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文化小故事

石屏文化小故事


石屏文化小故事


01

石屏的由來

石屏歷史悠久,古屬中華九州之梁州。早在夏商周時期,石屏的先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先秦時期,楚將莊蹻入滇曾定為楚地。漢時稱“舊欣”(古彝語),意為“居住在山麓水地的民族”,屬益州郡勝休縣。清康熙《石屏州志》載:“建興三年孔明南征句町,北望雲凝如蓋,恐蠻兵潛伏,密訪其境,就雲之團聚處掘土尺餘,遍地皆石,其形如盤,處迵曠俱土。孔明佔雲:石為雲根云為文彩,千餘年後必有規方是域,而文明儼如中州焉。”石屏先民叫烏麼蠻,居住在異龍湖的小瑞城島嶼之上,靠捕魚撈蝦為生。當時小瑞城島嶼叫末束島,島上建有末束城。

唐天寶十一年(公元752),駐在島上的烏麼蠻主認為久居島上,世代捕魚為生,終不是良策,派人到異龍湖西岸考察,發現表層土壤肥沃,數尺之下便是堅石,面積博大,普遍皆是,實為宜居寶地;上岸可栽稻種菜,下水可捕魚撈蝦,旱有湖水、澇有高地,旱澇無憂,食物充盈,便率眾舉島全遷,上岸居住。因所駐之地下全是硬石,便稱其為石坪邑,也就是當年孔明南征時所佔的“石為雲根、云為文彩”處。烏麼蠻人遷居石坪邑時,隸屬通海郡,到宋時改為秀山郡。元朝至元七年(公元1270),石坪邑正式建制為石坪州,屬臨安路。明朝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三月,改稱石平州。後因城中(今縣城西正街127號喻家大院內)有全新世早期的地下噴泉形成的扇形鈣華,又叫泉華,如一塊天然的石質屏風,於是改石平州為石屏州。1913年州改縣,直至今日。


石屏文化小故事


02

異龍湖傳說

異龍湖位於石屏縣城東郊,是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異龍湖海拔1414.2米,徑流面積326平方公里,因其湖光山色秀美,而被譽為“山川東迤無雙境”。

據史書己載,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了異龍湖。西漢時期,石屏地方稱“舊欣”,意思就是居住在山林水邊的民族,充分證明當時這裡確實有湖。唐代,本地土著“烏麼蠻”曾在小瑞城的末束島上築城而居。明崇禎二年(1629年),湖中出現白日龍昇天的景象,因為奇異而得名異龍湖。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異龍湖裡是一片平壩,因久旱無雨,百姓種的莊稼顆粒無收,日子十分艱難。一天,一流浪乞丐經過鬆村,見一老奶奶艱難地在地裡挖水坑,等滲出一點水,就用小勺舀在一隻小木桶裡,半天才舀得小半桶水。乞丐看了半天就去跟老奶奶討水喝。老奶奶毫不猶豫地把水桶遞給乞丐,乞丐一飲而盡。等老奶奶再舀了小半桶水,乞丐又要喝,老奶奶依然又讓乞丐把水喝完。乞丐在還老奶奶水桶的時候,從隨身掛在腰間的笆籠裡抓了一條小黃鱔丟在凹坑裡。只見黃鱔鑽入地裡,就突然冒出清清泉水,等老奶回頭找乞丐時,乞丐早已不見蹤影。一時間,泉水變成了龍潭。原來,老奶奶的善舉感動了化妝成乞丐的龍王神仙,放了一條小龍,引來清泉。那乞丐一路又到了符家營、龍泉書院、仁壽村等地,善良的石屏人都慷慨給他水喝,所以乞丐一路放出的小龍,化為一個個龍潭。神仙深感這裡的百姓淳樸善良,勤勞好客,就把竹笆籠裡的黃鱔全部倒在壩子裡。一夜之間,這片壩子就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湖。

據史料記載,明朝初年,異龍湖湖水浩淼,湖中有五島:末束島(小瑞城)、和龍島(大瑞城)、浮石島(馬寶壟)、白浪島、孤山島。明朝中後期,由於湖面漸漸縮小,僅剩末束島、和龍島、馬寶壟島。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在考察珠江源頭時,記述當時的異龍湖“湖有九曲三島,週一百五十里”。俗稱“九曲三島七十二彎”。清朝,著名的雲貴總督林則徐以異龍湖三島美景揮毫題書巨匾“三島淳風”懸於昆明石屏會館。

異龍湖是雲貴高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是紅河州最大的天然湖泊,是石屏人民的母親湖。有人說它一江挑兩府(石屏、建水),古城(石屏古城、建水古城)清江(瀘江)秀湖(異龍湖)山(乾陽山),是珠江的西源頭。其湖水經瀘江流經建水(臨安)、開遠(阿迷)後,入南盤江,然後匯入珠江。



石屏文化小故事


03

來鶴亭的由來

來鶴亭於明朝祟禎年間,建於異龍湖三島之一的末束島(小瑞城)之上,曾叫海山亭、後樂亭,後改名來鶴亭。三島之中,以來鶴亭風光最美。登亭舉目遠眺,海闊天空,心曠神怡,有多少憂愁煩惱都會置諸腦後,不知有多少騷人墨客為它寫下了許多讚美的詩篇。邑人進士江蘇水師統帶羅長華在亭上題了一塊“天下第一亭”的石碑,序文中說:他公車北上,遍遊全國名山大川,廣跡風景名勝,其風景比之石屏異龍湖中來鶴亭有較勝者,有不如者,而論風景之天然,來鶴亭是為天下第一。不管它是第幾,總之它是很美的。所以,遇有外地親友來屏或官宦來任,本地人總請他們去飄遊異龍湖,酒宴於來鶴亭。

清康熙年間,有位叫王光鼎的知州(遼東人),被邀遊後樂亭。酒宴席上,一把不大的酒壺倒了一遍又一遍,酒還是倒不完,開始時誰也沒有覺察到,後來主人發現了,順口說了一句“怎麼今天這把酒壺裡的酒盡倒盡有,盡倒都倒不完,仙啦仙啦!”話音剛落,只見一人拂袖離席,騎鶴吹簫從亭中飛出,在湖上空藍天白雲中悠然消失。這時王光鼎猛然大悟,向大家講述:“前年,他去遊杭州西湖,在西湖上飲酒,有一持笛老翁提著半瓶酒來與他共飲,待王光鼎有幾分醉意,那老翁起身告辭並說道:‘我們來日在第二西湖再相見。’今日騎鶴吹笛去的就是那位老翁,他來與我們共飲了,這異龍湖就是他說的第二西湖了,這老翁就是呂洞賓了。”後來在後樂亭上塑了一個呂洞賓騎鶴吹簫的像(直到50年代被毀,但90年代又重塑),王光鼎又題寫了“第二西湖”的一塊石碑立於後樂亭右側。王光鼎還題了一幅對聯,以木刻懸於亭中:“大地皆神仙,只為俗眼未開,放這老朗吟飛過;異湖即閬苑,但把凡心打疊,知此翁跨鶴重來。”後樂亭從此更名為來鶴亭。王光鼎題的這塊石塊和這副對聯歷二百七十多年後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大躍進中被毀。



石屏文化小故事


04

神龜背上的古城

有傳,石屏古城是建在一塊巨大的龜背石上,至今已有上千年曆史。

石屏早在夏商周時屬中華九州之梁州,先秦時期為楚地,漢代隸屬益州勝休縣,西漢時稱“舊欣”。唐天寶年間,當地彝族先民烏麼蠻在今石屏縣城地掘地見石,聚為居邑,始稱石坪邑,元至元七年(1270年)置州。明朝洪武年間改稱石平,不久即改稱石屏州,民國初年更名石屏縣。

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精通山水地理的知州蕭廷對認為州城是建在一個神龜背上,龜首已近異龍湖水域,隨時有龜走城毀人亡之危,便於城東西南北方位鑿井四眼,以釘住神龜,免其奔海。

據地質資料表明,石屏古城確實建於石上,與城下地殼連為一體,掘地二、三米鑿通石層即湧出汨汨清泉。為方便用水,居住人家院中大多有井,傳說地下水域相連,曾有張家水桶落下由李家井中撈起之說。縣城中大自然的傑作“石屏風”、“噴珠泉”都是石上建城的顯著標志,是城下皆石、地下水域相通的歷史見證。

石屏城地下情況與眾不同,地面建築格局也十分怪異。東西南北兩條主街在州衙前交匯,若干條巷道在密密麻麻的屋宇間縱橫交錯,且無街不彎,無巷不曲,形成石屏古城區特有的建築格局。彎街曲巷把城區分割成許多塊,恰如龜身裂紋。街巷兩側屋舍相連,門戶錯對,給人一種處處相似,路路迴環,如錯入街巷的感覺。



石屏文化小故事


05

特科狀元——袁嘉穀

袁嘉穀,1872年生於石屏一個做小生意維生的家庭,字樹五,又字樹圃,晚年號屏山居士。袁嘉穀的父親雖是生意人,但很重視對子女的教育,購置許多書籍供子女研習。袁嘉穀自幼隨兄長學習,12歲入學,恆於勤苦,好學不倦。他曾寫過一首《讀書樂》詩:“恆於勤苦見從容,坐擁書城興未慵。煙篆紗窗香闢蠹,風穿紙帳劍吟龍。不除綠草思諄實,獨賞焦桐有蔡邕。夜半高樓誰是友,諸天寺裡一聲鍾。”正是袁嘉穀的這種刻苦攻讀的精神,後來被選入省會“經正書院”學習,成為書院的高材生。1903年春應科舉為進士,同年中“經濟特科”第一,授為翰林院編修。1904年到日本考察政務學務,任留日學生監督。1905年回國後,任學部編譯圖書局局長,負責編譯中國統一的中小學新教科書。1909年赴浙江任提學使、布政使。辛亥革命後回到雲南,致力於文化教育研究和著書立說。雲南創辦東陸大學(雲南大學)後,應聘到學校主講國學。1937年12月23日,憂國憂民又病重的袁嘉穀先生與世長辭,享年66歲。因為整個清朝僅開考過三次特科,故而袁嘉穀被譽為“國朝第三人”。

袁嘉穀故居位於石屏古城南正街22號,建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是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為其父袁德洋所建,是一幢清代土木結構二層樓房,大門坐西朝東、院子坐北朝南。院子西邊新建二層樓房緊連大門,沿街有鋪面,舊時為“乾利貞”茶行。房屋建好後,袁氏一家由高坡村遷入縣城。


(沒有圖片)

06

仁壽村的由來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中元節,即農曆七月十五日,年過五旬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先生途徑異龍湖北岸一村,見此地榕樹、香葉成林,龍潭清幽,不由在龍潭邊歇腳納涼觀景。

一隻小船正靠岸,船上下來一位頭戴草帽,手提十多斤大魚的老漁翁走到龍潭旁。徐霞客忙起身作揖:老伯辛勞啦!敢問這是何魚?此方何地?

老翁見是外地遊客,爽朗答道:這是鱤條魚;這裡是火燒鋪村。老翁答著就在龍潭邊批開鱤條魚。

老伯高壽?為何還親自下湖捕魚?

老漢虛度78,今日家中有喜事,我下湖抓條魚來慶賀!

徐霞客驚歎:老伯已78歲高齡,身板還如此硬朗,實在難得!

請問客官貴姓?從何地而來?老翁麻利的批好魚,邊收拾邊問。

在下免貴姓徐,名霞客,來路甚遠,距貴地幾千裡。今日到此,只為考察珠江西源,不想碰到老伯,幸會幸會!

啊呀!徐先生遠道而來,稀客稀客!走走走!請到老漢家吃鱤條魚,喝上兩杯!徐先生,請吧!

徐霞客難卻盛情,爽快地跟著漁翁回家。

未走幾步,只見古木繞村、野花圍屋。林蔭之下,湖風徐來,沁人心脾。一座青瓦白牆的四合小院掩藏在榕葉、蕉扇之下,還未進門,漁翁高喊:阿爺!阿爹!水兒,來貴客啦!

徐霞客隨漁翁走進大門,堂屋中間八仙桌旁和側邊交椅上分別坐著兩位鶴髮童顏的老者,兩邊廂房擠滿男女老少看人鬧。

各位親朋!這位是徐霞客先生!遠道而來,是我們漁家的朋友!漁翁說著把鱤條魚交給廚子師傅。

徐先生,這是我爹,98啦!坐在中間的是我爺爺,今日剛滿120歲!這些是我的親戚鄰居,兒子姑娘,孫子孫女們!漁翁介紹完賓主,彎腰對阿爺耳語。

徐霞客驚奇萬分,急忙躬身拜見兩位老者。小生給老爺!老太爺請安!打擾你們了!各位大哥大嫂!弟妹侄兒們好!

徐先生能光臨漁家寒舍,是我們的榮幸,快請坐!漁翁阿爹滿臉堆笑讓座。

漁翁阿爺聽孫子耳語後,抹一把鬍鬚,笑容慈祥地說:徐先生不遠萬里能到小村,一百多年來我僅遇過此次,真是有緣萬里來相會呀!請茶!請茶!

漁翁端茶敬給徐霞客:徐先生,今天是我爺爺生日,你乃喜神臨門,我家蓬蓽生輝呀!安席——上菜!

片刻,堂屋上和院內擺好五桌酒席,徐霞客被邀在上堂屋八仙桌陪老者們,院內幾桌親朋歡聚一堂。

酒過數巡,品罷鱤條魚美味,徐霞客感概萬千、心情激動,起身端酒道:老壽星!老爺!各位大哥大嫂弟妹!侄兒侄女們!霞客今日三生有幸,看到你們五世同堂,鄰里和睦,老人長壽,子孫孝順,鄉風淳樸,村民仁愛,心中十分感動。老太爺壽喜,小生無甚禮物敬賀,想斗膽寫一副對聯略表心意。

漁翁忙找出筆墨紙張,徐霞客當眾揮毫題寫一副行書對聯:

榕樹根育龍潭地;

異湖水潤仁壽村。

眾人一致誇讚!老壽星捻捻白鬚慢聲說道:徐先生莫不是想稱我們火燒鋪為仁壽村?

徐霞客開懷大笑道:小生正有此意,我浪跡天涯,走過華夏無數村落,如貴村這般人文景象、山光湖影之妙者,實屬罕見。真正可稱得名副其實的仁——壽——村。



石屏文化小故事


07

千年神龜井水點豆腐

石屏豆腐是取神龜之下天然井水點制而成的,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明代,而今,只要你來石屏,只要你步入石屏縣城或鄉下集鎮,街頭巷尾,到處都充溢著豆腐的醇香。

據史書記載,石屏古縣城是建在一神奇的神龜之上。而石屏豆腐則是取神龜之下天然井水點制而成,其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也就是說,迄今已有600多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與其他地方的豆腐相比,石屏豆腐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它用料考究、製作精良,長近一尺、薄不過寸,晶瑩如玉、韌性極強。自古有句俗話說:石屏豆腐甩著賣。吃法上煎、煮、炸、炒、烤、涼拌皆可,且味美、價廉。

石屏最先發現用井水來點制豆腐,並最終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完全出於偶然,傳說眾多。

其中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600多年前,石屏縣城有一戶人家,住著一對夫妻與母親,以賣石膏豆腐為生。有一天,婆婆要出遠門兩三日,剛上門的媳婦就想學著婆婆做豆腐。媳婦在手忙腳亂中,無意端起了煮沸的豆漿,就往灶上的瓦壇裡倒。這時丈夫剛好回來,她喜滋滋地拉著丈夫進屋喝豆漿。誰知,揭開瓦壇蓋子一看,豆漿竟全部凝固成塊了。丈夫以為妻子逗哄自己,一問才知,原來是瓦罈子內盛著一些她剛打來不久的井水。無奈之中,夫妻倆勉強嚐了嚐凝固的豆漿塊,驚奇地發現,與過去用石膏滷水點制的豆腐不同的是,這凝固的豆漿塊味道竟是那樣的質嫩味美。由於從未見過這樣神奇的豆腐,當時,媳婦還詼諧地把它取名為“逗夫”……

摻入井水,並沒有破壞豆漿的凝固,相反的是,居然還變成了比平時用滷水點制的石膏豆腐還要鮮嫩的豆腐,這一驚人的曠世發現,使石屏豆腐以其獨到的製作方式和別具一格的口味,一時間名噪天下,聞名遐邇,流傳了數百年之久。清朝時,石屏豆腐就曾一度成為貢品,成了皇室桌上的美味佳餚。

來源:石屏生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