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恭親王溥偉的熊熊野心與鬱郁一生'

"

貨真價實的恭親王,第一個恭親王奕訢,這名號是他掙出來的,名望所歸,奕訢的兒子不多,只有四個,除去早殤的兩個,還剩下兩個兒子都是漁獵女色,遊手好閒的酒囊飯袋,一點恭親王的神武英明的樣子都沒有,恭親王這個鐵帽子王栽在他們的手上,是玷汙了,還好孫子裡,有這麼一個還算看得過去的後代,憑空而出,總算沒有讓他爺爺丟臉。

1898年5月,北京城的郡王府裡一片慌亂,郡王載瀅的長子溥偉接到慈禧太后的一道聖諭,命他迴歸恭王府本支,過繼給恭親王奕訢的長子載澄,並承襲鐵帽子恭親王爵位。和碩恭親王,是所有親王中爵位最高、功勞最大的,可以說是皇室貴胄,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屬於天子的至親,被封為可以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

貨真價實的恭親王,第一個恭親王奕訢,這名號是他掙出來的,名望所歸,奕訢的兒子不多,只有四個,除去早殤的兩個,還剩下兩個兒子都是漁獵女色,遊手好閒的酒囊飯袋,一點恭親王的神武英明的樣子都沒有,恭親王這個鐵帽子王栽在他們的手上,是玷汙了,還好孫子裡,有這麼一個還算看得過去的後代,憑空而出,總算沒有讓他爺爺丟臉。

1898年5月,北京城的郡王府裡一片慌亂,郡王載瀅的長子溥偉接到慈禧太后的一道聖諭,命他迴歸恭王府本支,過繼給恭親王奕訢的長子載澄,並承襲鐵帽子恭親王爵位。和碩恭親王,是所有親王中爵位最高、功勞最大的,可以說是皇室貴胄,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屬於天子的至親,被封為可以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小恭親王溥偉的熊熊野心與鬱郁一生

溥偉就是恭親王了。

就是幸運的是,除了他,溥字輩的人都是廢物飯桶,要麼歪瓜裂棗,要麼還沒斷奶,要麼蠢如豬狗,矬子裡選將軍,再加上溥偉從小就立志做大佬,飽讀詩書,舞刀弄槍,打熬筋骨,不這麼近女色,並不代表他不喜歡女人,只是女人和江山比起來,孰重孰輕,溥偉心裡清楚得很。

連老騙子康有為都知道,溥偉此人,“志節奮厲,心術忠純,文學博通,才器練達,招致豪傑,蓄養壯士,激勵志義”,最關鍵的是”招致豪傑,蓄養壯士“,這八個字,溥偉明目張膽去做,他知道恭親王這個名號是虛的,只有手下有人,手裡有錢,掌握權柄,才是真的。

他這輩子最看不慣的是袁世凱,因為他嫉妒袁世凱在朝廷的隆隆聲譽,壓過了他,袁大頭沒有他相貌堂堂,也沒有他人高馬大,憑什麼這麼牛逼,溥偉心裡不爽,直接在日記上懟,說他是司馬懿第二。

按清朝的祖制,王爺去世,生前所獲御賜的重要物品須上交朝廷,待繼承人選定之後,朝廷再如數發還。溥偉承襲恭親王爵位之後,朝廷發還恭王府先前上交的物品,第一件是咸豐三年皇帝賞賜奕訢的金桃皮鞘白虹刀;第二件就是咸豐皇帝離京赴承德時,寫給奕訢的“密諭”;第三件是奕訢當閱兵大臣時,御賜的紫寶石黃絲腰帶。

密諭和腰帶,溥偉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就是白虹刀,溥偉現在是恭親王了,繼承了所有的家產,古玩字畫金銀珠寶等不計,光房產土地就價值二百萬兩白銀,在諸王府中名列第一。

成了高富帥的溥偉,應該知足的過一生,但他眼睛瞄準了那把至高無上的金交椅。

躊躇滿志的溥偉,自以為天將降大任於斯,入住恭王府後,他最喜歡的就是爺爺的金桃皮鞘白虹刀,每天刀不離手,白天把玩,晚上掛在床頭上。甚至還學了幾個架勢,擺出手握刀柄的架勢,對下人說道“尚方寶劍在此,爾等聽命”。溥偉繼任親王后,被任命為禁菸大臣,成為清朝皇室的少壯派。

恭親王是溥偉的巔峰,也是最後一次的巔峰,以後就迅速的走下坡路了。命運卻一次次跟他開玩笑,讓他的皇帝夢一次次落空。

慈禧和她親自帶大的侄子光緒開始爆發了衝突,兩個權力控,一山不容二虎,必須要有一個人真正話事,光緒怎麼會是深謀老算的慈禧的對手,不費吹灰之力,慈禧輕鬆的搞定了光緒,但慈禧心裡還是厭惡他了,想要換人了。

很多旁觀投機的大臣,蠢蠢欲動,縱觀整個皇室,只有溥偉最出色。

"

貨真價實的恭親王,第一個恭親王奕訢,這名號是他掙出來的,名望所歸,奕訢的兒子不多,只有四個,除去早殤的兩個,還剩下兩個兒子都是漁獵女色,遊手好閒的酒囊飯袋,一點恭親王的神武英明的樣子都沒有,恭親王這個鐵帽子王栽在他們的手上,是玷汙了,還好孫子裡,有這麼一個還算看得過去的後代,憑空而出,總算沒有讓他爺爺丟臉。

1898年5月,北京城的郡王府裡一片慌亂,郡王載瀅的長子溥偉接到慈禧太后的一道聖諭,命他迴歸恭王府本支,過繼給恭親王奕訢的長子載澄,並承襲鐵帽子恭親王爵位。和碩恭親王,是所有親王中爵位最高、功勞最大的,可以說是皇室貴胄,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屬於天子的至親,被封為可以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小恭親王溥偉的熊熊野心與鬱郁一生

溥偉就是恭親王了。

就是幸運的是,除了他,溥字輩的人都是廢物飯桶,要麼歪瓜裂棗,要麼還沒斷奶,要麼蠢如豬狗,矬子裡選將軍,再加上溥偉從小就立志做大佬,飽讀詩書,舞刀弄槍,打熬筋骨,不這麼近女色,並不代表他不喜歡女人,只是女人和江山比起來,孰重孰輕,溥偉心裡清楚得很。

連老騙子康有為都知道,溥偉此人,“志節奮厲,心術忠純,文學博通,才器練達,招致豪傑,蓄養壯士,激勵志義”,最關鍵的是”招致豪傑,蓄養壯士“,這八個字,溥偉明目張膽去做,他知道恭親王這個名號是虛的,只有手下有人,手裡有錢,掌握權柄,才是真的。

他這輩子最看不慣的是袁世凱,因為他嫉妒袁世凱在朝廷的隆隆聲譽,壓過了他,袁大頭沒有他相貌堂堂,也沒有他人高馬大,憑什麼這麼牛逼,溥偉心裡不爽,直接在日記上懟,說他是司馬懿第二。

按清朝的祖制,王爺去世,生前所獲御賜的重要物品須上交朝廷,待繼承人選定之後,朝廷再如數發還。溥偉承襲恭親王爵位之後,朝廷發還恭王府先前上交的物品,第一件是咸豐三年皇帝賞賜奕訢的金桃皮鞘白虹刀;第二件就是咸豐皇帝離京赴承德時,寫給奕訢的“密諭”;第三件是奕訢當閱兵大臣時,御賜的紫寶石黃絲腰帶。

密諭和腰帶,溥偉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就是白虹刀,溥偉現在是恭親王了,繼承了所有的家產,古玩字畫金銀珠寶等不計,光房產土地就價值二百萬兩白銀,在諸王府中名列第一。

成了高富帥的溥偉,應該知足的過一生,但他眼睛瞄準了那把至高無上的金交椅。

躊躇滿志的溥偉,自以為天將降大任於斯,入住恭王府後,他最喜歡的就是爺爺的金桃皮鞘白虹刀,每天刀不離手,白天把玩,晚上掛在床頭上。甚至還學了幾個架勢,擺出手握刀柄的架勢,對下人說道“尚方寶劍在此,爾等聽命”。溥偉繼任親王后,被任命為禁菸大臣,成為清朝皇室的少壯派。

恭親王是溥偉的巔峰,也是最後一次的巔峰,以後就迅速的走下坡路了。命運卻一次次跟他開玩笑,讓他的皇帝夢一次次落空。

慈禧和她親自帶大的侄子光緒開始爆發了衝突,兩個權力控,一山不容二虎,必須要有一個人真正話事,光緒怎麼會是深謀老算的慈禧的對手,不費吹灰之力,慈禧輕鬆的搞定了光緒,但慈禧心裡還是厭惡他了,想要換人了。

很多旁觀投機的大臣,蠢蠢欲動,縱觀整個皇室,只有溥偉最出色。

小恭親王溥偉的熊熊野心與鬱郁一生

論功績,他的祖父奕訢是世襲的鐵帽子王,發動辛酉政變,推行洋務運動,幫助皇室實現中興,可以說居功至偉;論血緣,溥偉是道光皇帝的嫡孫,光緒皇帝的侄子,絕對的皇室血統;論年齡,皇族溥字輩中,溥偉的年紀最長;論才智,更是不居人下,這繼承人之位十有八九就是他的了。溥偉心中暗自竊喜,他一直在默默等待著。

他哪來的自信,除了自身底氣比較紮實,名譽也不錯,更可喜的是,慈禧聽到有人推薦溥偉,付之一笑,未置可否,溥偉就開始自作多情,認為慈禧的笑就是默認他是下一個新皇帝了。誰知道這老太婆的笑是發自內心的微笑還是不懷好意的冷笑?

老太婆還沒有下結論,溥偉還沒開始著急,支持溥偉的人卻急了,紛紛上書拼命推薦,這個場景好像很熟悉,九子奪嫡的時候,八阿哥胤禩也是這樣眾星捧月被康熙一手封殺的。慈禧開始不爽了,她內心的龍意高深莫測,之所以中意溥儀,是因為慈禧自認為身體還好,找個小皇帝便於她擺佈,如此便能繼續把持朝政,又怎麼會選擇獨立自主、意氣風發的溥偉呢?

1908年11月13日,慈禧緊急召軍機大臣進宮議事,會議的主題是在溥字輩中選定一人承續大統。各軍機大臣一進宮,溥偉立即喜上心頭,覺得自己的好運來了,於是穿上親王朝服等待宣召。

可誰知從上午等到中午,又從中午等到傍晚,仍不見太監臨門。溥偉算來算去,這溥字輩中,按身份只有自己身為親王,承續大統捨我其誰呢?想到這裡,他再也坐不住了,利用職務之便,乾脆直奔皇宮而去。

沒想到當溥偉到宮門時,正遇上一頂轎子奉召進宮。兩頂轎子由於走得著急,差點衝撞了,溥偉緊隨小轎正欲進宮,太監伸手一攔:“太后老佛爺未宣親王進宮,請您留步。”

正在興頭上的溥偉大吼一聲:“你這個奴才,如此大膽,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小轎一進宮,宮門就關了。宮門關上的一瞬間,溥偉立刻意識到不妙,剛才唐突了。後來,這件事被傳揚成“小恭親王咆哮宮門”。

在宮中苦苦守候了一個晚上的溥偉,回到家中一夜無眠,沒想到第二天卻只等到了自己的堂弟、三歲的溥儀承繼大統,比自己還小三歲的叔叔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的結果。就這樣,溥偉與皇帝的寶座擦肩而過。

溥偉為此憤憤不已,竟然日久生病,且病勢洶洶,長久不愈,只好在家安心養病,求醫問藥。算了他想通了,沒做皇帝就沒什麼了不起,還是老老實實做他的恭親王吧!

"

貨真價實的恭親王,第一個恭親王奕訢,這名號是他掙出來的,名望所歸,奕訢的兒子不多,只有四個,除去早殤的兩個,還剩下兩個兒子都是漁獵女色,遊手好閒的酒囊飯袋,一點恭親王的神武英明的樣子都沒有,恭親王這個鐵帽子王栽在他們的手上,是玷汙了,還好孫子裡,有這麼一個還算看得過去的後代,憑空而出,總算沒有讓他爺爺丟臉。

1898年5月,北京城的郡王府裡一片慌亂,郡王載瀅的長子溥偉接到慈禧太后的一道聖諭,命他迴歸恭王府本支,過繼給恭親王奕訢的長子載澄,並承襲鐵帽子恭親王爵位。和碩恭親王,是所有親王中爵位最高、功勞最大的,可以說是皇室貴胄,在咸豐、同治、光緒三朝,屬於天子的至親,被封為可以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

小恭親王溥偉的熊熊野心與鬱郁一生

溥偉就是恭親王了。

就是幸運的是,除了他,溥字輩的人都是廢物飯桶,要麼歪瓜裂棗,要麼還沒斷奶,要麼蠢如豬狗,矬子裡選將軍,再加上溥偉從小就立志做大佬,飽讀詩書,舞刀弄槍,打熬筋骨,不這麼近女色,並不代表他不喜歡女人,只是女人和江山比起來,孰重孰輕,溥偉心裡清楚得很。

連老騙子康有為都知道,溥偉此人,“志節奮厲,心術忠純,文學博通,才器練達,招致豪傑,蓄養壯士,激勵志義”,最關鍵的是”招致豪傑,蓄養壯士“,這八個字,溥偉明目張膽去做,他知道恭親王這個名號是虛的,只有手下有人,手裡有錢,掌握權柄,才是真的。

他這輩子最看不慣的是袁世凱,因為他嫉妒袁世凱在朝廷的隆隆聲譽,壓過了他,袁大頭沒有他相貌堂堂,也沒有他人高馬大,憑什麼這麼牛逼,溥偉心裡不爽,直接在日記上懟,說他是司馬懿第二。

按清朝的祖制,王爺去世,生前所獲御賜的重要物品須上交朝廷,待繼承人選定之後,朝廷再如數發還。溥偉承襲恭親王爵位之後,朝廷發還恭王府先前上交的物品,第一件是咸豐三年皇帝賞賜奕訢的金桃皮鞘白虹刀;第二件就是咸豐皇帝離京赴承德時,寫給奕訢的“密諭”;第三件是奕訢當閱兵大臣時,御賜的紫寶石黃絲腰帶。

密諭和腰帶,溥偉不感興趣,他最感興趣的就是白虹刀,溥偉現在是恭親王了,繼承了所有的家產,古玩字畫金銀珠寶等不計,光房產土地就價值二百萬兩白銀,在諸王府中名列第一。

成了高富帥的溥偉,應該知足的過一生,但他眼睛瞄準了那把至高無上的金交椅。

躊躇滿志的溥偉,自以為天將降大任於斯,入住恭王府後,他最喜歡的就是爺爺的金桃皮鞘白虹刀,每天刀不離手,白天把玩,晚上掛在床頭上。甚至還學了幾個架勢,擺出手握刀柄的架勢,對下人說道“尚方寶劍在此,爾等聽命”。溥偉繼任親王后,被任命為禁菸大臣,成為清朝皇室的少壯派。

恭親王是溥偉的巔峰,也是最後一次的巔峰,以後就迅速的走下坡路了。命運卻一次次跟他開玩笑,讓他的皇帝夢一次次落空。

慈禧和她親自帶大的侄子光緒開始爆發了衝突,兩個權力控,一山不容二虎,必須要有一個人真正話事,光緒怎麼會是深謀老算的慈禧的對手,不費吹灰之力,慈禧輕鬆的搞定了光緒,但慈禧心裡還是厭惡他了,想要換人了。

很多旁觀投機的大臣,蠢蠢欲動,縱觀整個皇室,只有溥偉最出色。

小恭親王溥偉的熊熊野心與鬱郁一生

論功績,他的祖父奕訢是世襲的鐵帽子王,發動辛酉政變,推行洋務運動,幫助皇室實現中興,可以說居功至偉;論血緣,溥偉是道光皇帝的嫡孫,光緒皇帝的侄子,絕對的皇室血統;論年齡,皇族溥字輩中,溥偉的年紀最長;論才智,更是不居人下,這繼承人之位十有八九就是他的了。溥偉心中暗自竊喜,他一直在默默等待著。

他哪來的自信,除了自身底氣比較紮實,名譽也不錯,更可喜的是,慈禧聽到有人推薦溥偉,付之一笑,未置可否,溥偉就開始自作多情,認為慈禧的笑就是默認他是下一個新皇帝了。誰知道這老太婆的笑是發自內心的微笑還是不懷好意的冷笑?

老太婆還沒有下結論,溥偉還沒開始著急,支持溥偉的人卻急了,紛紛上書拼命推薦,這個場景好像很熟悉,九子奪嫡的時候,八阿哥胤禩也是這樣眾星捧月被康熙一手封殺的。慈禧開始不爽了,她內心的龍意高深莫測,之所以中意溥儀,是因為慈禧自認為身體還好,找個小皇帝便於她擺佈,如此便能繼續把持朝政,又怎麼會選擇獨立自主、意氣風發的溥偉呢?

1908年11月13日,慈禧緊急召軍機大臣進宮議事,會議的主題是在溥字輩中選定一人承續大統。各軍機大臣一進宮,溥偉立即喜上心頭,覺得自己的好運來了,於是穿上親王朝服等待宣召。

可誰知從上午等到中午,又從中午等到傍晚,仍不見太監臨門。溥偉算來算去,這溥字輩中,按身份只有自己身為親王,承續大統捨我其誰呢?想到這裡,他再也坐不住了,利用職務之便,乾脆直奔皇宮而去。

沒想到當溥偉到宮門時,正遇上一頂轎子奉召進宮。兩頂轎子由於走得著急,差點衝撞了,溥偉緊隨小轎正欲進宮,太監伸手一攔:“太后老佛爺未宣親王進宮,請您留步。”

正在興頭上的溥偉大吼一聲:“你這個奴才,如此大膽,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小轎一進宮,宮門就關了。宮門關上的一瞬間,溥偉立刻意識到不妙,剛才唐突了。後來,這件事被傳揚成“小恭親王咆哮宮門”。

在宮中苦苦守候了一個晚上的溥偉,回到家中一夜無眠,沒想到第二天卻只等到了自己的堂弟、三歲的溥儀承繼大統,比自己還小三歲的叔叔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的結果。就這樣,溥偉與皇帝的寶座擦肩而過。

溥偉為此憤憤不已,竟然日久生病,且病勢洶洶,長久不愈,只好在家安心養病,求醫問藥。算了他想通了,沒做皇帝就沒什麼了不起,還是老老實實做他的恭親王吧!

小恭親王溥偉的熊熊野心與鬱郁一生

轉年,三歲的溥儀登基,28歲的溥偉前往跪拜朝賀。攝政王載灃接見時寒暄勉勵,溥偉垂臂恭聽,之後道出“名分已定,無須多言,奴子一定盡力報效朝廷”的決心。“決心”道罷,立獲嘉獎,載灃稱他“識大體,有先祖遺風”“辦事幹練為朝廷棟樑”,隨後經常宣他進宮商議國事,儼然成了沒有軍機大臣名分的軍機大臣。

載灃和溥偉一樣,也是沒啥實權的。

最有實權的,就是那個矮胖的袁大頭。朝廷36鎮軍丁,袁世凱手握6鎮,而這6鎮均為北洋雄兵,駐防直隸,拱守京畿。

載灃和溥儀垂涎已久,但始終有賊心無賊膽。

有一回,載灃、溥偉叔侄議事,溥偉大發宏論,說袁世凱就是曹操轉世,想當初漢獻帝未滅曹操,最終斷送江山。如今“曹操”再現,可千萬別走漢獻帝的老路。溥偉還獻計,可效當年康熙除鰲拜之法,在龍案前擺一缺腿椅子,然後上諭“賜坐”,待袁世凱一坐,勢必失禮,接下來就辦他君前失禮之罪。

載灃搖頭連稱不妥,所謂的“君前失禮”也不為大過,無非罰幾個月的俸祿而已。接下來溥偉又獻一策,說他手中有咸豐御賜的金桃皮鞘白虹刀,待袁世凱上朝之際,他揮刀斬之,為朝廷除害。載灃聽後連誇“此計甚妙”。

然而,待載灃就此徵詢軍機大臣張之洞的意見時,張之洞驚出一身冷汗,堅決不同意。

但溥偉不以為然,朝裡朝外大罵袁世凱為“曹操”,且四處張揚“曹操”不除,江山不穩。經他這一鼓動,皇親貴戚紛紛上折,奏請誅殺袁世凱。一時間朝堂之上,贊不贊同誅殺袁世凱成了忠不忠於大清的分水嶺。老謀深算的袁世凱審時度勢之後,以退為進,迴歸故里釣魚去了。

突然間,武昌城頭打響了推翻帝制的槍聲,江南驟變。少了袁世凱的朝廷不知所措,原本就胸無機謀的載灃徹夜難眠。北洋諸鎮和朝廷中的袁氏故舊提出了請袁世凱回京主持大局的主張。載灃明知請神容易送神難,可形勢逼人,只能孤注一擲。

於是,聖諭出京,召袁世凱勤王。回到北京的袁世凱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迅速調兵遣將,卻又緩進慢行,一邊把朝廷玩弄於股掌之上,一邊則讓革命軍成了他的提線木偶,用北洋諸鎮要挾武昌,又用武昌逼迫朝廷,他則從朝廷獲利,從武昌獲名。

在此期間,不甘寂寞的溥偉也沒閒著,他挑頭組織了宗社黨——大清宗親組成的黨,綱領就是反對袁世凱、反對議和。其實與其名曰宗社黨,不如直稱神侃黨,因為每每聚會,無非這位獻計,那位獻謀,用意當然為大清,但所獻之計、所獻之謀不是出自《三國演義》,便是源於酒肆中的傳說。還有幾位老夫子,一張口便子曰詩云,聽上去頭頭是道,細一品什麼用都沒有。但溥偉覺得挺好,找到了領袖的感覺。

隆裕太后和載灃召軍機大臣、宗室貴戚進宮開御前會議,專題商討退不退位的問題。慶親王奕劻贊成退位:“大清氣數已盡,退位可使全國臣民免於戰火浩劫……”話語未盡,溥偉便挺身而出,堅決不同意,獻上“拖字計”。袁世凱豈會被這小兒科的計謀所騙?

於是,御前會議再次召開。奕劻告了病假,前來參加的大多低頭不語,連溥偉也沒再獻策,只在散會之前慷慨了一句:“有我溥偉在,大清不會亡!”

回到恭王府後,溥偉依然面含慍色,道出感慨:“朝廷懦弱,不足與謀。”第二天,他便離開北京,趕奔青島,他要跟德國共謀了。可德國人根本不搭理他,於是他轉到青島,想借日本之勢力挽救大清。怎料遇上日本間諜,只是想利用他進而達到佔領東三省的目的。為此,日本間諜向日本內閣建議,扶植溥偉在瀋陽登基,國號為“明光帝國”。

溥偉對此非常感激,欣喜異常,曾身著親王朝服在日本警察、憲兵的保衛下拜謁瀋陽的皇陵,祭奠列祖列宗。此舉引出不少議論,有人判斷拜謁祖陵是登基稱帝的前奏,過不了多久溥偉便是聖上了。可也有人說宣統皇帝尚在,溥偉登基就是謀權篡位。

其實,是溥偉登基稱帝建“明光帝國”,還是溥儀復位建“滿洲國”,他們自己做不了主,因為決定權在日本人手中。最終,溥儀被弄出天津,現身長春,成了“滿洲國”皇帝。溥偉再一次與帝位擦肩而過,但是他那股復辟大清的狂熱勁兒並沒有就此打住,反倒越來越邪性了。

不知是怕溥偉影響溥儀,還是怕哥兒倆見面爭吵,反正一個被圈在大連,一個被圈在長春,日本人就是不讓他們見面。唯一的一次見面,是在溥儀登基大典之後,溥偉再三要求前往朝賀,在日本人的“保護”下,溥偉由大連到達長春。這是兄弟倆最後的一次見面,而且見面的時間極短。

溥偉行過大禮之後,只對皇帝說了兩句話:頭一句是“名分已定,無須多言,奴才一定報效朝廷”;再一句是“有我溥偉在,大清不會亡”。這兩句話對溥儀來說並不陌生,都是溥偉曾經的表態和決心。

溥儀既沒挽留,也沒委任這位以復辟大清為天下第一要務的恭親王以實差。是溥儀容不下他呢,還是日本人定下的方略?無案可查,無從考證。次日清晨,吵著要來朝賀的溥偉執意即刻迴轉大連,好像再多待一天就將大禍臨頭似的。

此後,但凡有人以幫助復辟大清為名伸手要錢,溥偉立賞不待。就這樣,時日一久,溥偉囊中羞澀了。銀行的欠款要還,復辟大清的光輝偉業更不能半途而廢。所以,溥偉一跺腳,把恭王府賣了。他的理由是:“我殫精竭慮散盡家財全是為復辟大清啊!”

抱著委屈的溥偉於1936年離開人世,想必他死的時候還抱著更大的委屈:“想當年,若立我為帝,何至於社稷被毀!”不知在溥偉垂危之際,是否後悔,是否覺悟,是否認識到他這一生幹盡荒唐事?但他這一輩子確實猶如華麗的竹籃反反覆覆地打水,打來打去財盡人亡,夢卻未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