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賣“滯銷”書 豆瓣書店倔強生長

本報記者 謝宛霏文並攝

主賣“滯銷”書 豆瓣書店倔強生長

豆瓣書店內部陳設。

主賣“滯銷”書 豆瓣書店倔強生長主賣“滯銷”書 豆瓣書店倔強生長

書店外景

主賣“滯銷”書 豆瓣書店倔強生長

西西弗書店

■2018年7月,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最終共有151家實體書店獲得總計5000萬元的專項資金扶持,相比2017年增長近3倍。201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將持續推動全市實體書店建設,投入1億元扶持200家實體書店

書的氣質也決定了讀者的氣質

豆瓣書店小店一直守在北京大學東門1公里外的一處門臉中,不到60平方米的店面,被30副鐵架子和無數的書填得滿滿的。店主卿鬆告訴記者,豆瓣書店主賣舊書,舊書與二手書不同,是指零售商沒有賣掉退回給出版社的書,也包括出版社積壓的書。這是一家倔強生長的書店,不賣快餐書是卿鬆一直以來的堅持。書店的書以文學、社科為主,每一本都是他親自收回來的,再以6折價格賣出去。因價格便宜、藏書有著很強的店主個人風格,在網上小有名氣。

在知乎上發起的關於“北京有什麼值得一去的書店”的回答中,你總能看到豆瓣書店的身影。雖然它是一家網紅文藝書店,但你卻很難發現商業元素,這裡沒有精緻的裝修、好喝的咖啡,它的文藝是從精選人文社科書籍中散發出來的,卿鬆總說,“書的氣質也決定了讀者的氣質”。在網友高更看來,樸素、簡陋的豆瓣書店多年來一直沒變,甚至連擺放方式都沒變,也成為了許多大學學子、讀者的回憶地。

很多遠道而來的讀者會特意到這家有個性的書店探店。網友“莫名的喵”專門就是從傳媒大學跑過來打卡的,她想在這家書店裡面尋找那些已經在市面上買不到的書籍,遇到志趣相投的靈魂。“豆瓣書店有它獨特的美,走近它,你會發現那是一種外表雜亂無章,內裡井然有序的風格。”

“其實這次給豆瓣書店‘修臉’是對商戶的統一要求。如果未來經濟條件允許,我希望將它打理的更有特點,賦予給讀者更多一些人文氣息。”卿鬆說,他最近正為豆瓣書店畫著屬於它的漫畫,準備掛在書店裡做裝飾。

翻看卿鬆的朋友圈,你會發現豆瓣書店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在電商的衝擊和數字化閱讀的挑戰下,傳統圖書零售業銷售額出現負增長,實體書店步入“寒冬”。豆瓣書店也不例外,受到了來自房租、整改等多重壓力,一度面臨關門的風險,好在政策的大力扶持,書店如今已不用交稅。

2016年以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目前已有28個省區市出臺了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具體措施。以北京為例,2018年7月,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最終共有151家實體書店獲得總計5000萬元的專項資金扶持,相比2017年增長近3倍。201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將持續推動全市實體書店建設,投入1億元扶持200家實體書店。

在政策和資金的鼓勵下,實體書店紛紛轉型,改變單純賣書的思路,逐漸形成了“書店+咖啡”、“書店+文創”、“書店+餐飲”、“書店+住宿”等新模式。近年來,越來越多“最美”、“高顏值”實體書店在全國湧現,《2018 ~ 2019年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更是用“擴張速度驚人”來形容去年中國實體書店的發展。

顏值也需要 “內涵”更重要

相比傳統書店,新一輪實體書店在選址上不再以街邊和校園為主,轉而傾向於進駐商業綜合體,成為了購物中心的新標配。對於購物中心來說,書店作為體驗式消費的空間不僅可以為商場導流,還可以豐富購物中心的文化業態,從而提升購物中心的檔次。書店已不僅僅只是書店,而是兼具文化屬性和多元體驗的文化生活空間。

在位於東直門來福士商場的西西弗書店內,中午總是人滿為患。有進來喝杯咖啡、看會書的上班族;有教寶寶看圖識字的媽媽;有捧著心愛書籍自拍的少女;還有逛累了,來感受下文藝氣息的年輕人。

27歲的劉濤告訴記者,書店就像是一個商場的精神座標,讀者購買的不是書,而是這個書店可以帶給他的讀書感受,是紙的質感和咖啡的馥郁。現如今,逛書店已經變成了一種最IN的“生活方式”。

在自拍界頗有盛名的高曉鬆也將“曉島”的書店開進了北京朝陽大悅城,並歡迎大家來自拍。他認為,“能來書店自拍,至少你認為這兒是一個好地方,而且自拍的背景能呈現一些有意思的書。”

據悉,在350平方米的空間內,“曉島”陳列的圖書涉及文學、歷史、哲學、社會科學及藝術等多種學科和領域。沿用源自曉書館的色彩分類體系“彩虹分類法”,每本書的書脊上貼了不同顏色的標籤,共分紅、黃、藍、棕、紫、灰6品14類,以供讀者搜索閱覽。因其推出了預約機制,更一躍而成文藝青年們“打卡”的熱門目的地。

贏商大數據中心2017年發佈的《mall裡的文創業態正在發生什麼》報告顯示,小資、白領、新中產階層是文創消費的主力;而在進駐購物中心的文創品牌中,書店品牌數量佔比最高,佔26%,是購物中心最青睞的文創業態。西西弗書店董事長金偉竹曾透露,一些書店的租金只有商場普遍租金的10%,一些則完全免租。而政府以及投資機構的資金支持,也支撐了實體書店的擴張。

2019年,品牌書店的門店數仍將繼續擴大,西西弗書店、樊登書店、仁義禮智信書店都計劃開店100家以上。“雖然書店可以通過設計裝修的‘第一眼’吸引來讀者,但還是需要用‘內涵’留住讀者。”卿鬆如是說。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