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地證助力非遺展品走出國門

手工藝 簽證 刺繡 文化 中國質量新聞網 2017-06-06

□劉 翔

“太感謝你們了,要不是這份原產地證書,這次非遺展覽活動就要‘夭折’了。”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老曹緊緊地握住浦江檢驗檢疫局簽證人員的手,激動地說。

近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登門拜訪了浦江局。此次拜訪是為了什麼?原來該協會受阿聯酋迪拜文化藝術局邀請,於今年5月在阿聯酋迪拜富查伊拉創意大廈舉辦《大匠精髓——中國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迪拜)展》,以弘揚中國傳統手工藝,傳播中華文明成果,阿聯酋親王、政府要員和我國駐阿領館人員均將出席開幕活動。展品中包括了茶几、刺繡、絨繡、絲毯、琉璃、緙絲、屏風、榻床等我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品。但是該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品(簡稱“非遺展品”)運抵迪拜後,卻被迪拜海關扣押,要求證明相關原產地情況,否則不予通關。協會作為發貨人和ATA單證冊持證人,應以自己的名義申請原產地證書,卻沒有營業執照和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證,無法完成原產地備案,頓時犯了難,這才想到轉而向檢驗檢疫機構求助。

浦江局簽證人員得知來意後,立刻對該協會的需求進行了研究分析。本著凡符合原產地標準者、能籤盡籤的原則,簽證人員決定依據我國《非優惠原產地證書籤證管理辦法》第十六條,憑參展批件為這批參加國外展覽的貨物辦理原產地證書。在反覆協商、徵得主管部門同意後,簽證人員為該協會臨時設置了備案號,幫助該協會順利簽發了涵蓋全部101項非遺產品的原產地證書。

據悉,該批展品憑藉這份原產地證書已在迪拜全部順利通關。原產地證書又一次發揮了它的獨特作用,為我國非遺產品走出國門,對外宣傳中華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國門時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