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科創板於7月22日正式鳴鑼,以華興源創為代表的25只星宿股迎來資本盛宴。從宣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2018年11月5日)到科創板正式開市(2019年7月22日),259天,我們見證了科創板“速度”,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也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北京商報記者在科創板“開張”之際, 尋找投資者心目中的那隻“The one”。

行業 均屬細分領域龍頭

北京商報記者以上交所官網公佈的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所屬證監會行業進行整理髮現,25家企業分屬七大行業領域。分別為專用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儀器儀表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

所屬證監會行業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企業家數最多,達到9家,佔比為36%,如瀾起科技、睿創微納。其次為專用設備製造業,屬於該行業的企業家數為8家,包括華興源創、天準科技等。

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中,25家首批科創板企業也均屬行業中的“尖子生”。如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業務分為檢測設備與檢測治具,產品主要應用於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其中平板顯示行業佔主導(2018年收入佔比97%),2016-2018年公司來自於蘋果公司直接訂單及其指定的第三方的訂單的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13%、91.94%和66.52%,佔比較高。

"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科創板於7月22日正式鳴鑼,以華興源創為代表的25只星宿股迎來資本盛宴。從宣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2018年11月5日)到科創板正式開市(2019年7月22日),259天,我們見證了科創板“速度”,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也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北京商報記者在科創板“開張”之際, 尋找投資者心目中的那隻“The one”。

行業 均屬細分領域龍頭

北京商報記者以上交所官網公佈的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所屬證監會行業進行整理髮現,25家企業分屬七大行業領域。分別為專用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儀器儀表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

所屬證監會行業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企業家數最多,達到9家,佔比為36%,如瀾起科技、睿創微納。其次為專用設備製造業,屬於該行業的企業家數為8家,包括華興源創、天準科技等。

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中,25家首批科創板企業也均屬行業中的“尖子生”。如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業務分為檢測設備與檢測治具,產品主要應用於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其中平板顯示行業佔主導(2018年收入佔比97%),2016-2018年公司來自於蘋果公司直接訂單及其指定的第三方的訂單的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13%、91.94%和66.52%,佔比較高。

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研發 逾六成三年投入過億

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整體的研發能力較強。據Wind數據計算,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2016-2018年合計投入的研發費用總和為78.72億元,每家公司平均年研發費用約1.05億元。

單從研發費用投入的數額來看,有17家企業2016-2018年的研發費用合計金額在億元以上,佔首批上市科創板企業的比例為68%。其中研發費用投入金額最大的是中國通號,該公司2016-2018年合計投入的研發費用之和約35.54億元。從研發投入金額的增長幅度來看,23家公司在2018年研發費用較2017年同比增長,其中15家企業2018年的研發費用較2017年的增長幅度超過30%。付立春認為,作為衡量企業科研投入以及科創含金量的指標,研發佔比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發行市盈率 平均53.4倍

Wind數據顯示,首批上市的25家科創板企業中,發行價格最高的是樂鑫科技,達62.6元/股,科創板25只星宿股的平均發行價格為29.2元/股。

與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高發行價相對應的是高市盈率。據Wind統計數據計算,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中,除了中國通號外,其餘24股的發行市盈率均打破了23倍的“天花板”。經統計計算,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3.4倍。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科創板新股發行沒有像原來的A股市場一樣採取23倍市盈率這一天花板的限制,而是採取市場化的發行方式。但由於內地市場並不成熟,市場投機炒作性較強,加上投資者對科創板推出所充滿的熱情以及A股市場所表現出來的“新股不敗”效應,這就使得科創板的新股發行受到投資者的強烈追捧,發行市盈率的走高在所難免。

"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科創板於7月22日正式鳴鑼,以華興源創為代表的25只星宿股迎來資本盛宴。從宣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2018年11月5日)到科創板正式開市(2019年7月22日),259天,我們見證了科創板“速度”,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也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北京商報記者在科創板“開張”之際, 尋找投資者心目中的那隻“The one”。

行業 均屬細分領域龍頭

北京商報記者以上交所官網公佈的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所屬證監會行業進行整理髮現,25家企業分屬七大行業領域。分別為專用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儀器儀表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

所屬證監會行業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企業家數最多,達到9家,佔比為36%,如瀾起科技、睿創微納。其次為專用設備製造業,屬於該行業的企業家數為8家,包括華興源創、天準科技等。

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中,25家首批科創板企業也均屬行業中的“尖子生”。如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業務分為檢測設備與檢測治具,產品主要應用於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其中平板顯示行業佔主導(2018年收入佔比97%),2016-2018年公司來自於蘋果公司直接訂單及其指定的第三方的訂單的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13%、91.94%和66.52%,佔比較高。

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研發 逾六成三年投入過億

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整體的研發能力較強。據Wind數據計算,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2016-2018年合計投入的研發費用總和為78.72億元,每家公司平均年研發費用約1.05億元。

單從研發費用投入的數額來看,有17家企業2016-2018年的研發費用合計金額在億元以上,佔首批上市科創板企業的比例為68%。其中研發費用投入金額最大的是中國通號,該公司2016-2018年合計投入的研發費用之和約35.54億元。從研發投入金額的增長幅度來看,23家公司在2018年研發費用較2017年同比增長,其中15家企業2018年的研發費用較2017年的增長幅度超過30%。付立春認為,作為衡量企業科研投入以及科創含金量的指標,研發佔比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發行市盈率 平均53.4倍

Wind數據顯示,首批上市的25家科創板企業中,發行價格最高的是樂鑫科技,達62.6元/股,科創板25只星宿股的平均發行價格為29.2元/股。

與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高發行價相對應的是高市盈率。據Wind統計數據計算,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中,除了中國通號外,其餘24股的發行市盈率均打破了23倍的“天花板”。經統計計算,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3.4倍。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科創板新股發行沒有像原來的A股市場一樣採取23倍市盈率這一天花板的限制,而是採取市場化的發行方式。但由於內地市場並不成熟,市場投機炒作性較強,加上投資者對科創板推出所充滿的熱情以及A股市場所表現出來的“新股不敗”效應,這就使得科創板的新股發行受到投資者的強烈追捧,發行市盈率的走高在所難免。

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募資 合計超370億元

從募集資金上看,經Wind統計,7月22日上市的25只科創板星宿股合計募資約370.18億元。

具體來看,25家首批上市企業中,募資額排在中國通號之後的為瀾起科技,募集資金達28.02億元,也是僅有的一家募資額在20億-30億元之間的企業;募資額在10億-2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南微醫學、嘉元科技、中微公司、虹軟科技等11家企業。

在市場化定價下,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的“超募”現象頻現。其中21股均出現了“超募”,佔整個科創板星宿股的超八成。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市場化定價是科創板市場化探索的必然,發行環節由市場化定價。對於科創板而言,市場化定價下,不再以擬募投項目所需資金作為標準定價,“超募”與不足都將是正常的事。

"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科創板於7月22日正式鳴鑼,以華興源創為代表的25只星宿股迎來資本盛宴。從宣佈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2018年11月5日)到科創板正式開市(2019年7月22日),259天,我們見證了科創板“速度”,科創板試點註冊制也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北京商報記者在科創板“開張”之際, 尋找投資者心目中的那隻“The one”。

行業 均屬細分領域龍頭

北京商報記者以上交所官網公佈的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所屬證監會行業進行整理髮現,25家企業分屬七大行業領域。分別為專用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儀器儀表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

所屬證監會行業為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企業家數最多,達到9家,佔比為36%,如瀾起科技、睿創微納。其次為專用設備製造業,屬於該行業的企業家數為8家,包括華興源創、天準科技等。

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中,25家首批科創板企業也均屬行業中的“尖子生”。如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業務分為檢測設備與檢測治具,產品主要應用於LCD與OLED平板顯示、集成電路、汽車電子等行業,其中平板顯示行業佔主導(2018年收入佔比97%),2016-2018年公司來自於蘋果公司直接訂單及其指定的第三方的訂單的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13%、91.94%和66.52%,佔比較高。

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研發 逾六成三年投入過億

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整體的研發能力較強。據Wind數據計算,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2016-2018年合計投入的研發費用總和為78.72億元,每家公司平均年研發費用約1.05億元。

單從研發費用投入的數額來看,有17家企業2016-2018年的研發費用合計金額在億元以上,佔首批上市科創板企業的比例為68%。其中研發費用投入金額最大的是中國通號,該公司2016-2018年合計投入的研發費用之和約35.54億元。從研發投入金額的增長幅度來看,23家公司在2018年研發費用較2017年同比增長,其中15家企業2018年的研發費用較2017年的增長幅度超過30%。付立春認為,作為衡量企業科研投入以及科創含金量的指標,研發佔比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發行市盈率 平均53.4倍

Wind數據顯示,首批上市的25家科創板企業中,發行價格最高的是樂鑫科技,達62.6元/股,科創板25只星宿股的平均發行價格為29.2元/股。

與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高發行價相對應的是高市盈率。據Wind統計數據計算,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中,除了中國通號外,其餘24股的發行市盈率均打破了23倍的“天花板”。經統計計算,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3.4倍。財經評論員皮海洲認為,科創板新股發行沒有像原來的A股市場一樣採取23倍市盈率這一天花板的限制,而是採取市場化的發行方式。但由於內地市場並不成熟,市場投機炒作性較強,加上投資者對科創板推出所充滿的熱情以及A股市場所表現出來的“新股不敗”效應,這就使得科創板的新股發行受到投資者的強烈追捧,發行市盈率的走高在所難免。

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募資 合計超370億元

從募集資金上看,經Wind統計,7月22日上市的25只科創板星宿股合計募資約370.18億元。

具體來看,25家首批上市企業中,募資額排在中國通號之後的為瀾起科技,募集資金達28.02億元,也是僅有的一家募資額在20億-30億元之間的企業;募資額在10億-20億元之間的企業有南微醫學、嘉元科技、中微公司、虹軟科技等11家企業。

在市場化定價下,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的“超募”現象頻現。其中21股均出現了“超募”,佔整個科創板星宿股的超八成。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市場化定價是科創板市場化探索的必然,發行環節由市場化定價。對於科創板而言,市場化定價下,不再以擬募投項目所需資金作為標準定價,“超募”與不足都將是正常的事。

數讀25只科創板星宿股

中報 近九成預喜

北京商報記者對25只星宿股上半年業績進行了統計,目前25只星宿股均已披露或預披露了中報業績,其中除了新光光電、鉑力特、航天宏圖3股業績不理想之外,其餘22股業績均預喜,佔比近九成。

縱觀上述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25股,中微公司預計報告期內同比增幅最大,增長288.66%-326.39%,成為科創板星宿股中的“中報預增王”。在25家企業中,中國通號的盈利能力最好。根據中國通號披露的公告顯示,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19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約204.6億-219.7億元,預計實現淨利潤21.1億-22.8億元。

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學術委員、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業績是投資標的的一個重要指標,雖然科創板對企業盈利的要求具有包容度,但是隻是暫時的,未來還是要看企業最終的長期盈利水平。“所以還是要注重業績的一些變化,但是不能過於看重短期業績的變化,要看企業業績的變化是不是持續、長期的,這個是最重要的。”付立春如是說。

區域 北上廣佔半壁江山

北京商報記者對25只星宿股註冊地進行統計發現,首批上市企業中,北上廣三地合計入圍企業達到13家,在25只星宿股中佔據半壁江山。

上交所官網數據顯示,首批25家上市的科創板企業分屬於全國9個省市。其中,註冊地在北京和上海的科創板企業數量最多,兩地科創板上市企業並列第一,均為5家。經計算,25只星宿股中註冊地為北上廣的企業共計13家,佔據全部星宿股的半壁江山。“北京、上海、廣東及江蘇等地的科創板儲備企業較多,因而入圍首批科創板企業的數量也相對較多。這與政策的引導和其自身的經濟發展速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提及首批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地域分佈,北京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人士如是表示。北京商報記者 高萍 劉鳳茹 馬換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