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掘了17座唐朝皇陵的盜墓賊,為何不敢挖開武則天的乾陵?

文/晚風暮雨

中國有幾千年文明,王朝更迭頻繁,當一箇舊王朝滅亡後,往往連皇陵都會慘遭盜挖,比如西漢滅亡後,皇陵被赤眉軍盜挖;北宋滅亡後,皇陵被偽齊皇帝劉豫盜挖;南宋滅亡後,皇陵被元朝番僧楊璉真迦盜挖;清朝滅亡後,乾隆和慈禧陵墓被軍閥孫殿英盜挖等等,鮮為人知的是,大唐王朝的皇陵也曾被人盜挖,盜墓之人不僅將唐朝位於關中的18座皇陵盜挖了17座,還將盜墓成果登記造冊,公諸於世,這位膽大包天的盜墓賊到底是誰呢?他為什麼要瘋狂盜挖唐朝皇陵呢?

盜掘了17座唐朝皇陵的盜墓賊,為何不敢挖開武則天的乾陵?

溫韜畫像

溫韜,京兆華原人,大約出生在唐朝末期,年輕時當做盜賊,天下大亂後,投奔割據一方的藩鎮軍閥、鳳翔隴右節度使李茂貞,被任命為耀州節度使。溫韜為了討好李茂貞,改姓為李,名彥韜(後文為了敘述方便,一律寫作溫韜)。

不久,後梁大軍來襲,溫韜立即舉城投降,但很快又偷偷跑回去重新投靠李茂貞,被任命為義勝軍節度使,後梁末帝時,溫韜再次背叛李茂貞,投靠後樑。後梁將義勝軍改名為靜勝軍,任命溫韜為節度使,並且令其複姓為溫,易名為昭圖。

眾所周知,大唐王朝共歷二十一帝(包括武則天),計有二十座皇陵(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除了唐昭宗死後葬於河南和陵、唐哀帝李柷葬山東溫陵外,其餘皇陵全部位於關中,而靜勝軍的轄區恰恰包括關中地區!

盜掘了17座唐朝皇陵的盜墓賊,為何不敢挖開武則天的乾陵?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有厚葬的傳統,皇陵中通常陪葬有無數珍寶和鉅額財富,所以,關中的十八座唐朝皇陵對溫韜而言無異於十八座寶庫,所以,在擔任靜勝軍節度使七年中,溫韜將“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1)”,除此之外,溫韜甚至還將盜取的寶物逐一登記造冊。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盜墓是為世人所不齒的行為,所以盜墓活動通常都會遮遮掩掩暗中進行,溫韜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大張旗鼓進行,還將盜墓成果造冊宣揚,實在是無知無畏、狂妄囂張到極點!

溫韜是粗魯武將,胸無點墨,只對皇陵中的金銀財寶感興趣,搜刮乾淨後,又讓手下士兵將裝裱在陪葬的書畫作品外的華美綢緞全部撕下來帶走,對書畫等藝術品卻不屑一顧,全部隨意丟棄,很多稀世珍品就此絕跡。

盜掘了17座唐朝皇陵的盜墓賊,為何不敢挖開武則天的乾陵?

有資料稱唐太宗李世民把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帶入昭陵陪葬,昭陵被溫韜盜挖後,《蘭亭集序》真跡杳無音訊,很可能毀於溫韜之手。另有資料稱《蘭亭集序》真跡被武則天帶入乾陵陪葬,果真如此的話,王羲之的神作將來還有重見天日的一刻。

關中的唐朝皇陵,只有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躲過一劫,當然,這並不是溫韜良心發現,放乾陵一馬,而是盜挖時出現了異常的天象:溫韜的士兵每次挖掘乾陵時,都會出現狂風暴雨,電閃雷鳴等異常現象,等隊伍撤走後,天氣就會轉晴,反覆三次之後,溫韜膽怯了,就此斷絕了盜乾陵的念頭,史書上稱“惟乾陵風雨不可發。(2)”

盜掘了17座唐朝皇陵的盜墓賊,為何不敢挖開武則天的乾陵?

武則天和唐高宗乾陵

順便提一句:早些年,黃巢領軍進入關中後,也曾出動數萬兵馬挖掘乾陵,遇到了和溫韜盜墓時幾乎如出一轍的異常天象,黃巢也只能放棄。

溫韜這位盜掘了17座唐朝皇陵的傢伙,最終的下場也很悽慘!

後梁被後唐莊宗李存勖攻滅後,溫韜向後唐投降,機警的溫韜重賄莊宗寵信的伶人景進和劉皇后,得到莊宗的信賴,並得到御賜姓名——李紹衝,後唐名將、宰相郭崇韜提議處死溫韜這個盜墓奸賊,卻被莊宗拒絕。

盜掘了17座唐朝皇陵的盜墓賊,為何不敢挖開武則天的乾陵?

李存勖劇照

後唐明宗即位後,對溫韜盜墓的行為深惡痛絕,先是將其下獄,貶為庶民,勒歸田裡,後流放於德州並賜死,這位中國歷史上排名第一的、對中國文化造成巨大破壞的盜墓賊,終於走完了罪惡的一生!

註釋:

(1)《新五代史》·卷四十

(2)同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