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9年4月21日

由於年代的侷限性,當年這部影片走的是傳統驚悚片的路線,驚嚇觀眾的方法甚為簡陋,無非是“令人作嘔的畫面”、“突然撲向屏幕的大臉”和“一驚一乍的音效”這三板斧。

放到今年的翻拍版《寵物墳場》身上來看,這種原始的手法已經令人審美疲勞,不過當年剛上映時,觀眾們可是嚇得不輕。瑪麗·布蘭特作為一名女性導演,也能將血腥和暴力表達得足夠直接淋漓。

妻子姐姐病變的身體不僅枯瘦如柴,而且扭曲得不似人形;鄰居大叔作為一個善意的角色,也擁有一副醜陋得彷彿不懷好意的臉;當然,最大的亮點是變身殺人狂魔的小兒子,天真無邪的幼兒形象和殘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他一邊發出單純的笑聲,一邊用手術刀在鄰居的腳踝上狠狠割下的時候,相信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疼。

《魔女嘉莉》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9年4月21日

由於年代的侷限性,當年這部影片走的是傳統驚悚片的路線,驚嚇觀眾的方法甚為簡陋,無非是“令人作嘔的畫面”、“突然撲向屏幕的大臉”和“一驚一乍的音效”這三板斧。

放到今年的翻拍版《寵物墳場》身上來看,這種原始的手法已經令人審美疲勞,不過當年剛上映時,觀眾們可是嚇得不輕。瑪麗·布蘭特作為一名女性導演,也能將血腥和暴力表達得足夠直接淋漓。

妻子姐姐病變的身體不僅枯瘦如柴,而且扭曲得不似人形;鄰居大叔作為一個善意的角色,也擁有一副醜陋得彷彿不懷好意的臉;當然,最大的亮點是變身殺人狂魔的小兒子,天真無邪的幼兒形象和殘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他一邊發出單純的笑聲,一邊用手術刀在鄰居的腳踝上狠狠割下的時候,相信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疼。

《魔女嘉莉》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76年11月3日

2013年《魔女嘉莉》重新進行翻拍,嘉莉的扮演者是出演過《海扁王》的科洛·莫瑞茲。顯然她比老版的茜茜·斯派塞克要漂亮得多。考慮到她在《海扁王》中的精彩表現,作為經典作品的翻拍,可能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演員來為新作增加看點。

兩代嘉莉在氣質上有著明顯的差別——老版中,茜茜·斯派塞克塑造了一個比較立體的“邊緣人”形象,這個女生行為畏縮並且神經質,和同齡人的氣場格格不入,更符合原著中女主角的設定。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9年4月21日

由於年代的侷限性,當年這部影片走的是傳統驚悚片的路線,驚嚇觀眾的方法甚為簡陋,無非是“令人作嘔的畫面”、“突然撲向屏幕的大臉”和“一驚一乍的音效”這三板斧。

放到今年的翻拍版《寵物墳場》身上來看,這種原始的手法已經令人審美疲勞,不過當年剛上映時,觀眾們可是嚇得不輕。瑪麗·布蘭特作為一名女性導演,也能將血腥和暴力表達得足夠直接淋漓。

妻子姐姐病變的身體不僅枯瘦如柴,而且扭曲得不似人形;鄰居大叔作為一個善意的角色,也擁有一副醜陋得彷彿不懷好意的臉;當然,最大的亮點是變身殺人狂魔的小兒子,天真無邪的幼兒形象和殘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他一邊發出單純的笑聲,一邊用手術刀在鄰居的腳踝上狠狠割下的時候,相信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疼。

《魔女嘉莉》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76年11月3日

2013年《魔女嘉莉》重新進行翻拍,嘉莉的扮演者是出演過《海扁王》的科洛·莫瑞茲。顯然她比老版的茜茜·斯派塞克要漂亮得多。考慮到她在《海扁王》中的精彩表現,作為經典作品的翻拍,可能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演員來為新作增加看點。

兩代嘉莉在氣質上有著明顯的差別——老版中,茜茜·斯派塞克塑造了一個比較立體的“邊緣人”形象,這個女生行為畏縮並且神經質,和同齡人的氣場格格不入,更符合原著中女主角的設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而新版本選用的科洛·莫瑞茲是個氣場比較強的演員,並且長相甜美可愛,導致新版的嘉莉看起來正常且無辜,後來遇到愛情時也更自信,大概符合了另一群觀眾的胃口。

兩個版本最後都有一個出其不意的反轉鏡頭,舊版從墳墓裡伸出的手不僅視覺衝擊力更強,並且成為了日後恐怖片的行業典範;而新版本的改編,不過是一次拙劣的模仿罷了。

《鬼怪》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9年4月21日

由於年代的侷限性,當年這部影片走的是傳統驚悚片的路線,驚嚇觀眾的方法甚為簡陋,無非是“令人作嘔的畫面”、“突然撲向屏幕的大臉”和“一驚一乍的音效”這三板斧。

放到今年的翻拍版《寵物墳場》身上來看,這種原始的手法已經令人審美疲勞,不過當年剛上映時,觀眾們可是嚇得不輕。瑪麗·布蘭特作為一名女性導演,也能將血腥和暴力表達得足夠直接淋漓。

妻子姐姐病變的身體不僅枯瘦如柴,而且扭曲得不似人形;鄰居大叔作為一個善意的角色,也擁有一副醜陋得彷彿不懷好意的臉;當然,最大的亮點是變身殺人狂魔的小兒子,天真無邪的幼兒形象和殘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他一邊發出單純的笑聲,一邊用手術刀在鄰居的腳踝上狠狠割下的時候,相信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疼。

《魔女嘉莉》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76年11月3日

2013年《魔女嘉莉》重新進行翻拍,嘉莉的扮演者是出演過《海扁王》的科洛·莫瑞茲。顯然她比老版的茜茜·斯派塞克要漂亮得多。考慮到她在《海扁王》中的精彩表現,作為經典作品的翻拍,可能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演員來為新作增加看點。

兩代嘉莉在氣質上有著明顯的差別——老版中,茜茜·斯派塞克塑造了一個比較立體的“邊緣人”形象,這個女生行為畏縮並且神經質,和同齡人的氣場格格不入,更符合原著中女主角的設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而新版本選用的科洛·莫瑞茲是個氣場比較強的演員,並且長相甜美可愛,導致新版的嘉莉看起來正常且無辜,後來遇到愛情時也更自信,大概符合了另一群觀眾的胃口。

兩個版本最後都有一個出其不意的反轉鏡頭,舊版從墳墓裡伸出的手不僅視覺衝擊力更強,並且成為了日後恐怖片的行業典範;而新版本的改編,不過是一次拙劣的模仿罷了。

《鬼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7年5月8日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原創故事,由模型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擔任導演,是他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導演作品,主演則是邁克爾·傑克遜。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MV,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作為一部音樂劇,該片所講述的故事十分簡單: 鎮長帶著一群家長和孩子來到鎮上的一座古堡中,目的是為了趕走古堡的怪主人——因為他單身、獨居,還愛講鬼故事,不像鎮上的其他住民,全是“正常人”。

面對鎮長不禮貌的言辭,古堡主人召喚出了一群鬼怪朋友開始了奇異驚悚的表演。表演過程由《Too bad》《Is it scary》《Ghosts》三首歌曲串聯而成,最後古堡主人成功嚇跑了鎮長,並得到了居民的喜愛。

在片中邁克爾·傑克遜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三種扮相,比較直觀的是遭受誤會的古堡主人、以及變身後的超級食屍鬼,而當胖胖的鎮長被附身走起太空步的時候,觀眾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角色也是由邁克爾·傑克遜扮演的”。

於是整個故事變成了一場邁克爾·傑克遜的自問自答。古堡主人帶著典型的傑克遜式的個人魅力,身著哥特風格的服飾,性格真摯熱情,深受小朋友的喜歡;鎮長的形象則完全與之相反,古板、迂腐,致力於用自己的權威排擠一切“不正常”的存在。

除了傳統的特效化妝技術,《鬼怪》還大量運用了電腦技術,例如三維變形、綠屏、以及在當時十分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才打造了邁克爾·傑克遜領著一屋子身著華服的鬼怪載歌載舞的視覺盛宴。

《伴我同行》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9年4月21日

由於年代的侷限性,當年這部影片走的是傳統驚悚片的路線,驚嚇觀眾的方法甚為簡陋,無非是“令人作嘔的畫面”、“突然撲向屏幕的大臉”和“一驚一乍的音效”這三板斧。

放到今年的翻拍版《寵物墳場》身上來看,這種原始的手法已經令人審美疲勞,不過當年剛上映時,觀眾們可是嚇得不輕。瑪麗·布蘭特作為一名女性導演,也能將血腥和暴力表達得足夠直接淋漓。

妻子姐姐病變的身體不僅枯瘦如柴,而且扭曲得不似人形;鄰居大叔作為一個善意的角色,也擁有一副醜陋得彷彿不懷好意的臉;當然,最大的亮點是變身殺人狂魔的小兒子,天真無邪的幼兒形象和殘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他一邊發出單純的笑聲,一邊用手術刀在鄰居的腳踝上狠狠割下的時候,相信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疼。

《魔女嘉莉》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76年11月3日

2013年《魔女嘉莉》重新進行翻拍,嘉莉的扮演者是出演過《海扁王》的科洛·莫瑞茲。顯然她比老版的茜茜·斯派塞克要漂亮得多。考慮到她在《海扁王》中的精彩表現,作為經典作品的翻拍,可能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演員來為新作增加看點。

兩代嘉莉在氣質上有著明顯的差別——老版中,茜茜·斯派塞克塑造了一個比較立體的“邊緣人”形象,這個女生行為畏縮並且神經質,和同齡人的氣場格格不入,更符合原著中女主角的設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而新版本選用的科洛·莫瑞茲是個氣場比較強的演員,並且長相甜美可愛,導致新版的嘉莉看起來正常且無辜,後來遇到愛情時也更自信,大概符合了另一群觀眾的胃口。

兩個版本最後都有一個出其不意的反轉鏡頭,舊版從墳墓裡伸出的手不僅視覺衝擊力更強,並且成為了日後恐怖片的行業典範;而新版本的改編,不過是一次拙劣的模仿罷了。

《鬼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7年5月8日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原創故事,由模型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擔任導演,是他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導演作品,主演則是邁克爾·傑克遜。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MV,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作為一部音樂劇,該片所講述的故事十分簡單: 鎮長帶著一群家長和孩子來到鎮上的一座古堡中,目的是為了趕走古堡的怪主人——因為他單身、獨居,還愛講鬼故事,不像鎮上的其他住民,全是“正常人”。

面對鎮長不禮貌的言辭,古堡主人召喚出了一群鬼怪朋友開始了奇異驚悚的表演。表演過程由《Too bad》《Is it scary》《Ghosts》三首歌曲串聯而成,最後古堡主人成功嚇跑了鎮長,並得到了居民的喜愛。

在片中邁克爾·傑克遜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三種扮相,比較直觀的是遭受誤會的古堡主人、以及變身後的超級食屍鬼,而當胖胖的鎮長被附身走起太空步的時候,觀眾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角色也是由邁克爾·傑克遜扮演的”。

於是整個故事變成了一場邁克爾·傑克遜的自問自答。古堡主人帶著典型的傑克遜式的個人魅力,身著哥特風格的服飾,性格真摯熱情,深受小朋友的喜歡;鎮長的形象則完全與之相反,古板、迂腐,致力於用自己的權威排擠一切“不正常”的存在。

除了傳統的特效化妝技術,《鬼怪》還大量運用了電腦技術,例如三維變形、綠屏、以及在當時十分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才打造了邁克爾·傑克遜領著一屋子身著華服的鬼怪載歌載舞的視覺盛宴。

《伴我同行》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6年8月8日

影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屍體》,原本和《肖申克的救贖》一同收錄於作品集《不同的季節》中。

和其它代表作不同,這是個情節非常簡單的故事,沒有任何超自然元素或血腥的畫面:四個十二歲的少年為了能上電視,沿著鐵軌去尋找新聞裡說的一具屍體。他們家庭各有問題,只能在彼此的身上尋到安全感和肯定。在兩天困難重重的旅途中,四個人體會到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友誼的珍貴。

這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沒有任何特效,風格樸實清新。導演羅伯·萊納善於刻畫人們心中的細微情感,這一點在他後來拍攝的《當哈利碰上莎莉》和《遺願清單》等作品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

該片榮獲了1987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1987年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斯蒂芬·金金本人也從不掩飾對它的喜愛,他認為“這是羅伯·萊納導演的最傑出、最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喜歡它是因為看影片時,能感覺到當初寫作時的心情。”

《危情十日》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9年4月21日

由於年代的侷限性,當年這部影片走的是傳統驚悚片的路線,驚嚇觀眾的方法甚為簡陋,無非是“令人作嘔的畫面”、“突然撲向屏幕的大臉”和“一驚一乍的音效”這三板斧。

放到今年的翻拍版《寵物墳場》身上來看,這種原始的手法已經令人審美疲勞,不過當年剛上映時,觀眾們可是嚇得不輕。瑪麗·布蘭特作為一名女性導演,也能將血腥和暴力表達得足夠直接淋漓。

妻子姐姐病變的身體不僅枯瘦如柴,而且扭曲得不似人形;鄰居大叔作為一個善意的角色,也擁有一副醜陋得彷彿不懷好意的臉;當然,最大的亮點是變身殺人狂魔的小兒子,天真無邪的幼兒形象和殘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他一邊發出單純的笑聲,一邊用手術刀在鄰居的腳踝上狠狠割下的時候,相信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疼。

《魔女嘉莉》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76年11月3日

2013年《魔女嘉莉》重新進行翻拍,嘉莉的扮演者是出演過《海扁王》的科洛·莫瑞茲。顯然她比老版的茜茜·斯派塞克要漂亮得多。考慮到她在《海扁王》中的精彩表現,作為經典作品的翻拍,可能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演員來為新作增加看點。

兩代嘉莉在氣質上有著明顯的差別——老版中,茜茜·斯派塞克塑造了一個比較立體的“邊緣人”形象,這個女生行為畏縮並且神經質,和同齡人的氣場格格不入,更符合原著中女主角的設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而新版本選用的科洛·莫瑞茲是個氣場比較強的演員,並且長相甜美可愛,導致新版的嘉莉看起來正常且無辜,後來遇到愛情時也更自信,大概符合了另一群觀眾的胃口。

兩個版本最後都有一個出其不意的反轉鏡頭,舊版從墳墓裡伸出的手不僅視覺衝擊力更強,並且成為了日後恐怖片的行業典範;而新版本的改編,不過是一次拙劣的模仿罷了。

《鬼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7年5月8日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原創故事,由模型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擔任導演,是他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導演作品,主演則是邁克爾·傑克遜。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MV,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作為一部音樂劇,該片所講述的故事十分簡單: 鎮長帶著一群家長和孩子來到鎮上的一座古堡中,目的是為了趕走古堡的怪主人——因為他單身、獨居,還愛講鬼故事,不像鎮上的其他住民,全是“正常人”。

面對鎮長不禮貌的言辭,古堡主人召喚出了一群鬼怪朋友開始了奇異驚悚的表演。表演過程由《Too bad》《Is it scary》《Ghosts》三首歌曲串聯而成,最後古堡主人成功嚇跑了鎮長,並得到了居民的喜愛。

在片中邁克爾·傑克遜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三種扮相,比較直觀的是遭受誤會的古堡主人、以及變身後的超級食屍鬼,而當胖胖的鎮長被附身走起太空步的時候,觀眾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角色也是由邁克爾·傑克遜扮演的”。

於是整個故事變成了一場邁克爾·傑克遜的自問自答。古堡主人帶著典型的傑克遜式的個人魅力,身著哥特風格的服飾,性格真摯熱情,深受小朋友的喜歡;鎮長的形象則完全與之相反,古板、迂腐,致力於用自己的權威排擠一切“不正常”的存在。

除了傳統的特效化妝技術,《鬼怪》還大量運用了電腦技術,例如三維變形、綠屏、以及在當時十分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才打造了邁克爾·傑克遜領著一屋子身著華服的鬼怪載歌載舞的視覺盛宴。

《伴我同行》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6年8月8日

影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屍體》,原本和《肖申克的救贖》一同收錄於作品集《不同的季節》中。

和其它代表作不同,這是個情節非常簡單的故事,沒有任何超自然元素或血腥的畫面:四個十二歲的少年為了能上電視,沿著鐵軌去尋找新聞裡說的一具屍體。他們家庭各有問題,只能在彼此的身上尋到安全感和肯定。在兩天困難重重的旅途中,四個人體會到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友誼的珍貴。

這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沒有任何特效,風格樸實清新。導演羅伯·萊納善於刻畫人們心中的細微情感,這一點在他後來拍攝的《當哈利碰上莎莉》和《遺願清單》等作品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

該片榮獲了1987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1987年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斯蒂芬·金金本人也從不掩飾對它的喜愛,他認為“這是羅伯·萊納導演的最傑出、最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喜歡它是因為看影片時,能感覺到當初寫作時的心情。”

《危情十日》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0年11月30日

《危情十日》是一部典型的心理驚悚電影,講述了“自古腦殘粉猛於虎”的故事,導演依舊是拍攝了《伴我同行》的羅伯·萊納。

這是一出暢銷書作家和他的瘋狂粉絲鬥智鬥勇的戲碼。當安妮·威爾克斯得知作家保羅打算將她最喜愛的故事結束,另外撰寫一本嚴肅的小說後,氣急敗壞,將保羅捆綁起來加以折磨,威脅他要將原來的系列小說女主角復活,而保羅則嘗試一切可能逃出這個瘋狂女書迷的魔掌。

於是故事就在這 “一座房子、兩個人”中間展開,這種極簡的敘事格局不僅是對導演的考驗,更是對兩位演員演技的極大挑戰。出演女護士的凱西·貝茨片中對“一個間歇性失控的瘋子”進行了教科書級別的精彩演繹,並憑此摘得了1990年奧斯卡影后的桂冠。

《迷霧》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9年4月21日

由於年代的侷限性,當年這部影片走的是傳統驚悚片的路線,驚嚇觀眾的方法甚為簡陋,無非是“令人作嘔的畫面”、“突然撲向屏幕的大臉”和“一驚一乍的音效”這三板斧。

放到今年的翻拍版《寵物墳場》身上來看,這種原始的手法已經令人審美疲勞,不過當年剛上映時,觀眾們可是嚇得不輕。瑪麗·布蘭特作為一名女性導演,也能將血腥和暴力表達得足夠直接淋漓。

妻子姐姐病變的身體不僅枯瘦如柴,而且扭曲得不似人形;鄰居大叔作為一個善意的角色,也擁有一副醜陋得彷彿不懷好意的臉;當然,最大的亮點是變身殺人狂魔的小兒子,天真無邪的幼兒形象和殘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他一邊發出單純的笑聲,一邊用手術刀在鄰居的腳踝上狠狠割下的時候,相信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疼。

《魔女嘉莉》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76年11月3日

2013年《魔女嘉莉》重新進行翻拍,嘉莉的扮演者是出演過《海扁王》的科洛·莫瑞茲。顯然她比老版的茜茜·斯派塞克要漂亮得多。考慮到她在《海扁王》中的精彩表現,作為經典作品的翻拍,可能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演員來為新作增加看點。

兩代嘉莉在氣質上有著明顯的差別——老版中,茜茜·斯派塞克塑造了一個比較立體的“邊緣人”形象,這個女生行為畏縮並且神經質,和同齡人的氣場格格不入,更符合原著中女主角的設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而新版本選用的科洛·莫瑞茲是個氣場比較強的演員,並且長相甜美可愛,導致新版的嘉莉看起來正常且無辜,後來遇到愛情時也更自信,大概符合了另一群觀眾的胃口。

兩個版本最後都有一個出其不意的反轉鏡頭,舊版從墳墓裡伸出的手不僅視覺衝擊力更強,並且成為了日後恐怖片的行業典範;而新版本的改編,不過是一次拙劣的模仿罷了。

《鬼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7年5月8日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原創故事,由模型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擔任導演,是他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導演作品,主演則是邁克爾·傑克遜。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MV,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作為一部音樂劇,該片所講述的故事十分簡單: 鎮長帶著一群家長和孩子來到鎮上的一座古堡中,目的是為了趕走古堡的怪主人——因為他單身、獨居,還愛講鬼故事,不像鎮上的其他住民,全是“正常人”。

面對鎮長不禮貌的言辭,古堡主人召喚出了一群鬼怪朋友開始了奇異驚悚的表演。表演過程由《Too bad》《Is it scary》《Ghosts》三首歌曲串聯而成,最後古堡主人成功嚇跑了鎮長,並得到了居民的喜愛。

在片中邁克爾·傑克遜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三種扮相,比較直觀的是遭受誤會的古堡主人、以及變身後的超級食屍鬼,而當胖胖的鎮長被附身走起太空步的時候,觀眾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角色也是由邁克爾·傑克遜扮演的”。

於是整個故事變成了一場邁克爾·傑克遜的自問自答。古堡主人帶著典型的傑克遜式的個人魅力,身著哥特風格的服飾,性格真摯熱情,深受小朋友的喜歡;鎮長的形象則完全與之相反,古板、迂腐,致力於用自己的權威排擠一切“不正常”的存在。

除了傳統的特效化妝技術,《鬼怪》還大量運用了電腦技術,例如三維變形、綠屏、以及在當時十分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才打造了邁克爾·傑克遜領著一屋子身著華服的鬼怪載歌載舞的視覺盛宴。

《伴我同行》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6年8月8日

影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屍體》,原本和《肖申克的救贖》一同收錄於作品集《不同的季節》中。

和其它代表作不同,這是個情節非常簡單的故事,沒有任何超自然元素或血腥的畫面:四個十二歲的少年為了能上電視,沿著鐵軌去尋找新聞裡說的一具屍體。他們家庭各有問題,只能在彼此的身上尋到安全感和肯定。在兩天困難重重的旅途中,四個人體會到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友誼的珍貴。

這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沒有任何特效,風格樸實清新。導演羅伯·萊納善於刻畫人們心中的細微情感,這一點在他後來拍攝的《當哈利碰上莎莉》和《遺願清單》等作品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

該片榮獲了1987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1987年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斯蒂芬·金金本人也從不掩飾對它的喜愛,他認為“這是羅伯·萊納導演的最傑出、最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喜歡它是因為看影片時,能感覺到當初寫作時的心情。”

《危情十日》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0年11月30日

《危情十日》是一部典型的心理驚悚電影,講述了“自古腦殘粉猛於虎”的故事,導演依舊是拍攝了《伴我同行》的羅伯·萊納。

這是一出暢銷書作家和他的瘋狂粉絲鬥智鬥勇的戲碼。當安妮·威爾克斯得知作家保羅打算將她最喜愛的故事結束,另外撰寫一本嚴肅的小說後,氣急敗壞,將保羅捆綁起來加以折磨,威脅他要將原來的系列小說女主角復活,而保羅則嘗試一切可能逃出這個瘋狂女書迷的魔掌。

於是故事就在這 “一座房子、兩個人”中間展開,這種極簡的敘事格局不僅是對導演的考驗,更是對兩位演員演技的極大挑戰。出演女護士的凱西·貝茨片中對“一個間歇性失控的瘋子”進行了教科書級別的精彩演繹,並憑此摘得了1990年奧斯卡影后的桂冠。

《迷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2007年11月21日

美國的電影理論家查·德里曾就其所涉及的內容,把恐怖片分為三個基本的類型:寫人的恐怖片,寫惡魔的恐怖片和寫世界末日善惡大決戰的恐怖片。《迷霧》這部電影可以看做是前兩個類型的融合。

為了修繕暴風雨造成的破壞和儲備物資,畫家大衛帶著兒子和鄰居驅車到城裡超市購物。不久超市外面瀰漫起遮天蔽日的大霧,巨大的觸手、昆蟲和怪獸從霧中先後出現,將人們困在超市中。

影片將多種身份的角色安排在幾乎密閉的環境中,讓超市成了社會的縮影,不同的立場和信仰導致人們在極端的環境下分化出陣營,繼而自相殘殺。最終殺人的不是怪獸,卻是無知和絕望。

弗蘭克·德拉邦特原本在出道之時,就曾打算用這部小說的改編作為他導演的處女作,只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改用了斯蒂芬·金的另一部作品,也就是後來的《肖申克的救贖》。時隔10多年後,弗蘭克·德拉邦特終於得到了機會將這部當年未完成的作品搬上了銀幕。

有趣的是,《肖申克的救贖》原作是開放式結局,改編成電影時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保留了大團圓的結尾;而《迷霧》在原作中也是開放式結局,這次導演在電影的結局處非常殘忍地玩弄了觀眾的心。

斯蒂芬·金也承認:“達拉邦特創造出了一個我喜歡的全新結局,同時,它也是有史以來最有可能讓你感到震驚的電影結局。”

《小丑回魂》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9年4月21日

由於年代的侷限性,當年這部影片走的是傳統驚悚片的路線,驚嚇觀眾的方法甚為簡陋,無非是“令人作嘔的畫面”、“突然撲向屏幕的大臉”和“一驚一乍的音效”這三板斧。

放到今年的翻拍版《寵物墳場》身上來看,這種原始的手法已經令人審美疲勞,不過當年剛上映時,觀眾們可是嚇得不輕。瑪麗·布蘭特作為一名女性導演,也能將血腥和暴力表達得足夠直接淋漓。

妻子姐姐病變的身體不僅枯瘦如柴,而且扭曲得不似人形;鄰居大叔作為一個善意的角色,也擁有一副醜陋得彷彿不懷好意的臉;當然,最大的亮點是變身殺人狂魔的小兒子,天真無邪的幼兒形象和殘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他一邊發出單純的笑聲,一邊用手術刀在鄰居的腳踝上狠狠割下的時候,相信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疼。

《魔女嘉莉》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76年11月3日

2013年《魔女嘉莉》重新進行翻拍,嘉莉的扮演者是出演過《海扁王》的科洛·莫瑞茲。顯然她比老版的茜茜·斯派塞克要漂亮得多。考慮到她在《海扁王》中的精彩表現,作為經典作品的翻拍,可能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演員來為新作增加看點。

兩代嘉莉在氣質上有著明顯的差別——老版中,茜茜·斯派塞克塑造了一個比較立體的“邊緣人”形象,這個女生行為畏縮並且神經質,和同齡人的氣場格格不入,更符合原著中女主角的設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而新版本選用的科洛·莫瑞茲是個氣場比較強的演員,並且長相甜美可愛,導致新版的嘉莉看起來正常且無辜,後來遇到愛情時也更自信,大概符合了另一群觀眾的胃口。

兩個版本最後都有一個出其不意的反轉鏡頭,舊版從墳墓裡伸出的手不僅視覺衝擊力更強,並且成為了日後恐怖片的行業典範;而新版本的改編,不過是一次拙劣的模仿罷了。

《鬼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7年5月8日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原創故事,由模型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擔任導演,是他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導演作品,主演則是邁克爾·傑克遜。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MV,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作為一部音樂劇,該片所講述的故事十分簡單: 鎮長帶著一群家長和孩子來到鎮上的一座古堡中,目的是為了趕走古堡的怪主人——因為他單身、獨居,還愛講鬼故事,不像鎮上的其他住民,全是“正常人”。

面對鎮長不禮貌的言辭,古堡主人召喚出了一群鬼怪朋友開始了奇異驚悚的表演。表演過程由《Too bad》《Is it scary》《Ghosts》三首歌曲串聯而成,最後古堡主人成功嚇跑了鎮長,並得到了居民的喜愛。

在片中邁克爾·傑克遜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三種扮相,比較直觀的是遭受誤會的古堡主人、以及變身後的超級食屍鬼,而當胖胖的鎮長被附身走起太空步的時候,觀眾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角色也是由邁克爾·傑克遜扮演的”。

於是整個故事變成了一場邁克爾·傑克遜的自問自答。古堡主人帶著典型的傑克遜式的個人魅力,身著哥特風格的服飾,性格真摯熱情,深受小朋友的喜歡;鎮長的形象則完全與之相反,古板、迂腐,致力於用自己的權威排擠一切“不正常”的存在。

除了傳統的特效化妝技術,《鬼怪》還大量運用了電腦技術,例如三維變形、綠屏、以及在當時十分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才打造了邁克爾·傑克遜領著一屋子身著華服的鬼怪載歌載舞的視覺盛宴。

《伴我同行》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6年8月8日

影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屍體》,原本和《肖申克的救贖》一同收錄於作品集《不同的季節》中。

和其它代表作不同,這是個情節非常簡單的故事,沒有任何超自然元素或血腥的畫面:四個十二歲的少年為了能上電視,沿著鐵軌去尋找新聞裡說的一具屍體。他們家庭各有問題,只能在彼此的身上尋到安全感和肯定。在兩天困難重重的旅途中,四個人體會到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友誼的珍貴。

這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沒有任何特效,風格樸實清新。導演羅伯·萊納善於刻畫人們心中的細微情感,這一點在他後來拍攝的《當哈利碰上莎莉》和《遺願清單》等作品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

該片榮獲了1987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1987年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斯蒂芬·金金本人也從不掩飾對它的喜愛,他認為“這是羅伯·萊納導演的最傑出、最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喜歡它是因為看影片時,能感覺到當初寫作時的心情。”

《危情十日》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0年11月30日

《危情十日》是一部典型的心理驚悚電影,講述了“自古腦殘粉猛於虎”的故事,導演依舊是拍攝了《伴我同行》的羅伯·萊納。

這是一出暢銷書作家和他的瘋狂粉絲鬥智鬥勇的戲碼。當安妮·威爾克斯得知作家保羅打算將她最喜愛的故事結束,另外撰寫一本嚴肅的小說後,氣急敗壞,將保羅捆綁起來加以折磨,威脅他要將原來的系列小說女主角復活,而保羅則嘗試一切可能逃出這個瘋狂女書迷的魔掌。

於是故事就在這 “一座房子、兩個人”中間展開,這種極簡的敘事格局不僅是對導演的考驗,更是對兩位演員演技的極大挑戰。出演女護士的凱西·貝茨片中對“一個間歇性失控的瘋子”進行了教科書級別的精彩演繹,並憑此摘得了1990年奧斯卡影后的桂冠。

《迷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2007年11月21日

美國的電影理論家查·德里曾就其所涉及的內容,把恐怖片分為三個基本的類型:寫人的恐怖片,寫惡魔的恐怖片和寫世界末日善惡大決戰的恐怖片。《迷霧》這部電影可以看做是前兩個類型的融合。

為了修繕暴風雨造成的破壞和儲備物資,畫家大衛帶著兒子和鄰居驅車到城裡超市購物。不久超市外面瀰漫起遮天蔽日的大霧,巨大的觸手、昆蟲和怪獸從霧中先後出現,將人們困在超市中。

影片將多種身份的角色安排在幾乎密閉的環境中,讓超市成了社會的縮影,不同的立場和信仰導致人們在極端的環境下分化出陣營,繼而自相殘殺。最終殺人的不是怪獸,卻是無知和絕望。

弗蘭克·德拉邦特原本在出道之時,就曾打算用這部小說的改編作為他導演的處女作,只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改用了斯蒂芬·金的另一部作品,也就是後來的《肖申克的救贖》。時隔10多年後,弗蘭克·德拉邦特終於得到了機會將這部當年未完成的作品搬上了銀幕。

有趣的是,《肖申克的救贖》原作是開放式結局,改編成電影時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保留了大團圓的結尾;而《迷霧》在原作中也是開放式結局,這次導演在電影的結局處非常殘忍地玩弄了觀眾的心。

斯蒂芬·金也承認:“達拉邦特創造出了一個我喜歡的全新結局,同時,它也是有史以來最有可能讓你感到震驚的電影結局。”

《小丑回魂》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2017年9月18日

某小鎮上總有孩子不斷失蹤,小男孩喬治也在一個下雨天消失在街道上,深愛弟弟的哥哥始終不願意接受事實,於是和其他六位平時在學校總受欺負的小夥伴組成隊伍尋找弟弟的下路,最終發現了在小鎮上專門殘害孩童的小丑……

《小丑回魂》上映後,在全球範圍內攬收超過了7億美元,成為史上票房最高R級恐怖片,刷新了N多票房紀錄。影片情節引人入勝,特效與妝容也比早年間精美太多,小戲精們的突出表現更是讓人移不開視線。

在今年9月份即將上映的《小丑回魂2》中,比爾·斯卡斯加德將回歸出演標誌性的“小丑”Pennywise,“一美”詹姆斯·麥卡沃伊、“勞模姐”傑西卡·查斯坦分別飾演男女主,從已經發布的首支預告片來看,想必又會是一部大爆之作。

《小丑回魂2》預告片

-END-

"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作為當今世界讀者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斯蒂芬·金的成就不僅僅體現小說作品上,同時體現在由他所原著被改編的影視作品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也許你沒有讀過他的書,但你一定看過這些原著被改編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閃靈》《魔女嘉莉》《危情十日》……

單只是今年的作品,就有前段時間的翻拍版《寵物墳場》,還有馬上將要面世的《小丑回魂2》、《閃靈》續集《睡眠醫生》,斯蒂芬·金的電影版圖將再度擴張。

當文字與影像這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交融穿插,到底是什麼特殊的因素在其中編織出了“斯蒂芬·金的光影魔法”?

金牌作家長成史

斯蒂芬·愛德溫·金生於1947年的美國波特蘭,是母親獨自將他和哥哥大衛撫養長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被單親撫養的小斯蒂芬·金

1970年,23歲的斯蒂芬·金畢業於緬因大學英文系並取得了英文教師的資格,因無法立即找到工作,他選擇給男性雜誌供稿補貼家用。

1973年是斯蒂芬·金人生的重要轉折時期,在這一年他創作了《魔女嘉莉》,一個關於擁有念力天賦的少女對曾經嘲笑她的同學們復仇的故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電影劇照

當初斯蒂芬·金對此題材並沒有把握,甚至中途將手稿扔進了廢紙簍,是他的妻子塔比莎的鼓勵,協助他完成了整個故事。

《魔女嘉莉》完稿後,僅以2500美元的預付金被賣給雙日出版社,卻沒想到創造了40萬美金的利潤。斯蒂芬·金一家人最終靠20萬的分紅結束了他們的財政赤字問題。

斯蒂芬·金的創作熱情至此一發不可收拾,自那以後短短三年中先後完成了《撒冷鎮》《幽光》《末日逼近》,其過人的寫作才華逐漸展露。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斯蒂芬·金的作品以恐怖驚悚題材居多,但是作者本人並不喜歡人們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當然,在《肖申克的救贖》《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這樣的作品面前,已經沒有人可以再將斯蒂芬·金稱為 “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了。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的成就讓他成為時代重要一筆

迄今為止,斯蒂芬·金的作品總銷量已將近4億冊,超過150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曾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得“歐·亨利”獎。

在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終身成就獎。

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中,最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贖》在IMDb被超過40萬以上的會員選為250佳片中第一名,併入選美國電影學會20世紀百大電影清單。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同樣是監獄題材的《綠裡奇蹟》1999年也獲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另外還有不得不提的《閃靈》,它由斯坦利·庫布裡克這位“天才的混蛋”拍竣,併成為了史上最經典恐怖片之一。

在以上成就的光環之下,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生命力,斯蒂芬·金的作品都遠遠超越了傳統的恐怖小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在他剛開始寫作的那個年代,這種類型的通俗小說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然而作為一名懸念大師,斯蒂芬·金為他的故事賦予了更多特別的元素,使它們最終成為了兼具可讀性和思想性的經典之作。

作為一個相當高產的小說家,斯蒂芬·金的難以被複制的祕訣之一便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恐怖靈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基於自身產生靈感

比如,《黑暗的另一半》的誕生就是源於他本人曾因“理查德·巴克曼”這個筆名被發現後產生靈感,創造出了一個“作家和另一個自己”的故事:

恐怖小說家賽德在胎兒時期就在其母體內吞噬了自己的孿生兄弟,於是那個未出生便已死亡的兄弟成了他黑暗的另一半,並試圖用暴力和血腥來取代賽德的位置,製造了一起起慘絕人寰的凶案。

與這種靈感相配合的是斯蒂芬·金卓越非凡的描寫功力。善於還原生活中瑣碎細節的斯蒂芬·金用通俗的語言將讀者慢慢融入一種祥和的氣氛,卻沒發現恐怖的伏線早已藏其中。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黑暗的另一半》

“最普通的日常環境”和“最反常的突發事件”二者之間的強烈落差放大了故事的恐怖效果。

通過這種方式,斯蒂芬·金的小說準確地反映出普通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那種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讓讀者極易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增強了整個故事的可讀性。

人性是一切的根源

大多數故事的恐怖之處都在於邪惡事物的非邏輯性。飛來橫禍降臨在無辜的主角身上,會讓讀者更容易自我代入,併產生一種無從躲避的恐懼感。

與這種傳統安排相反,斯蒂芬·金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體系,這種邏輯體系的誕生正是來自於對人性的細緻觀察和嚴格推演。在斯蒂芬·金的筆下,所有的角色都面目清楚。隨著情節的展開,主人公的心態變化清晰可見。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閃靈》

《閃靈》的故事中,雖然作怪的是惡靈,但根本原因還是男主傑克內心的失衡。他自大又懦弱,面對困境時選擇自暴自棄,使事業陷入瓶頸,不得已在來到了望酒店工作後,又因這種性格驅使他最終喪失理性。

“也許一些超自然的東西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其實不管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它都只是一個故事的裝飾而已,也許可能會更加恐怖一些,但最終故事的核心卻不在它的身上,而是在人性、以及人類生存的大環境裡。

……然而我要說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還是人類,包括天性和行為。是什麼讓我們聚在一起?什麼讓我們分開?什麼讓我們犯錯?什麼讓我們命懸一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斯蒂芬·金

或許是不幸福的童年讓斯蒂芬·金變得警覺且敏感,讓他在成年之後,會被人性的神祕所吸引。

驚嚇到最後一刻

作為一名懸念大師、講故事的天才,斯蒂芬·金並不急於把驚駭的核心展示在讀者面前,他習慣於先構建一個極具真實感的世界,並且讓活在這個世界裡的角色們有充裕的理由和時間來進行心理上的演變。

就像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需要足夠龐大和複雜的才能,才可以將讀者誘入其中接受驚悚的結尾。

這種寫法註定了每一個故事的前半部分都平緩得略顯乏味,然而眾多讀者卻願意接受這種平緩,因為他們知道,斯蒂芬·金值得等待。

前期積累的線索和矛盾會在某一個節點上崩塌,推動情節急轉直下,意外之後仍有意外,讓讀者提心吊膽直至最後一個句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比如《杜馬島》就是基於斯蒂芬·金本人的車禍經歷所創作,恐懼感在作者的設計下如同潮水,起初緩慢上湧,卻在最後瞬間將人淹沒。

故事的主角埃德加因為車禍而失去了一條手臂。在復健的過程中,他意外得到了一種神筆馬良般的能力,並且憑此不僅重新感受到了親情的力量,還結交了新朋友懷爾曼。

然而他的能力被惡魔所覬覦,並殺掉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悲痛欲絕的埃德加最終封印了自己的能力,而好友懷爾曼則付出了生命才給了惡魔真正的最後一擊。

經歷了一次次煉獄式的折磨,埃德加此時對人生已經有了另一番感悟。通過之前友情和親情給他的洗禮,使他能夠懷揣著逝者留給他的愛繼續完成生命這個過程。至此,斯蒂芬·金才在這最後一點點篇幅裡,向讀者展示了一場真正的“愛與死的輪舞”。

愛是永恆的主題

在《斯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這本短篇小說集裡,翻開第一頁,幾乎空白的整

張紙上只印了三個字————“你愛嗎”。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你愛嗎”

“愛”這個主題在斯蒂芬·金筆下的存在感實在太過強烈,它既是一切詛咒的開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以致於近年來有國內讀者戲稱斯蒂芬·金的小說是“療傷治癒系”。

從作者的個人經歷來看,雖然斯蒂芬·金父母的婚姻是一場失敗,但後果並沒有給他本人的感情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在被問及寫作成功的祕訣時,他給出的答案是:“健康的身體加上與一位獨立自信的女性所組合的完美關係,才能使我有動力持續不斷地前進。相對地,寫作帶來的快樂有助於維繫我的健康和家庭生活。”

顯然這個幸福的男人是帶著對愛的信仰在寫作,他一邊用邪靈、厄運、死亡來營造極端恐怖的氣氛,一邊又致力用這些黑暗的意象襯托愛的偉大,讓讀者不僅被驚嚇,還要被徹底地打動。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老版《寵物墳場》

《寵物墳場》的結尾,親眼見證了死而復生的兒子成了殺人惡魔,男主路易斯仍然選擇讓妻子復活。

他在深夜裡獨自玩著撲克牌,聽到爬出墳墓的軀體打開房門,慢慢走到他背後,在詭異的寂靜之中叫了一聲“親愛的”。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男主無畏的姿態如同飛蛾撲火,著實愚蠢,卻也讓人動容。

“恐懼感”和“愛”皆是人類無法征服、無法完全操控的東西,斯蒂芬·金通過對兩者的巧妙融合,帶給讀者更深層次的震撼和更綿長的回味,也讓他的小說擁有了超越同類作品的格調和風骨。

女性角色和孩子的特殊地位

在《魔女嘉莉》和《克里斯汀》這類以高中生為主角的作品中,斯蒂芬·金表達了對外界的怨恨和反抗情緒。

他安排主角嘉莉和阿尼對以往欺負他們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共同毀滅。這些影片後來也成為了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魔女嘉莉》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父親”這個角色的缺席,讓斯蒂芬·金在成為人父之後對這個身份格外小心翼翼。這種焦慮和反思在《寵物墳場》和《閃靈》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寵物墳場》裡,路易斯對女兒極盡寵愛,不忍過早地告訴她“死亡”的概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災禍;而《閃靈》裡傑克原本想做一名慈父,可惜後來他的負面情緒被放大,最終遷怒於妻兒。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新版《寵物墳場》

在斯蒂芬·金仁慈的安排下,這個角色用死亡抵消了錯誤,他的靈魂還可以默默注視著兒子的成長。

對於家庭生活的重視,以及童年時期目睹母親的辛勤付出,使得斯蒂芬·金格外重視女性的智慧和力量。他筆下的女性角色們鮮活生動,在故事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她們或是像《閃靈》中的妻子溫迪這樣,在丈夫的事業陷入瓶頸時仍能溫柔守候,在自己和孩子陷入危險時也能果斷勇敢地反擊;或是像《危情十日》中的護士安妮,有自己的本領和執念,瘋起來破壞力驚人。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危情十日》

由於對不同人群的細緻觀察和刻畫,讓斯蒂芬·金故事中的角色更具多樣性。而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為他贏得了眾多青少年及女性粉絲的喜愛。

斯蒂芬·金作品經典改編

《肖申克的救贖》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4年9月23日

《肖申克的救贖》在影史上的地位不必贅述,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觀看過本片。

影片中貫穿始終的主題是“希望”。全片透過監獄這一強制剝奪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極端環境來展現作為個體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最紅又讓觀眾在痛快淋漓的觀影體驗中感受到了“希望”和“堅持”的力量。

在上映的初期,因為片中角色大都是男性。故事內容沉重,且片名帶有宗教色彩,使它並沒有在短期流行開來,因此即使獲得七項奧斯卡獎項提名但無一獲獎。

此後華納影業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獲得影評人及全球觀眾肯定,時至今日仍常年牢居各大榜單之首,並源源不斷地為華納影業賺得收入。

由於《肖申克的救贖》造成的反響過於轟動,斯蒂芬·金曾信誓旦旦的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後絕不再寫監獄小說。然而過了幾年,德拉邦特仍然沒有影片拍,斯蒂芬只得破例又寫了一系列有關“綠裡”死刑監獄的小說。

《綠裡奇蹟》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9年12月10日

作為斯蒂芬·金為了德拉邦特所寫的破例之作,《綠裡奇蹟》的小說在初次面世時,採用了連載的方式按月推出,於是成就了一個出版業中的奇蹟。

所有的六部同時全部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單,十本書的位置竟被佔去了六本。合為一卷的完整版則毫無懸念地衝頂榜首。

作為老搭檔,德拉邦特在改編時也盡其所能地保留了原著的風貌。《綠裡奇蹟》在上映之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大牌的導演、主演、原作者,上映的劇院有2875家之多,使它成為斯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電影。

該片長達189 分鐘,但由於在人物刻畫與情節鋪墊上拿捏得當,使得全片節奏絲毫不顯拖沓冗長,成功地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並且得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閃靈》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0年5月23日

除了斯蒂芬·金的劇本加持,庫布裡克對細節的精緻追求成就了這部影史上最具風格的恐怖電影。

《閃靈》的主場景拍攝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時間過長主要是因為庫布裡克總是喜歡一場戲拍上數十數百次。最廣為人知的一個極端例子,電影裡有一場斯加特·克羅索斯和丹尼·勞埃德的對手戲,庫布裡克拍了足足148次才最終通過。

影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於,庫布裡克並沒有一味強調視覺上的恐怖和驚悚,而是利用拍攝技術和藝術手法最大限度地強化影片內在衝擊力和主題思想。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預告片

《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將於今年11月8日上映,影片與前作一樣改編自史蒂芬·金創作的同名小說,將以原來故事裡傑克的兒子丹尼為主角。伊萬·麥克格雷格扮演成年之後的丹尼,麗貝卡·弗格森扮演反派。

《寵物墳場》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9年4月21日

由於年代的侷限性,當年這部影片走的是傳統驚悚片的路線,驚嚇觀眾的方法甚為簡陋,無非是“令人作嘔的畫面”、“突然撲向屏幕的大臉”和“一驚一乍的音效”這三板斧。

放到今年的翻拍版《寵物墳場》身上來看,這種原始的手法已經令人審美疲勞,不過當年剛上映時,觀眾們可是嚇得不輕。瑪麗·布蘭特作為一名女性導演,也能將血腥和暴力表達得足夠直接淋漓。

妻子姐姐病變的身體不僅枯瘦如柴,而且扭曲得不似人形;鄰居大叔作為一個善意的角色,也擁有一副醜陋得彷彿不懷好意的臉;當然,最大的亮點是變身殺人狂魔的小兒子,天真無邪的幼兒形象和殘忍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他一邊發出單純的笑聲,一邊用手術刀在鄰居的腳踝上狠狠割下的時候,相信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了疼。

《魔女嘉莉》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76年11月3日

2013年《魔女嘉莉》重新進行翻拍,嘉莉的扮演者是出演過《海扁王》的科洛·莫瑞茲。顯然她比老版的茜茜·斯派塞克要漂亮得多。考慮到她在《海扁王》中的精彩表現,作為經典作品的翻拍,可能也確實需要這樣一個演員來為新作增加看點。

兩代嘉莉在氣質上有著明顯的差別——老版中,茜茜·斯派塞克塑造了一個比較立體的“邊緣人”形象,這個女生行為畏縮並且神經質,和同齡人的氣場格格不入,更符合原著中女主角的設定。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而新版本選用的科洛·莫瑞茲是個氣場比較強的演員,並且長相甜美可愛,導致新版的嘉莉看起來正常且無辜,後來遇到愛情時也更自信,大概符合了另一群觀眾的胃口。

兩個版本最後都有一個出其不意的反轉鏡頭,舊版從墳墓裡伸出的手不僅視覺衝擊力更強,並且成為了日後恐怖片的行業典範;而新版本的改編,不過是一次拙劣的模仿罷了。

《鬼怪》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7年5月8日

該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原創故事,由模型特效大師斯坦·溫斯頓擔任導演,是他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導演作品,主演則是邁克爾·傑克遜。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MV,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作為一部音樂劇,該片所講述的故事十分簡單: 鎮長帶著一群家長和孩子來到鎮上的一座古堡中,目的是為了趕走古堡的怪主人——因為他單身、獨居,還愛講鬼故事,不像鎮上的其他住民,全是“正常人”。

面對鎮長不禮貌的言辭,古堡主人召喚出了一群鬼怪朋友開始了奇異驚悚的表演。表演過程由《Too bad》《Is it scary》《Ghosts》三首歌曲串聯而成,最後古堡主人成功嚇跑了鎮長,並得到了居民的喜愛。

在片中邁克爾·傑克遜一人分飾兩個角色三種扮相,比較直觀的是遭受誤會的古堡主人、以及變身後的超級食屍鬼,而當胖胖的鎮長被附身走起太空步的時候,觀眾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角色也是由邁克爾·傑克遜扮演的”。

於是整個故事變成了一場邁克爾·傑克遜的自問自答。古堡主人帶著典型的傑克遜式的個人魅力,身著哥特風格的服飾,性格真摯熱情,深受小朋友的喜歡;鎮長的形象則完全與之相反,古板、迂腐,致力於用自己的權威排擠一切“不正常”的存在。

除了傳統的特效化妝技術,《鬼怪》還大量運用了電腦技術,例如三維變形、綠屏、以及在當時十分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才打造了邁克爾·傑克遜領著一屋子身著華服的鬼怪載歌載舞的視覺盛宴。

《伴我同行》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86年8月8日

影片改編自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說《屍體》,原本和《肖申克的救贖》一同收錄於作品集《不同的季節》中。

和其它代表作不同,這是個情節非常簡單的故事,沒有任何超自然元素或血腥的畫面:四個十二歲的少年為了能上電視,沿著鐵軌去尋找新聞裡說的一具屍體。他們家庭各有問題,只能在彼此的身上尋到安全感和肯定。在兩天困難重重的旅途中,四個人體會到了對生命的尊重和友誼的珍貴。

這是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沒有任何特效,風格樸實清新。導演羅伯·萊納善於刻畫人們心中的細微情感,這一點在他後來拍攝的《當哈利碰上莎莉》和《遺願清單》等作品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

該片榮獲了1987年金球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1987年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斯蒂芬·金金本人也從不掩飾對它的喜愛,他認為“這是羅伯·萊納導演的最傑出、最震撼人心的作品。我喜歡它是因為看影片時,能感覺到當初寫作時的心情。”

《危情十日》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1990年11月30日

《危情十日》是一部典型的心理驚悚電影,講述了“自古腦殘粉猛於虎”的故事,導演依舊是拍攝了《伴我同行》的羅伯·萊納。

這是一出暢銷書作家和他的瘋狂粉絲鬥智鬥勇的戲碼。當安妮·威爾克斯得知作家保羅打算將她最喜愛的故事結束,另外撰寫一本嚴肅的小說後,氣急敗壞,將保羅捆綁起來加以折磨,威脅他要將原來的系列小說女主角復活,而保羅則嘗試一切可能逃出這個瘋狂女書迷的魔掌。

於是故事就在這 “一座房子、兩個人”中間展開,這種極簡的敘事格局不僅是對導演的考驗,更是對兩位演員演技的極大挑戰。出演女護士的凱西·貝茨片中對“一個間歇性失控的瘋子”進行了教科書級別的精彩演繹,並憑此摘得了1990年奧斯卡影后的桂冠。

《迷霧》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2007年11月21日

美國的電影理論家查·德里曾就其所涉及的內容,把恐怖片分為三個基本的類型:寫人的恐怖片,寫惡魔的恐怖片和寫世界末日善惡大決戰的恐怖片。《迷霧》這部電影可以看做是前兩個類型的融合。

為了修繕暴風雨造成的破壞和儲備物資,畫家大衛帶著兒子和鄰居驅車到城裡超市購物。不久超市外面瀰漫起遮天蔽日的大霧,巨大的觸手、昆蟲和怪獸從霧中先後出現,將人們困在超市中。

影片將多種身份的角色安排在幾乎密閉的環境中,讓超市成了社會的縮影,不同的立場和信仰導致人們在極端的環境下分化出陣營,繼而自相殘殺。最終殺人的不是怪獸,卻是無知和絕望。

弗蘭克·德拉邦特原本在出道之時,就曾打算用這部小說的改編作為他導演的處女作,只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改用了斯蒂芬·金的另一部作品,也就是後來的《肖申克的救贖》。時隔10多年後,弗蘭克·德拉邦特終於得到了機會將這部當年未完成的作品搬上了銀幕。

有趣的是,《肖申克的救贖》原作是開放式結局,改編成電影時在觀眾的強烈要求下保留了大團圓的結尾;而《迷霧》在原作中也是開放式結局,這次導演在電影的結局處非常殘忍地玩弄了觀眾的心。

斯蒂芬·金也承認:“達拉邦特創造出了一個我喜歡的全新結局,同時,它也是有史以來最有可能讓你感到震驚的電影結局。”

《小丑回魂》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上映時間:2017年9月18日

某小鎮上總有孩子不斷失蹤,小男孩喬治也在一個下雨天消失在街道上,深愛弟弟的哥哥始終不願意接受事實,於是和其他六位平時在學校總受欺負的小夥伴組成隊伍尋找弟弟的下路,最終發現了在小鎮上專門殘害孩童的小丑……

《小丑回魂》上映後,在全球範圍內攬收超過了7億美元,成為史上票房最高R級恐怖片,刷新了N多票房紀錄。影片情節引人入勝,特效與妝容也比早年間精美太多,小戲精們的突出表現更是讓人移不開視線。

在今年9月份即將上映的《小丑回魂2》中,比爾·斯卡斯加德將回歸出演標誌性的“小丑”Pennywise,“一美”詹姆斯·麥卡沃伊、“勞模姐”傑西卡·查斯坦分別飾演男女主,從已經發布的首支預告片來看,想必又會是一部大爆之作。

《小丑回魂2》預告片

-END-

有一種電影,叫斯蒂芬·金小說改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