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的話

昨天,創投圈可以說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了。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準科技3家企業,順順當當地衝擊科創板成功,過會率100%。這三家企業,平均排隊58天,創造了IPO歷史。過會之後,就是報送證監會註冊和發行上市,萬事俱備,只是時間問題了。這消息出來,不光摩拳擦掌的企業嗨了,整個創投圈也嗨了,當然最嗨的,還是背後的16家明星PE/VC。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微芯生物

這批的3家過會企業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和天準科技,分別屬於生物醫藥、半導體、高端裝備行業,融資額共計超21億元。

以往上市,都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創業板和主板的通過企業排隊時長分別為440天和364天。相比之下,這次可以說是乘風而起,直上萬裡了。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先來說說微芯生物。

2001年成立的,專注於腫瘤、代謝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療領域原創新藥的研發。影子股包括搜於特、江蘇國信、大眾公用。

微芯生物這幾年的業績很出色,2016年-2018年,微芯生物實現營業收入8536.44萬元、1.1億元、1.4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39.92萬元、2590.54萬元、3127.62萬元。

不過有兩個風險。

一個是九成以上的營業收入來源於“拳頭產品”——西達本胺。這個在國內還沒有競品,2017年納入了醫保,降價30%,然後銷量大增,2017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6.22%。大家可以看到,微芯生物的淨利潤也從500多萬,暴漲到2500多萬。

另一個風險,是大客戶集中。2016年-2018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分別佔到營收的99.86%、95.15%和79.76%。

醫藥生物這種,研發投入大,回報週期長,我們可以看到,微芯生物最早的融資可以追溯到2000年。這種優質的高科技股,可以說是厚積薄發,別看上市只用了幾十天,背後的奮鬥路,可是走了快20年。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8輪融資後,微芯生物的估值在50億~60億,各路資金來來往往之後,分享這一上市蛋糕的,包括淡馬錫、萍鄉永智、德同資本、深創投等6家機構。A輪到C輪進入的機構,大多都已退出,因為各輪融資沒公佈估值,所以賺了多少倍不得而知,但從融資金額在D輪從1000萬暴增到1.7億看,想必十倍是有的。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現在的PE/VC中,淡馬錫和深創投是其中牌子最大的。淡馬錫的背後是新加坡財政部最終100%持股;深創投則是中國本土創投的巨無霸,1999年,深圳市政府發起設立。

這將近20年的時間,深創投共管理各類基金總規模合計約3292億元人民幣,累計投資項目達到939個,249個項目實現退出,其中,143個項目實現上市退出,公司創投業務年平均回報率超過40%。

深創投最近的動向是,開始放緩節奏,風口追得少了,估值高的項目偏謹慎。投資領域上,投資項目數量最高的還是高端裝備製造行業。其次是在消費和互聯網領域的投入。

相比其他幾家,德同資本和倚鋒資本是屬於進的相對早點的。

德同資本合夥人邵俊曾表示,微芯生物在新藥企業中很牛,有原創國家一類新藥並且獲得國家專利金獎,企業多年投入研發、不斷積累創新終於開始有盈利了,但是還是無法彌補歷年研發投入導致的虧損,它也是第一批30家申報的公司裡面研發投入最高的,超過50%,如果按照以前的規則,大概至少要到2020年才能去申報。

這次,對他們來講也算意外之喜了。

安集微電子

第二家安集微電子,是成立於2006年,做關鍵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影子股包括新易盛、兆易創新、泰和集團和中興通訊。

安集微電子的業績也很給力,2016年-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7億元、2.32億元、2.4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709.85萬元、3973.91萬元、4496.24萬元。

這家企業有兩大兩點,一個是業務上,打破了美國和日本對全球化學機械拋光液市場的壟斷,實現了進口替代。

另一個是有國資背景,二股東是國家集成電路基金。財政部、國開金融、中國菸草總公司分別持有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約36.5%、22.29%和11.14%股份;三股東張江科創的股東為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第五大股東春生三號,最大股東是中興通訊。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安集微電子共經歷4輪融資,包括北極光創投、華山資本、華創投資、中興創投等。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目前還有5家PE/VC持股。可以看到,北極光創投是其中持股比例最多的,並且是最早進入,一直堅守的。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安集微電子最大股東Anji Cayman持股56.64%,是公司的境外控股股東。而Anji Cayman的股東之一正是北極光。

北極光是2005年成立的,截至2018年底,北極光管理的基金數目已達到10只,人民幣和美元基金各半。總規模超300億。

去年,北極光的重心在TMT、醫療健康和先進技術三大領域,這也是他們一直看好的方向。其中TMT是投資最多的,全年共投出了24個項目,佔其2018年新增項目總量的51%。

廠長之前發文,吐槽了很多pre-IPO產品的高估值,包括小米、京東金融、比特大陸等等。不是說公司不好,只是在一級市場一輪輪接力後,估值吹得太大。到了二級市場,原形畢露。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同樣的邏輯,廠長做股權投資,一直比較偏愛北極光,還有高榕資本、火山石等等,在早期進入的VC。風險高,但也有相匹配的收益。

2018年,北極光80%的投資均屬A輪及以前。而且C輪、D輪的投資往往是對過去項目的跟投。北極光創投投資的近220家項目中,平均IRR逾30%,退出項目數量43個,其中,IPO和掛牌企業數為19個。

說到北極光的光輝戰績,除了創始人鄧鋒,還有一個人也是不得不提的——原北極光創投董事總經理姜皓天。

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姜皓天在北極光任職期間,共投資過4億多美元、總計70多個項目,12年來其歷史平均回報倍數都控制在5倍以上。其中2015年初投資的那期美元基金,其平均預期回報達到了11.5倍。

這裡面比較經典的有11年投的美團,當年900萬美元的投入換來了其上市後50多倍的回報;還有一家從事互聯網教育“VIPKID”的北京大米科技,北極光在15年時投入了1454萬美元,而當時的公司估值才5350萬美元。。。四年後這一數據已飆升至35億(美元)規模,也給相關基金帶來了30多倍的回報。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天準科技

最後要說的是天準科技。這家企業可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天準科技成立於2009年,做高端裝備的,主要產品為工業視覺裝備,包括精密測量儀器、智能檢測裝備、智能製造系統、無人物流車等。影子股是東吳證券。

天準科技是三家公司中業績最好的,2016年-2018年的營收分別為1.81億元、3.19億元、5.08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163.59萬元、5158.07萬元、9447.33萬元。

天準科技也是第一家採取“標準三”上市的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20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且最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不低於1億元。

不過這家公司同樣有客戶集中度高的問題,2017、2018年第一大客戶均為蘋果公司,直接貢獻的收入佔比分別為29.46%、28.51%。加上供應商的,蘋果相關的合計佔比58.49%、68.55%。

說起來,天準科技已經是“二進宮”了,曾在2015年8月11日掛牌新三板,兩波定增融資將近1個億。投資機構包括蘇高新創投集團、斐君資本、金沙江資本、元禾原點創投等。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新三板後來啥樣,大家也都知道了,天準科技也是早早溜之大吉了。

現在的持股機構中,科技城創投持股比例為4.41%,在2017年的定增中入場的元禾和金沙江,分別持有1.57%和0.95%的股份。

首批科創板3家100%過會!9萬億私募沸騰了

廠長注意到,這三家過會企業,背後的VC/PE機構大多是人民幣基金。科創板受理企業中,也有深創投、達晨、鬆禾資本等很多本土創投的身影。

其實,人民幣基金現在是有點慘淡的。去年中國人民幣基金融資量比前年降低了35%,很多人要麼股市裡栽了,要麼企業出現資金問題,投VC/PE的時候,謹慎多了。

當然,根本原因,還是為之前十多年的狂奔買單。就像前面說的,一二級市場倒掛,大量資金集中在Pre-IPO階段,導致好項目稀缺,估值水漲船高。

現在科創板搞起來了,後面註冊制再整的順利的話,對於本土人民幣基金倒是一波新的機會。以前的風險投資,是以互聯網投資為主導,放眼望去,OFO、摩拜、美團等等,大多都是“人海戰術”,用戶多久牛逼。

廠長很想看到,以技術創新為主導的風投時代到來。估計這個時代也不會遠了。

在科創板上買賣,搏殺二級市場,未必是好的選擇,但是選擇那些前0.1%的VC基金,從賽道初期佈局,大有可為。

賺小錢靠能力,賺大錢靠趨勢,科技創新為王的時代,註冊制時代,就是未來的趨勢。不多說了,廠長這邊會多留意些VC基金資源,感興趣的加私信,咱實戰搞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