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蔬菜 技術 原汁原味的德系SUV 蔬菜栽培有技有術 2019-08-03
"

晚茬大蒜栽培一直面臨著產量低、品質差、成熟晚、抽薹率低、北方乾旱地區耗水量大、北緯38°C以北地區秋蒜安全越冬等問題,近年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出現,解決了晚茬大蒜的問題。據測定,地膜大蒜栽培比普通大蒜栽培可增產34%左右,增加經濟效益50%以上。該技術一經出現,立即在我國迅速傳播。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

晚茬大蒜栽培一直面臨著產量低、品質差、成熟晚、抽薹率低、北方乾旱地區耗水量大、北緯38°C以北地區秋蒜安全越冬等問題,近年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出現,解決了晚茬大蒜的問題。據測定,地膜大蒜栽培比普通大蒜栽培可增產34%左右,增加經濟效益50%以上。該技術一經出現,立即在我國迅速傳播。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一、品種選擇

地膜大蒜栽培所用的品種要求喜光、耐寒,因此,在品種選擇方面,應該選擇選用適應性廣、喜光耐寒、蒜薹和蒜頭產量高、品質好、生長健壯的優良品種。

二、選地與整地

在選擇地塊方面,應該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的地塊。尤其是地膜栽培,對土壤的要求更為嚴格,要求達到“早、平、鬆、碎、淨、墒”六字標準。早,就是早騰茬、早耕翻、早晒壟;平,就是地面平整;鬆,指的是土壤疏鬆,透氣性好;碎,就是土壤細碎,沒有小石子、砂漿、硬坷垃;淨,就是土中乾淨,前茬無殘留,無作物根茬、廢舊地膜等;墒,就是底墒足,要求在耕地前3—5天澆足底墒水。以上“六字”標準就是種好大蒜的基礎,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儘可通滿足這些條件。

"

晚茬大蒜栽培一直面臨著產量低、品質差、成熟晚、抽薹率低、北方乾旱地區耗水量大、北緯38°C以北地區秋蒜安全越冬等問題,近年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出現,解決了晚茬大蒜的問題。據測定,地膜大蒜栽培比普通大蒜栽培可增產34%左右,增加經濟效益50%以上。該技術一經出現,立即在我國迅速傳播。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一、品種選擇

地膜大蒜栽培所用的品種要求喜光、耐寒,因此,在品種選擇方面,應該選擇選用適應性廣、喜光耐寒、蒜薹和蒜頭產量高、品質好、生長健壯的優良品種。

二、選地與整地

在選擇地塊方面,應該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的地塊。尤其是地膜栽培,對土壤的要求更為嚴格,要求達到“早、平、鬆、碎、淨、墒”六字標準。早,就是早騰茬、早耕翻、早晒壟;平,就是地面平整;鬆,指的是土壤疏鬆,透氣性好;碎,就是土壤細碎,沒有小石子、砂漿、硬坷垃;淨,就是土中乾淨,前茬無殘留,無作物根茬、廢舊地膜等;墒,就是底墒足,要求在耕地前3—5天澆足底墒水。以上“六字”標準就是種好大蒜的基礎,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儘可通滿足這些條件。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具體要求是耕地前澆足水後,根據地膜的實際寬度做畦,這是為了覆膜、灌排及人工操作。在基肥方面,用充分腐熟的廄肥、人糞尿、餅肥等,每畝地施4000—5000千克,同時施大蒜專用肥、尿素或者硫酸胺50千克,要求糞肥均勻,在翻耕時施入地塊內,以提高地力。

三、精細播種

在播種時間上,地膜大蒜栽培的最適宜的播種期是9月20日至10月15日。在越冬之前,幼苗能夠長出葉片4—7片,株高20釐米,莖粗0.8釐米,就能安全越冬。如果栽培過早,蒜苗入冬前瘋長,幼苗纖弱,越冬時容易遭受凍害。在具體播種之前,要確定好種植密度、科學、合理密植,每畝地3萬—4萬株為標準。

播種的具體步驟是蒜種、蓋膜、覆土壓實。在蓋膜之前,要先除草,噴灑一遍除草劑,每畝地用33%二甲戊靈乳油150—200亳升加水30—40升均勻噴灑地面,一般情況下,除草劑持效期45天,然後蓋膜。蓋膜時,薄膜要緊緊貼地面、拉緊、鋪平,兩邊用細土壓嚴壓實,防止大風颳起撕裂。

"

晚茬大蒜栽培一直面臨著產量低、品質差、成熟晚、抽薹率低、北方乾旱地區耗水量大、北緯38°C以北地區秋蒜安全越冬等問題,近年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出現,解決了晚茬大蒜的問題。據測定,地膜大蒜栽培比普通大蒜栽培可增產34%左右,增加經濟效益50%以上。該技術一經出現,立即在我國迅速傳播。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一、品種選擇

地膜大蒜栽培所用的品種要求喜光、耐寒,因此,在品種選擇方面,應該選擇選用適應性廣、喜光耐寒、蒜薹和蒜頭產量高、品質好、生長健壯的優良品種。

二、選地與整地

在選擇地塊方面,應該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的地塊。尤其是地膜栽培,對土壤的要求更為嚴格,要求達到“早、平、鬆、碎、淨、墒”六字標準。早,就是早騰茬、早耕翻、早晒壟;平,就是地面平整;鬆,指的是土壤疏鬆,透氣性好;碎,就是土壤細碎,沒有小石子、砂漿、硬坷垃;淨,就是土中乾淨,前茬無殘留,無作物根茬、廢舊地膜等;墒,就是底墒足,要求在耕地前3—5天澆足底墒水。以上“六字”標準就是種好大蒜的基礎,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儘可通滿足這些條件。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具體要求是耕地前澆足水後,根據地膜的實際寬度做畦,這是為了覆膜、灌排及人工操作。在基肥方面,用充分腐熟的廄肥、人糞尿、餅肥等,每畝地施4000—5000千克,同時施大蒜專用肥、尿素或者硫酸胺50千克,要求糞肥均勻,在翻耕時施入地塊內,以提高地力。

三、精細播種

在播種時間上,地膜大蒜栽培的最適宜的播種期是9月20日至10月15日。在越冬之前,幼苗能夠長出葉片4—7片,株高20釐米,莖粗0.8釐米,就能安全越冬。如果栽培過早,蒜苗入冬前瘋長,幼苗纖弱,越冬時容易遭受凍害。在具體播種之前,要確定好種植密度、科學、合理密植,每畝地3萬—4萬株為標準。

播種的具體步驟是蒜種、蓋膜、覆土壓實。在蓋膜之前,要先除草,噴灑一遍除草劑,每畝地用33%二甲戊靈乳油150—200亳升加水30—40升均勻噴灑地面,一般情況下,除草劑持效期45天,然後蓋膜。蓋膜時,薄膜要緊緊貼地面、拉緊、鋪平,兩邊用細土壓嚴壓實,防止大風颳起撕裂。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四、人工技術管理

在幼苗出土後,要及時破膜放苗。一般情況下,如果地平,膜壓得嚴實的話,70%的幼苗能破膜出苗。另外,也可以用掃帚在薄膜上輕掃,拉拽薄膜,使之破裂,幫助大蒜破膜出苗。對於沒有破膜的,要及時人工輔助破膜,可用手直接撕開薄膜,也可以用小鐵絲鉤或者筷子拉開薄膜,讓苗伸出。接下來,要用細土將膜孔封嚴。在這種情況下,3—4天苗可全部出齊。

在澆水施肥方面,要科學合理澆水施肥。播種後、出土前、土壤封凍和返青期,都要及時澆水,澆水必須澆好、澆足,滿足植株生長需要。

"

晚茬大蒜栽培一直面臨著產量低、品質差、成熟晚、抽薹率低、北方乾旱地區耗水量大、北緯38°C以北地區秋蒜安全越冬等問題,近年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出現,解決了晚茬大蒜的問題。據測定,地膜大蒜栽培比普通大蒜栽培可增產34%左右,增加經濟效益50%以上。該技術一經出現,立即在我國迅速傳播。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一、品種選擇

地膜大蒜栽培所用的品種要求喜光、耐寒,因此,在品種選擇方面,應該選擇選用適應性廣、喜光耐寒、蒜薹和蒜頭產量高、品質好、生長健壯的優良品種。

二、選地與整地

在選擇地塊方面,應該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的地塊。尤其是地膜栽培,對土壤的要求更為嚴格,要求達到“早、平、鬆、碎、淨、墒”六字標準。早,就是早騰茬、早耕翻、早晒壟;平,就是地面平整;鬆,指的是土壤疏鬆,透氣性好;碎,就是土壤細碎,沒有小石子、砂漿、硬坷垃;淨,就是土中乾淨,前茬無殘留,無作物根茬、廢舊地膜等;墒,就是底墒足,要求在耕地前3—5天澆足底墒水。以上“六字”標準就是種好大蒜的基礎,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儘可通滿足這些條件。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具體要求是耕地前澆足水後,根據地膜的實際寬度做畦,這是為了覆膜、灌排及人工操作。在基肥方面,用充分腐熟的廄肥、人糞尿、餅肥等,每畝地施4000—5000千克,同時施大蒜專用肥、尿素或者硫酸胺50千克,要求糞肥均勻,在翻耕時施入地塊內,以提高地力。

三、精細播種

在播種時間上,地膜大蒜栽培的最適宜的播種期是9月20日至10月15日。在越冬之前,幼苗能夠長出葉片4—7片,株高20釐米,莖粗0.8釐米,就能安全越冬。如果栽培過早,蒜苗入冬前瘋長,幼苗纖弱,越冬時容易遭受凍害。在具體播種之前,要確定好種植密度、科學、合理密植,每畝地3萬—4萬株為標準。

播種的具體步驟是蒜種、蓋膜、覆土壓實。在蓋膜之前,要先除草,噴灑一遍除草劑,每畝地用33%二甲戊靈乳油150—200亳升加水30—40升均勻噴灑地面,一般情況下,除草劑持效期45天,然後蓋膜。蓋膜時,薄膜要緊緊貼地面、拉緊、鋪平,兩邊用細土壓嚴壓實,防止大風颳起撕裂。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四、人工技術管理

在幼苗出土後,要及時破膜放苗。一般情況下,如果地平,膜壓得嚴實的話,70%的幼苗能破膜出苗。另外,也可以用掃帚在薄膜上輕掃,拉拽薄膜,使之破裂,幫助大蒜破膜出苗。對於沒有破膜的,要及時人工輔助破膜,可用手直接撕開薄膜,也可以用小鐵絲鉤或者筷子拉開薄膜,讓苗伸出。接下來,要用細土將膜孔封嚴。在這種情況下,3—4天苗可全部出齊。

在澆水施肥方面,要科學合理澆水施肥。播種後、出土前、土壤封凍和返青期,都要及時澆水,澆水必須澆好、澆足,滿足植株生長需要。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五、採收

當第二年的平均氣溫達到15°C以上時揭膜,直到大蒜頂葉黃枯,假莖變軟時採收。採收之前7—10天停止澆水,使蒜頭老熟。在採收前1天澆水,便於起蒜。

總之,晚茬大蒜種植只要大家按照本人所介紹的地膜大蒜栽培技術去種植管理,確保晚茬大蒜種植獲取豐產、豐收不是問題。

"

晚茬大蒜栽培一直面臨著產量低、品質差、成熟晚、抽薹率低、北方乾旱地區耗水量大、北緯38°C以北地區秋蒜安全越冬等問題,近年來,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出現,解決了晚茬大蒜的問題。據測定,地膜大蒜栽培比普通大蒜栽培可增產34%左右,增加經濟效益50%以上。該技術一經出現,立即在我國迅速傳播。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一、品種選擇

地膜大蒜栽培所用的品種要求喜光、耐寒,因此,在品種選擇方面,應該選擇選用適應性廣、喜光耐寒、蒜薹和蒜頭產量高、品質好、生長健壯的優良品種。

二、選地與整地

在選擇地塊方面,應該選擇土壤肥沃、土質疏鬆的地塊。尤其是地膜栽培,對土壤的要求更為嚴格,要求達到“早、平、鬆、碎、淨、墒”六字標準。早,就是早騰茬、早耕翻、早晒壟;平,就是地面平整;鬆,指的是土壤疏鬆,透氣性好;碎,就是土壤細碎,沒有小石子、砂漿、硬坷垃;淨,就是土中乾淨,前茬無殘留,無作物根茬、廢舊地膜等;墒,就是底墒足,要求在耕地前3—5天澆足底墒水。以上“六字”標準就是種好大蒜的基礎,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儘可通滿足這些條件。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具體要求是耕地前澆足水後,根據地膜的實際寬度做畦,這是為了覆膜、灌排及人工操作。在基肥方面,用充分腐熟的廄肥、人糞尿、餅肥等,每畝地施4000—5000千克,同時施大蒜專用肥、尿素或者硫酸胺50千克,要求糞肥均勻,在翻耕時施入地塊內,以提高地力。

三、精細播種

在播種時間上,地膜大蒜栽培的最適宜的播種期是9月20日至10月15日。在越冬之前,幼苗能夠長出葉片4—7片,株高20釐米,莖粗0.8釐米,就能安全越冬。如果栽培過早,蒜苗入冬前瘋長,幼苗纖弱,越冬時容易遭受凍害。在具體播種之前,要確定好種植密度、科學、合理密植,每畝地3萬—4萬株為標準。

播種的具體步驟是蒜種、蓋膜、覆土壓實。在蓋膜之前,要先除草,噴灑一遍除草劑,每畝地用33%二甲戊靈乳油150—200亳升加水30—40升均勻噴灑地面,一般情況下,除草劑持效期45天,然後蓋膜。蓋膜時,薄膜要緊緊貼地面、拉緊、鋪平,兩邊用細土壓嚴壓實,防止大風颳起撕裂。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四、人工技術管理

在幼苗出土後,要及時破膜放苗。一般情況下,如果地平,膜壓得嚴實的話,70%的幼苗能破膜出苗。另外,也可以用掃帚在薄膜上輕掃,拉拽薄膜,使之破裂,幫助大蒜破膜出苗。對於沒有破膜的,要及時人工輔助破膜,可用手直接撕開薄膜,也可以用小鐵絲鉤或者筷子拉開薄膜,讓苗伸出。接下來,要用細土將膜孔封嚴。在這種情況下,3—4天苗可全部出齊。

在澆水施肥方面,要科學合理澆水施肥。播種後、出土前、土壤封凍和返青期,都要及時澆水,澆水必須澆好、澆足,滿足植株生長需要。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五、採收

當第二年的平均氣溫達到15°C以上時揭膜,直到大蒜頂葉黃枯,假莖變軟時採收。採收之前7—10天停止澆水,使蒜頭老熟。在採收前1天澆水,便於起蒜。

總之,晚茬大蒜種植只要大家按照本人所介紹的地膜大蒜栽培技術去種植管理,確保晚茬大蒜種植獲取豐產、豐收不是問題。

晚茬大蒜種植沒把握?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為你解難題

以上便是本人十多年來在大蒜種植田間一線的經驗總結。不少大蒜種植戶在這門地膜大蒜栽培技術的指導下都獲得了晚茬大蒜種植的不錯收成。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內容,請點擊關注“蔬菜栽培有技有術”,續後,本人將會有更多關於蔬菜栽培技術方面的知識向大家分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