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嫌棄五月份出生的人,宋徽宗還因此改了生日,有兩個原因

在古代有兩句俗話,一句是“五月生子不舉”,意思不養五月份出生的孩子,另一句是“虎毒不食子”,意思是凶狠的老虎都不會傷害自己的孩子。

這兩句話看起來十分矛盾,第二句很好理解,但第一句話源於何處?為什麼父母不願意養活五月份出生的孩子呢?

為何古代嫌棄五月份出生的人,宋徽宗還因此改了生日,有兩個原因

虎毒不食子

先來看看兩個五月份出生的名人!

春秋時期著名的孟嘗君就是五月出生的,史書記載,孟嘗君出生後便被父母拋棄,但他母親實在不忍心,就把他偷偷的養了起來。長大後的孟嘗君問他父親為什麼拋棄自己,父親回答說“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故不舉”。這是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出現這個思想。

宋代皇帝宋徽宗也是五月份生人,還為此特意將自己的生日改到了十月份,連皇帝都如此忌諱,可見這個思想在當時是非常盛行的。

為何古代嫌棄五月份出生的人,宋徽宗還因此改了生日,有兩個原因

寧為畫家,不做皇帝的宋徽宗

到底是為什麼會流傳這種思想呢?

首先,有封建社會的原因。五月份經常有毒蟲毒氣出沒,被看做是“惡月”。端午節喝雄黃酒艾草,正是為了驅趕一些不乾淨的東西,而這個月份出生的孩子也受到牽連,被認為會帶來不好的東西。

其次,還有生產上的原因。五月份天氣悶熱潮溼,氣壓較低,但生產時又要密不透風,很多孕婦在生產後就患褥熱病死了,生下的孩子被看做是母親的剋星。再加上氣溫高,細菌滋生快,嬰兒死亡率也很高,而僥倖活下來的孩子又被認為命硬,不利於家族氣運。

久而久之,古人便非常忌諱在五月生產,不幸生於五月的孩子也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當然,這只是古代封建的看法,現在醫學、科學發達,不論哪個月份出生,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這種封建思想自然不攻而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