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與母親

睡眠 嬰幼兒護理 故事 希月半 2018-12-01


女兒與母親

1

一天下午,當我正睡得忘乎所以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雨點般散落到我周圍。

經過一連五天的晚睡早起,我急需一場數小時的深度睡眠來填補透支的精力。可是門外的敲擊堅決而迫切,夾雜著“媽媽,媽媽”清晰的呼喊。不用想我也知道那一定是女兒——她還太小,夠不到門插。

可我正被睡神沉重的控制住,腦內一片朦朧,四肢勞累地不聽使喚,我緊閉雙眼,一動不動,任憑耳邊喊鬧聲越來越大。

不一會兒就聽到門外響起可憐巴巴的哭聲,媽媽二字已轉為哭腔呈現,手上依然執著的繼續敲門,彷彿要敲到天荒地老去。

我終於清醒了一些,睜開模糊的眼睛困難的起身開門。房內還一片黑暗——午睡時我總會拉下窗簾,以營造黑夜般適宜睡覺的氛圍。

輕拉房門後,只見女兒淚眼婆娑地立在門口,穿著紫色上面鑲著花瓣下襬是沙狀美麗的連衣裙,頭上梳著她標誌性哪吒式小辮,腳上照例光著。齊劉海汗津津地耷拉在前額上,極像我們的單眼皮小眼睛下還殘留著未乾的淚水,眉頭緊蹙,高高的鼻樑洩氣地聳立著,小嘴巴委屈的以倒C狀撅著。

一見到我,她的眸中飛掠過一陣狂喜,忙不迭親暱地一頭扎進我的懷裡,我無奈又珍愛的把小哭美人兒抱回房間放到床上,短短几秒鐘她的不快已無影無蹤,馬上以狡黠而快樂的目光投向我,好像剛剛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這孩子,剛剛還傷心地像要失去我般痛哭呢!

2

小孩子的傷心情緒總是短暫的,像是音樂劇裡偶爾摻雜的不和諧音符一閃而過,而整體總是美妙愉快的,這也正是童年的珍貴之處。

這時,她仍然緊緊偎依在我身上擺弄著我頸下裙子上兩條用來系成蝴蝶結的細帶子,“媽媽,媽媽”鸚鵡一樣重複的叫著。她總是這樣,明明我就在身邊,可每天都要叫上幾百句以確定我的存在。

大多時候我們都是各忙各的,她在房內樂此不疲地翻弄大小物件或者看Ipad,我則聚精會神於我的愛好中,彼此互不干涉又自成一體。她不時跳到我身上抱一下,然後又自顧跑開繼續自己未完成的小事業。

有時我會出神地凝視她,努力回想一些遙遠的往事。

我這麼大的時候長什麼樣子?是什麼樣的性格?怎麼樣長大?

父母忙碌於農活,我是怎麼在家無助哭泣的等待?那會是多麼絕望痛苦的呼喚啊!

我現在不時湧入的缺失安全感和怯懦又有多少是小時候的影響呢?

童年如何度過是決定一個孩子性格最重要的里程碑呀!

我的眉頭之間不知何時結起一個難纏的疙瘩。

3

身邊窸窣的聲音把我拉回到眼前正踮腳伸手夠我化妝盒的小女孩身上,我一般都很寬容於她的年齡應有的調皮,看著她靈敏的像個歡脫的兔子上躥下跳。

我已完全確定她會有一個歡樂無邊的童年。

此時我的疙瘩悄悄解開了,一抹釋然的微笑掛在脣邊。

一切都會過去,而親情卻是永存的。

每天早上醒來,女兒總會迷著小眼笑嘻嘻爬到我們中間滿意的躺下。陽光透過窗簾溫和的透過來,把我們一起染成金黃色。

女兒一彎清澈活潑的眼睛湖水般倒映出笑吟吟的我,無限的希望與暢快像小魚在她眼裡遊蕩。

微風輕起,把她清脆的笑聲飄向廣闊無垠的遠方,也悄然治癒了我心底多年前慌亂的驚恐。

兵荒馬亂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我是泰然自若的母親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