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開封龍亭

3

01 會聖宮的輝煌壯麗無與倫比,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

會聖宮,初名為“三聖宮”,是一座皇室祀祖、祈福、駐蹕、休憩的太廟宮苑,建築格局不僅要符合規制,又要巍峨壯觀,莊重肅穆,彰顯皇家“廟宮合一”的尊嚴與氣魄。

古時帝王之家有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敬天法祖”。故北宋工部大吏經反覆研討措商,以當時最先進的營造法式,精心設計,嚴格施工,所需木料、磚石、工藝飾物等,必須是全國數一不二的名產精品。

會聖宮座北向南佔地近百畝,與嵩嶽二室和永安陵區遙遙相望。由前殿、正殿、後殿、配殿、樓閣、廊廡、亭臺照壁、儀門和宮門多組建築構成。

根據碑文記載,正殿是宮中的主體工程,建築在八米多高的彌須臺上,臺分三層,每層都以雕刻的漢白玉欄杆圍繞,殿高30多米,寬九間,進深五間。以顯示封建社會帝王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

正殿重簷復宇,四角高翹凌空,殿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飾。殿內雕樑畫棟,中央金龍藻井,天花板繪龍風圖案,兩旁聳立蟠龍金柱,四壁系檀木雕刻精美的圍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五彩紛呈、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並序” 中的“林衡僝木,文檉綺柏之質,山積而登用。”表明各種珍貴木材,堆積如山,能夠充分滿足營建巨型太廟的需要。而“大壯取象,上棟下宇之飾,翬飛而增麗”則是形象概括宮殿之巍峨。 “圓淵綺煥,翔鵾仰而弗逮”是誇張特寫,極言宮殿之高,直入雲霄。

正殿面壁中央豪華的神廚內懸掛有精心繪製的太祖、太宗、真宗的畫像及牌位,左右壁上是三代皇帝治國安邦的功德銘文。皇子皇孫在祭陵前需在三聖宮內拜謁聖像,瞻讀銘文,以報本追遠、勵精圖治、躬政愛民、以求永固宋室江山。

“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會聖宮(《宋史·仁宗一(本紀)》)”。

耗資億萬、氣象萬千的會聖宮建成之後,其巍峨壯觀、華麗輝煌激發了大文豪歐陽修等名人騷客的歌賦讚頌、極力推崇。

“太祖維兄,太宗維弟,真宗維子。三聖嶷嶷,有以正位,於此而會。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仙仙。聖會於此,靈威神馭……(歐陽修《會聖宮頌》)。”

宋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宋祁也揮毫寫下《會聖宮·寶地披重岫》,不吝讚頌,大加褒揚。

寶地披重岫,瑰宮庇萬榱。

人瞻鼎湖駕,天護玉簫祠。

列聖聯絺袞,千宮擁翠緌。

陰森殿中傘,曶熣羽林旗。

白日窺晨幌,明河宿曙帷。

露盤金突兀,甲帳繡葳蕤。

......

02仁宗為何將原來的三聖宮改為會聖宮呢?

“三聖”是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但是既然作為太廟,後世別的皇帝畫像,牌位也要陸續遷入,供子孫萬代敬仰,薪火相傳。所以三聖宮建成之後,仁宗將其改成“已故皇帝御容相聚”的“會聖宮”,是著眼於宋室長遠發展的高明變通,更能符合太廟的內涵特徵。

“我太祖經綸草昧,遂有天下,功宜為帝者祖。太宗勤勞製作,真宗財成治定,德宜為帝者宗。三廟並萬世不毀(《宋史》)。”

可是,事與願違,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才建成區區86年,就令人痛惜地毀於金軍南下、牧馬中原的滾滾鐵蹄和戰火硝煙之中。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開封龍亭

3

01 會聖宮的輝煌壯麗無與倫比,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

會聖宮,初名為“三聖宮”,是一座皇室祀祖、祈福、駐蹕、休憩的太廟宮苑,建築格局不僅要符合規制,又要巍峨壯觀,莊重肅穆,彰顯皇家“廟宮合一”的尊嚴與氣魄。

古時帝王之家有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敬天法祖”。故北宋工部大吏經反覆研討措商,以當時最先進的營造法式,精心設計,嚴格施工,所需木料、磚石、工藝飾物等,必須是全國數一不二的名產精品。

會聖宮座北向南佔地近百畝,與嵩嶽二室和永安陵區遙遙相望。由前殿、正殿、後殿、配殿、樓閣、廊廡、亭臺照壁、儀門和宮門多組建築構成。

根據碑文記載,正殿是宮中的主體工程,建築在八米多高的彌須臺上,臺分三層,每層都以雕刻的漢白玉欄杆圍繞,殿高30多米,寬九間,進深五間。以顯示封建社會帝王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

正殿重簷復宇,四角高翹凌空,殿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飾。殿內雕樑畫棟,中央金龍藻井,天花板繪龍風圖案,兩旁聳立蟠龍金柱,四壁系檀木雕刻精美的圍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五彩紛呈、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並序” 中的“林衡僝木,文檉綺柏之質,山積而登用。”表明各種珍貴木材,堆積如山,能夠充分滿足營建巨型太廟的需要。而“大壯取象,上棟下宇之飾,翬飛而增麗”則是形象概括宮殿之巍峨。 “圓淵綺煥,翔鵾仰而弗逮”是誇張特寫,極言宮殿之高,直入雲霄。

正殿面壁中央豪華的神廚內懸掛有精心繪製的太祖、太宗、真宗的畫像及牌位,左右壁上是三代皇帝治國安邦的功德銘文。皇子皇孫在祭陵前需在三聖宮內拜謁聖像,瞻讀銘文,以報本追遠、勵精圖治、躬政愛民、以求永固宋室江山。

“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會聖宮(《宋史·仁宗一(本紀)》)”。

耗資億萬、氣象萬千的會聖宮建成之後,其巍峨壯觀、華麗輝煌激發了大文豪歐陽修等名人騷客的歌賦讚頌、極力推崇。

“太祖維兄,太宗維弟,真宗維子。三聖嶷嶷,有以正位,於此而會。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仙仙。聖會於此,靈威神馭……(歐陽修《會聖宮頌》)。”

宋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宋祁也揮毫寫下《會聖宮·寶地披重岫》,不吝讚頌,大加褒揚。

寶地披重岫,瑰宮庇萬榱。

人瞻鼎湖駕,天護玉簫祠。

列聖聯絺袞,千宮擁翠緌。

陰森殿中傘,曶熣羽林旗。

白日窺晨幌,明河宿曙帷。

露盤金突兀,甲帳繡葳蕤。

......

02仁宗為何將原來的三聖宮改為會聖宮呢?

“三聖”是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但是既然作為太廟,後世別的皇帝畫像,牌位也要陸續遷入,供子孫萬代敬仰,薪火相傳。所以三聖宮建成之後,仁宗將其改成“已故皇帝御容相聚”的“會聖宮”,是著眼於宋室長遠發展的高明變通,更能符合太廟的內涵特徵。

“我太祖經綸草昧,遂有天下,功宜為帝者祖。太宗勤勞製作,真宗財成治定,德宜為帝者宗。三廟並萬世不毀(《宋史》)。”

可是,事與願違,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才建成區區86年,就令人痛惜地毀於金軍南下、牧馬中原的滾滾鐵蹄和戰火硝煙之中。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開封龍亭

3

01 會聖宮的輝煌壯麗無與倫比,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

會聖宮,初名為“三聖宮”,是一座皇室祀祖、祈福、駐蹕、休憩的太廟宮苑,建築格局不僅要符合規制,又要巍峨壯觀,莊重肅穆,彰顯皇家“廟宮合一”的尊嚴與氣魄。

古時帝王之家有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敬天法祖”。故北宋工部大吏經反覆研討措商,以當時最先進的營造法式,精心設計,嚴格施工,所需木料、磚石、工藝飾物等,必須是全國數一不二的名產精品。

會聖宮座北向南佔地近百畝,與嵩嶽二室和永安陵區遙遙相望。由前殿、正殿、後殿、配殿、樓閣、廊廡、亭臺照壁、儀門和宮門多組建築構成。

根據碑文記載,正殿是宮中的主體工程,建築在八米多高的彌須臺上,臺分三層,每層都以雕刻的漢白玉欄杆圍繞,殿高30多米,寬九間,進深五間。以顯示封建社會帝王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

正殿重簷復宇,四角高翹凌空,殿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飾。殿內雕樑畫棟,中央金龍藻井,天花板繪龍風圖案,兩旁聳立蟠龍金柱,四壁系檀木雕刻精美的圍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五彩紛呈、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並序” 中的“林衡僝木,文檉綺柏之質,山積而登用。”表明各種珍貴木材,堆積如山,能夠充分滿足營建巨型太廟的需要。而“大壯取象,上棟下宇之飾,翬飛而增麗”則是形象概括宮殿之巍峨。 “圓淵綺煥,翔鵾仰而弗逮”是誇張特寫,極言宮殿之高,直入雲霄。

正殿面壁中央豪華的神廚內懸掛有精心繪製的太祖、太宗、真宗的畫像及牌位,左右壁上是三代皇帝治國安邦的功德銘文。皇子皇孫在祭陵前需在三聖宮內拜謁聖像,瞻讀銘文,以報本追遠、勵精圖治、躬政愛民、以求永固宋室江山。

“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會聖宮(《宋史·仁宗一(本紀)》)”。

耗資億萬、氣象萬千的會聖宮建成之後,其巍峨壯觀、華麗輝煌激發了大文豪歐陽修等名人騷客的歌賦讚頌、極力推崇。

“太祖維兄,太宗維弟,真宗維子。三聖嶷嶷,有以正位,於此而會。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仙仙。聖會於此,靈威神馭……(歐陽修《會聖宮頌》)。”

宋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宋祁也揮毫寫下《會聖宮·寶地披重岫》,不吝讚頌,大加褒揚。

寶地披重岫,瑰宮庇萬榱。

人瞻鼎湖駕,天護玉簫祠。

列聖聯絺袞,千宮擁翠緌。

陰森殿中傘,曶熣羽林旗。

白日窺晨幌,明河宿曙帷。

露盤金突兀,甲帳繡葳蕤。

......

02仁宗為何將原來的三聖宮改為會聖宮呢?

“三聖”是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但是既然作為太廟,後世別的皇帝畫像,牌位也要陸續遷入,供子孫萬代敬仰,薪火相傳。所以三聖宮建成之後,仁宗將其改成“已故皇帝御容相聚”的“會聖宮”,是著眼於宋室長遠發展的高明變通,更能符合太廟的內涵特徵。

“我太祖經綸草昧,遂有天下,功宜為帝者祖。太宗勤勞製作,真宗財成治定,德宜為帝者宗。三廟並萬世不毀(《宋史》)。”

可是,事與願違,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才建成區區86年,就令人痛惜地毀於金軍南下、牧馬中原的滾滾鐵蹄和戰火硝煙之中。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宗畫像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開封龍亭

3

01 會聖宮的輝煌壯麗無與倫比,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

會聖宮,初名為“三聖宮”,是一座皇室祀祖、祈福、駐蹕、休憩的太廟宮苑,建築格局不僅要符合規制,又要巍峨壯觀,莊重肅穆,彰顯皇家“廟宮合一”的尊嚴與氣魄。

古時帝王之家有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敬天法祖”。故北宋工部大吏經反覆研討措商,以當時最先進的營造法式,精心設計,嚴格施工,所需木料、磚石、工藝飾物等,必須是全國數一不二的名產精品。

會聖宮座北向南佔地近百畝,與嵩嶽二室和永安陵區遙遙相望。由前殿、正殿、後殿、配殿、樓閣、廊廡、亭臺照壁、儀門和宮門多組建築構成。

根據碑文記載,正殿是宮中的主體工程,建築在八米多高的彌須臺上,臺分三層,每層都以雕刻的漢白玉欄杆圍繞,殿高30多米,寬九間,進深五間。以顯示封建社會帝王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

正殿重簷復宇,四角高翹凌空,殿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飾。殿內雕樑畫棟,中央金龍藻井,天花板繪龍風圖案,兩旁聳立蟠龍金柱,四壁系檀木雕刻精美的圍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五彩紛呈、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並序” 中的“林衡僝木,文檉綺柏之質,山積而登用。”表明各種珍貴木材,堆積如山,能夠充分滿足營建巨型太廟的需要。而“大壯取象,上棟下宇之飾,翬飛而增麗”則是形象概括宮殿之巍峨。 “圓淵綺煥,翔鵾仰而弗逮”是誇張特寫,極言宮殿之高,直入雲霄。

正殿面壁中央豪華的神廚內懸掛有精心繪製的太祖、太宗、真宗的畫像及牌位,左右壁上是三代皇帝治國安邦的功德銘文。皇子皇孫在祭陵前需在三聖宮內拜謁聖像,瞻讀銘文,以報本追遠、勵精圖治、躬政愛民、以求永固宋室江山。

“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會聖宮(《宋史·仁宗一(本紀)》)”。

耗資億萬、氣象萬千的會聖宮建成之後,其巍峨壯觀、華麗輝煌激發了大文豪歐陽修等名人騷客的歌賦讚頌、極力推崇。

“太祖維兄,太宗維弟,真宗維子。三聖嶷嶷,有以正位,於此而會。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仙仙。聖會於此,靈威神馭……(歐陽修《會聖宮頌》)。”

宋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宋祁也揮毫寫下《會聖宮·寶地披重岫》,不吝讚頌,大加褒揚。

寶地披重岫,瑰宮庇萬榱。

人瞻鼎湖駕,天護玉簫祠。

列聖聯絺袞,千宮擁翠緌。

陰森殿中傘,曶熣羽林旗。

白日窺晨幌,明河宿曙帷。

露盤金突兀,甲帳繡葳蕤。

......

02仁宗為何將原來的三聖宮改為會聖宮呢?

“三聖”是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但是既然作為太廟,後世別的皇帝畫像,牌位也要陸續遷入,供子孫萬代敬仰,薪火相傳。所以三聖宮建成之後,仁宗將其改成“已故皇帝御容相聚”的“會聖宮”,是著眼於宋室長遠發展的高明變通,更能符合太廟的內涵特徵。

“我太祖經綸草昧,遂有天下,功宜為帝者祖。太宗勤勞製作,真宗財成治定,德宜為帝者宗。三廟並萬世不毀(《宋史》)。”

可是,事與願違,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才建成區區86年,就令人痛惜地毀於金軍南下、牧馬中原的滾滾鐵蹄和戰火硝煙之中。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宗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趙禎畫像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開封龍亭

3

01 會聖宮的輝煌壯麗無與倫比,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

會聖宮,初名為“三聖宮”,是一座皇室祀祖、祈福、駐蹕、休憩的太廟宮苑,建築格局不僅要符合規制,又要巍峨壯觀,莊重肅穆,彰顯皇家“廟宮合一”的尊嚴與氣魄。

古時帝王之家有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敬天法祖”。故北宋工部大吏經反覆研討措商,以當時最先進的營造法式,精心設計,嚴格施工,所需木料、磚石、工藝飾物等,必須是全國數一不二的名產精品。

會聖宮座北向南佔地近百畝,與嵩嶽二室和永安陵區遙遙相望。由前殿、正殿、後殿、配殿、樓閣、廊廡、亭臺照壁、儀門和宮門多組建築構成。

根據碑文記載,正殿是宮中的主體工程,建築在八米多高的彌須臺上,臺分三層,每層都以雕刻的漢白玉欄杆圍繞,殿高30多米,寬九間,進深五間。以顯示封建社會帝王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

正殿重簷復宇,四角高翹凌空,殿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飾。殿內雕樑畫棟,中央金龍藻井,天花板繪龍風圖案,兩旁聳立蟠龍金柱,四壁系檀木雕刻精美的圍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五彩紛呈、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並序” 中的“林衡僝木,文檉綺柏之質,山積而登用。”表明各種珍貴木材,堆積如山,能夠充分滿足營建巨型太廟的需要。而“大壯取象,上棟下宇之飾,翬飛而增麗”則是形象概括宮殿之巍峨。 “圓淵綺煥,翔鵾仰而弗逮”是誇張特寫,極言宮殿之高,直入雲霄。

正殿面壁中央豪華的神廚內懸掛有精心繪製的太祖、太宗、真宗的畫像及牌位,左右壁上是三代皇帝治國安邦的功德銘文。皇子皇孫在祭陵前需在三聖宮內拜謁聖像,瞻讀銘文,以報本追遠、勵精圖治、躬政愛民、以求永固宋室江山。

“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會聖宮(《宋史·仁宗一(本紀)》)”。

耗資億萬、氣象萬千的會聖宮建成之後,其巍峨壯觀、華麗輝煌激發了大文豪歐陽修等名人騷客的歌賦讚頌、極力推崇。

“太祖維兄,太宗維弟,真宗維子。三聖嶷嶷,有以正位,於此而會。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仙仙。聖會於此,靈威神馭……(歐陽修《會聖宮頌》)。”

宋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宋祁也揮毫寫下《會聖宮·寶地披重岫》,不吝讚頌,大加褒揚。

寶地披重岫,瑰宮庇萬榱。

人瞻鼎湖駕,天護玉簫祠。

列聖聯絺袞,千宮擁翠緌。

陰森殿中傘,曶熣羽林旗。

白日窺晨幌,明河宿曙帷。

露盤金突兀,甲帳繡葳蕤。

......

02仁宗為何將原來的三聖宮改為會聖宮呢?

“三聖”是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但是既然作為太廟,後世別的皇帝畫像,牌位也要陸續遷入,供子孫萬代敬仰,薪火相傳。所以三聖宮建成之後,仁宗將其改成“已故皇帝御容相聚”的“會聖宮”,是著眼於宋室長遠發展的高明變通,更能符合太廟的內涵特徵。

“我太祖經綸草昧,遂有天下,功宜為帝者祖。太宗勤勞製作,真宗財成治定,德宜為帝者宗。三廟並萬世不毀(《宋史》)。”

可是,事與願違,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才建成區區86年,就令人痛惜地毀於金軍南下、牧馬中原的滾滾鐵蹄和戰火硝煙之中。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宗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趙禎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歐陽修塑像

4

地位尊崇的皇家禁地,如何成了南下金兵的“司令部”,毀於戰火?

北宋建國後,國家並未一統,天下也不太平,東北的“遼國”,西北的“西夏國”等獨霸一方,經常犯邊。宋太祖、太宗、真宗等皇帝雖然幾經詔令征伐,但勝敗參半,形成對峙僵持的局面。

隨著時間的流逝,重文抑武政策的負面影響愈來來愈大,北宋開國的“馬上皇帝”變成縱享安樂的“太平皇帝”。猶如“老鷹變成夜貓子——一輩不如一輩(一代不如一代)。”

朝臣中主戰派、主和派、投降派相互傾壓,彼此拆臺,無主見的皇帝遂波逐流,朝令夕改,直搞的朝政烏煙瘴氣,致使黃河以北廣大領土先後淪入遼人之手。加上天災人禍,方臘等農民起義,整個北宋政權可謂飄搖動盪,民不聊生,迎來了千年未見之大變局。

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5年),東北女真族興起,完顏阿骨打滅遼稱帝,建國號為“金”,對富庶繁華的東京汴梁垂涎已久,虎視眈眈,持續威脅著北宋王朝政權。

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金國第一次分兵分兩路大舉進犯北宋。西路軍由粘罕統帥,從山西大同進發,被阻在太原附近;東路軍由斡離不統帥,從北京出發,連克州郡,節節獲勝,直達宋朝京師東京汴梁城下。

宋欽宗驚慌失措,派人議和,與金國訂立了“城下之盟”,北宋以割地賠款告終,滿載而歸的金軍方撤回黃河以北地區。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師,軍於城西北,遣使入城,邀親王、宰臣議和軍中。朝廷方遣同知樞密院事李梲等使金,議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遣宰臣授地,親王送大軍過河(《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

可是嚐到巨大甜頭、窺探到大宋金銀財寶絲綢錦緞無數極大誘惑的貪婪金軍皇帝和統帥,如同貪腥的餓貓碰到膽小的老鼠,又豈能善罷甘休呢?

同年八月,金軍仍以粘罕為西路軍、斡離不為東路軍統帥再次南侵北宋,十一月十五日粘罕率大軍從孟津橫渡黃河,北宋守軍風喪膽,不戰而潰,短短一週時間就佔領會聖宮及洛陽、偃師、永安、登封等縣。

粘罕大軍佔領會聖宮後,以勝利者的姿態,橫行無忌,肆意搶劫、毀壞。無論是會聖宮金碧輝煌的精美建築;還是內掛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歷代皇帝聖像;抑或是耀眼奪目、價值連城的珍貴祭器、珠寶、古玩、字畫等物,都被金兵搶掠和搗毀,暴殄天物,肆意破壞。

金帥粘罕還以會聖宮為前敵“司令部”,指揮金兵在皇陵區及河洛大地上,掘陵揚屍,擄掠搶殺,其慘狀目不忍睹。

數日後,金帥粘罕率大軍東進北宋京都開封時,下令放火燒燬會聖宮及綿延30餘里的北宋皇陵。

當地流傳,大火燒起後,黑煙翻滾,火光沖天,遮天蔽日,延續達半月之久。使奢華壯麗的會聖宮、巍峨莊嚴的皇陵建築,輝煌不再,“明珠蒙塵”,頓成一片瓦礫焦土。

同年十一月ニ十五日,粘罕與斡離不大軍在開封會師,徽欽二帝、后妃、皇族宗親,文武百官等三千餘人被金軍所俘,北宋王朝至此宣告滅亡。

曾經令人歎為觀止、巍峨壯觀、奢華輝煌、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會同宋陵一道湮沒成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記憶。

參考文獻:《宋史》、《宋俘記》等。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開封龍亭

3

01 會聖宮的輝煌壯麗無與倫比,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

會聖宮,初名為“三聖宮”,是一座皇室祀祖、祈福、駐蹕、休憩的太廟宮苑,建築格局不僅要符合規制,又要巍峨壯觀,莊重肅穆,彰顯皇家“廟宮合一”的尊嚴與氣魄。

古時帝王之家有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敬天法祖”。故北宋工部大吏經反覆研討措商,以當時最先進的營造法式,精心設計,嚴格施工,所需木料、磚石、工藝飾物等,必須是全國數一不二的名產精品。

會聖宮座北向南佔地近百畝,與嵩嶽二室和永安陵區遙遙相望。由前殿、正殿、後殿、配殿、樓閣、廊廡、亭臺照壁、儀門和宮門多組建築構成。

根據碑文記載,正殿是宮中的主體工程,建築在八米多高的彌須臺上,臺分三層,每層都以雕刻的漢白玉欄杆圍繞,殿高30多米,寬九間,進深五間。以顯示封建社會帝王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

正殿重簷復宇,四角高翹凌空,殿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飾。殿內雕樑畫棟,中央金龍藻井,天花板繪龍風圖案,兩旁聳立蟠龍金柱,四壁系檀木雕刻精美的圍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五彩紛呈、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並序” 中的“林衡僝木,文檉綺柏之質,山積而登用。”表明各種珍貴木材,堆積如山,能夠充分滿足營建巨型太廟的需要。而“大壯取象,上棟下宇之飾,翬飛而增麗”則是形象概括宮殿之巍峨。 “圓淵綺煥,翔鵾仰而弗逮”是誇張特寫,極言宮殿之高,直入雲霄。

正殿面壁中央豪華的神廚內懸掛有精心繪製的太祖、太宗、真宗的畫像及牌位,左右壁上是三代皇帝治國安邦的功德銘文。皇子皇孫在祭陵前需在三聖宮內拜謁聖像,瞻讀銘文,以報本追遠、勵精圖治、躬政愛民、以求永固宋室江山。

“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會聖宮(《宋史·仁宗一(本紀)》)”。

耗資億萬、氣象萬千的會聖宮建成之後,其巍峨壯觀、華麗輝煌激發了大文豪歐陽修等名人騷客的歌賦讚頌、極力推崇。

“太祖維兄,太宗維弟,真宗維子。三聖嶷嶷,有以正位,於此而會。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仙仙。聖會於此,靈威神馭……(歐陽修《會聖宮頌》)。”

宋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宋祁也揮毫寫下《會聖宮·寶地披重岫》,不吝讚頌,大加褒揚。

寶地披重岫,瑰宮庇萬榱。

人瞻鼎湖駕,天護玉簫祠。

列聖聯絺袞,千宮擁翠緌。

陰森殿中傘,曶熣羽林旗。

白日窺晨幌,明河宿曙帷。

露盤金突兀,甲帳繡葳蕤。

......

02仁宗為何將原來的三聖宮改為會聖宮呢?

“三聖”是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但是既然作為太廟,後世別的皇帝畫像,牌位也要陸續遷入,供子孫萬代敬仰,薪火相傳。所以三聖宮建成之後,仁宗將其改成“已故皇帝御容相聚”的“會聖宮”,是著眼於宋室長遠發展的高明變通,更能符合太廟的內涵特徵。

“我太祖經綸草昧,遂有天下,功宜為帝者祖。太宗勤勞製作,真宗財成治定,德宜為帝者宗。三廟並萬世不毀(《宋史》)。”

可是,事與願違,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才建成區區86年,就令人痛惜地毀於金軍南下、牧馬中原的滾滾鐵蹄和戰火硝煙之中。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宗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趙禎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歐陽修塑像

4

地位尊崇的皇家禁地,如何成了南下金兵的“司令部”,毀於戰火?

北宋建國後,國家並未一統,天下也不太平,東北的“遼國”,西北的“西夏國”等獨霸一方,經常犯邊。宋太祖、太宗、真宗等皇帝雖然幾經詔令征伐,但勝敗參半,形成對峙僵持的局面。

隨著時間的流逝,重文抑武政策的負面影響愈來來愈大,北宋開國的“馬上皇帝”變成縱享安樂的“太平皇帝”。猶如“老鷹變成夜貓子——一輩不如一輩(一代不如一代)。”

朝臣中主戰派、主和派、投降派相互傾壓,彼此拆臺,無主見的皇帝遂波逐流,朝令夕改,直搞的朝政烏煙瘴氣,致使黃河以北廣大領土先後淪入遼人之手。加上天災人禍,方臘等農民起義,整個北宋政權可謂飄搖動盪,民不聊生,迎來了千年未見之大變局。

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5年),東北女真族興起,完顏阿骨打滅遼稱帝,建國號為“金”,對富庶繁華的東京汴梁垂涎已久,虎視眈眈,持續威脅著北宋王朝政權。

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金國第一次分兵分兩路大舉進犯北宋。西路軍由粘罕統帥,從山西大同進發,被阻在太原附近;東路軍由斡離不統帥,從北京出發,連克州郡,節節獲勝,直達宋朝京師東京汴梁城下。

宋欽宗驚慌失措,派人議和,與金國訂立了“城下之盟”,北宋以割地賠款告終,滿載而歸的金軍方撤回黃河以北地區。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師,軍於城西北,遣使入城,邀親王、宰臣議和軍中。朝廷方遣同知樞密院事李梲等使金,議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遣宰臣授地,親王送大軍過河(《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

可是嚐到巨大甜頭、窺探到大宋金銀財寶絲綢錦緞無數極大誘惑的貪婪金軍皇帝和統帥,如同貪腥的餓貓碰到膽小的老鼠,又豈能善罷甘休呢?

同年八月,金軍仍以粘罕為西路軍、斡離不為東路軍統帥再次南侵北宋,十一月十五日粘罕率大軍從孟津橫渡黃河,北宋守軍風喪膽,不戰而潰,短短一週時間就佔領會聖宮及洛陽、偃師、永安、登封等縣。

粘罕大軍佔領會聖宮後,以勝利者的姿態,橫行無忌,肆意搶劫、毀壞。無論是會聖宮金碧輝煌的精美建築;還是內掛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歷代皇帝聖像;抑或是耀眼奪目、價值連城的珍貴祭器、珠寶、古玩、字畫等物,都被金兵搶掠和搗毀,暴殄天物,肆意破壞。

金帥粘罕還以會聖宮為前敵“司令部”,指揮金兵在皇陵區及河洛大地上,掘陵揚屍,擄掠搶殺,其慘狀目不忍睹。

數日後,金帥粘罕率大軍東進北宋京都開封時,下令放火燒燬會聖宮及綿延30餘里的北宋皇陵。

當地流傳,大火燒起後,黑煙翻滾,火光沖天,遮天蔽日,延續達半月之久。使奢華壯麗的會聖宮、巍峨莊嚴的皇陵建築,輝煌不再,“明珠蒙塵”,頓成一片瓦礫焦土。

同年十一月ニ十五日,粘罕與斡離不大軍在開封會師,徽欽二帝、后妃、皇族宗親,文武百官等三千餘人被金軍所俘,北宋王朝至此宣告滅亡。

曾經令人歎為觀止、巍峨壯觀、奢華輝煌、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會同宋陵一道湮沒成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記憶。

參考文獻:《宋史》、《宋俘記》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金兵攻打東京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開封龍亭

3

01 會聖宮的輝煌壯麗無與倫比,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

會聖宮,初名為“三聖宮”,是一座皇室祀祖、祈福、駐蹕、休憩的太廟宮苑,建築格局不僅要符合規制,又要巍峨壯觀,莊重肅穆,彰顯皇家“廟宮合一”的尊嚴與氣魄。

古時帝王之家有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敬天法祖”。故北宋工部大吏經反覆研討措商,以當時最先進的營造法式,精心設計,嚴格施工,所需木料、磚石、工藝飾物等,必須是全國數一不二的名產精品。

會聖宮座北向南佔地近百畝,與嵩嶽二室和永安陵區遙遙相望。由前殿、正殿、後殿、配殿、樓閣、廊廡、亭臺照壁、儀門和宮門多組建築構成。

根據碑文記載,正殿是宮中的主體工程,建築在八米多高的彌須臺上,臺分三層,每層都以雕刻的漢白玉欄杆圍繞,殿高30多米,寬九間,進深五間。以顯示封建社會帝王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

正殿重簷復宇,四角高翹凌空,殿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飾。殿內雕樑畫棟,中央金龍藻井,天花板繪龍風圖案,兩旁聳立蟠龍金柱,四壁系檀木雕刻精美的圍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五彩紛呈、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並序” 中的“林衡僝木,文檉綺柏之質,山積而登用。”表明各種珍貴木材,堆積如山,能夠充分滿足營建巨型太廟的需要。而“大壯取象,上棟下宇之飾,翬飛而增麗”則是形象概括宮殿之巍峨。 “圓淵綺煥,翔鵾仰而弗逮”是誇張特寫,極言宮殿之高,直入雲霄。

正殿面壁中央豪華的神廚內懸掛有精心繪製的太祖、太宗、真宗的畫像及牌位,左右壁上是三代皇帝治國安邦的功德銘文。皇子皇孫在祭陵前需在三聖宮內拜謁聖像,瞻讀銘文,以報本追遠、勵精圖治、躬政愛民、以求永固宋室江山。

“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會聖宮(《宋史·仁宗一(本紀)》)”。

耗資億萬、氣象萬千的會聖宮建成之後,其巍峨壯觀、華麗輝煌激發了大文豪歐陽修等名人騷客的歌賦讚頌、極力推崇。

“太祖維兄,太宗維弟,真宗維子。三聖嶷嶷,有以正位,於此而會。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仙仙。聖會於此,靈威神馭……(歐陽修《會聖宮頌》)。”

宋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宋祁也揮毫寫下《會聖宮·寶地披重岫》,不吝讚頌,大加褒揚。

寶地披重岫,瑰宮庇萬榱。

人瞻鼎湖駕,天護玉簫祠。

列聖聯絺袞,千宮擁翠緌。

陰森殿中傘,曶熣羽林旗。

白日窺晨幌,明河宿曙帷。

露盤金突兀,甲帳繡葳蕤。

......

02仁宗為何將原來的三聖宮改為會聖宮呢?

“三聖”是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但是既然作為太廟,後世別的皇帝畫像,牌位也要陸續遷入,供子孫萬代敬仰,薪火相傳。所以三聖宮建成之後,仁宗將其改成“已故皇帝御容相聚”的“會聖宮”,是著眼於宋室長遠發展的高明變通,更能符合太廟的內涵特徵。

“我太祖經綸草昧,遂有天下,功宜為帝者祖。太宗勤勞製作,真宗財成治定,德宜為帝者宗。三廟並萬世不毀(《宋史》)。”

可是,事與願違,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才建成區區86年,就令人痛惜地毀於金軍南下、牧馬中原的滾滾鐵蹄和戰火硝煙之中。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宗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趙禎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歐陽修塑像

4

地位尊崇的皇家禁地,如何成了南下金兵的“司令部”,毀於戰火?

北宋建國後,國家並未一統,天下也不太平,東北的“遼國”,西北的“西夏國”等獨霸一方,經常犯邊。宋太祖、太宗、真宗等皇帝雖然幾經詔令征伐,但勝敗參半,形成對峙僵持的局面。

隨著時間的流逝,重文抑武政策的負面影響愈來來愈大,北宋開國的“馬上皇帝”變成縱享安樂的“太平皇帝”。猶如“老鷹變成夜貓子——一輩不如一輩(一代不如一代)。”

朝臣中主戰派、主和派、投降派相互傾壓,彼此拆臺,無主見的皇帝遂波逐流,朝令夕改,直搞的朝政烏煙瘴氣,致使黃河以北廣大領土先後淪入遼人之手。加上天災人禍,方臘等農民起義,整個北宋政權可謂飄搖動盪,民不聊生,迎來了千年未見之大變局。

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5年),東北女真族興起,完顏阿骨打滅遼稱帝,建國號為“金”,對富庶繁華的東京汴梁垂涎已久,虎視眈眈,持續威脅著北宋王朝政權。

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金國第一次分兵分兩路大舉進犯北宋。西路軍由粘罕統帥,從山西大同進發,被阻在太原附近;東路軍由斡離不統帥,從北京出發,連克州郡,節節獲勝,直達宋朝京師東京汴梁城下。

宋欽宗驚慌失措,派人議和,與金國訂立了“城下之盟”,北宋以割地賠款告終,滿載而歸的金軍方撤回黃河以北地區。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師,軍於城西北,遣使入城,邀親王、宰臣議和軍中。朝廷方遣同知樞密院事李梲等使金,議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遣宰臣授地,親王送大軍過河(《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

可是嚐到巨大甜頭、窺探到大宋金銀財寶絲綢錦緞無數極大誘惑的貪婪金軍皇帝和統帥,如同貪腥的餓貓碰到膽小的老鼠,又豈能善罷甘休呢?

同年八月,金軍仍以粘罕為西路軍、斡離不為東路軍統帥再次南侵北宋,十一月十五日粘罕率大軍從孟津橫渡黃河,北宋守軍風喪膽,不戰而潰,短短一週時間就佔領會聖宮及洛陽、偃師、永安、登封等縣。

粘罕大軍佔領會聖宮後,以勝利者的姿態,橫行無忌,肆意搶劫、毀壞。無論是會聖宮金碧輝煌的精美建築;還是內掛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歷代皇帝聖像;抑或是耀眼奪目、價值連城的珍貴祭器、珠寶、古玩、字畫等物,都被金兵搶掠和搗毀,暴殄天物,肆意破壞。

金帥粘罕還以會聖宮為前敵“司令部”,指揮金兵在皇陵區及河洛大地上,掘陵揚屍,擄掠搶殺,其慘狀目不忍睹。

數日後,金帥粘罕率大軍東進北宋京都開封時,下令放火燒燬會聖宮及綿延30餘里的北宋皇陵。

當地流傳,大火燒起後,黑煙翻滾,火光沖天,遮天蔽日,延續達半月之久。使奢華壯麗的會聖宮、巍峨莊嚴的皇陵建築,輝煌不再,“明珠蒙塵”,頓成一片瓦礫焦土。

同年十一月ニ十五日,粘罕與斡離不大軍在開封會師,徽欽二帝、后妃、皇族宗親,文武百官等三千餘人被金軍所俘,北宋王朝至此宣告滅亡。

曾經令人歎為觀止、巍峨壯觀、奢華輝煌、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會同宋陵一道湮沒成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記憶。

參考文獻:《宋史》、《宋俘記》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金兵攻打東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開封龍亭

3

01 會聖宮的輝煌壯麗無與倫比,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

會聖宮,初名為“三聖宮”,是一座皇室祀祖、祈福、駐蹕、休憩的太廟宮苑,建築格局不僅要符合規制,又要巍峨壯觀,莊重肅穆,彰顯皇家“廟宮合一”的尊嚴與氣魄。

古時帝王之家有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敬天法祖”。故北宋工部大吏經反覆研討措商,以當時最先進的營造法式,精心設計,嚴格施工,所需木料、磚石、工藝飾物等,必須是全國數一不二的名產精品。

會聖宮座北向南佔地近百畝,與嵩嶽二室和永安陵區遙遙相望。由前殿、正殿、後殿、配殿、樓閣、廊廡、亭臺照壁、儀門和宮門多組建築構成。

根據碑文記載,正殿是宮中的主體工程,建築在八米多高的彌須臺上,臺分三層,每層都以雕刻的漢白玉欄杆圍繞,殿高30多米,寬九間,進深五間。以顯示封建社會帝王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

正殿重簷復宇,四角高翹凌空,殿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飾。殿內雕樑畫棟,中央金龍藻井,天花板繪龍風圖案,兩旁聳立蟠龍金柱,四壁系檀木雕刻精美的圍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五彩紛呈、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並序” 中的“林衡僝木,文檉綺柏之質,山積而登用。”表明各種珍貴木材,堆積如山,能夠充分滿足營建巨型太廟的需要。而“大壯取象,上棟下宇之飾,翬飛而增麗”則是形象概括宮殿之巍峨。 “圓淵綺煥,翔鵾仰而弗逮”是誇張特寫,極言宮殿之高,直入雲霄。

正殿面壁中央豪華的神廚內懸掛有精心繪製的太祖、太宗、真宗的畫像及牌位,左右壁上是三代皇帝治國安邦的功德銘文。皇子皇孫在祭陵前需在三聖宮內拜謁聖像,瞻讀銘文,以報本追遠、勵精圖治、躬政愛民、以求永固宋室江山。

“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會聖宮(《宋史·仁宗一(本紀)》)”。

耗資億萬、氣象萬千的會聖宮建成之後,其巍峨壯觀、華麗輝煌激發了大文豪歐陽修等名人騷客的歌賦讚頌、極力推崇。

“太祖維兄,太宗維弟,真宗維子。三聖嶷嶷,有以正位,於此而會。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仙仙。聖會於此,靈威神馭……(歐陽修《會聖宮頌》)。”

宋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宋祁也揮毫寫下《會聖宮·寶地披重岫》,不吝讚頌,大加褒揚。

寶地披重岫,瑰宮庇萬榱。

人瞻鼎湖駕,天護玉簫祠。

列聖聯絺袞,千宮擁翠緌。

陰森殿中傘,曶熣羽林旗。

白日窺晨幌,明河宿曙帷。

露盤金突兀,甲帳繡葳蕤。

......

02仁宗為何將原來的三聖宮改為會聖宮呢?

“三聖”是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但是既然作為太廟,後世別的皇帝畫像,牌位也要陸續遷入,供子孫萬代敬仰,薪火相傳。所以三聖宮建成之後,仁宗將其改成“已故皇帝御容相聚”的“會聖宮”,是著眼於宋室長遠發展的高明變通,更能符合太廟的內涵特徵。

“我太祖經綸草昧,遂有天下,功宜為帝者祖。太宗勤勞製作,真宗財成治定,德宜為帝者宗。三廟並萬世不毀(《宋史》)。”

可是,事與願違,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才建成區區86年,就令人痛惜地毀於金軍南下、牧馬中原的滾滾鐵蹄和戰火硝煙之中。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宗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趙禎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歐陽修塑像

4

地位尊崇的皇家禁地,如何成了南下金兵的“司令部”,毀於戰火?

北宋建國後,國家並未一統,天下也不太平,東北的“遼國”,西北的“西夏國”等獨霸一方,經常犯邊。宋太祖、太宗、真宗等皇帝雖然幾經詔令征伐,但勝敗參半,形成對峙僵持的局面。

隨著時間的流逝,重文抑武政策的負面影響愈來來愈大,北宋開國的“馬上皇帝”變成縱享安樂的“太平皇帝”。猶如“老鷹變成夜貓子——一輩不如一輩(一代不如一代)。”

朝臣中主戰派、主和派、投降派相互傾壓,彼此拆臺,無主見的皇帝遂波逐流,朝令夕改,直搞的朝政烏煙瘴氣,致使黃河以北廣大領土先後淪入遼人之手。加上天災人禍,方臘等農民起義,整個北宋政權可謂飄搖動盪,民不聊生,迎來了千年未見之大變局。

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5年),東北女真族興起,完顏阿骨打滅遼稱帝,建國號為“金”,對富庶繁華的東京汴梁垂涎已久,虎視眈眈,持續威脅著北宋王朝政權。

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金國第一次分兵分兩路大舉進犯北宋。西路軍由粘罕統帥,從山西大同進發,被阻在太原附近;東路軍由斡離不統帥,從北京出發,連克州郡,節節獲勝,直達宋朝京師東京汴梁城下。

宋欽宗驚慌失措,派人議和,與金國訂立了“城下之盟”,北宋以割地賠款告終,滿載而歸的金軍方撤回黃河以北地區。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師,軍於城西北,遣使入城,邀親王、宰臣議和軍中。朝廷方遣同知樞密院事李梲等使金,議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遣宰臣授地,親王送大軍過河(《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

可是嚐到巨大甜頭、窺探到大宋金銀財寶絲綢錦緞無數極大誘惑的貪婪金軍皇帝和統帥,如同貪腥的餓貓碰到膽小的老鼠,又豈能善罷甘休呢?

同年八月,金軍仍以粘罕為西路軍、斡離不為東路軍統帥再次南侵北宋,十一月十五日粘罕率大軍從孟津橫渡黃河,北宋守軍風喪膽,不戰而潰,短短一週時間就佔領會聖宮及洛陽、偃師、永安、登封等縣。

粘罕大軍佔領會聖宮後,以勝利者的姿態,橫行無忌,肆意搶劫、毀壞。無論是會聖宮金碧輝煌的精美建築;還是內掛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歷代皇帝聖像;抑或是耀眼奪目、價值連城的珍貴祭器、珠寶、古玩、字畫等物,都被金兵搶掠和搗毀,暴殄天物,肆意破壞。

金帥粘罕還以會聖宮為前敵“司令部”,指揮金兵在皇陵區及河洛大地上,掘陵揚屍,擄掠搶殺,其慘狀目不忍睹。

數日後,金帥粘罕率大軍東進北宋京都開封時,下令放火燒燬會聖宮及綿延30餘里的北宋皇陵。

當地流傳,大火燒起後,黑煙翻滾,火光沖天,遮天蔽日,延續達半月之久。使奢華壯麗的會聖宮、巍峨莊嚴的皇陵建築,輝煌不再,“明珠蒙塵”,頓成一片瓦礫焦土。

同年十一月ニ十五日,粘罕與斡離不大軍在開封會師,徽欽二帝、后妃、皇族宗親,文武百官等三千餘人被金軍所俘,北宋王朝至此宣告滅亡。

曾經令人歎為觀止、巍峨壯觀、奢華輝煌、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會同宋陵一道湮沒成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記憶。

參考文獻:《宋史》、《宋俘記》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金兵攻打東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淹沒在野草中的宋代石刻

"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明清的太廟建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鞏義宋陵的石人石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永昭陵現狀

太廟是中國古代皇帝的宗廟,是祭祀、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地位堪稱僅次於皇城的另一處重要場所。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西周稱為“明堂”,秦漢時起統稱為“太廟”。

然而,與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大宋王朝的赫赫名氣相比,北宋的太廟卻名不見經傳,甚至罕為人知。

那麼,如同“曇花一現”、時空記憶中符號的北宋太廟究竟在哪裡呢?

1

“中原第一巨碑”背後掩飾的輝煌與滄桑。

在鞏義宋陵附近偃師的鳳凰山上,人們意外發現了一通記載昔日北宋皇家太廟輝煌和位置所在的“石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於是昔日北宋皇家太廟的巍峨輝煌,尊崇榮光,如抽絲剝繭、撥雲見霧,一步步展現在後人的面前。

原來,歷史上的北宋太廟“會聖宮”,就坐落在彼時“西京”洛陽偃師山化鄉寺溝村的鳳凰山上,是北宋趙氏皇族祭祀祖先、祈福、駐蹕、休憩的一座大型太廟宮苑。

“天聖八年春正月作(建造)會聖宮於西京永安縣(《宋史》)。”

它左挨古都洛陽,右鄰鞏義宋陵,南依巍巍嵩山,北靠滔滔黃河,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更是享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美譽的一方風水寶地。

宋陵,即北宋(公元960-1127年)皇帝陵園。位於河南鞏義市境內,包括宣祖趙弘殷的永安陵、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真宗趙恆的永定陵、仁宗趙禎的永昭陵、英宗趙曙的永厚陵、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哲宗趙煦的永泰陵,俗稱“七帝八陵”。

根據碑文記摘,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清明節,皇室祭祀祖陵之後,皇族宗親與朝廷大臣共奏仁宗皇帝,會聖宮乃太廟祀祖、祈福之所,需豎碑修文,以褒先祖帝業功德,永垂千秋。

仁宗欣然准奏後,工部立即選派官吏與雕刻名匠選石刻制,同年九月十三日竣工落成。

歲月流逝,時光荏苒,繁華散盡,巨碑僅存。

會聖宮碑銘,由碑帽、碑身、龜座三部分組成。石龜碑座計有三層:龜高1.5米,首尾長4.4米,寬3米;龜下為一長八角形石座,長1.69米,寬1.35米,高0.8米,上刻莖枝牡丹花紋;再下為一長方形底座,長4.03米,寬3.26米,四側遍刻海水波濤,刀法純熟,形態生動逼真。

碑身高4.8米,寬2.19米,厚0.55米,四周浮雕龍雲花紋,自上而下浮雕飛鶴流雲圖案。碑帽高2.90米,寬2.22米,厚0.72米,碑帽周邊起雕四條舞龍,龍尾盤向帽頂、龍頭伸向四角,正面偏下為一圭形題額,上分三行計刻11個篆字(“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整座巨碑由三部分有機結合,大器天成,渾為一體,總高9.20米,有“中州第一碑”之美譽。

會聖宮碑銘,由翰林學士、金紫光祿大夫石中立提文,輸林侍召書院祇侯李孝章書寫並題額。碑文共3行,每行84字。

碑文開篇言道:“臣聞,宅萬邦而垂統者,帝王之丕基也。故奉先之道,崇其孝而大;亙百世流光者,祖宗之懿德也。”

開宗明意,亮出“垂統”、“帝業”、“孝道”、“祖德”之宗旨,繼而以讚頌之辭,盛譽太祖,“武功安天下,太宗“聖德”施仁政,真宗“教化”感悟民。仁宗是活著的真龍天子,更是不惜筆墨讚頌其“慈儉”、“躬耕”、“勤於稼穡”等等。

繼而記述會聖宮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勢,開工時間,竣工日期及士庶朝謁的盛況等等。最後以近80句的銘文結束。碑文洋洋灑灑,縱橫捭合,長達3000餘字,乃為全國碑文之最。

碑文字體為楷書,端莊工整,瀟酒俊秀,有歐陽修、虞世南之風,乃是不可多得的罕見書法藝術珍品。

從碑文末尾落款處得知,會聖宮碑原修建有碑樓,有內侍官楊承政、肖繼元,禮賓官任承亮負責監修。不難想象,僅僅一座碑樓就有三個專職官員負責修建,其造型,用料工藝是何等匠心高超、獨具風貌。可惜不知何時遭劫,被剝去華麗“服飾”,獨剩碑身胴體。

會聖宮巨碑聳立幹年,不僅經風沐雨,閱盡人間滄桑,而且還衍生出不少具有神祕色彩的故事傳說。

會聖宮碑銘有三層樓那麼多高,碑帽有萬斤之重,在缺乏吊車設備的遙遠宋代,如何把碑帽戴在碑身上,常常叫人們迷惑難解,於是就民間就演繹出“土圍脖子”的傳奇故事:

據說彼時負責豎碑的監理官將碑身豎起後,如何將沉重碑帽戴上去,卻是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監理官們因延誤工期,一個接一個被處罰流放。一位新監理官到任後,望碑興嘆,寢食不安。

一天他在路邊徘徊思考,偶遇到一個白鬍子抬糞老頭,兩人談起話來很投緣,監理官就問起老頭可有戴碑帽的妙法?

老頭仰天哈哈大笑說:“我已是土圍脖子的人了,那還有什麼辦法!”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監理官恍然大悟,頓開茅塞。他迅速回到工地,讓工匠人等在碑身周圍堆土成丘(圍到石碑脖子處),把碑帽從斜坡上輕鬆地拉了上去,穩穩當當地戴到碑身上。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中原第一巨碑——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會聖宮鳥瞰圖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拓片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陵石刻藝術

2

趙宋舉國之力,大舉興建會聖宮。

仁宗天聖七年(公元1029年)正月,皇帝詔令在永安縣寺溝村訾王山上創修會聖宮,工部極為重視,將其列為“國家重點一號建設工程”。

一邊設立機構和專職官員負責,派官員、土建專家親臨現場測量地形,選方位、定四址,開掘處理地基;一邊調集天下能工巧匠,佳木珍石,並勒令地方官員限期運往訾王山工地,確保皇家宮苑工程如期限竣工。

歷時近兩年,三聖宮建築工程於宋仁宗天聖八年(公元1030年)月十五日竣工落成。開光慶典之日,仁宗皇帝御駕親臨,在“隱若中天,宛若仙域”(《會聖宮碑銘》)的巍峨建築中徜徉流連,甚感欣慰,御筆疾書將原名三聖宮更名為“會聖宮”。

宋仁宗趙禎是北宋王朝執政最長的一個皇帝,生活儉樸,體恤百姓,重用賢臣,國家大治。在會聖官建成後,曾提貼地詔令在五日內准許士民百姓參觀,成幹上萬的民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前往瞻仰參拜,一時間傳為佳話美談。

太廟告成,每年皇族春秋祭祀祖陵的祭品器皿,皇子、皇孫、后妃、內侍、大臣及工作人員在宮內膳食時,有些器皿免不了被損壞,故還在會聖宮東側專設了一個“破盤臺”。

史載,皇室宗親及王公大臣為了從會聖宮去皇陵的往返方便,特在偃師縣寺溝村與現縣訾殿村對應處的洛河上修建了一座大橋,名曰“奉先橋”,以方便人員往來。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輝煌的大宋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開封龍亭

3

01 會聖宮的輝煌壯麗無與倫比,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

會聖宮,初名為“三聖宮”,是一座皇室祀祖、祈福、駐蹕、休憩的太廟宮苑,建築格局不僅要符合規制,又要巍峨壯觀,莊重肅穆,彰顯皇家“廟宮合一”的尊嚴與氣魄。

古時帝王之家有個重要的傳統,那就是“敬天法祖”。故北宋工部大吏經反覆研討措商,以當時最先進的營造法式,精心設計,嚴格施工,所需木料、磚石、工藝飾物等,必須是全國數一不二的名產精品。

會聖宮座北向南佔地近百畝,與嵩嶽二室和永安陵區遙遙相望。由前殿、正殿、後殿、配殿、樓閣、廊廡、亭臺照壁、儀門和宮門多組建築構成。

根據碑文記載,正殿是宮中的主體工程,建築在八米多高的彌須臺上,臺分三層,每層都以雕刻的漢白玉欄杆圍繞,殿高30多米,寬九間,進深五間。以顯示封建社會帝王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

正殿重簷復宇,四角高翹凌空,殿頂金黃色琉璃瓦覆飾。殿內雕樑畫棟,中央金龍藻井,天花板繪龍風圖案,兩旁聳立蟠龍金柱,四壁系檀木雕刻精美的圍屏,整個大殿雄偉壯觀、五彩紛呈、美輪美奐、金碧輝煌。

“新修西京永安縣會聖宮碑銘並序” 中的“林衡僝木,文檉綺柏之質,山積而登用。”表明各種珍貴木材,堆積如山,能夠充分滿足營建巨型太廟的需要。而“大壯取象,上棟下宇之飾,翬飛而增麗”則是形象概括宮殿之巍峨。 “圓淵綺煥,翔鵾仰而弗逮”是誇張特寫,極言宮殿之高,直入雲霄。

正殿面壁中央豪華的神廚內懸掛有精心繪製的太祖、太宗、真宗的畫像及牌位,左右壁上是三代皇帝治國安邦的功德銘文。皇子皇孫在祭陵前需在三聖宮內拜謁聖像,瞻讀銘文,以報本追遠、勵精圖治、躬政愛民、以求永固宋室江山。

“三月甲寅,奉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於會聖宮(《宋史·仁宗一(本紀)》)”。

耗資億萬、氣象萬千的會聖宮建成之後,其巍峨壯觀、華麗輝煌激發了大文豪歐陽修等名人騷客的歌賦讚頌、極力推崇。

“太祖維兄,太宗維弟,真宗維子。三聖嶷嶷,有以正位,於此而會。聖兮在天,風馬雲車,其來仙仙。聖會於此,靈威神馭……(歐陽修《會聖宮頌》)。”

宋代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宋祁也揮毫寫下《會聖宮·寶地披重岫》,不吝讚頌,大加褒揚。

寶地披重岫,瑰宮庇萬榱。

人瞻鼎湖駕,天護玉簫祠。

列聖聯絺袞,千宮擁翠緌。

陰森殿中傘,曶熣羽林旗。

白日窺晨幌,明河宿曙帷。

露盤金突兀,甲帳繡葳蕤。

......

02仁宗為何將原來的三聖宮改為會聖宮呢?

“三聖”是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但是既然作為太廟,後世別的皇帝畫像,牌位也要陸續遷入,供子孫萬代敬仰,薪火相傳。所以三聖宮建成之後,仁宗將其改成“已故皇帝御容相聚”的“會聖宮”,是著眼於宋室長遠發展的高明變通,更能符合太廟的內涵特徵。

“我太祖經綸草昧,遂有天下,功宜為帝者祖。太宗勤勞製作,真宗財成治定,德宜為帝者宗。三廟並萬世不毀(《宋史》)。”

可是,事與願違,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才建成區區86年,就令人痛惜地毀於金軍南下、牧馬中原的滾滾鐵蹄和戰火硝煙之中。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太宗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宋仁宗趙禎畫像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歐陽修塑像

4

地位尊崇的皇家禁地,如何成了南下金兵的“司令部”,毀於戰火?

北宋建國後,國家並未一統,天下也不太平,東北的“遼國”,西北的“西夏國”等獨霸一方,經常犯邊。宋太祖、太宗、真宗等皇帝雖然幾經詔令征伐,但勝敗參半,形成對峙僵持的局面。

隨著時間的流逝,重文抑武政策的負面影響愈來來愈大,北宋開國的“馬上皇帝”變成縱享安樂的“太平皇帝”。猶如“老鷹變成夜貓子——一輩不如一輩(一代不如一代)。”

朝臣中主戰派、主和派、投降派相互傾壓,彼此拆臺,無主見的皇帝遂波逐流,朝令夕改,直搞的朝政烏煙瘴氣,致使黃河以北廣大領土先後淪入遼人之手。加上天災人禍,方臘等農民起義,整個北宋政權可謂飄搖動盪,民不聊生,迎來了千年未見之大變局。

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5年),東北女真族興起,完顏阿骨打滅遼稱帝,建國號為“金”,對富庶繁華的東京汴梁垂涎已久,虎視眈眈,持續威脅著北宋王朝政權。

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春,金國第一次分兵分兩路大舉進犯北宋。西路軍由粘罕統帥,從山西大同進發,被阻在太原附近;東路軍由斡離不統帥,從北京出發,連克州郡,節節獲勝,直達宋朝京師東京汴梁城下。

宋欽宗驚慌失措,派人議和,與金國訂立了“城下之盟”,北宋以割地賠款告終,滿載而歸的金軍方撤回黃河以北地區。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人犯京師,軍於城西北,遣使入城,邀親王、宰臣議和軍中。朝廷方遣同知樞密院事李梲等使金,議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遣宰臣授地,親王送大軍過河(《宋史·卷二十四·本紀第二十四·高宗一》)。

可是嚐到巨大甜頭、窺探到大宋金銀財寶絲綢錦緞無數極大誘惑的貪婪金軍皇帝和統帥,如同貪腥的餓貓碰到膽小的老鼠,又豈能善罷甘休呢?

同年八月,金軍仍以粘罕為西路軍、斡離不為東路軍統帥再次南侵北宋,十一月十五日粘罕率大軍從孟津橫渡黃河,北宋守軍風喪膽,不戰而潰,短短一週時間就佔領會聖宮及洛陽、偃師、永安、登封等縣。

粘罕大軍佔領會聖宮後,以勝利者的姿態,橫行無忌,肆意搶劫、毀壞。無論是會聖宮金碧輝煌的精美建築;還是內掛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歷代皇帝聖像;抑或是耀眼奪目、價值連城的珍貴祭器、珠寶、古玩、字畫等物,都被金兵搶掠和搗毀,暴殄天物,肆意破壞。

金帥粘罕還以會聖宮為前敵“司令部”,指揮金兵在皇陵區及河洛大地上,掘陵揚屍,擄掠搶殺,其慘狀目不忍睹。

數日後,金帥粘罕率大軍東進北宋京都開封時,下令放火燒燬會聖宮及綿延30餘里的北宋皇陵。

當地流傳,大火燒起後,黑煙翻滾,火光沖天,遮天蔽日,延續達半月之久。使奢華壯麗的會聖宮、巍峨莊嚴的皇陵建築,輝煌不再,“明珠蒙塵”,頓成一片瓦礫焦土。

同年十一月ニ十五日,粘罕與斡離不大軍在開封會師,徽欽二帝、后妃、皇族宗親,文武百官等三千餘人被金軍所俘,北宋王朝至此宣告滅亡。

曾經令人歎為觀止、巍峨壯觀、奢華輝煌、堪稱古代建築藝術傑作的北宋太廟——“會聖宮”,會同宋陵一道湮沒成一段罕為人知的歷史記憶。

參考文獻:《宋史》、《宋俘記》等。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金兵攻打東京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淹沒在野草中的宋代石刻

地位尊崇的大宋皇家太廟,如何淪為金兵盜掘宋陵的“司令部”?

二十四史中的《宋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