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城進行時|昆明市場環境改善 市民受益良多

蔬菜 農業 民生 社會 掌上春城 2017-05-17
創城進行時|昆明市場環境改善 市民受益良多

掌上春城消息 “現在市場乾淨多了,很多地方都有公平秤,我們來買菜心情都好了很多,以前那些在路上擺攤的也沒有了,希望以後市場一直都這麼幹淨。”在篆新農貿市場,一位市民明顯感受到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給他帶來的好處。涉及市工商局、市發改委、市旅發委、市質監局等11個牽頭單位的創城市場環境整治指揮部主要職責就是創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規範窗口行業管理以及完善消費維權機制,而這些,都直接為市民的生活帶來了好處。

創城進行時|昆明市場環境改善 市民受益良多

中林佳湖標準化農貿市場乾淨整潔。 記者杜文蕾攝

農貿市場 面貌煥然一新

農貿市場,可以說是市場環境整治所面臨的難點之一,市工商局嚴格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考核標準,狠抓集貿市場文明創建,積極引導、督促集貿市場開辦單位提升管理水平,促進農貿市場硬件提升、面貌改觀、秩序井然。以篆新農貿市場為例,這是一個白天進行鮮肉、蔬菜、海鮮、水果、滷菜製品、散裝食品等商品零售交易,夜間進行蔬菜批發交易的綜合性大型市場,目前市場平均每天人流量達到約6萬人次。可想而知,管理起來難度有多大,針對這些實際情況,五華區市場監管局對農貿市場中存在的環境衛生差、保潔力量不足、衛生死角髒亂、垃圾堆漫邊嚴重、亂貼小廣告、雜物亂堆放、臨攤佔道經營、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等問題進行全面整治提升,“為了改善市場經營和消費環境,我們組織執法人員、商戶、保潔人員對市場及周邊責任區的環境衛生進行全面清掃,並對商戶佔道經營、亂擺亂放、亂停亂靠等行為堅決予以糾正,明確統一市場各類商品的擺放要求及擺放界線,及時清理市場周邊‘三包’責任區內的臨時攤位,確保市場經營規範有序。”五華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昌東說。

同樣的,作為昆明市首批標準化農貿市場,佳湖生鮮果蔬市場的市場管理處以高標準、找問題、上檔次、重安全的具體要求制定整改方案,對地下排水管網、活禽獨立交易區、肉類食品交易區、公共衛生間、市場消防、市場保潔、市場亮化、市場頂部、檯面及地面、宣傳欄、公示欄等存在問題的地方進行了整改,並加大對市場內商戶的創城宣傳。

公園 還道路於民

作為市中心的公園,翠湖公園是很多市民最愛去的地方,為積極配合昆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翠湖公園結合周邊歷史文化片區整治規劃的要求,對園區綜合環境進行提升改造,拆除中心區臨時貨棚20個,並在原址上進行模紋花壇造型,打造園區主幹景觀大道,提升園區品質。同時,對園內景觀進行調整,補栽缺失花卉,規劃景觀佈局,將精品茶花園進一步打造成為兼具特色盆景觀賞的“園中園”。

公園結合實際,並借鑑其他景區做法,在園內開展多種形式文明宣傳。如:懸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燈籠於園內(內置照明燈)、園內150個分類垃圾桶穿上文明宣傳“外衣”、遊船艙內粘貼宣傳畫、用園林小品裝飾宣傳展板、全天候文明勸導、導覽圖+文明宣傳等,為創建文明城市營造濃厚氛圍。

醫院 信息一體化緩解“看病難”

醫院看病掛號時間長、繳費排隊時間長、拿藥時間長、看病時間短可以說是公認的問題,但在前興路市兒童醫院卻沒有這樣的困擾,該院為有效解決患者看病“三長一短”的問題,取消掛號,優化服務流程。

昆明市兒童醫院黨委書記楊家義介紹,一般一個兒童來看病會有好幾個大人陪同,這就造成了醫院掛號窗口擁堵不堪,針對這個問題,醫院實現新住院HIS系統和電子病歷系統上線,取消掛號環節,實現了就診、拿藥、檢查等信息一體化,患兒就診後醫生開出的處方就能在藥房、檢查科室信息系統顯示,藥房、檢查科室依據處方就能很快做出處置,有效解決了掛號排隊、取藥排隊現象;醫院在門診一樓、二樓、三樓和住院部一樓設置有16個收費窗口,涵蓋了所有的專科就診點和住院收費,有效解決了患兒就診繳費排隊現象。據瞭解,該院一天的門診量平均在6000多人,高峰達到8800人。

同時該院還實現了看病就診全過程無紙化處理,實現門診、住院病歷電子化;在省內率先進行了醫院資源管理系統的實施與上線,整合了醫院已有信息資源,創建了一套支持醫院整體運行管理的統一高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系統化醫院資源管理平臺。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郭曼

責編:周婷 一審:李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