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作文解析:耕耘與收穫

世界歷史 戀愛 史記 讀書 錢學森 吳老師作文課 2019-04-14

一、考場真題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

有一個充滿幻想的青年,他想擁有世間的一切美好,但又覺得追求的歷程太艱辛,一個人看到他焦躁苦悶的樣子,給他指點:“蓬萊仙山有個神店那裡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青年聽了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地去尋找,終於找到了那個神店。只見店裡站著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青年走過去虔誠問道:“您這裡出售什麼?”“你內心渴望的所有東西。”老者回答。青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急切地說:“我要愛情、財富、智慧、快樂……”老者微笑著說:“年輕人,我們這裡不賣果實,只出售種子。”

要求:(1)除詩歌、戲劇外,體裁不限;不得套寫,抄襲。(2)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數不少於600字。

二、真題解析

這是一篇材料作文。從材料中老者的話可知,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可以直接拿到愛情、財富、智慧、快樂等,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才會獲得這種種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或事物。所以本文應圍繞耕耘與收穫來立意選材。

考場作文解析:耕耘與收穫

三、優秀作文

耕耘與收穫

但問耕耘,莫問收穫是一種精神,一種專心於事業,不求回報,不問榮利的高尚情操。

居里夫人擁有了這種精神,所以在發現鐳後將其提煉方法公佈於世,促進了人類科技的進步。鄧稼先擁有了這種精神,所以才能在當時科學技術尚處落後的祖國排除萬難,成為兩彈元勳。司馬遷擁有了這種精神,所以才能忍受社會給予他的歧視和痛苦,頑強地完成了流傳千古的《史記》。

在二十一世紀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但問耕耘,莫問收穫”是每一位公民都應該具備的精神,其必定會促使社會更加高速發展。

政府官員有了它,才能抵制榮利的誘惑,專心為民,清正廉潔,成為一個為人民的好官,科研人員有了它,才排除功利之心,專心致志地研究,才能儘自己的才智取得成果,促進人類科技的發展。中學生有了它,才能專心學習勤奮努力,不斷進取,實現康有為“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的願望。

作為當代青年,偉大科學家錢學森無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錢老建國初年排除萬難,回到了需要他的祖國,除了一顆愛國心外其中也包含了一種“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的精神,正因為有這種精神,錢老才能在艱苦的條件下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科研成果,他作為中國航天的先行者,在治學做人方面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我們國家也正需要錢老這樣的人,也需要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的精神。

回望人類歷史,人類社會每一次飛躍,科技每一次進步,都與“但問耕耘,莫問收穫”本關。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個人,若想進一步發展,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必須具備這種精神。

道理是顯而易見的,若沒有這種精神,怎能造就出排除萬難,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呢?沒有意志力怎能成為人才?沒有吃苦耐勞、優秀堅韌的人才又怎能做事業做強做大?商業經濟不發展個人力量又怎能取得進步?

所以,“但問耕耘,莫問收穫”既是一種精神又可是一種促使社會乃至企業發展強大推動力。

因此,我們必須培養自己“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的精神。

四、作文點評

這是一篇議論文。題目“耕耘與收穫”是本文的論點。第一段直接點明論題: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然後依次論述了這種精神對人成長的重要,對人類歷史和社會的重要。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最的一段總結全文,得出結論:我們必須培養自己“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的精神。全文結構嚴謹,語言有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