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大派送:論證最深入的8篇優秀議論文

論證最深入的8篇優秀議論文

從時尚走到經典

名師精批詳解

李德書

提起時尚,人們往往會把它與眼下正流行的網絡歌曲、20世紀80年代後的作家等一批新興事物、人物聯繫起來。而說到經典,人們又多會想起《白毛女》《紅樓夢》這些昔日的流行事物。那麼,從時尚到經典,究竟要走多少路程呢?它們又是否矛盾呢?

【精彩開頭】開篇直接提出時尚和經典這個論題,段末又以兩個問句的形式提出疑問,引發讀者的思索和閱讀興趣。

下午茶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的一種社會時尚。當時貴族紳士、名媛淑女都愛在下午三四點鐘品一小杯茶、吃幾塊甜點,下午茶也因此成為英國民眾普遍的時尚。從倫敦地鐵旁的咖啡館到曼徹斯特鄉間的啤酒店,都可以找到下午茶的蹤跡。如今,有著百年曆史的下午茶早已成為都市白領的一種時尚。昔日的經典依舊時尚。

【舉例論證】列舉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就流行並流傳至今的下午茶這種社會時尚,點出了時尚和經典的統一關 系。

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也算得上是從時尚走到經典的一個例子。拍攝於1994年的《泰坦尼克號》是美國電影史上耗資最多的一部電影之一。上映後立刻風靡全球,大街上隨處可見它的海報,印有男女主人公畫像的服飾更是屢見不鮮。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那張男女主角像鳥飛翔般站在船頭的鏡頭早已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

【舉例論證】列舉《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再次證明時尚和經典的和諧統一關係。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時尚與經典是不矛盾的,不僅如此,時尚與經典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時尚走到經典,也許要經過數百年,也許只需短短的十幾年。但無論長短。時尚都得接受時間的考驗,只有那些經歷了歲月的變遷依舊能被人們津津樂道的時尚,才能積澱成經典,綻放耀眼的光芒。

既然這樣,我們又應當如何對待現實中的時尚呢?

【過渡自然】以提出疑問的方式自然引出下文的解答,體現出文章結構的嚴謹性。

某個事物成為時尚,就必然有它的優點。比如網絡歌曲,因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深受大眾的喜愛。但這並不意味著網絡歌曲就是好的,相反,多數樂評人認為它缺乏深刻的內涵、製作簡陋,必定會成為“過眼雲煙”。因此,我們對待時尚,既不能將其一棍子打死、徹底否定,也不能全盤吸收,而應該有所選擇。

【舉例論證】舉出網絡歌曲的例子,從反面來說明我們應該嚴肅而客觀地對待時尚這個問題。

千年之前,宋朝民間流行的宋詞本是市井文學,如今成為我國文化的瑰寶,成為文學中的經典;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如今成為芭蕾舞劇中的經典音樂……這一個個從時尚走向經典的事物,總是給予我們美的享受。我們期待著更多的時尚走向經典。

閱卷老師點評

1.選材典型:文章所選素材都具有典型性,從流行了幾百年的下午茶到流行了十多年的《泰坦尼克號》電影,再到人人熟知的各種網絡歌曲,這些材料都是深入人心的例子,因此運用起來更加具有說服力。

2.論證深入:文章在提出時尚與經典這個論題之後並沒有急於論證,而是以提問的方式引導讀者進行思索,然後再不疾不徐地列舉下午茶、《泰坦尼克號》這種既是時尚又是經典的例子,來闡明時尚與經典之間的和諧與統一;接著又以網絡歌曲的例子從反面論證有些時尚成不了經典的事實。最後作者以宋詞和《天鵝湖》的例子進行概括論證,由此可以看出文章的論證層層深入,條分縷析,十分透徹。

細節決定成敗

名師精批詳解

盧立中

有道是:“夫禍患常積於忽微”。天下之事雖大,但都必須從小事做起,只有凡事從小做起,防微杜漸,才能避免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惡果。因此說:細節決定成敗。

【引用論證】引用古代名言巧妙引出文章論題,也讓讀者明白,細節問題自古代起就被十分重視了。

從修身的角度看,細節是人性優良品格的有機組成部分。還記得劉備在遺詔中對兒子的教導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古人猶能言傳身教,教育兒子凡事要從小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今之學者不也應該效法古人,學習凡事從小做起之道嗎?

【舉例論證】列舉劉備教導兒子的事例來論證修身要從小事做起。

從齊家的角度看,細節是齊家的靈丹妙藥。東漢陳蕃從小立志要成就大事,卻不從小事做起,其父之友薛勤到他家做客,見其房間雜亂,故勸他注重小事,陳蕃卻反駁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這一狂妄的論斷很快就遭到了薛勤的反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不錯!大丈夫縱然要有濟國安邦之大志,但也要有從小事做起的精神。要知道:細節決定成敗,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舉例論證】列舉陳蕃的例子,從反面論證細節對於齊家治國的重要 性。

從治國的角度看,細節乃關係到國家命運的重要因素。君不見世界大戰只因區區幾個國家的貪婪而起,君不見一國滅亡往往因官員貪汙而亡……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一次又一次地釀成了災難性的後果,這些無一不在告誡我們:細節決定成敗,凡事當從小事做起,切勿好大喜功,否則必將招致滅亡。

【論證有力】一一列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既增強了論證的氣勢,體現出論據的充分性,又讓語言富有文采。

不錯!細節是萬事之根本,是成功之基石。然而細節並不意味著只注意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我們所重視的細節是在遠大理想和崇高目標指引下的細節。只有重視這些細節,才能成就天下之大事。

輕細節而重目標則罔,輕目標而重細節則殆。細節是在目標指引下的細節,目標是以細節為基礎的目標。空有細節而無目標則不明,空有目標而無細節則不智。因而我們要在擁有崇高目標的前提下,一切從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打開通往成功的大門。

緊握“細節”的鑰匙吧!樹立崇高的理想吧!只有這樣,你才會明白“細節決定成敗”的真諦;只有這樣,成功的大門才會為你敞開;只有這樣,你才能充滿信心地迎接每一縷清晨的陽光!

【精彩結尾】結尾綜合運用比喻和排比兩種修辭手法,文采斐然,充滿氣勢,論點深入人心,引人回味。

閱卷老師點評

1.論證深入:作者在提出論點之後對論點的論證思路十分清晰,分別從修身的角度、齊家的角度、治國的角度三個方面闡述了細節的決定性作用。論證角度從小到大,層次鮮明;論證逐層遞進,充分而深刻。

2.語言生動:本文雖是議論文,語言卻並不枯燥,全文運用引用、比喻、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增加了文章的可讀性和吸引力,尤其是“輕細節而重目標則罔”這一整段的語句鏗鏘有力,整齊有序,充分體現出作者對語言的組織和駕馭能力。

甩掉多餘的顧慮

名師精批詳解

楊丹鳳

甩掉多餘的顧慮,便會覺得腳下穩了,擔子輕了。這是勞動的經驗,也是人生的智慧。

什麼是多餘的顧慮呢?挑著沉重的擔子,走在泥濘的田埂上,乾淨漂亮的衣服和鞋襪就成了多餘的顧慮;山火在熊熊燃燒,臨近的樹木就是多餘的顧慮,砍掉它們,開闢一條火道,火災的損失就能降到最低;國民經濟停滯不前的時候,阻礙經濟發展的條條框框就是多餘的顧慮,實事求是地搞改革開放,我們的國家就有了新的生機。所謂多餘的顧慮,就是那些在你奔向目標的時候,讓你分心,妨礙你前進的東西。

【舉例論證】列舉三則事例,由小到大,形象地詮釋了什麼是“多餘的顧慮”,給人鮮明深刻的印象。

甩掉多餘的顧慮,才能輕裝前進。這個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過渡自然】由提出“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引出下文例子,自然地過渡到下文。

我想起柳宗元講的“永之氓”的故事。永州的一個小夥子擅長游泳,可處在滔滔洪水之中,卻顯得身手笨拙,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腰上拴著的錢太重了,人們勸他扔掉金錢,他就是不聽,結果葬身於滔滔洪水之中。

我又想到楚霸王項羽,如果他甩掉面子這個顧慮,接受亭長的建議,不是在烏江邊上自刎,而是回到江東捲土重來,歷史也許就得改寫了。

【反面論證】列舉項羽因顧慮面子而在烏江自刎的例子,從反面證明甩掉多餘的顧慮極有必要。

多餘的顧慮,可以使人一失足成千古恨,也可能鑄成一生的悲哀。

我們時常聽到一些人抱怨:累呀!累呀!然而,抱怨過後還要一如既往地參加那些不必要的應酬,說一些毫無意義的話,許下一些根本不可能兌現的諾言。在這些毫無意義的應酬中,把自己該做的事情擱在一邊,不但浪費了自己的生命,也給事業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這種累為什麼會周而復始地延續著,像流行性感冒一樣蔓延著?說白了,無非是甩不掉多餘的顧慮——面子上或利益上的顧慮。你也甩不掉,我也甩不掉,多餘的顧慮一層層地包裹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造成了我們今天人人都累,人人都沒有成就感的生活。

【設問修辭】明知“這種累”的嚴重後果卻無法擺脫,原因何在?這裡採用設問,引起讀者深入思考,從而強調了自己的觀點。

其實,甩掉多餘的顧慮人人都能做到,就像把衣服鞋襪脫下來放在田埂上一樣。認清了你有哪些多餘的顧慮,就把它甩掉吧,你的生活將會更精彩!

【精彩結尾】照應第二段的例子,再次點題,首尾照應,使論證更嚴謹。

閱卷老師點評

1.論證深入:本文開門見山地點題,然後對“顧慮”進行形象具體的解釋,極具針對性;接著作者用柳宗元的寓言、項羽烏江自刎的事例來論證“多餘的顧慮”帶來的嚴重後果;最後進行理論分析,提出希望。全文論證逐層深入,論據與論證水乳交融,說理深刻,鞭辟入裡。

2.直陳現實:本文從“勞動的經驗,人生的智慧”切入,立足現實生活進行思考,一針見血地指出面子上或利益上的顧慮是導致事業失敗、理想落空的癥結所在,建議人們“甩掉多餘的顧慮”,實現精彩人生。本文既有認識的廣度,又有思想的深度。

將微光變成耀眼的光芒

名師精批詳解

季 琳

每當有新發明出現時,不少人就會說:“當年我曾這樣想過的。”但你卻放棄了,而發明家們抓住了。其實,那些不起眼的靈感,便是成功閃爍著的微光。抓住它,你就會擁有他日耀眼的光芒。

【比喻論證】把靈感比作“微光”,形象生動,同時巧妙點題,詮釋了標題的含義。

遊山玩水時觸景而發的靈感,他人不曾注意的細節……這些都是成功閃爍著的微光啊!人們因為種種原因而捨棄它們,而後便是日復一日的勞碌。天才們卻緊緊抓住微光,並付諸行動,最終成就成功人生。因此,將微光變成光芒,不僅要認識微光,抓住微光,更要付諸行動。

【對比論證】把人們放棄微光而重複勞碌與天才抓住微光取得成功對比,使論證更深刻。

悠揚的《藍色多瑙河》流傳於世,是因為小約翰·施特勞斯在一日用餐時靈感一現,把譜好的曲子寫在了袖口上;阿基米德定律的發現,是因為阿基米德洗澡時忽而想通,並及時研究了箇中奧妙;蘋果系列產品的誕生,是因為喬布斯重視自己腦中不斷湧現的創意。可見,認識微光,並抓住它,你就能擁有日後萬丈的光芒。

【舉例論證】連舉三個事例,用事實說理,讓人信服。

相比之下,芸芸眾生面對屬於自己的微光時,大多選擇了放棄。為什麼?大概是因為長久以來的不自信吧。很多人在面對屬於自己心靈的微光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行。”未曾嘗試過,哪能知道行還是不行呢?天才則不一樣,面對微光,他們都是充滿自信地牢牢抓住,沒有猶豫,更沒有自卑。

【過渡自然】從上文論述“抓住”微光,轉入下文議論“付諸行動”,過渡十分自然。

僅僅抓住了微光,不付諸行動,也是枉然。“一把辛酸淚”的《紅樓夢》不是披閱十載才成書的嗎?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不是歷時十餘載才完成的嗎?任何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一點一滴看似無關緊要的積累,到最後卻是成功天梯的一級級階梯。

所以,要想將微光變成他日耀眼的光芒,除了具備一雙識微光的慧眼,一顆抓微光的決心,還要有一雙付諸行動的雙手。一旦集齊以上要素,你就能得到那最耀眼的光芒。

閱卷老師點評

1.論證深入:本文邏輯清晰,論證深入。文章開篇先詮釋“微光”的喻義,然後提出論點:“將微光變成光芒,不僅要認識微光,抓住微光,更要付諸行動”,接著先用正反對比,論證“抓住微光”,然後再論證“付諸行動”,最後總結全文,得出結論。全文層層推進,充分論證了“如何將微光變成耀眼的光芒”這一主題。

2.例證豐富:本文的素材運用是一大亮點。作者選用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藍色多瑙河》、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定律、喬布斯研發蘋果產品的例子來論證“抓住靈感”,然後再用《紅樓夢》、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的創作來論證“付諸行動”。文章素材兼顧古今中外,可見作者積累之豐。

細節決定成敗

趙 良

名師精批詳解

一滴水雖是那麼微小,不值一提,但它可以代表一個生命的過去和未來,甚至一個世界。當我們失去它時,有可能失去一切。細節亦如此,那麼微不足道,可正是這許許多多的細節構成人生道路上的重要環節,一個微小細節的忽略,都可能會導致一場失敗。

【論證透徹】分析細節與人生的辯證關係,說理充分。

忽略一個小數點的代價是釀成一場悲劇。蘇聯發射的一艘載人飛船,在順利完成探空行動後,準備返回地球。但當飛船準備打開減速傘時,卻怎麼也打不開。當宇航員向總部報告時,總部告訴他,因為一個小數點的失誤,飛船無法正常降落,只有等待兩小時後的墜落。宇航員和家人依依惜別,他對小兒子說:“小數點讓你的父親身亡,你一定要重視人生中的細節,一個細節足以改變你的一生。”

【反面論證】用蘇聯載人飛船因一個小數點的失誤而船毀人亡的例子,從反面有力地證明了細節對成功的意義。

是啊,細節決定成敗,一個微小的細節可能會讓你失去一切。只有將細節做好,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

【過渡自然】從上文論述“忽略細節”的危害,轉入下文論述“做好細節”的意義,語氣懇切,過渡自然。

美國石油大王因為做好了細節,收穫了不菲的價值。當他還是公司小職員時,負責監管油的滴數和油是否準確地滴入部件。他無意間發現,油每次都是滴五滴,但他通過計算,測量出只需要四滴就足夠了。他寫報告給公司建議對機器做出改進,這一改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公司每年節省了上億美元的成本。節省一滴油,贏得了巨大的財富,做好細節,讓石油大王走向成功。

著名作家錢鍾書,對文字、標點符號等細節極為重視,每當出版一本書時,他都會親自把書稿讀四五遍,檢查字、標點符號、詞句是否有誤。正因為這種嚴謹的作風,他一生都與成功相伴。

【舉例論證】錢鍾書重視細節是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事例典型生動,極有代表性。

百度注意用戶體驗的細節,這讓它在搜索引擎界長盛不衰;王安石在官場上注意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細節,這讓他成為出色的宰相;而蘇軾重視細節,這讓他眼界開闊。

【舉例論證】運用排比手法,概述百度、王安石、蘇軾的例子,給人以事例不勝枚舉之感,有力地證明了論點。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雖然那樣微小,但如果沒有做好細節,就將失去一切。

閱卷老師點評

1.層次清晰:作者由一滴水引申到微小細節,然後先論證“一個微小細節的忽略,都可能會導致一場失敗”,再論證“只有將細節做好,我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功”,最後水到渠成地得出“細節決定成敗”的論點。全文條分縷析,先分後總,過渡自然,層次清晰。

2.正反結合:本文先選用蘇聯發射載人飛船失誤的例子從反面論證,再寫美國石油大王、錢鍾書、百度、王安石、蘇軾的例子從正面論證。全文論據豐富,正反結合,使論證更加深入。

活在當下

宋 成

名師精批詳解

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曾表示,希望自己出生在公元1世紀的新疆,藉此領略文化多元化的魅力。然而,出生在過去,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出生在當代,也不見得就不能品嚐多元文化的碩果。我認為,我們應該活在當下,活出精彩的自己。不被現實的陰暗面干擾,過好每一個今天。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句話放在今天依然那麼切中肯綮。一方面,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類文明達到了空前的繁盛;另一方面,物質主義席捲全球,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旅途上疲憊不堪。於是,有人開始回望過去,嘆息“大同社會”的一去不再,有人開始展望未來,希冀未來能勝於現在。他們都不滿於當下,醉心於過去或未來。然而,無論是對過去的留戀,還是對未來百般無奈的希冀,一旦與現實相碰撞,擦出的火花最終灼傷的還是我們那顆因對現實不滿而疲憊不堪的心。

【引用論證】“最好”點明當下的魅力,“最壞”點明當下的不足,究竟是“最好”還是“最壞”,取決於人的心態與方法。這為下文的論證提供了有力的理論證據。

為什麼不活在當下呢?

【過渡自然】緊承上文,提出問題,引出下文的分析,使上下文銜接緊密。

【引用論證】引用居里夫人的話,證明活在當下一樣可以過得有趣、有用,具有權威性。

為什麼要活在當下?居里夫人曾說:“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有用的生活。”居里夫人是明智的,既然無法回到過去、飛到未來,活在當下便是唯一的選擇,居里夫人也做到了。她隔絕了外界的紛擾喧囂,幾十年如一日,潛心研究,為世界人民貢獻了自己的一生。她的生活,是充實而有價值的。之所以要活在當下,除了我們不得不活在當下之外,更因為活在當下,能使我們正視生活,明白自己的價值,在有限的生命中,綻放出無限的光彩。

怎樣才能活在當下?詩人汪國真說:“我喜歡出發。”“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正是如此,我們不必太在意當下的煩擾喧鬧,不必太寄心於過去與未來,我們該問問自己:“你想走往何處,你希望在當下活出怎樣的自我?”我們完全可以以出發者的姿態,滿懷信心與希望地活出自己充實的每一天。被“發配”馬廄仍潛心治學的錢鍾書、遭遇辱罵而不忘創作的沈從文,不都是“活在當下”最好的例子嗎?

【舉例論證】輕點錢鍾書、沈從文的例子,以事實說話,讓人信服。

湯因比太醉心於過去,這或許會讓他丟失現在的美好。而我們呢?是否也應該問問自己的內心,思考一下如何活在當下?壓力加大不應使我們丟棄對當下生活的信心,而重拾曾被拋棄的信念,活在當下又何妨?

【反問修辭】連續反問,表達了“活在當下”的觀點,感情強烈,能激起讀者的共鳴。

活在當下,活出自己的精彩!

閱卷老師點評

1.邏輯嚴密:文章開篇從反面入題,引出論點。接著指出留戀過去與只希冀未來的危害,然後回答“為什麼要活在當下”“怎樣才能活在當下”兩個問題。最後用一句話簡短作結,收束全文。文章從現象到本質,從“為什麼”到“怎麼樣”,層層深入,條理清晰。

2.論證精闢:作者在論述過程中選用了湯因比、居里夫人、錢鍾書、沈從文的素材,內容較為豐富。同時作者還引用了狄更斯、居里夫人、汪國真的名言,增強了說理的權威性。典型的名人事例與恰當的名言充實了本文論據,使說理更深刻。

敢於擔當,邁向成功

陳 晨

名師精批詳解

誠如孫先生所言:“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精神貫注,猛力向前……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先生的話告訴我們: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敢於擔當,並且要不畏艱難,按部就班,終會有一奮驥足的成功之日。

康德說:“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路曼曼其修遠兮”,如果我們已經選擇了前進的方向,那麼,就要勇敢地擔起重任,不在失敗和困難面前畏縮不前,集中精力,成功之日總會到來。敢於擔當則明,心死放棄則暗,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暢遊歷史之中,徜徉偉人之間,你會被人們在困難中敢於擔當的身影感動。

【對偶修辭】運用對偶修辭,前後對比,以整齊的句式表達旗幟鮮明的態度,震人心魄。

當我們還停留在困難面前,不敢向成功進發時,不妨去看看巴金老人和索爾仁尼琴吧,他們代表了兩個國家敢於說真話的勇氣。

巴金老人晚年在《隨想錄》中懺悔了自己曾做過的錯事、說過的假話,他敢於擔當,為國家、為人民樹立了說真話的榜樣,他的成功,實現了他“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裡”的願望。

【舉例論證】用巴金敢於擔當的例子,揭示了擔當與成功的關係,說理形象有力。

索爾仁尼琴說:“一句真話,比一個世界都重要。”他曾前行在鋪滿荊棘的道路上,最終,他贏得了人民,“俄羅斯的良心”重歸故土。

失敗者在困難面前看到的是“黑雲壓城城欲摧”,而成大事者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鱗開”。只有敢於擔當,不懼挫折,人生才會見到彩虹。

【對比論證】把失敗者與成大事者對比,指出擔當的意義,使道理更深入人心。

蕭伯納說:“人生有兩出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志。”如果我們在困難面前堅持住了,卻因一時的成功而自滿,那人生亦不能稱之為成功。

【引用論證】引用蕭伯納的話,把論證從在困難面前擔當轉到下文在成功面前擔當,使論證進一步深入。

作為我國光學事業的奠基人,王大珩一生專注於事業,不被外物干擾。他因不凡的成就而受到國家獎勵、人民讚揚,但他始終擔當起自己的責任,不居功自傲,默默為國家奉獻著。近幾年,隨著“三錢”、朱光亞、何澤慧等老一批科學家的去世,國家的重任落在了年輕一代身上。我們應像孫先生說的那樣,擔起責任,精神貫注,全力向前,為國家作貢獻。

林則徐敢於擔當,成為英雄;巴爾扎克敢於擔當,在困境中成功;還有像吳菊萍、吳斌這樣的現代人,敢於擔當,成為“最美”人物。然而,再看看現實中的許多人,沒有責任意識,不敢擔當,從而有了“毒膠囊”“地溝油”……人們該喚醒自己了,為國家、為社會,勇敢地擔當責任,不畏困難,走向成功。

尼采說:“凡是不能殺死你的,都將使你變得更強。”我們應敢於擔當,讓自己更強大,敢於挑戰,邁向成功,奏出人生的華彩樂章。

【舉例論證】連續列舉4位名人的事例,涵蓋古今中外,極有說服力。

閱卷老師點評

1.論證嚴謹:文章開篇提出兩個要點:敢於擔當,不畏艱難。接著論證在困難面前要勇於擔當,最後分析現實問題,十分全面。在論證過程中,作者比較自如地運用了引證法和例論法兩種常見的論證方式,尤其是注重了分析和闡發。嚴謹的論證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2.論證充分:本文入題迅捷,點題明確,乾脆利落。作者對人物素材運用嫻熟,對文化名人評價中肯,雖古今中外角度不同,但中心明確;對名言警句摘引恰當,並進行深入分析,使文章立意深刻,具有不可辯駁的力量。

扛起時代的責任

王 真

名師精批詳解

人是一棵蘆葦,渺小而無力。可是當人具有理想,便成了有責任的蘆葦,偉大而堅韌。

不屈於凌辱,勇敢求變,陳涉翻身變英雄。秦末徵民去守疆,大雨阻道,誤期當處死,眾人苦秦。陳涉雖為氓隸之人,然而,他立志改變自己的命運,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壯語曰:“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牢牢把握亂世中的利劍,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勇武天下。

【精彩開頭】用比喻手法,將人比作“蘆葦”。開篇巧妙生動,與眾不同。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毛少年時便立下了遠大志向。這位青年志士,以國家安危為己任,帶領中國人民披荊斬棘,突出重圍,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中國。

【引用論證】引用毛的詞句,展現了他的少年壯志及時代責任感,緊扣論點。

育青年,變思想,魯迅先生“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民國時期,思想封閉,腐如死水,國難當頭,魯迅先生棄醫從文,衝在思想陣地的最前線,令無數志士仁人熱血沸騰,使之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我要肩住黑暗的閘門,讓年輕一代到光明寬闊的地方去。”魯迅先生用汗和血撐起了時代的精神希望,在孤獨中尖銳,在悲憤中深刻,在痛苦中清醒,在絕望中昂揚……

【排比修辭】運用排比修辭,寫出魯迅所處環境的危惡與思想的堅韌,富有氣勢,極具感染力。

生命被無數敢於擔當起時代重任的志士們演繹得真誠而壯闊。“戊戌六君子”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為志向打拼……玉不琢,不成器;不思變,不發展。說到我們青年一代,就要十年寒窗臨秋雪,一腔熱血題壁間,赤心劍膽凌霄志,勇敢求變笑雲天。

【語言精練】用四個七字句,組成一首氣勢磅礴的小詩,感情充沛,鼓舞人心。

正所謂壯膽識勇敢探索,思求變豪士英雄。時代在我們腳下,未來在我們手中,責任在我們心間,我們就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社會潮流不能靠一群庸庸碌碌安於現狀者來引領,真正引領潮流的是胸懷天下、以國為己任的勇者。當今時代,也有很多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己任的前行者,譬如李開復。他建立創新工場,他建立我學網,他與中國大學生近距離接觸。“一定要幫幫他們”,李開復如是說。他利用微博跟學生交流,給學生演講,他能做的,他都不遺餘力。他用行動詮釋了自己如何肩負起時代的責任。

扛起時代的責任,我們任重而道遠,終有一天,我們會走出一條通向更強的道路。

【舉例論證】補充李開復的例子,使論證充滿時代氣息,讓讀者覺得更親切。

閱卷老師點評

1.論述精闢:本文精心選材,以典型事例來說理,敘議結合。陳涉揭竿而起,毛少年時便樹立遠大志向,並不斷努力,不因暫時的失敗而退縮。文章接著以魯迅為例,重點剖析。最後又引用李開復的例子,使得文章多了幾分時代氣息。全文選材精當,分析深刻,論述精闢。

2.論證嚴謹:本文開篇巧妙引出“責任”的論點,論證中由古及今,談到青少年要勇於承擔責任,“胸懷天下、以國為己任”,最後自然得出結論。全文論證嚴謹,體現出作者思想認識的深刻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