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公孫勝為什麼兩次離開梁山的眾兄弟

水滸傳 公孫勝 晁蓋 宋江 白雲說史 白雲說史 2017-08-27

林沖火併王倫後,推舉晁蓋為寨主,公孫勝則居第三位,與吳用同掌兵權。宋江上山後,公孫勝以探母參師為名,返回家鄉薊州,自此一去不回,期間曾推薦錦豹子楊林到梁山入夥。宋江攻打高唐州時,卻敗於太守高廉的妖法,戴宗和李逵請得公孫勝下山,後來宋江入朝,駐紮在東京城外陳橋驛。公孫勝想起羅真人“遇汴而還”之語,便向宋江辭行,返回薊州。

公孫勝的兩次離開都是因為宋江,想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一次是看出宋江想奪晁蓋的權,吳用在暗地相助,公孫勝名義上是晁蓋的人,象吳用那樣他做不到,只好置身事外;第二次是看宋江的受招安策略,哪有接受招安還能保留自己權力的好事,宋江的做法只會激起朝廷的不安,雙方形成一種博弈,與其看著局勢日益險惡,公孫勝不如眼不見為淨。

至於羅真人“遇汴而還”之語,公孫勝是在平定淮西后才走的,《水滸傳》書中平遼以後,宋江的軍隊曾經回到一趟汴州,就駐紮在陳橋驛。“遇汴而還”不過是羅真人讓公孫勝脫身的一個障眼法。

一個團隊最怕的就是領導者的一隅之見,就象宋江,把招安當做一場豪賭,公孫勝只有獨善其身。

《水滸傳》中,公孫勝為什麼兩次離開梁山的眾兄弟

陳橋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