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壽光 合作社 投資 多彩壽光 2019-07-08

在洛城街道東斟灌村東北角的土地上,機聲隆隆,大型鏈軌車、挖掘機正在進行棚體壓實、切割,再過兩個月,這裡將崛起6座長達328米的高標準大棚。

“9月1日就能定植彩椒,能種2.4萬棵大曼迪。” 82年出生的李艦已是村裡有名的種菜能手,他剛剛賣掉種植三年的長度260米的大棚,轉眼又在這裡建了新棚。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棚面積越大,機械化程度越高,蔬菜品質越高。認準了這個理兒,李艦、李志強等6位年輕人看準了村東北角這片核桃園,經過村裡協調,他們以每畝13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建起了更高標準的新大棚。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比他們更有魄力的,是89年出生的李萬慶,他和6位村民一起,到村交界處的寒亭流轉土地140畝,僅承包費一次就支付14萬元,建設長度320米的大棚,李萬慶在本村已有220米、350米的兩個大棚。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村裡的核桃園120畝,老棚區100畝,去周邊流轉500多畝,今年,村民自我流轉土地達到了700多畝,全部建設長度超過300米的大棚。”東斟灌村黨支部書記李新生說。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今年我村建棚的投入資金能達到2000萬元,每個都高標準配套,設施全部現代化,越來越多的人成了新型農民。”村主任李春祥說。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在村婦聯主席李桂清的彩椒大棚裡,370米的大棚一眼望不到頭,雖然進入七月,但一棚彩椒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喊了好幾聲,李桂清才從棚的深處走來,她從早上4點採摘,3個多小時採摘了1500多斤。旺季時,她每天要採摘4000多斤。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李桂清種棚的膽識可不一般。2013年,村裡調整土地時,她投資20萬元,建了190米的大棚;2014年,投資40萬元,建了260米的大棚;2018年,她投資85萬元,建成370米的大棚。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2013年,李桂清在老棚採摘。

5年間,她的棚三次更新換代,都是賣舊棚,建新棚。

問她哪來的膽識,她說:“一個棚多長100米,就能多賺10萬元,不能讓人家拉大了。”

在她的大棚裡,全是現代化的設施。水肥一體機、放風機、打藥機、滴灌等,光這些現代化的設施,投入就達10萬元。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像這樣的大棚,用不了兩年就能收回成本,李桂清心中有底氣。

李保先也和李桂清一樣,他現在種植的大棚長度225米。他說,現在一個棚能頂過去的10個老棚,一個老棚能種植2000多棵彩椒,現在的新棚,能種植3萬多棵,收入是老棚的10倍。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為啥更新換代快?李保先說,現在,一個大棚佔地20多畝,相當於原來的10個,一個人玩10個大棚玩不過來,玩一個很輕鬆。

再就是現在的大棚設施智能化程度高,以大棚棉被來說吧,現在的新棉被防雨防風,保溫性能好,輕便、省工、省錢。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還有,村裡的合作社是保障。本村的每一處園區,村裡搞好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如果建棚資金短缺,去村裡的資金互助合作社,就能拿上20萬元的貸款;“斟灌彩椒”品牌已十分有名,來收購的客戶多,能真正實現產品的優質優價。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一季收入達到7500萬元,壽光這個村靠種它發了家

目前,東斟灌彩椒面積已達到4500畝,除了本村的4000畝土地,又到周邊流轉土地500多畝。高標準大棚種植的每棵彩椒比普通大棚增收8-9元,今年,該村一季彩椒收入達到7500萬元。

來源:洛城街道辦事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