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內部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內部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東配殿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內部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東配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祭陵大典表演

當時真正掌握帝國實權的是他的叔叔多爾袞。多爾袞“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造成了“關內關外鹹知有睿王一人”的局面。

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正月初六(1651年1 月26 日)福臨將多爾袞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以謀亂罪“幽禁”後令其自盡。十二日後御太和殿宣佈親政。此年他雖僅十四歲,但“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二月二十一日,福臨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昭示中外,“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內部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東配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祭陵大典表演

當時真正掌握帝國實權的是他的叔叔多爾袞。多爾袞“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造成了“關內關外鹹知有睿王一人”的局面。

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正月初六(1651年1 月26 日)福臨將多爾袞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以謀亂罪“幽禁”後令其自盡。十二日後御太和殿宣佈親政。此年他雖僅十四歲,但“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二月二十一日,福臨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昭示中外,“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後,三座門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內部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東配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祭陵大典表演

當時真正掌握帝國實權的是他的叔叔多爾袞。多爾袞“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造成了“關內關外鹹知有睿王一人”的局面。

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正月初六(1651年1 月26 日)福臨將多爾袞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以謀亂罪“幽禁”後令其自盡。十二日後御太和殿宣佈親政。此年他雖僅十四歲,但“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二月二十一日,福臨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昭示中外,“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後,三座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進入三座門為櫺星門、明樓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內部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東配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祭陵大典表演

當時真正掌握帝國實權的是他的叔叔多爾袞。多爾袞“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造成了“關內關外鹹知有睿王一人”的局面。

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正月初六(1651年1 月26 日)福臨將多爾袞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以謀亂罪“幽禁”後令其自盡。十二日後御太和殿宣佈親政。此年他雖僅十四歲,但“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二月二十一日,福臨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昭示中外,“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後,三座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進入三座門為櫺星門、明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五供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內部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東配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祭陵大典表演

當時真正掌握帝國實權的是他的叔叔多爾袞。多爾袞“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造成了“關內關外鹹知有睿王一人”的局面。

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正月初六(1651年1 月26 日)福臨將多爾袞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以謀亂罪“幽禁”後令其自盡。十二日後御太和殿宣佈親政。此年他雖僅十四歲,但“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二月二十一日,福臨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昭示中外,“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後,三座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進入三座門為櫺星門、明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五供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從北向南鳥瞰圖,可見“啞吧院”

親政後,他重用被多爾袞打擊的鄭親王濟爾哈朗,處死了大批多爾袞而的親信,當上名副其實的滿清皇帝。

福臨是個刻苦學習,勵精圖治的帝王。他曾說:“朕極不幸,五歲時先太宗早已宴駕,皇太后生朕一身,又極嬌養,無人教訓,坐此失學。年至十四,九王(多爾袞)薨,方始親政。閱讀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發憤讀書。每晨牌至午理軍國大事外,即讀書至晚,然頑心尚在,多不能記。逮五更起讀,天宇空明始能背誦。計前後讀書讀了九年,曾經嘔血。”這是實情。他曾在座右自書:“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以警策自勵。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內部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東配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祭陵大典表演

當時真正掌握帝國實權的是他的叔叔多爾袞。多爾袞“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造成了“關內關外鹹知有睿王一人”的局面。

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正月初六(1651年1 月26 日)福臨將多爾袞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以謀亂罪“幽禁”後令其自盡。十二日後御太和殿宣佈親政。此年他雖僅十四歲,但“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二月二十一日,福臨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昭示中外,“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後,三座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進入三座門為櫺星門、明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五供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從北向南鳥瞰圖,可見“啞吧院”

親政後,他重用被多爾袞打擊的鄭親王濟爾哈朗,處死了大批多爾袞而的親信,當上名副其實的滿清皇帝。

福臨是個刻苦學習,勵精圖治的帝王。他曾說:“朕極不幸,五歲時先太宗早已宴駕,皇太后生朕一身,又極嬌養,無人教訓,坐此失學。年至十四,九王(多爾袞)薨,方始親政。閱讀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發憤讀書。每晨牌至午理軍國大事外,即讀書至晚,然頑心尚在,多不能記。逮五更起讀,天宇空明始能背誦。計前後讀書讀了九年,曾經嘔血。”這是實情。他曾在座右自書:“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以警策自勵。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具服殿

"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在東陵中的位置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清孝陵是清東陵的主體建築。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區主軸線上,是清世祖順治皇帝、孝獻皇后董鄂氏(董鄂妃)、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的生母)的陵墓。後世四座帝陵依次分列左右,深刻體會了"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

孝陵的陵址是由順治皇帝生前擇定的。但由於定鼎之初,戰事不斷,國庫空虛,加之順治帝正當英年,並未急於興建。直到順治十八年(1661年),順治帝崩逝後才開始興工,到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十九日,主體工程告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牌坊、大紅門、神道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第一座建築是石牌坊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牌坊裡面是大紅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從大紅門向外看遠處是金星山,景色如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紅門裡面大概150米麵是大碑樓,也很美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功大碑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外四角各有一座華表

該陵是清朝統治者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陵寢,規模宏大,氣勢恢宏。自金星山下的石牌坊開始,向北分別是下馬牌、大紅門、具服殿、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一孔橋、七孔橋、五孔橋、下馬牌、三路三孔拱橋及東平橋、神功碑亭,神廚庫、東西朝房、隆恩門、東西燎爐、東西配殿、隆恩殿、琉璃花門、二柱門、祭臺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和地宮。這大大小小的幾十座建築,用一條長約6公里的神路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序列。這些建築的配置與組合均以風水學中的"形勢理論"為指導,其大小、高低、遠近、疏密皆以"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尺度進行視覺控制。並將山川形勝納於景框之中,作為建築的對景、底景和襯景,實現了"駐遠勢以環形,聚巧形而展勢"的目的,給人以"高而不險、低而不卑、疏而不曠,密而不逼"和"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良好的視覺印象和強烈和藝術感受。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大碑樓前、繞過影壁山是石像生神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北望是孝陵方向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神道南望是雄偉的金星山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象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馬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駱駝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武士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像生盡頭是龍鳳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龍鳳門上精美石雕

由於該陵的營建準備不足,加之順治皇帝停靈待葬,工程急迫,孝陵僅用時一年半便完工,不得已拆用了包括北海西岸"清馥殿"在內的一些明代建築的材料和構件。

順治帝死後,后妃董鄂氏殉葬,因此,其被賜號貞妃。孝獻皇后有30餘名太監宮女殉葬,後來,康熙帝廢除殉葬制度。

陵寢前矗立著一座石牌坊,全部是由漢白玉製成的,完全用石料構築而成,面闊31.35米、高12.48米。如此精美巨大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上面浮雕著"雲龍戲珠"、"雙獅滾球"和各種旋子大點金彩繪飾紋,刀法精湛,氣勢雄偉,成為清代石雕藝術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主陵區鳥瞰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七孔橋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一孔橋

緊靠石牌坊是大紅門。大紅門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門戶,紅牆迤儷,肅穆典雅,建築形式為單簷廡殿頂。清朝時期,在大紅門兩側還環繞近40華里寬厚高大的風水牆,把整個陵區圈佔起來。不過現在僅存半華里。

孝陵石像生是清陵中規模最大的一組,全長870米,共有18對,其中文臣、武將各3對,馬、麒麟、象、駱駝、獬豸、獅子站、臥各一對,每座石雕均用整塊石料雕成。它們猶如兩列威武雄壯的儀仗隊排列神道兩側,使皇家陵園更加威嚴、神聖、肅穆。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三孔橋前面是碑亭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碑亭內石碑

順治皇帝是滿清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喜歡佛教。他常常把和尚召進皇宮研討佛門理論。順治皇帝迷信佛教的靈魂昇天說,生前多次指示他死後必須實行火葬。順治十八年,這位佛門天子病死,後代和大臣們不敢違背其遺旨,破例為他舉行了火葬。按照佛門慣例,教徒死後,功德高者要築寶塔以為墓室。大臣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仍然按照皇家禮制為他興建大型的陵墓。陵墓建制均同於其它皇陵,所不同的是陵墓中不是一個完整的"龍體",而是一個盛著皇帝遺體骨灰的骨灰罐。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門兩側有東西朝房

陪葬的兩位皇后也是火葬,所以在地宮中僅留有三個骨灰罈,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確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宮的防禦嚴密,這使得清孝陵成為在民國時期清東陵唯一一個保存完好的皇陵。

清孝陵於1991年至1993年進行了全面的維修。地宮未開放,其他景點均可參觀,祭陵大典表演也在孝陵舉行。

福臨6歲在激烈政治鬥爭中被擁上帝位的。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暴卒,由於未預定儲嗣,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皇位之爭。最後,為平衡,立皇太極第九子福臨為帝,由鄭親王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福臨於八月二十六日即帝位,次年改元順治。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丹陛石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銅鶴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內部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東配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祭陵大典表演

當時真正掌握帝國實權的是他的叔叔多爾袞。多爾袞“凡一切政事及批票本章不奉上命,概稱詔旨,擅作威福,造成了“關內關外鹹知有睿王一人”的局面。

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多爾袞病逝。順治八年正月初六(1651年1 月26 日)福臨將多爾袞同母兄英親王阿濟格以謀亂罪“幽禁”後令其自盡。十二日後御太和殿宣佈親政。此年他雖僅十四歲,但“坐殿上指揮諸將,旁若無人”。二月二十一日,福臨頒諭追論多爾袞罪狀昭示中外,“罷追封、撤廟享、停其恩赦”。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隆恩殿後,三座門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進入三座門為櫺星門、明樓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石五供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清孝陵從北向南鳥瞰圖,可見“啞吧院”

親政後,他重用被多爾袞打擊的鄭親王濟爾哈朗,處死了大批多爾袞而的親信,當上名副其實的滿清皇帝。

福臨是個刻苦學習,勵精圖治的帝王。他曾說:“朕極不幸,五歲時先太宗早已宴駕,皇太后生朕一身,又極嬌養,無人教訓,坐此失學。年至十四,九王(多爾袞)薨,方始親政。閱讀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發憤讀書。每晨牌至午理軍國大事外,即讀書至晚,然頑心尚在,多不能記。逮五更起讀,天宇空明始能背誦。計前後讀書讀了九年,曾經嘔血。”這是實情。他曾在座右自書:“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盡是少年人”,以警策自勵。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具服殿

清東陵唯一未被盜掘的皇陵——孝陵

孝陵精美石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