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勢洶洶的德軍,斯大林為什麼寧願死傷無數也要死守莫斯科?

德軍來勢洶洶戰無不勝,斯大林為什麼還敢死守莫斯科?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堪稱史上規模最大、破壞力最強的戰爭,使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戰火波及了亞洲、歐洲、大洋洲和非洲,共六十一個國家及地區捲入戰爭,是以中美蘇英為首的同盟國對戰以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全世界有七千萬人死於這場戰爭,真是人類歷史上的大災難。

面對來勢洶洶的德軍,斯大林為什麼寧願死傷無數也要死守莫斯科?

在戰爭剛開始無論是在西歐戰場的德國還是在中國戰場的日本,它們進攻的都很順利。尤其是德國憑藉其強大的陸軍裝甲部隊碾壓西歐各國,把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大國的法國都打投降了。起初德國為了不兩線作戰,就在西征的同時與東歐的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當然這只是緩兵之計。在德國基本上攻佔了西歐各國後希特勒就公然撕毀條約騰出兵力來對付蘇聯。

面對來勢洶洶的德軍,斯大林為什麼寧願死傷無數也要死守莫斯科?

希特勒派出五百萬大軍兵分三路向蘇聯進攻,一路暢通無阻,蘇軍根本無法抵擋德軍的進攻。但當德軍進攻莫斯科時,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竟然不顧蘇聯士兵姓名以人海戰術死守莫斯科,雖然蘇聯軍隊實力沒有德軍強,但奈何人多,而且補給充足,死了一批士兵再派一批士兵,就這麼死守著莫斯科城。根據俄羅斯公佈的資料來看,莫斯科戰役蘇聯死傷103萬人,這還是沒有計入平民死傷數的人數,要知道中國在整個二戰死傷的士兵人數為148萬,而蘇聯一場莫斯科戰役就死傷103萬士兵,可見此次戰役的激烈程度。

面對來勢洶洶的德軍,斯大林為什麼寧願死傷無數也要死守莫斯科?

那麼斯大林為什麼敢死後莫斯科呢?因為根據當時的局勢,莫斯科如果失守那麼蘇聯也就離敗亡不遠了,守住莫斯科等待美國參戰,那麼同盟國還有勝利的機會,蘇聯也就有生機。而且當時快進入冬天了,斯大林也知道一旦進入蘇聯的冬天,德軍將很不適應,補給也會跟不上,所以哪怕用人填戰場也得把戰爭拖到冬天,這可以說是斯大林的一場賭博,賭美國會參戰。而莫斯科戰役是1941年10月開始的,而兩個月後日本就偷襲了珍珠港致使美國參戰。蘇軍也成功把戰爭拖到冬天,德軍沒有準備過冬的棉衣,由於惡劣的天氣情況後勤補給也跟不上了,德軍便失敗了。

面對來勢洶洶的德軍,斯大林為什麼寧願死傷無數也要死守莫斯科?

美國參戰後同盟國實力大增,不久後美軍打贏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也成為了二戰的轉折點,同盟國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