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諳資本市場的王衛太早成名,畢竟從一個超級紅海行業殺出來,又文質彬彬地把一個快遞公司最高做到了2500億市值,很多人都將他與馬雲比肩;但太早走上人生巔峰,亦意味著下坡路的開始。 股價腰斬、業績下滑、股東開溜,連作為生命線的口碑,都在“拆包晒朋友圈”的快遞員行為下難以挽尊,常將幸福掛在嘴邊的順豐控股總裁王衛直言這兩年過得很艱辛,他說很多員工都說自己變了,為此感到很難受,並且稱自己正在檢討當中。 而現實更趨於骨感。2016年剛登陸資本市場時,阿里系菜鳥與順豐針對數據端口接入的口水戰,成功地讓順豐在幾乎所有同行、夥伴中樹敵;如今阿里,京東自創高端物流體系擠壓順豐空間,“三通一達”又完全把持低端市場,順豐的前途,似乎有些不清晰。
順豐看不清未來......


4月20日,順豐控股(002352.SZ)發佈3月經營簡報。簡報顯示,3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1.87億元,同比增長14.33%;業務量3.51億票,同比增長7.34%;單票收入23.32元,同比增長6.48%;供應鏈收入3.85億元。

對比國家3月物流數據,順豐控股業務量增速放緩明顯。國家郵政局公佈數據顯示,3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543億元,同比增長21.4%。相比之下,順豐控股3月營收增速低於行業增速7.07個百分點。

順豐控股業績增速放緩,並非首次。據2018年年報,順豐控股報告期內共實現營收909.42億元,同比增長27.60%;實現淨利45.56億元,同比下降4.57%;業務量38.69億票,全國快遞業務票單佔比為7.63%。相比之下,除營業收入仍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外,順豐控股在淨利潤增速、市場佔有率方面已無優勢可言。

針對淨利下降,順豐控股在年報中表示,這主要歸因於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上升和場地投入加大三大因素。不過,老虎財經深挖後發現,在順豐控股業績下滑的背後,或與低端快遞市場被“三通一達”(即申通、圓通、中通和韻達)牢牢把守,而順豐控股主營的高端快遞市場又遭受阿里巴巴和京東的雙面夾擊有關。

C位出道即巔峰,於阿里京東夾縫下生存

作為國內唯一直營型快遞企業,順豐快遞以高效、高價和高質量而著稱。此前,隨著國內電商的崛起和快遞行業的爆發式增長,順豐控股在高端市場的業務也呈現快速增長。

公開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順豐控股分別實現營收481.01億元、574.83億元和710.94億元,對應增速分別為23.62%、19.50%、23.68%,高速增長勢頭明顯。

而在2016年,順豐與菜鳥物流因領地爭端互相關閉數據接口,導致快遞行業陣營格局發生了幾乎本質的改變,順豐從此幾乎淪為巨頭。

從淨利來看,順豐控股2018年歸母淨利為45.56億元,同比下降4.57%;扣非淨利為34.83億元,同比下降5.92%,下滑更為明顯。

為何在連續高增長之後,順豐控股的淨利增速卻出現下滑?這或與阿里和京東在高端市場與之競爭有關。

2016年,京東成立了物流事業部並以品牌化運營對社會開發,主打快速物流市場,與順豐控股展開競爭。2017年,京東物流集團成立。2018年,京東物流獲得25億美元融資,發展進一步提速。截止目前,京東物流估值高達1300億元,成為順豐控股的重要競爭對手之一。

除了京東,事實上,垂涎物流這塊大肥肉的阿里一刻也未閒著。自2013年成立以來,菜鳥網絡先是將“三通一達”逐一納入囊中,組建菜鳥聯盟,斷了順豐控股在低端物流市場後路。隨後,阿里近年已經向高端物流市場發起進擊。

在2018年菜鳥網絡舉辦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雲表示阿里將會投入千億元去建設菜鳥物流的骨幹網絡。菜鳥物流骨幹網絡建成後將會是全國最快的物流公司,在全國內實現24小時到達,在全球內實現72小時到達。

顯而易見,京東的物流集團和阿里的菜鳥網絡,無論是在時效和服務質量,還是在價格上,都將對順豐控股的主營業務構成強烈衝擊。面對阿里和京東擠壓,順豐控股不得不加緊佈局,積極應對,措施包括參與鄂州機場的建設、進擊重物物流市場以及加快網點建設。

據順豐控股2017年12月13日公告,其全資子公司深圳順豐泰森與湖北省人民政府簽訂《關於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順豐泰森將以自有資金23億元參與湖北國際物流機場建設。2019年3月2日,順豐控股再發公告,表示湖北鄂州機場工程總核算為148.12億元,其中深圳順豐泰森集團將出資25.16億元。

對於參與湖北鄂州機場建設,有分析指出機場建成後將為順豐構建一個1.5小時飛行圈,更有利於順豐與阿里、京東展開競爭。此前,據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順豐已擁有50架自有全貨機,租賃16架全貨機,共執行航線65條。機場建成後,順豐的天網系統將進一步完善。

在參與機場建設的同時,順豐控股還在進擊重物物流市場和網點建設加快佈局,但這卻使得營業成本大幅增加,淨利出現進一步下滑。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末順豐已建成自營營業網點1.56萬個,加盟網點0.26萬個;擁有各種用工模式收派員29.14萬人,其中自有員工4.5萬人,其他用工24.62萬人。而與之對應的,是營業費用的大幅增長。年報顯示,職工薪酬、外包成本、運輸成本分別為120.08億元、395.63億元和94.11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7.77%、41.98%和14.24%。

這意味著,為應對競爭,順豐控股天網、地網和信息網的建設耗費了公司大量的成本,拖累公司淨利走低。

大意失荊州,低端市場丟失

最近兩年,國內電商呈現快速發展,帶動快遞包裹數量走高。然而,這對於物流行業國內唯一直營快遞來說,順豐控股受益卻並不明顯。究其原因,主要因為“三通一達”佔據了80%的低端市場份額。作為沒有電商基因的快遞公司,事實上,早在數年之前,順豐控股即已意識到自己短板所在,但無奈數次試水電商,卻一直未見起色。

據公開報道,順豐控股首次試水電商,是在2009年。有報道稱,早在2004年,在電商行業暫露頭角的馬雲曾找順豐控股總裁王衛合作,但是被拒。彼時,順豐控股經過10年打磨,已坐上行業老大寶座。馬雲隨後找到正在上海創業的“桐廬幫”之一,現在的行業大佬喻會姣,兩人一拍即合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而出乎王衛意料的是,電商在國內市場發展神速,以淘寶為首的To C市場呈現井噴式發展。2008年,王衛反主為客,前往杭州拜會馬雲尋求合作,卻也遭到馬雲迴應式的拒絕。隨後,王衛便馬不停蹄地上線自己的電商平臺。

此事儘管無法得到切實求證,然而從2009年開始順豐控股多次試水電商卻是不爭的事實。

公開報道顯示,從2009年開始,順豐控股先後上線過順豐E商圈、順豐優選和順豐海淘多個平臺,旨在通過電商導流帶動物流業務發展。但無奈人事變動頻繁,6年內換了7個CEO,業績未達預期。最近,連續運營了8年之久的順豐優選又被曝出門店關停事件。

反觀“三通一達”,儘管營收與行業老大順豐控股仍有一定差距,但卻在低端物流市場混得風生水起。3月業報數據顯示,韻達股份(002120.SZ)實現營收25.80億元,同比增長153.19%,完成業務量7.82億票,同比增長35.06%;圓通速遞(600233.SH)實現營收22.91%,同比增長19.49%,業務完成量7.04億票,34.77%;申通快遞(002468.SZ)實現營收18.21億元,同比增長36.49%,業務完成量5.17億票,同比增長34.46%。

更值得留意的是,這幾家快遞公司深諳成本優勢在獲取電商物流方面的作用,紛紛降低單票成本深挖“護城河”,將以高端市場為主的順豐快遞拒之城外。3月業報數據顯示,韻達股份、圓通速遞、申通快遞最新單票收入分別為3.30元、3.26元、3.52元,僅為順豐控股的七分之一。

資本運作提升股東回報,股東卻用腳投票

自通過借殼上市登陸A股市場以來,順豐控股市值曾一度登頂3248億元。然而,兩年不到,公司股價就大幅腰斬,套牢高位投資人。

為提振股價,公司疑似有意通過資本運作等多種手段提高股東回報。不過,這種資本運作模式卻不被合作伙伴看好。目前,已有多個投資人通過二級市場退出,套現資金超過百億元。

據公告,2018年10月26日,順豐控股全資子公司順豐香港擬以現金55億元收購DHL旗下敦豪香港和敦豪北京100%股權,將DHL大中華區(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供應鏈業務悉數收入囊中。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收購完成後將有利於改善公司資產結構,提升公司ROE和估值水平。

順豐控股另一個提升股東回報的動作是回購公司股票。據順豐控股3月26日公告,3月25日公司首次通過回購專用賬戶回購69.68萬股,最高成交價35.01元/股,最低成交價34.48元/股,總成交2429.20萬元。此前,公司曾在1月召開會議通過股票回購議案,擬動用2億資金回購公司股票。

不過,頗為諷刺的是,在股票回購公告發布後一週,卻有包括元豐順風、順達豐潤、嘉強順風和劉冀魯在內的四位投資人,同時發佈股票減持意向公告。而嘉強順風,更是在公告發布前夕,以33元/股的價格套現超過7.22億元,腳底抹油提前開溜了。

曾將員工幸福視為己任的王衛,這兩年過的異常心酸。他的員工覺得他變了,親民的王衛被資本裹挾,在巨頭圍剿之下失去本心,種種猜測伴隨著王衛的獨斷專行,成為了小股東叛變的一種解釋。王衛的領地意識,在當年號召所有快遞公司關閉數據接口的行為下被展現的淋漓盡致,王衛也有他的侷限——看不到遠方的侷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