / 作者

於是,多家國際組織資助建造了一座耗資13.5億英鎊、更大更安全的新“石棺”,採用移動軌道移動就位,覆蓋在舊“石棺”上。今年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這座275米寬、108米高的半圓形掩體正式揭幕。據稱,新“石棺”預期能夠安全運作100年。

導遊E先生在這裡向我們展示了四號反應堆此前的一些照片,並重申,只能面向這個角度拍攝新“石棺”和救援紀念碑。大家紛紛與之合影留念的時候,我發現測量儀上的輻射水平最低0.78微西弗每小時,最高超過0.9微西弗每小時。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餐廳入口處的輻射檢測儀 / 作者

接下來到了午餐時間。我們來到附近專門接待遊客的餐廳。這是一座兩層建築,男性和女性分別從一樓大廳的兩側進入,兩邊都有專門用來檢測人體輻射水平的設備,人站上去之後需要把雙手貼在機器兩側,如果設備沒有特別反應就是正常的。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很認真在測,也很少有工作人員監督。

餐廳就像一個員工食堂,已經付了190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54元)的我們,排隊領餐食,每份包括土豆湯、沙拉、麵包、肉餅及配菜,和兩杯飲料。食物談不上特別美味。吃完之後大家都自覺地將托盤放在直達清洗間的傳送帶上。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我拿到的食物,伙食好像還不錯?/ 作者

在頗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主人公約翰·普萊斯上尉追擊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追到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鬼城”普里皮亞季,展開激烈衝突。我們在禁區一日遊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普里皮亞季。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導遊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前展示歷史照片 / 作者

於是,多家國際組織資助建造了一座耗資13.5億英鎊、更大更安全的新“石棺”,採用移動軌道移動就位,覆蓋在舊“石棺”上。今年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這座275米寬、108米高的半圓形掩體正式揭幕。據稱,新“石棺”預期能夠安全運作100年。

導遊E先生在這裡向我們展示了四號反應堆此前的一些照片,並重申,只能面向這個角度拍攝新“石棺”和救援紀念碑。大家紛紛與之合影留念的時候,我發現測量儀上的輻射水平最低0.78微西弗每小時,最高超過0.9微西弗每小時。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餐廳入口處的輻射檢測儀 / 作者

接下來到了午餐時間。我們來到附近專門接待遊客的餐廳。這是一座兩層建築,男性和女性分別從一樓大廳的兩側進入,兩邊都有專門用來檢測人體輻射水平的設備,人站上去之後需要把雙手貼在機器兩側,如果設備沒有特別反應就是正常的。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很認真在測,也很少有工作人員監督。

餐廳就像一個員工食堂,已經付了190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54元)的我們,排隊領餐食,每份包括土豆湯、沙拉、麵包、肉餅及配菜,和兩杯飲料。食物談不上特別美味。吃完之後大家都自覺地將托盤放在直達清洗間的傳送帶上。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我拿到的食物,伙食好像還不錯?/ 作者

在頗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主人公約翰·普萊斯上尉追擊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追到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鬼城”普里皮亞季,展開激烈衝突。我們在禁區一日遊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普里皮亞季。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鬼城”普里皮亞季城的標誌 / 作者

普里皮亞季距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僅3公里,這座城市完全因為核電站而在1970年代拔地而起——這裡的居民就是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像電視劇《切爾諾貝利》表述的那樣,“鬼城”民眾在事故發生之後的第二天被當局下令撤離,再也沒能回到家園,這裡的一切都停留在33年前的樣子。

普里皮亞季有160餘幢住宅樓,總人口約5萬,中小學、公園、遊樂場、文化宮、超市、體育場、游泳池、餐廳、咖啡廳等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由於核電站在當時的國家戰略中擁有極高地位,這裡的居民也比烏克蘭其他地區人群享有優厚得多的生活條件,正是這一點讓當年的蘇聯年輕人前赴後繼地來到切爾諾貝利。

導遊E先生帶大家在普里皮亞季城內穿梭,多年野蠻生長的各種植物橫亙在交錯的羊腸小道之間。雖然心裡很明白這裡發生過的一切非常令人遺憾和惋惜,還是不禁有一種探險的感覺。我們走過醫院、學校、河港,發現有的建築明顯是殘破的危樓。導遊告訴大家,這也是現在很少允許遊客進入建築內部的原因。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導遊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前展示歷史照片 / 作者

於是,多家國際組織資助建造了一座耗資13.5億英鎊、更大更安全的新“石棺”,採用移動軌道移動就位,覆蓋在舊“石棺”上。今年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這座275米寬、108米高的半圓形掩體正式揭幕。據稱,新“石棺”預期能夠安全運作100年。

導遊E先生在這裡向我們展示了四號反應堆此前的一些照片,並重申,只能面向這個角度拍攝新“石棺”和救援紀念碑。大家紛紛與之合影留念的時候,我發現測量儀上的輻射水平最低0.78微西弗每小時,最高超過0.9微西弗每小時。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餐廳入口處的輻射檢測儀 / 作者

接下來到了午餐時間。我們來到附近專門接待遊客的餐廳。這是一座兩層建築,男性和女性分別從一樓大廳的兩側進入,兩邊都有專門用來檢測人體輻射水平的設備,人站上去之後需要把雙手貼在機器兩側,如果設備沒有特別反應就是正常的。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很認真在測,也很少有工作人員監督。

餐廳就像一個員工食堂,已經付了190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54元)的我們,排隊領餐食,每份包括土豆湯、沙拉、麵包、肉餅及配菜,和兩杯飲料。食物談不上特別美味。吃完之後大家都自覺地將托盤放在直達清洗間的傳送帶上。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我拿到的食物,伙食好像還不錯?/ 作者

在頗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主人公約翰·普萊斯上尉追擊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追到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鬼城”普里皮亞季,展開激烈衝突。我們在禁區一日遊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普里皮亞季。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鬼城”普里皮亞季城的標誌 / 作者

普里皮亞季距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僅3公里,這座城市完全因為核電站而在1970年代拔地而起——這裡的居民就是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像電視劇《切爾諾貝利》表述的那樣,“鬼城”民眾在事故發生之後的第二天被當局下令撤離,再也沒能回到家園,這裡的一切都停留在33年前的樣子。

普里皮亞季有160餘幢住宅樓,總人口約5萬,中小學、公園、遊樂場、文化宮、超市、體育場、游泳池、餐廳、咖啡廳等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由於核電站在當時的國家戰略中擁有極高地位,這裡的居民也比烏克蘭其他地區人群享有優厚得多的生活條件,正是這一點讓當年的蘇聯年輕人前赴後繼地來到切爾諾貝利。

導遊E先生帶大家在普里皮亞季城內穿梭,多年野蠻生長的各種植物橫亙在交錯的羊腸小道之間。雖然心裡很明白這裡發生過的一切非常令人遺憾和惋惜,還是不禁有一種探險的感覺。我們走過醫院、學校、河港,發現有的建築明顯是殘破的危樓。導遊告訴大家,這也是現在很少允許遊客進入建築內部的原因。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位於普里皮亞季市中心廣場的文化宮 / 作者

我們在普里皮亞季中心廣場的文化宮旁邊看到一家大型超市。超市的外牆早已消失不見,內部滿目瘡痍。我在腦海中對比歷史影像資料,難以想象當年生活條件優渥的當地居民離開時的心情——由於並不知道輻射的存在,就在事故發生當天,城裡還舉行了好幾場婚禮,撤離之前的孩子們也還在露天廣場和公園盡情嬉戲。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導遊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前展示歷史照片 / 作者

於是,多家國際組織資助建造了一座耗資13.5億英鎊、更大更安全的新“石棺”,採用移動軌道移動就位,覆蓋在舊“石棺”上。今年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這座275米寬、108米高的半圓形掩體正式揭幕。據稱,新“石棺”預期能夠安全運作100年。

導遊E先生在這裡向我們展示了四號反應堆此前的一些照片,並重申,只能面向這個角度拍攝新“石棺”和救援紀念碑。大家紛紛與之合影留念的時候,我發現測量儀上的輻射水平最低0.78微西弗每小時,最高超過0.9微西弗每小時。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餐廳入口處的輻射檢測儀 / 作者

接下來到了午餐時間。我們來到附近專門接待遊客的餐廳。這是一座兩層建築,男性和女性分別從一樓大廳的兩側進入,兩邊都有專門用來檢測人體輻射水平的設備,人站上去之後需要把雙手貼在機器兩側,如果設備沒有特別反應就是正常的。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很認真在測,也很少有工作人員監督。

餐廳就像一個員工食堂,已經付了190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54元)的我們,排隊領餐食,每份包括土豆湯、沙拉、麵包、肉餅及配菜,和兩杯飲料。食物談不上特別美味。吃完之後大家都自覺地將托盤放在直達清洗間的傳送帶上。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我拿到的食物,伙食好像還不錯?/ 作者

在頗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主人公約翰·普萊斯上尉追擊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追到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鬼城”普里皮亞季,展開激烈衝突。我們在禁區一日遊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普里皮亞季。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鬼城”普里皮亞季城的標誌 / 作者

普里皮亞季距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僅3公里,這座城市完全因為核電站而在1970年代拔地而起——這裡的居民就是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像電視劇《切爾諾貝利》表述的那樣,“鬼城”民眾在事故發生之後的第二天被當局下令撤離,再也沒能回到家園,這裡的一切都停留在33年前的樣子。

普里皮亞季有160餘幢住宅樓,總人口約5萬,中小學、公園、遊樂場、文化宮、超市、體育場、游泳池、餐廳、咖啡廳等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由於核電站在當時的國家戰略中擁有極高地位,這裡的居民也比烏克蘭其他地區人群享有優厚得多的生活條件,正是這一點讓當年的蘇聯年輕人前赴後繼地來到切爾諾貝利。

導遊E先生帶大家在普里皮亞季城內穿梭,多年野蠻生長的各種植物橫亙在交錯的羊腸小道之間。雖然心裡很明白這裡發生過的一切非常令人遺憾和惋惜,還是不禁有一種探險的感覺。我們走過醫院、學校、河港,發現有的建築明顯是殘破的危樓。導遊告訴大家,這也是現在很少允許遊客進入建築內部的原因。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位於普里皮亞季市中心廣場的文化宮 / 作者

我們在普里皮亞季中心廣場的文化宮旁邊看到一家大型超市。超市的外牆早已消失不見,內部滿目瘡痍。我在腦海中對比歷史影像資料,難以想象當年生活條件優渥的當地居民離開時的心情——由於並不知道輻射的存在,就在事故發生當天,城裡還舉行了好幾場婚禮,撤離之前的孩子們也還在露天廣場和公園盡情嬉戲。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吸引眾多網紅來打卡的摩天輪 / 作者

普里皮亞季新建的遊樂園原定在1986年5月1日正式開放,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4月26日核事故的發生意味著計劃被迫取消,這個遊樂園僅僅在撤離行動開始之前非常短暫地為當地居民服務過。遊樂園的設施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堆廢銅爛鐵。唯有摩天輪看起來好一些。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導遊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前展示歷史照片 / 作者

於是,多家國際組織資助建造了一座耗資13.5億英鎊、更大更安全的新“石棺”,採用移動軌道移動就位,覆蓋在舊“石棺”上。今年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這座275米寬、108米高的半圓形掩體正式揭幕。據稱,新“石棺”預期能夠安全運作100年。

導遊E先生在這裡向我們展示了四號反應堆此前的一些照片,並重申,只能面向這個角度拍攝新“石棺”和救援紀念碑。大家紛紛與之合影留念的時候,我發現測量儀上的輻射水平最低0.78微西弗每小時,最高超過0.9微西弗每小時。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餐廳入口處的輻射檢測儀 / 作者

接下來到了午餐時間。我們來到附近專門接待遊客的餐廳。這是一座兩層建築,男性和女性分別從一樓大廳的兩側進入,兩邊都有專門用來檢測人體輻射水平的設備,人站上去之後需要把雙手貼在機器兩側,如果設備沒有特別反應就是正常的。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很認真在測,也很少有工作人員監督。

餐廳就像一個員工食堂,已經付了190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54元)的我們,排隊領餐食,每份包括土豆湯、沙拉、麵包、肉餅及配菜,和兩杯飲料。食物談不上特別美味。吃完之後大家都自覺地將托盤放在直達清洗間的傳送帶上。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我拿到的食物,伙食好像還不錯?/ 作者

在頗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主人公約翰·普萊斯上尉追擊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追到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鬼城”普里皮亞季,展開激烈衝突。我們在禁區一日遊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普里皮亞季。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鬼城”普里皮亞季城的標誌 / 作者

普里皮亞季距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僅3公里,這座城市完全因為核電站而在1970年代拔地而起——這裡的居民就是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像電視劇《切爾諾貝利》表述的那樣,“鬼城”民眾在事故發生之後的第二天被當局下令撤離,再也沒能回到家園,這裡的一切都停留在33年前的樣子。

普里皮亞季有160餘幢住宅樓,總人口約5萬,中小學、公園、遊樂場、文化宮、超市、體育場、游泳池、餐廳、咖啡廳等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由於核電站在當時的國家戰略中擁有極高地位,這裡的居民也比烏克蘭其他地區人群享有優厚得多的生活條件,正是這一點讓當年的蘇聯年輕人前赴後繼地來到切爾諾貝利。

導遊E先生帶大家在普里皮亞季城內穿梭,多年野蠻生長的各種植物橫亙在交錯的羊腸小道之間。雖然心裡很明白這裡發生過的一切非常令人遺憾和惋惜,還是不禁有一種探險的感覺。我們走過醫院、學校、河港,發現有的建築明顯是殘破的危樓。導遊告訴大家,這也是現在很少允許遊客進入建築內部的原因。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位於普里皮亞季市中心廣場的文化宮 / 作者

我們在普里皮亞季中心廣場的文化宮旁邊看到一家大型超市。超市的外牆早已消失不見,內部滿目瘡痍。我在腦海中對比歷史影像資料,難以想象當年生活條件優渥的當地居民離開時的心情——由於並不知道輻射的存在,就在事故發生當天,城裡還舉行了好幾場婚禮,撤離之前的孩子們也還在露天廣場和公園盡情嬉戲。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吸引眾多網紅來打卡的摩天輪 / 作者

普里皮亞季新建的遊樂園原定在1986年5月1日正式開放,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4月26日核事故的發生意味著計劃被迫取消,這個遊樂園僅僅在撤離行動開始之前非常短暫地為當地居民服務過。遊樂園的設施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堆廢銅爛鐵。唯有摩天輪看起來好一些。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當年新開的遊樂園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 / 作者

最後我們被允許進入一幢居民樓。雖然也是隻有10分鐘的時間,但這很短暫的經歷是非常令人震撼的。這些都是普里皮亞季普通人的家,有臥室、客廳、廚房、浴室,一切都應該是稀鬆平常的。事故發生之前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過得是令人滿意的生活,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改變了一切。如今,所有房間都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牆紙都撕裂脫落,留下來的只是一些廢棄的破舊傢俱,安靜地散發著黴味,彷彿在吟唱歷史的悲歌。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導遊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前展示歷史照片 / 作者

於是,多家國際組織資助建造了一座耗資13.5億英鎊、更大更安全的新“石棺”,採用移動軌道移動就位,覆蓋在舊“石棺”上。今年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這座275米寬、108米高的半圓形掩體正式揭幕。據稱,新“石棺”預期能夠安全運作100年。

導遊E先生在這裡向我們展示了四號反應堆此前的一些照片,並重申,只能面向這個角度拍攝新“石棺”和救援紀念碑。大家紛紛與之合影留念的時候,我發現測量儀上的輻射水平最低0.78微西弗每小時,最高超過0.9微西弗每小時。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餐廳入口處的輻射檢測儀 / 作者

接下來到了午餐時間。我們來到附近專門接待遊客的餐廳。這是一座兩層建築,男性和女性分別從一樓大廳的兩側進入,兩邊都有專門用來檢測人體輻射水平的設備,人站上去之後需要把雙手貼在機器兩側,如果設備沒有特別反應就是正常的。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很認真在測,也很少有工作人員監督。

餐廳就像一個員工食堂,已經付了190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54元)的我們,排隊領餐食,每份包括土豆湯、沙拉、麵包、肉餅及配菜,和兩杯飲料。食物談不上特別美味。吃完之後大家都自覺地將托盤放在直達清洗間的傳送帶上。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我拿到的食物,伙食好像還不錯?/ 作者

在頗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主人公約翰·普萊斯上尉追擊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追到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鬼城”普里皮亞季,展開激烈衝突。我們在禁區一日遊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普里皮亞季。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鬼城”普里皮亞季城的標誌 / 作者

普里皮亞季距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僅3公里,這座城市完全因為核電站而在1970年代拔地而起——這裡的居民就是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像電視劇《切爾諾貝利》表述的那樣,“鬼城”民眾在事故發生之後的第二天被當局下令撤離,再也沒能回到家園,這裡的一切都停留在33年前的樣子。

普里皮亞季有160餘幢住宅樓,總人口約5萬,中小學、公園、遊樂場、文化宮、超市、體育場、游泳池、餐廳、咖啡廳等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由於核電站在當時的國家戰略中擁有極高地位,這裡的居民也比烏克蘭其他地區人群享有優厚得多的生活條件,正是這一點讓當年的蘇聯年輕人前赴後繼地來到切爾諾貝利。

導遊E先生帶大家在普里皮亞季城內穿梭,多年野蠻生長的各種植物橫亙在交錯的羊腸小道之間。雖然心裡很明白這裡發生過的一切非常令人遺憾和惋惜,還是不禁有一種探險的感覺。我們走過醫院、學校、河港,發現有的建築明顯是殘破的危樓。導遊告訴大家,這也是現在很少允許遊客進入建築內部的原因。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位於普里皮亞季市中心廣場的文化宮 / 作者

我們在普里皮亞季中心廣場的文化宮旁邊看到一家大型超市。超市的外牆早已消失不見,內部滿目瘡痍。我在腦海中對比歷史影像資料,難以想象當年生活條件優渥的當地居民離開時的心情——由於並不知道輻射的存在,就在事故發生當天,城裡還舉行了好幾場婚禮,撤離之前的孩子們也還在露天廣場和公園盡情嬉戲。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吸引眾多網紅來打卡的摩天輪 / 作者

普里皮亞季新建的遊樂園原定在1986年5月1日正式開放,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4月26日核事故的發生意味著計劃被迫取消,這個遊樂園僅僅在撤離行動開始之前非常短暫地為當地居民服務過。遊樂園的設施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堆廢銅爛鐵。唯有摩天輪看起來好一些。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當年新開的遊樂園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 / 作者

最後我們被允許進入一幢居民樓。雖然也是隻有10分鐘的時間,但這很短暫的經歷是非常令人震撼的。這些都是普里皮亞季普通人的家,有臥室、客廳、廚房、浴室,一切都應該是稀鬆平常的。事故發生之前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過得是令人滿意的生活,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改變了一切。如今,所有房間都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牆紙都撕裂脫落,留下來的只是一些廢棄的破舊傢俱,安靜地散發著黴味,彷彿在吟唱歷史的悲歌。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普里皮亞季的居民樓內景 / 作者

回基輔的車上,我與導遊E先生聊了很多。他來自烏克蘭南部哥薩克發源地扎波羅熱,從小就對切爾諾貝利有濃厚興趣。他正是在1986年出生的,核事故發生時他的媽媽懷孕兩個月——當時由於擔心對胎兒的影響,很多孕婦被醫生建議墮胎,而他和妻子都幸運地出生。他最近幾個月才加入這家旅遊公司,向各國遊客介紹切爾諾貝利。

E先生覺得,切爾諾貝利這個話題如今仍然重要,是因為這是人類在核領域得到的第一個重大教訓,暴露了蘇聯體制的諸多問題,警告人們不能視這種事情為兒戲。

而對於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的意義已經不限於E先生說的那些內容了。今年7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切爾諾貝利新“石棺”揭幕儀式上宣佈,已下令開發禁區旅遊業,使其成為官方旅遊目的地。

“我們必須讓這片屬於烏克蘭的土地煥發新生“,澤連斯基說,”切爾諾貝利一直是烏克蘭對外形象的一個汙點。是時候改變了。“(文/子川 責編/張希蓓)

"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今年5月,HBO和Sky聯合制作播出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在全球掀起了對於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討論熱潮,也帶動了切爾諾貝利禁區的旅遊業。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能夠親身體驗塵封三十餘年的人類禁區,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1986年4月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約一週之後,前蘇聯政府將核電站周邊半徑30公里的區域劃為禁區,這個區域內的所有居民都被撤離。核電站周邊半徑10公里的區域,至今仍然是汙染程度最嚴重的地方。33年過去了,經過多年的清理,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平均輻射程度已降至安全水平,並且從8年前開始對遊客開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四號反應堆雖然被罩上了全新掩體,這裡輻射水平仍然偏高 / 作者

切爾諾貝利禁區由烏克蘭政府管理,所有參觀者必須加入官方授權的旅行團。決定動身後,我在一家口碑不錯的旅行社網站訂了日期,一日遊的價格為99美元。這家旅行社也提供禁區兩日遊團和私人定製小團遊的選項,但更貴一些。

報名的時候,所有人被要求填寫身份信息,而且必須與護照上的資料完全一致。當天在關卡檢查時如發現任何謬誤,則會被拒之門外。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從基輔出發北上,旅遊車上播放關於切爾諾貝利的紀錄片 / 作者

抵達基輔的那天我收到旅行社的郵件,提醒第二天的行程,告知集合地點,還寫了一些注意事項,包括:必須穿外套或長袖襯衫、長褲、靴子或運動鞋,禁止穿短褲、裙子、絲襪。

翌日早晨7點半,我來到位於基輔中心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點,看到三輛小巴停在路邊。報到、核對身份、拿到打印出來的電子票和租的輻射劑量儀之後,坐上了第三輛車。

8點剛過,同車共20位團友陸續到齊,一路向北行駛兩個小時左右,來到30公里禁區外的檢查站。沒想到等待進入禁區的車輛不少,大巴、中巴和轎車大概一共20餘輛,都在外面排隊等候。檢查站兩側分別有一個賣紀念品和零食飲料的亭子,也提供禁區的相關信息,書籍、明信片、T恤、冰箱貼應有盡有。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檢查站外出售紀念品的亭子 / 作者

這時我仔細看了進入禁區的電子票,上面除了二位碼、條形碼和我護照上的身份信息之外,還有很小字體的烏克蘭語和英語注意事項。

可能是打印機墨量低的緣故,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辨認出內容:“禁區不是遊樂園,儘管放射性輻射水平已顯著下降,這裡仍是一個遭到嚴重汙染的地方;在你的旅程中遵守安全規定非常重要,這些規定旨在提高訪客、工作人員和周邊居民的安全。

具體注意事項中的絕大部分要麼在旅行社之前發的郵件中,要麼隨車英文導遊E先生剛剛口頭提醒過。具體如下:

“不要表現得像在遊樂園,這裡是核災難發生地,仍然非常危險,所以合理負責地行事;不要對著安全設施拍照,警察、保安、檢查站、閉路電視監控以及實物保護系統不是給你拍酷酷的自拍照的地方。”

“不要觸摸任何東西,不要坐在地上,試著避免接觸任何可能受汙染的表層,當你坐在禁區地面上或任何表層,這顯著增加受汙染的機率;避免更多暴露身體,參訪期間禁止穿短褲、T恤衫、裙子以及任何暴露身體的衣物。”

“不要從禁區帶走任何物品,這不僅對你的健康非常危險,也是法律嚴格禁止的行為;不要在禁區的開放空間吃東西或喝水,吃喝的時候能夠吞下放射性塵埃,它會留在你的體內;不要喝酒或使用毒品,在禁區必須保持清醒並能夠自由行動,沒有例外;不要在除劃定區域之外的地方吸菸,吸菸常常造成火災,並製造垃圾。”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禁區的路面年久失修破舊顛簸 / 作者

當天只有一個掃碼機在正常運作,所有人除了等待別無他法,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團裡每個人的電子票被掃過、護照被核對過之後,小巴才啟動駛入禁區。這時,導遊建議我們打開輻射測量儀,我手上儀器測出0.11微西弗每小時,一切正常,而在達到0.30的水平的時候就會響起“嗶嗶”的警報聲。

禁區內的路面破舊顛簸,明顯多年沒有養護過,而且雖然樹木堪稱茂盛,但不知為什麼卻有一種毫無生氣的感覺。一些樹的樹幹因為放射性汙染而呈紅色,觸目驚心。車行駛到小路,不遠處一個高大的設施在樹叢中映入眼簾——Duga遠程警戒雷達。

Duga遠程警戒雷達是冷戰期間前蘇聯建造的超視距雷達,作為該國反彈道導彈遠程警戒防護網絡的一部分。這一設施功率非常大,在短波波段的信號高達10Hz的尖銳敲擊聲,全球很多區域的無線電廣播和其它一些傳輸設備能夠受到其干擾,引發多方投訴,因此人稱“俄羅斯啄木鳥”。我們剛到大門前,就有一隻狗迎賓一樣地跑過來,還一邊搖著尾巴一邊帶路。導遊說這是安保人員養的狗。

今天生活在這裡的小狗不會知道,33年前那場災難發生以後,政府的強制撤離命令中並不包括任何動物,曾被居民們當作伴侶和家人的所有寵物不得不被留在原地,並在之後的幾天內被受命進入禁區的軍人全部射殺。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Duga雷達在冷戰期間發初的信號酷似啄木鳥 / 作者

今天的Duga雷達令人產生回到七、八十年代的恍惚錯覺,這個曾經是軍事機密的龐然大物表面佈滿斑斑鏽跡,個別基座上塗有穿著防護服的卡通形象,不遠處還專門放置了兩個核輻射標識杆,專門供遊客拍照。

告別Duga雷達,旅遊車繼續北上,進入10公里禁區內Kopachi村的一座幼兒園。還沒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測量儀就此起彼伏地發出警報。這座平房裡面有幾個房間,積滿灰塵,除了一些兒童床架和一些破傢俱之外,地上都是一些書本和廢紙。切爾諾貝利事故發生一天之後,這裡的居民被告知會離開幾天,誰也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Kopachi村幼兒園內景 / 作者

我們被告知只能在這座建築內停留10分鐘,這期間手中的測量儀一直沒有間斷地“嗶嗶”響。我測到的輻射水平最高已超過3微西弗每小時。走的時候還被導遊再次提醒,不要觸碰周邊的草木,以免出現意外。

離開Kopachi村,旅遊車駛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廠區。導遊強調,這裡不準隨便拍照拍攝,只能在特定的小區域,面向特定的角度拍。這裡到處都有閉路電視攝像頭,如果有人被發現做出違規舉動,旅行社會受到懲罰,嚴重的會喪失帶團資格。

我們來到四號反應堆前。33年前發生在這座反應堆的爆炸改寫了周邊區域的命運。同年,前蘇聯當局建造了一座人稱“石棺”(sarcophagus)的水泥掩體,將這座反應堆的殘骸罩住,阻止有害放射性物質繼續洩漏。但匆匆建成的這一大型裝置只能維持30年,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出現破損和裂縫。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導遊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四號反應堆前展示歷史照片 / 作者

於是,多家國際組織資助建造了一座耗資13.5億英鎊、更大更安全的新“石棺”,採用移動軌道移動就位,覆蓋在舊“石棺”上。今年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這座275米寬、108米高的半圓形掩體正式揭幕。據稱,新“石棺”預期能夠安全運作100年。

導遊E先生在這裡向我們展示了四號反應堆此前的一些照片,並重申,只能面向這個角度拍攝新“石棺”和救援紀念碑。大家紛紛與之合影留念的時候,我發現測量儀上的輻射水平最低0.78微西弗每小時,最高超過0.9微西弗每小時。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餐廳入口處的輻射檢測儀 / 作者

接下來到了午餐時間。我們來到附近專門接待遊客的餐廳。這是一座兩層建築,男性和女性分別從一樓大廳的兩側進入,兩邊都有專門用來檢測人體輻射水平的設備,人站上去之後需要把雙手貼在機器兩側,如果設備沒有特別反應就是正常的。但我發現,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很認真在測,也很少有工作人員監督。

餐廳就像一個員工食堂,已經付了190格里夫納(約合人民幣54元)的我們,排隊領餐食,每份包括土豆湯、沙拉、麵包、肉餅及配菜,和兩杯飲料。食物談不上特別美味。吃完之後大家都自覺地將托盤放在直達清洗間的傳送帶上。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我拿到的食物,伙食好像還不錯?/ 作者

在頗受歡迎的電子遊戲《使命召喚4:現代戰爭》中,主人公約翰·普萊斯上尉追擊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者追到切爾諾貝利禁區內的“鬼城”普里皮亞季,展開激烈衝突。我們在禁區一日遊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普里皮亞季。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鬼城”普里皮亞季城的標誌 / 作者

普里皮亞季距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僅3公里,這座城市完全因為核電站而在1970年代拔地而起——這裡的居民就是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像電視劇《切爾諾貝利》表述的那樣,“鬼城”民眾在事故發生之後的第二天被當局下令撤離,再也沒能回到家園,這裡的一切都停留在33年前的樣子。

普里皮亞季有160餘幢住宅樓,總人口約5萬,中小學、公園、遊樂場、文化宮、超市、體育場、游泳池、餐廳、咖啡廳等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由於核電站在當時的國家戰略中擁有極高地位,這裡的居民也比烏克蘭其他地區人群享有優厚得多的生活條件,正是這一點讓當年的蘇聯年輕人前赴後繼地來到切爾諾貝利。

導遊E先生帶大家在普里皮亞季城內穿梭,多年野蠻生長的各種植物橫亙在交錯的羊腸小道之間。雖然心裡很明白這裡發生過的一切非常令人遺憾和惋惜,還是不禁有一種探險的感覺。我們走過醫院、學校、河港,發現有的建築明顯是殘破的危樓。導遊告訴大家,這也是現在很少允許遊客進入建築內部的原因。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位於普里皮亞季市中心廣場的文化宮 / 作者

我們在普里皮亞季中心廣場的文化宮旁邊看到一家大型超市。超市的外牆早已消失不見,內部滿目瘡痍。我在腦海中對比歷史影像資料,難以想象當年生活條件優渥的當地居民離開時的心情——由於並不知道輻射的存在,就在事故發生當天,城裡還舉行了好幾場婚禮,撤離之前的孩子們也還在露天廣場和公園盡情嬉戲。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吸引眾多網紅來打卡的摩天輪 / 作者

普里皮亞季新建的遊樂園原定在1986年5月1日正式開放,以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4月26日核事故的發生意味著計劃被迫取消,這個遊樂園僅僅在撤離行動開始之前非常短暫地為當地居民服務過。遊樂園的設施現在看起來就是一堆廢銅爛鐵。唯有摩天輪看起來好一些。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當年新開的遊樂園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堆廢銅爛鐵 / 作者

最後我們被允許進入一幢居民樓。雖然也是隻有10分鐘的時間,但這很短暫的經歷是非常令人震撼的。這些都是普里皮亞季普通人的家,有臥室、客廳、廚房、浴室,一切都應該是稀鬆平常的。事故發生之前在這裡生活的人們過得是令人滿意的生活,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改變了一切。如今,所有房間都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牆紙都撕裂脫落,留下來的只是一些廢棄的破舊傢俱,安靜地散發著黴味,彷彿在吟唱歷史的悲歌。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普里皮亞季的居民樓內景 / 作者

回基輔的車上,我與導遊E先生聊了很多。他來自烏克蘭南部哥薩克發源地扎波羅熱,從小就對切爾諾貝利有濃厚興趣。他正是在1986年出生的,核事故發生時他的媽媽懷孕兩個月——當時由於擔心對胎兒的影響,很多孕婦被醫生建議墮胎,而他和妻子都幸運地出生。他最近幾個月才加入這家旅遊公司,向各國遊客介紹切爾諾貝利。

E先生覺得,切爾諾貝利這個話題如今仍然重要,是因為這是人類在核領域得到的第一個重大教訓,暴露了蘇聯體制的諸多問題,警告人們不能視這種事情為兒戲。

而對於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的意義已經不限於E先生說的那些內容了。今年7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切爾諾貝利新“石棺”揭幕儀式上宣佈,已下令開發禁區旅遊業,使其成為官方旅遊目的地。

“我們必須讓這片屬於烏克蘭的土地煥發新生“,澤連斯基說,”切爾諾貝利一直是烏克蘭對外形象的一個汙點。是時候改變了。“(文/子川 責編/張希蓓)

我在切爾諾貝利待了一天,手中的輻射警報器一直嗶嗶作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