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南城門夜色。

河朔雄鎮 三層城垣

“安史之亂”後,安祿山的部將張忠志帶領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歸降朝廷。唐朝封其為趙國公,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賜姓名李寶臣。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正定城也隨著成德軍節度使軍事防禦的需要,不斷擴建改建。逐漸形成堪比京城長安的三道城垣和周長24裡的宏達外郭。

永泰二年(766)滹沱河洪水泛溢,恆州城垣被洪水衝擊而坍塌,李寶臣藉機大肆拓建真定城,強化軍事防禦功能。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南城門夜色。

河朔雄鎮 三層城垣

“安史之亂”後,安祿山的部將張忠志帶領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歸降朝廷。唐朝封其為趙國公,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賜姓名李寶臣。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正定城也隨著成德軍節度使軍事防禦的需要,不斷擴建改建。逐漸形成堪比京城長安的三道城垣和周長24裡的宏達外郭。

永泰二年(766)滹沱河洪水泛溢,恆州城垣被洪水衝擊而坍塌,李寶臣藉機大肆拓建真定城,強化軍事防禦功能。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光緒《正定縣誌》卷七《事紀》記載李寶臣拓建恆州城之事。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南城門夜色。

河朔雄鎮 三層城垣

“安史之亂”後,安祿山的部將張忠志帶領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歸降朝廷。唐朝封其為趙國公,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賜姓名李寶臣。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正定城也隨著成德軍節度使軍事防禦的需要,不斷擴建改建。逐漸形成堪比京城長安的三道城垣和周長24裡的宏達外郭。

永泰二年(766)滹沱河洪水泛溢,恆州城垣被洪水衝擊而坍塌,李寶臣藉機大肆拓建真定城,強化軍事防禦功能。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光緒《正定縣誌》卷七《事紀》記載李寶臣拓建恆州城之事。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平面圖。

《讀史方輿紀要》稱:常山郡“舊城週二十里,唐寶應中成德帥李寶臣築。”

正定的城垣符合傳統州城格局,“內之為城,外之為廓”。正定是成德軍節度使駐地,與魏博節度使(駐大名)、幽州節度使(駐今北京),並稱河朔三雄鎮。這些藩鎮節度使是唐朝難以控制的土皇帝,李寶臣及其繼任藩帥,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悍將,他們不管朝廷的規制,肆意擴建城垣,唐後期正定城有三道城垣,最內為牙城,也稱子城、衙城,是節度使大都督府城,在今正定縣政府一帶,衙城北面以潭園為界,南面到《李寶臣記功碑》和2000年發現的後晉節度使安重榮巨碑處。周長約1.5公里,牙城內是節度使家眷與衛隊居住地。園林樓榭,宮署巍峨,是藩鎮割據的禁城。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南城門夜色。

河朔雄鎮 三層城垣

“安史之亂”後,安祿山的部將張忠志帶領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歸降朝廷。唐朝封其為趙國公,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賜姓名李寶臣。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正定城也隨著成德軍節度使軍事防禦的需要,不斷擴建改建。逐漸形成堪比京城長安的三道城垣和周長24裡的宏達外郭。

永泰二年(766)滹沱河洪水泛溢,恆州城垣被洪水衝擊而坍塌,李寶臣藉機大肆拓建真定城,強化軍事防禦功能。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光緒《正定縣誌》卷七《事紀》記載李寶臣拓建恆州城之事。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平面圖。

《讀史方輿紀要》稱:常山郡“舊城週二十里,唐寶應中成德帥李寶臣築。”

正定的城垣符合傳統州城格局,“內之為城,外之為廓”。正定是成德軍節度使駐地,與魏博節度使(駐大名)、幽州節度使(駐今北京),並稱河朔三雄鎮。這些藩鎮節度使是唐朝難以控制的土皇帝,李寶臣及其繼任藩帥,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悍將,他們不管朝廷的規制,肆意擴建城垣,唐後期正定城有三道城垣,最內為牙城,也稱子城、衙城,是節度使大都督府城,在今正定縣政府一帶,衙城北面以潭園為界,南面到《李寶臣記功碑》和2000年發現的後晉節度使安重榮巨碑處。周長約1.5公里,牙城內是節度使家眷與衛隊居住地。園林樓榭,宮署巍峨,是藩鎮割據的禁城。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外郭東門建築平面圖。

牙城之外、外郭之內是內城,為居住、商貿、寺觀街坊區,周長約9裡。元代納新在《河朔訪古記》中明確記載“陽和樓乃真定城之南門”。城內居民區和商業區分若干街坊。有敬愛坊、安業坊、井樓坊、宣化坊等,還有繡女局、織錦院等作坊區。

內城外是農田、湖沼和菜地,供戰爭時應急吃用。一直到20世紀初期日本、德國攝影師拍攝的正定老照片,陽和樓以南依然是農田菜地。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南城門夜色。

河朔雄鎮 三層城垣

“安史之亂”後,安祿山的部將張忠志帶領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歸降朝廷。唐朝封其為趙國公,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賜姓名李寶臣。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正定城也隨著成德軍節度使軍事防禦的需要,不斷擴建改建。逐漸形成堪比京城長安的三道城垣和周長24裡的宏達外郭。

永泰二年(766)滹沱河洪水泛溢,恆州城垣被洪水衝擊而坍塌,李寶臣藉機大肆拓建真定城,強化軍事防禦功能。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光緒《正定縣誌》卷七《事紀》記載李寶臣拓建恆州城之事。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平面圖。

《讀史方輿紀要》稱:常山郡“舊城週二十里,唐寶應中成德帥李寶臣築。”

正定的城垣符合傳統州城格局,“內之為城,外之為廓”。正定是成德軍節度使駐地,與魏博節度使(駐大名)、幽州節度使(駐今北京),並稱河朔三雄鎮。這些藩鎮節度使是唐朝難以控制的土皇帝,李寶臣及其繼任藩帥,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悍將,他們不管朝廷的規制,肆意擴建城垣,唐後期正定城有三道城垣,最內為牙城,也稱子城、衙城,是節度使大都督府城,在今正定縣政府一帶,衙城北面以潭園為界,南面到《李寶臣記功碑》和2000年發現的後晉節度使安重榮巨碑處。周長約1.5公里,牙城內是節度使家眷與衛隊居住地。園林樓榭,宮署巍峨,是藩鎮割據的禁城。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外郭東門建築平面圖。

牙城之外、外郭之內是內城,為居住、商貿、寺觀街坊區,周長約9裡。元代納新在《河朔訪古記》中明確記載“陽和樓乃真定城之南門”。城內居民區和商業區分若干街坊。有敬愛坊、安業坊、井樓坊、宣化坊等,還有繡女局、織錦院等作坊區。

內城外是農田、湖沼和菜地,供戰爭時應急吃用。一直到20世紀初期日本、德國攝影師拍攝的正定老照片,陽和樓以南依然是農田菜地。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民國時期陽和樓、臨濟寺以南的農田冬景。

正定城外郭呈“官帽”形,取“天滿西北,地缺東南”之意,西北飽滿,東南稍缺,凹處可減緩滹沱河水沖刷城牆。外郭城垣周長24華里,高3丈2尺,城牆寬3丈,設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東門名迎旭(後改環翠),西門名鎮遠;南門名長樂;北門名永安。四座城門上都建有高大的城樓。城門外均建有甕城,甕城外還有月城。城門和月城城門方向都與城牆垂直,而甕城門與城門有90度夾角,形成曲折迴旋的防禦體系,要進入城垣內,需要繞三道門,而且正定的甕城比西安、南京舊城都大很多,足見其軍事地位的重要。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南城門夜色。

河朔雄鎮 三層城垣

“安史之亂”後,安祿山的部將張忠志帶領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歸降朝廷。唐朝封其為趙國公,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賜姓名李寶臣。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正定城也隨著成德軍節度使軍事防禦的需要,不斷擴建改建。逐漸形成堪比京城長安的三道城垣和周長24裡的宏達外郭。

永泰二年(766)滹沱河洪水泛溢,恆州城垣被洪水衝擊而坍塌,李寶臣藉機大肆拓建真定城,強化軍事防禦功能。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光緒《正定縣誌》卷七《事紀》記載李寶臣拓建恆州城之事。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平面圖。

《讀史方輿紀要》稱:常山郡“舊城週二十里,唐寶應中成德帥李寶臣築。”

正定的城垣符合傳統州城格局,“內之為城,外之為廓”。正定是成德軍節度使駐地,與魏博節度使(駐大名)、幽州節度使(駐今北京),並稱河朔三雄鎮。這些藩鎮節度使是唐朝難以控制的土皇帝,李寶臣及其繼任藩帥,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悍將,他們不管朝廷的規制,肆意擴建城垣,唐後期正定城有三道城垣,最內為牙城,也稱子城、衙城,是節度使大都督府城,在今正定縣政府一帶,衙城北面以潭園為界,南面到《李寶臣記功碑》和2000年發現的後晉節度使安重榮巨碑處。周長約1.5公里,牙城內是節度使家眷與衛隊居住地。園林樓榭,宮署巍峨,是藩鎮割據的禁城。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外郭東門建築平面圖。

牙城之外、外郭之內是內城,為居住、商貿、寺觀街坊區,周長約9裡。元代納新在《河朔訪古記》中明確記載“陽和樓乃真定城之南門”。城內居民區和商業區分若干街坊。有敬愛坊、安業坊、井樓坊、宣化坊等,還有繡女局、織錦院等作坊區。

內城外是農田、湖沼和菜地,供戰爭時應急吃用。一直到20世紀初期日本、德國攝影師拍攝的正定老照片,陽和樓以南依然是農田菜地。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民國時期陽和樓、臨濟寺以南的農田冬景。

正定城外郭呈“官帽”形,取“天滿西北,地缺東南”之意,西北飽滿,東南稍缺,凹處可減緩滹沱河水沖刷城牆。外郭城垣周長24華里,高3丈2尺,城牆寬3丈,設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東門名迎旭(後改環翠),西門名鎮遠;南門名長樂;北門名永安。四座城門上都建有高大的城樓。城門外均建有甕城,甕城外還有月城。城門和月城城門方向都與城牆垂直,而甕城門與城門有90度夾角,形成曲折迴旋的防禦體系,要進入城垣內,需要繞三道門,而且正定的甕城比西安、南京舊城都大很多,足見其軍事地位的重要。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民國時期正定城外郭南門地形圖(局部)

北宋時期,真定是河北西路首府,潘美、歐陽修、沈括等歷史名人都在此為官。到明代以後,內城的軍事作用逐漸淡化,城垣被佔據,僅留下一座陽和樓作為內城的象徵。2018年以來河北省文物考古隊在正定開元寺及周邊考古發掘證明,真定城確實存在內城的城牆。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南城門夜色。

河朔雄鎮 三層城垣

“安史之亂”後,安祿山的部將張忠志帶領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歸降朝廷。唐朝封其為趙國公,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賜姓名李寶臣。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正定城也隨著成德軍節度使軍事防禦的需要,不斷擴建改建。逐漸形成堪比京城長安的三道城垣和周長24裡的宏達外郭。

永泰二年(766)滹沱河洪水泛溢,恆州城垣被洪水衝擊而坍塌,李寶臣藉機大肆拓建真定城,強化軍事防禦功能。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光緒《正定縣誌》卷七《事紀》記載李寶臣拓建恆州城之事。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平面圖。

《讀史方輿紀要》稱:常山郡“舊城週二十里,唐寶應中成德帥李寶臣築。”

正定的城垣符合傳統州城格局,“內之為城,外之為廓”。正定是成德軍節度使駐地,與魏博節度使(駐大名)、幽州節度使(駐今北京),並稱河朔三雄鎮。這些藩鎮節度使是唐朝難以控制的土皇帝,李寶臣及其繼任藩帥,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悍將,他們不管朝廷的規制,肆意擴建城垣,唐後期正定城有三道城垣,最內為牙城,也稱子城、衙城,是節度使大都督府城,在今正定縣政府一帶,衙城北面以潭園為界,南面到《李寶臣記功碑》和2000年發現的後晉節度使安重榮巨碑處。周長約1.5公里,牙城內是節度使家眷與衛隊居住地。園林樓榭,宮署巍峨,是藩鎮割據的禁城。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外郭東門建築平面圖。

牙城之外、外郭之內是內城,為居住、商貿、寺觀街坊區,周長約9裡。元代納新在《河朔訪古記》中明確記載“陽和樓乃真定城之南門”。城內居民區和商業區分若干街坊。有敬愛坊、安業坊、井樓坊、宣化坊等,還有繡女局、織錦院等作坊區。

內城外是農田、湖沼和菜地,供戰爭時應急吃用。一直到20世紀初期日本、德國攝影師拍攝的正定老照片,陽和樓以南依然是農田菜地。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民國時期陽和樓、臨濟寺以南的農田冬景。

正定城外郭呈“官帽”形,取“天滿西北,地缺東南”之意,西北飽滿,東南稍缺,凹處可減緩滹沱河水沖刷城牆。外郭城垣周長24華里,高3丈2尺,城牆寬3丈,設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東門名迎旭(後改環翠),西門名鎮遠;南門名長樂;北門名永安。四座城門上都建有高大的城樓。城門外均建有甕城,甕城外還有月城。城門和月城城門方向都與城牆垂直,而甕城門與城門有90度夾角,形成曲折迴旋的防禦體系,要進入城垣內,需要繞三道門,而且正定的甕城比西安、南京舊城都大很多,足見其軍事地位的重要。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民國時期正定城外郭南門地形圖(局部)

北宋時期,真定是河北西路首府,潘美、歐陽修、沈括等歷史名人都在此為官。到明代以後,內城的軍事作用逐漸淡化,城垣被佔據,僅留下一座陽和樓作為內城的象徵。2018年以來河北省文物考古隊在正定開元寺及周邊考古發掘證明,真定城確實存在內城的城牆。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18年復建的正定陽和樓及其附近街區。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南城門夜色。

河朔雄鎮 三層城垣

“安史之亂”後,安祿山的部將張忠志帶領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歸降朝廷。唐朝封其為趙國公,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賜姓名李寶臣。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正定城也隨著成德軍節度使軍事防禦的需要,不斷擴建改建。逐漸形成堪比京城長安的三道城垣和周長24裡的宏達外郭。

永泰二年(766)滹沱河洪水泛溢,恆州城垣被洪水衝擊而坍塌,李寶臣藉機大肆拓建真定城,強化軍事防禦功能。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光緒《正定縣誌》卷七《事紀》記載李寶臣拓建恆州城之事。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平面圖。

《讀史方輿紀要》稱:常山郡“舊城週二十里,唐寶應中成德帥李寶臣築。”

正定的城垣符合傳統州城格局,“內之為城,外之為廓”。正定是成德軍節度使駐地,與魏博節度使(駐大名)、幽州節度使(駐今北京),並稱河朔三雄鎮。這些藩鎮節度使是唐朝難以控制的土皇帝,李寶臣及其繼任藩帥,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悍將,他們不管朝廷的規制,肆意擴建城垣,唐後期正定城有三道城垣,最內為牙城,也稱子城、衙城,是節度使大都督府城,在今正定縣政府一帶,衙城北面以潭園為界,南面到《李寶臣記功碑》和2000年發現的後晉節度使安重榮巨碑處。周長約1.5公里,牙城內是節度使家眷與衛隊居住地。園林樓榭,宮署巍峨,是藩鎮割據的禁城。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外郭東門建築平面圖。

牙城之外、外郭之內是內城,為居住、商貿、寺觀街坊區,周長約9裡。元代納新在《河朔訪古記》中明確記載“陽和樓乃真定城之南門”。城內居民區和商業區分若干街坊。有敬愛坊、安業坊、井樓坊、宣化坊等,還有繡女局、織錦院等作坊區。

內城外是農田、湖沼和菜地,供戰爭時應急吃用。一直到20世紀初期日本、德國攝影師拍攝的正定老照片,陽和樓以南依然是農田菜地。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民國時期陽和樓、臨濟寺以南的農田冬景。

正定城外郭呈“官帽”形,取“天滿西北,地缺東南”之意,西北飽滿,東南稍缺,凹處可減緩滹沱河水沖刷城牆。外郭城垣周長24華里,高3丈2尺,城牆寬3丈,設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東門名迎旭(後改環翠),西門名鎮遠;南門名長樂;北門名永安。四座城門上都建有高大的城樓。城門外均建有甕城,甕城外還有月城。城門和月城城門方向都與城牆垂直,而甕城門與城門有90度夾角,形成曲折迴旋的防禦體系,要進入城垣內,需要繞三道門,而且正定的甕城比西安、南京舊城都大很多,足見其軍事地位的重要。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民國時期正定城外郭南門地形圖(局部)

北宋時期,真定是河北西路首府,潘美、歐陽修、沈括等歷史名人都在此為官。到明代以後,內城的軍事作用逐漸淡化,城垣被佔據,僅留下一座陽和樓作為內城的象徵。2018年以來河北省文物考古隊在正定開元寺及周邊考古發掘證明,真定城確實存在內城的城牆。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18年復建的正定陽和樓及其附近街區。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內城拆除後,正定外郭的南城門與北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南門偏西,北門偏東,因此,南北城門對應的主幹道與東西城門對應的主幹道形成兩個十字。對應南門的為大十字街,對應北門的為小十字街。

目前,正定文物保護與古城風貌恢復均取得可喜成就,成為河北省會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文化名城,正定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成就感中,幸福指數逐日提升。

古城巍峨,俯瞰滹沱,

千年古郡,壯哉樓閣。

改革開放,政通人和。

美哉正定,壯哉古城。

"

撰文:樑勇

燕趙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新經濟研究會智庫專家。

歷史文化名城正定,

是一座充滿傳奇的千年古城。

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祁曾經說:

河朔乃天下之根本,

真定乃河朔之根本。

這座古城有三道城垣,

湖光園林,風景旖旎,

是河北中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千年故壘 北朝古郡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清雍正前一直稱真定,名字為漢高祖劉邦欽定。城垣始建於東晉十六國的戰亂時期,本是前燕皇子慕容恪創建的一座軍事堡壘---安樂壘。

公元350年,慕容恪阻擊冉閔於滹沱河,隨後在滹沱河北岸築安樂壘。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00年正定發掘出五代後晉成德軍節度使安重榮記功碑殘部“安樂壘”字樣。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進攻後燕,登上常山郡城(今石家莊市東古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就把常山郡遷到安樂壘,從此這裡就成為常山郡治所,堪稱“千年古郡”。

北周在安樂壘置恆州,並擴建城池,將土城改為石砌城垣。

隋文帝崇信佛教,頒詔各州建僧尼二寺。恆州刺史王孝仙奉旨在州城創建龍藏寺,並鐫刻了被後世稱為楷書第一碑的《隋龍藏寺碑》。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隋龍藏寺碑》。

唐朝武德四年,李世民剿滅竇建德、劉黑闥,把真定縣北遷安樂壘。從此,這裡成為恆州和真定縣兩級政區的治所。開元十四年(726)唐玄宗於真定城置恆陽軍都督府,軍事地位得到提高。當時邊塞詩人高適經真定,留下了《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的詩篇,贊詠真定“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確是一座繁盛、富庶的城市。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南城門夜色。

河朔雄鎮 三層城垣

“安史之亂”後,安祿山的部將張忠志帶領恆、趙、深、冀、易、定六州戰卒五萬人歸降朝廷。唐朝封其為趙國公,禮部尚書,成德軍節度使兼恆州刺史,賜姓名李寶臣。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正定城也隨著成德軍節度使軍事防禦的需要,不斷擴建改建。逐漸形成堪比京城長安的三道城垣和周長24裡的宏達外郭。

永泰二年(766)滹沱河洪水泛溢,恆州城垣被洪水衝擊而坍塌,李寶臣藉機大肆拓建真定城,強化軍事防禦功能。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光緒《正定縣誌》卷七《事紀》記載李寶臣拓建恆州城之事。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平面圖。

《讀史方輿紀要》稱:常山郡“舊城週二十里,唐寶應中成德帥李寶臣築。”

正定的城垣符合傳統州城格局,“內之為城,外之為廓”。正定是成德軍節度使駐地,與魏博節度使(駐大名)、幽州節度使(駐今北京),並稱河朔三雄鎮。這些藩鎮節度使是唐朝難以控制的土皇帝,李寶臣及其繼任藩帥,大都是北方少數民族悍將,他們不管朝廷的規制,肆意擴建城垣,唐後期正定城有三道城垣,最內為牙城,也稱子城、衙城,是節度使大都督府城,在今正定縣政府一帶,衙城北面以潭園為界,南面到《李寶臣記功碑》和2000年發現的後晉節度使安重榮巨碑處。周長約1.5公里,牙城內是節度使家眷與衛隊居住地。園林樓榭,宮署巍峨,是藩鎮割據的禁城。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正定城外郭東門建築平面圖。

牙城之外、外郭之內是內城,為居住、商貿、寺觀街坊區,周長約9裡。元代納新在《河朔訪古記》中明確記載“陽和樓乃真定城之南門”。城內居民區和商業區分若干街坊。有敬愛坊、安業坊、井樓坊、宣化坊等,還有繡女局、織錦院等作坊區。

內城外是農田、湖沼和菜地,供戰爭時應急吃用。一直到20世紀初期日本、德國攝影師拍攝的正定老照片,陽和樓以南依然是農田菜地。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民國時期陽和樓、臨濟寺以南的農田冬景。

正定城外郭呈“官帽”形,取“天滿西北,地缺東南”之意,西北飽滿,東南稍缺,凹處可減緩滹沱河水沖刷城牆。外郭城垣周長24華里,高3丈2尺,城牆寬3丈,設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東門名迎旭(後改環翠),西門名鎮遠;南門名長樂;北門名永安。四座城門上都建有高大的城樓。城門外均建有甕城,甕城外還有月城。城門和月城城門方向都與城牆垂直,而甕城門與城門有90度夾角,形成曲折迴旋的防禦體系,要進入城垣內,需要繞三道門,而且正定的甕城比西安、南京舊城都大很多,足見其軍事地位的重要。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民國時期正定城外郭南門地形圖(局部)

北宋時期,真定是河北西路首府,潘美、歐陽修、沈括等歷史名人都在此為官。到明代以後,內城的軍事作用逐漸淡化,城垣被佔據,僅留下一座陽和樓作為內城的象徵。2018年以來河北省文物考古隊在正定開元寺及周邊考古發掘證明,真定城確實存在內城的城牆。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2018年復建的正定陽和樓及其附近街區。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內城拆除後,正定外郭的南城門與北門不在一條中軸線上,南門偏西,北門偏東,因此,南北城門對應的主幹道與東西城門對應的主幹道形成兩個十字。對應南門的為大十字街,對應北門的為小十字街。

目前,正定文物保護與古城風貌恢復均取得可喜成就,成為河北省會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文化名城,正定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成就感中,幸福指數逐日提升。

古城巍峨,俯瞰滹沱,

千年古郡,壯哉樓閣。

改革開放,政通人和。

美哉正定,壯哉古城。

石家莊日報印象正定特輯│千年古郡 河朔雄鎮

編輯│閆豔麗

審核│張明星、馮金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