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一絕技,被日本人學去,後竟成了日本國技!

水滸傳 相撲 日本 宋朝 讀書故事 2017-06-08

大家都知道,宋朝雖然長久以來一直被人說成事“積貧積弱”,但是宋朝的經濟社會發展確實古代中國最繁盛的。宋朝的文化繁榮,競技體育也不落後。《水滸傳》中大奸臣高俅,雖是一個接頭混混,卻尤其熱愛並擅長蹴鞠(踢足球),並因此而得到皇上重用,由此發跡。除了蹴鞠他還會“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亦胡亂學詩、書、詞、賦”。這麼一個接頭混混,文化和體育水平竟也這麼高,從側面也反應出宋朝的社會發展水平之高,堪比當今中國。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一絕技,被日本人學去,後竟成了日本國技!

高俅會“相撲”,但要論相撲高手,當屬梁山好漢之一的浪子燕青,可謂是一等一的相撲高手,“自幼跟著盧員外學得這身相撲,江湖上不曾逢著對手”,這麼看來盧俊義也擅長相撲,燕青憑著一身的相撲絕技,輕鬆達倒“身長一丈,貌若金剛,約有千百斤氣力”的職業相撲高手任原。任原還是教授二三百個徒弟的相撲教師,可見相撲在宋朝,已經是一個在民間非常普及,廣受民間仁愛的體育運動。

可是這麼一項運動,卻沒能在中國繼續流傳併發揚光大,現在提起相撲,所有人都會想到日本,因為相撲已經成為日本的國技,在國技舞臺上,相撲是日本的名片之一了。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一絕技,被日本人學去,後竟成了日本國技!

相撲在我國的秦漢時期就有了,那時叫角抵,又叫蚩尤戲,最初是民間的一種遊戲,由兩人帶著有角的面具互相比武、鬥力,既是競技也是表演。後來逐漸演化成一種摔跤運動。南北朝至宋朝期間這樣運動明稱已演化為相撲。

唐《因話錄》記載:文宗將有事南郊,禮前,有司進相撲人。宋代《東京夢華錄》及《夢粱錄》載:宋代宮廷御用之相撲手,乃御前衛隊左右軍士,名為“內等子”。市井職業相撲手,則皆有名號。

水滸傳中梁山好漢這一絕技,被日本人學去,後竟成了日本國技!

日本《相撲之始》一書說,日本的相撲來自於唐朝時期的中國。日本體育百科全書記載:“日本的相撲起源於唐代的中國。”宋朝時,我國已經有了職業的相撲選手,而日本直至17世紀開始,才開始興起了“職業相撲”。

但相撲這一競技體育,現在我們已經很難在國內看到,而日本在20世紀初,明治時期,將相撲確定為“國技”,大力發揚。現代的相撲運動,技巧進一步提高,規則更加嚴格,而且逐漸轉向商業化。現在日本人仍然非常喜愛相撲,專業的相撲運動員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尊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