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帖爾:極致之美

手工藝 紡織 合作社 中國西藏新聞網 2017-06-09
澤帖爾:極致之美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澤帖爾”放光彩

澤帖爾:極致之美

在西藏,最常見的布料是氆氌,這是一種用羊毛製成的布料,而“澤帖爾”是一種比氆氌更為精細的羊毛織物。“澤帖爾”編織是西藏山南地區澤當鎮獨有的一項手工技藝。“澤”即為澤當鎮的簡稱,“帖”是藏語“帖瑪”的簡稱,在漢語裡稱為“毛譁嘰”。

澤帖爾:極致之美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種種原因,“澤帖爾”的傳統工藝一度面臨消失的危險。2008年,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成立了乃東縣民族譁嘰手工編織合作社,傳承與發揚了“澤帖爾”編織技藝。現有員工總數達到122人,這些人員多數是山南市貧困農民、殘疾人員和待業青年等組成。

“澤帖爾” 所使用的羊毛有什麼不一樣?

澤帖爾:極致之美

“澤帖爾” 所使用的羊毛跟氆氌編織所使用的羊毛不一樣, “澤帖爾”羊毛是精心挑選出來羊後頸及背部最精細的部分。

澤帖爾:極致之美

這是傳統的木製捻線器,其使用純手動,左手手指控制羊絨用量,右手轉動紡錘。

澤帖爾:極致之美

在“澤帖爾”的編織流程中,捻線是最基礎的一道工序,這是一個技術活,除了要掌握所需羊毛的粗細外,還要注重捻線時的方向。

澤帖爾:極致之美

毛線捻好之後,就進入合線的工序, 走進合作社的手工作坊,合線工具紡錘最是引人注目,四根長長的細線從鐵架垂下,每條線的另一頭都掛著一個紡錘。圖為合線女工正在嫻熟地合線,靈活的雙手讓人不禁暗生佩服。

澤帖爾:極致之美

行走在吱吱嘎嘎的編織車間,機杼聲不絕於耳,梭子在工人手中飛動……在澤當譁嘰手工編織合作社內,一派忙碌的景象。

澤帖爾:極致之美

五六個織布女工坐於織布機前巧手翻飛,經過加工過的羊毛線在她們的手中縱橫交織著,裝上毛線的梭子像魚兒一樣在她們手中來回穿梭

澤帖爾:極致之美

踩、推、拉,編織動作嫻熟,紡織女工每人一天能織出1米到2米長的精美“澤帖爾”。

澤帖爾:極致之美

這是織布機的一部分,織布的框架都是用細鋼針撐起來的,織氆氌只需要70 根鋼針,而織“澤帖爾”少則要用200 根,多則甚至要用到800 根,其精細程度可想而知。

澤帖爾:極致之美

起毛,就是利用刷子將織物表面均勻拉出一層絨毛或長毛,使織物鬆厚柔軟,增強保暖性和耐磨性,使編織的紋路隱蔽起來,令花型圖案更加柔和優美。

澤帖爾:極致之美

“澤帖爾”染色用的天然材料。

製作好的“澤帖爾”成品

澤帖爾:極致之美

如今,“澤帖爾”已成為乃東區的一張名牌。“澤帖爾” 產品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澤帖爾:極致之美

“澤帖爾”是手感好、最精細、最軟和的羊絨做成,由此製成的“澤帖爾”比普通氆氌要輕薄細膩得多,然而就是如此輕薄的“澤帖爾”卻具有極佳的保暖功效。

澤帖爾:極致之美

在“澤帖爾”的產品展示大廳內,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讓人愛不釋手,襯衣、披肩、圍巾、西裝……充滿民族特色、樣式活潑新穎。

“澤帖爾”的榮譽

澤帖爾:極致之美

2009年,澤帖產品獲得西藏自治區旅遊產品評比銀獎,2010年,澤帖編織工藝被評為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已正式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澤帖爾:極致之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