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

鑄劍為犁寫奇蹟 戈壁明珠更耀眼

——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

鑄劍為犁寫奇蹟 戈壁明珠更耀眼

——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新疆準噶爾盆地南緣,緊依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五〇團,今年春天干部群眾在這裡栽下的500畝重點防護林、1400畝生態防護林長勢喜人。由於楔入沙漠的這個團場的不懈努力,近70年來,綠色始終在這片土地上蔓延……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進駐人跡罕至的戈壁荒原,鑄劍為犁、屯墾戍邊。這片荒原,便是一五〇團所在的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轄域。

其時,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夏季,風沙撲面,掠過沙漠的熱風,吸噬著地表水;冬日,寒風刺骨,雪深及膝,行走在茫茫大地,每一步都很艱難。

在艱苦的環境裡,兵團人創造了奇蹟——亙古荒原上矗起了石河子這座“軍墾第一城”。歷經近70載春秋,這顆“戈壁明珠”愈發閃亮。

“現在,師市轄區內有1300餘家企業、18個科研機構、14所大中專院校,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各有1個,自治區級工業園區3個。”石河子市黨委書記、八師政委董沂峰言語中透著自豪。‍

這座城,篳路藍縷、賢才輩出

鑄就“英雄之城”

“這一犁,播下理想和希望,讓這個城市邁出了第一步。開拓者們奮力拉動的犁,是這座城市永久的記憶。”走進石河子,遊客總會在遊憩廣場《軍墾第一犁》雕塑前駐足。

戈壁荒灘成為錦繡綠洲,“一張白紙”變身一座新城,始自軍墾戰士的犁鏵……1950年初,王震將軍策馬瑪納斯河西岸,率部踏勘地形、運籌建設。“我們要在此開天闢地,建一座新城留給後世!”將軍振臂一呼,揮師亙古荒原,軍墾戰士們劃出了石河子開發建設的第一犁。

“聽風當聽歌,下雨當水喝,土塊當枕頭,蘆葦當被窩”。在“軍墾第一連”,今年82歲的老連長鬍有才回憶起激情歲月,心情依然豪邁:“心向祖國,建設邊疆,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將廢槍炮冶煉,做成農具坎土曼;用三支步槍和一碗水,組裝成土製“瞄準儀”;戰馬被訓練“改行”,轉入墾荒犁地行列……戰鬥英雄們放下武器扛起工具,住地窩子、喝澇壩水、吃粗糧飯,克服了物資短缺、環境艱苦等重重困難,成為了開發建設的英雄。

當年的艱苦程度,如今難以想象。開發建設初期,軍墾戰士們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匆忙間忘帶碗筷,就用鐵鍬當飯碗;鐵鍬翻過來,還能寫字,一把鐵鍬既做生產工具,又做生活、學習用具。夏季,上工前還要“化妝”,把泥巴塗在脖子、小腿等暴露部位,以減少蚊蟲叮咬,下工時再跳進水渠裡“卸妝”……

“我們心中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一定要建設好‘軍墾第一城’。”八師原副政委、石河子市政協原主席陸振歐深情回憶,那時不覺得苦,大家都有一股子幹勁,精神頭十足,“白手起家搞建設,不靠艱苦奮鬥,不爭分奪秒,能站住腳嗎?”

回望來路,歷盡艱辛;堅持奮鬥,不忘初心。兵團人始終將“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作為“傳家寶”,在安邊固疆、民族團結、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領域賢才輩出。在第八師石河子市,還湧現出陳玉新、劉守仁、陳學庚、王英紅、程永革、張飈、徐江麗等一批先進人物。

“英雄不問出處,一切人才都要在戰場上見分曉。”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兵團考察調研,親切看望慰問兵團幹部群眾,當得知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機械專家陳學庚只有中專學歷時,稱讚他很不簡單。

“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令人備感振奮和鼓舞。”紮根兵團、在石河子工作半個多世紀的陳學庚,主持研發了棉花鋪膜播種機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石河子是開發建設的熱土,也是科研攻關的沃土,我要把全部才華奉獻給這裡。”他動情地說。‍

這座城,開放包容、兼收幷蓄


塑造“融合之城”

傍晚時分的石河子市遊憩廣場,人們載歌載舞、氣氛歡快。在這裡,有交誼舞愛好者,有民族舞“粉絲”,有豫劇票友,還能聽到秦腔一聲吼。兵團幹部群眾來自“五湖四海”,作為“軍墾第一城”,石河子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逐漸走向“融合之城”。


"

鑄劍為犁寫奇蹟 戈壁明珠更耀眼

——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新疆準噶爾盆地南緣,緊依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五〇團,今年春天干部群眾在這裡栽下的500畝重點防護林、1400畝生態防護林長勢喜人。由於楔入沙漠的這個團場的不懈努力,近70年來,綠色始終在這片土地上蔓延……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進駐人跡罕至的戈壁荒原,鑄劍為犁、屯墾戍邊。這片荒原,便是一五〇團所在的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轄域。

其時,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夏季,風沙撲面,掠過沙漠的熱風,吸噬著地表水;冬日,寒風刺骨,雪深及膝,行走在茫茫大地,每一步都很艱難。

在艱苦的環境裡,兵團人創造了奇蹟——亙古荒原上矗起了石河子這座“軍墾第一城”。歷經近70載春秋,這顆“戈壁明珠”愈發閃亮。

“現在,師市轄區內有1300餘家企業、18個科研機構、14所大中專院校,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各有1個,自治區級工業園區3個。”石河子市黨委書記、八師政委董沂峰言語中透著自豪。‍

這座城,篳路藍縷、賢才輩出

鑄就“英雄之城”

“這一犁,播下理想和希望,讓這個城市邁出了第一步。開拓者們奮力拉動的犁,是這座城市永久的記憶。”走進石河子,遊客總會在遊憩廣場《軍墾第一犁》雕塑前駐足。

戈壁荒灘成為錦繡綠洲,“一張白紙”變身一座新城,始自軍墾戰士的犁鏵……1950年初,王震將軍策馬瑪納斯河西岸,率部踏勘地形、運籌建設。“我們要在此開天闢地,建一座新城留給後世!”將軍振臂一呼,揮師亙古荒原,軍墾戰士們劃出了石河子開發建設的第一犁。

“聽風當聽歌,下雨當水喝,土塊當枕頭,蘆葦當被窩”。在“軍墾第一連”,今年82歲的老連長鬍有才回憶起激情歲月,心情依然豪邁:“心向祖國,建設邊疆,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將廢槍炮冶煉,做成農具坎土曼;用三支步槍和一碗水,組裝成土製“瞄準儀”;戰馬被訓練“改行”,轉入墾荒犁地行列……戰鬥英雄們放下武器扛起工具,住地窩子、喝澇壩水、吃粗糧飯,克服了物資短缺、環境艱苦等重重困難,成為了開發建設的英雄。

當年的艱苦程度,如今難以想象。開發建設初期,軍墾戰士們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匆忙間忘帶碗筷,就用鐵鍬當飯碗;鐵鍬翻過來,還能寫字,一把鐵鍬既做生產工具,又做生活、學習用具。夏季,上工前還要“化妝”,把泥巴塗在脖子、小腿等暴露部位,以減少蚊蟲叮咬,下工時再跳進水渠裡“卸妝”……

“我們心中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一定要建設好‘軍墾第一城’。”八師原副政委、石河子市政協原主席陸振歐深情回憶,那時不覺得苦,大家都有一股子幹勁,精神頭十足,“白手起家搞建設,不靠艱苦奮鬥,不爭分奪秒,能站住腳嗎?”

回望來路,歷盡艱辛;堅持奮鬥,不忘初心。兵團人始終將“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作為“傳家寶”,在安邊固疆、民族團結、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領域賢才輩出。在第八師石河子市,還湧現出陳玉新、劉守仁、陳學庚、王英紅、程永革、張飈、徐江麗等一批先進人物。

“英雄不問出處,一切人才都要在戰場上見分曉。”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兵團考察調研,親切看望慰問兵團幹部群眾,當得知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機械專家陳學庚只有中專學歷時,稱讚他很不簡單。

“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令人備感振奮和鼓舞。”紮根兵團、在石河子工作半個多世紀的陳學庚,主持研發了棉花鋪膜播種機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石河子是開發建設的熱土,也是科研攻關的沃土,我要把全部才華奉獻給這裡。”他動情地說。‍

這座城,開放包容、兼收幷蓄


塑造“融合之城”

傍晚時分的石河子市遊憩廣場,人們載歌載舞、氣氛歡快。在這裡,有交誼舞愛好者,有民族舞“粉絲”,有豫劇票友,還能聽到秦腔一聲吼。兵團幹部群眾來自“五湖四海”,作為“軍墾第一城”,石河子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逐漸走向“融合之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開發建設的帷幕拉開後,陸續匯聚了全國各地的建設者。開發一五〇團所在的莫索灣墾區時,來自不同地方的7人先遣隊帶著7桶水、4袋麵粉和10多斤鹹菜,安營沙漠邊緣,燃起了那裡百年來的第一堆篝火。

“屯墾戍邊是偉大的事業,大家為了共同的事業而來,並肩工作互相學習。”出生於廣西,在石河子工作、生活近70年的陸振歐說,包容大氣、海納百川,是這座城市的突出特質。

建設初期,各族兒女響應號召,投身邊疆建設。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有新的建設者被這裡的環境、氛圍所吸引。10年前,山東姑娘鄧慧芳大學畢業,報名成為西部計劃志願者,在八師石河子市服務,被當地和諧、包容的氛圍所感染,志願期結束後選擇了留下,現在已成為石河子市第九中學的骨幹教師。

“這裡的人樸實、包容、有愛心,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特別真摯,在這裡工作生活特別開心,工作不覺得累。”在石河子,鄧慧芳與同樣有著西部計劃志願者經歷的郭宗越相知相愛,夫妻倆成為“新時代的支邊青年”。

與鄧慧芳一樣,石河子市百優百棉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曉燕,也是被這裡的良好氛圍所吸引。2013年她從石河子大學畢業後,留下來與同學鄭欽華攜手創業。“因為依戀石河子,也因為這裡的發展空間大。”王曉燕告訴記者,不到6年時間,公司從最初的2個人發展到現在已有員工46人。

“牢固樹立兵地一盤棋思想,不斷創新完善兵地融合發展機制,創新完善利益調節與分享機制,深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實現兵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接受記者採訪時,董沂峰如是說。

今年,石河子市將與一河之隔的瑪納斯縣共建濱河公園,共推生態保護,加強經濟互動,還開通了連接兩地的公交車,兵地融合大文章越寫越深、越寫越長。‍

這座城,創新爭先、追求卓越


邁向“品質之城”

坐落在石河子的兵團軍墾博物館,濃縮了兵團墾荒創業史。記者在這裡發現,雖然當時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軍墾人始終堅持創新爭先,在生產建設中追求著高標準、高品質。

建城之初,軍墾人將一年發一套棉衣的制度改為兩年發一套,軍裝的口袋先由4個減到2個,後來又減去了全部口袋和衣領,節省的每一分錢全部投向經濟建設。軍墾博物館裡,一件打著296塊補丁的棉衣,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節衣縮食全力建設的軍墾人,在戈壁灘上建起了辦公樓、醫院、學校、商店、郵局和工廠;在外國專家眼中的“植棉禁區”,不但試種棉花成功,還將石河子打造成了優質棉基地。這裡紡出了新疆第一縷紗,織出了新疆第一匹布,生產出了新疆第一塊方塊糖……


"

鑄劍為犁寫奇蹟 戈壁明珠更耀眼

——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新疆準噶爾盆地南緣,緊依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五〇團,今年春天干部群眾在這裡栽下的500畝重點防護林、1400畝生態防護林長勢喜人。由於楔入沙漠的這個團場的不懈努力,近70年來,綠色始終在這片土地上蔓延……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進駐人跡罕至的戈壁荒原,鑄劍為犁、屯墾戍邊。這片荒原,便是一五〇團所在的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轄域。

其時,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夏季,風沙撲面,掠過沙漠的熱風,吸噬著地表水;冬日,寒風刺骨,雪深及膝,行走在茫茫大地,每一步都很艱難。

在艱苦的環境裡,兵團人創造了奇蹟——亙古荒原上矗起了石河子這座“軍墾第一城”。歷經近70載春秋,這顆“戈壁明珠”愈發閃亮。

“現在,師市轄區內有1300餘家企業、18個科研機構、14所大中專院校,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各有1個,自治區級工業園區3個。”石河子市黨委書記、八師政委董沂峰言語中透著自豪。‍

這座城,篳路藍縷、賢才輩出

鑄就“英雄之城”

“這一犁,播下理想和希望,讓這個城市邁出了第一步。開拓者們奮力拉動的犁,是這座城市永久的記憶。”走進石河子,遊客總會在遊憩廣場《軍墾第一犁》雕塑前駐足。

戈壁荒灘成為錦繡綠洲,“一張白紙”變身一座新城,始自軍墾戰士的犁鏵……1950年初,王震將軍策馬瑪納斯河西岸,率部踏勘地形、運籌建設。“我們要在此開天闢地,建一座新城留給後世!”將軍振臂一呼,揮師亙古荒原,軍墾戰士們劃出了石河子開發建設的第一犁。

“聽風當聽歌,下雨當水喝,土塊當枕頭,蘆葦當被窩”。在“軍墾第一連”,今年82歲的老連長鬍有才回憶起激情歲月,心情依然豪邁:“心向祖國,建設邊疆,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將廢槍炮冶煉,做成農具坎土曼;用三支步槍和一碗水,組裝成土製“瞄準儀”;戰馬被訓練“改行”,轉入墾荒犁地行列……戰鬥英雄們放下武器扛起工具,住地窩子、喝澇壩水、吃粗糧飯,克服了物資短缺、環境艱苦等重重困難,成為了開發建設的英雄。

當年的艱苦程度,如今難以想象。開發建設初期,軍墾戰士們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匆忙間忘帶碗筷,就用鐵鍬當飯碗;鐵鍬翻過來,還能寫字,一把鐵鍬既做生產工具,又做生活、學習用具。夏季,上工前還要“化妝”,把泥巴塗在脖子、小腿等暴露部位,以減少蚊蟲叮咬,下工時再跳進水渠裡“卸妝”……

“我們心中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一定要建設好‘軍墾第一城’。”八師原副政委、石河子市政協原主席陸振歐深情回憶,那時不覺得苦,大家都有一股子幹勁,精神頭十足,“白手起家搞建設,不靠艱苦奮鬥,不爭分奪秒,能站住腳嗎?”

回望來路,歷盡艱辛;堅持奮鬥,不忘初心。兵團人始終將“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作為“傳家寶”,在安邊固疆、民族團結、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領域賢才輩出。在第八師石河子市,還湧現出陳玉新、劉守仁、陳學庚、王英紅、程永革、張飈、徐江麗等一批先進人物。

“英雄不問出處,一切人才都要在戰場上見分曉。”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兵團考察調研,親切看望慰問兵團幹部群眾,當得知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機械專家陳學庚只有中專學歷時,稱讚他很不簡單。

“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令人備感振奮和鼓舞。”紮根兵團、在石河子工作半個多世紀的陳學庚,主持研發了棉花鋪膜播種機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石河子是開發建設的熱土,也是科研攻關的沃土,我要把全部才華奉獻給這裡。”他動情地說。‍

這座城,開放包容、兼收幷蓄


塑造“融合之城”

傍晚時分的石河子市遊憩廣場,人們載歌載舞、氣氛歡快。在這裡,有交誼舞愛好者,有民族舞“粉絲”,有豫劇票友,還能聽到秦腔一聲吼。兵團幹部群眾來自“五湖四海”,作為“軍墾第一城”,石河子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逐漸走向“融合之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開發建設的帷幕拉開後,陸續匯聚了全國各地的建設者。開發一五〇團所在的莫索灣墾區時,來自不同地方的7人先遣隊帶著7桶水、4袋麵粉和10多斤鹹菜,安營沙漠邊緣,燃起了那裡百年來的第一堆篝火。

“屯墾戍邊是偉大的事業,大家為了共同的事業而來,並肩工作互相學習。”出生於廣西,在石河子工作、生活近70年的陸振歐說,包容大氣、海納百川,是這座城市的突出特質。

建設初期,各族兒女響應號召,投身邊疆建設。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有新的建設者被這裡的環境、氛圍所吸引。10年前,山東姑娘鄧慧芳大學畢業,報名成為西部計劃志願者,在八師石河子市服務,被當地和諧、包容的氛圍所感染,志願期結束後選擇了留下,現在已成為石河子市第九中學的骨幹教師。

“這裡的人樸實、包容、有愛心,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特別真摯,在這裡工作生活特別開心,工作不覺得累。”在石河子,鄧慧芳與同樣有著西部計劃志願者經歷的郭宗越相知相愛,夫妻倆成為“新時代的支邊青年”。

與鄧慧芳一樣,石河子市百優百棉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曉燕,也是被這裡的良好氛圍所吸引。2013年她從石河子大學畢業後,留下來與同學鄭欽華攜手創業。“因為依戀石河子,也因為這裡的發展空間大。”王曉燕告訴記者,不到6年時間,公司從最初的2個人發展到現在已有員工46人。

“牢固樹立兵地一盤棋思想,不斷創新完善兵地融合發展機制,創新完善利益調節與分享機制,深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實現兵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接受記者採訪時,董沂峰如是說。

今年,石河子市將與一河之隔的瑪納斯縣共建濱河公園,共推生態保護,加強經濟互動,還開通了連接兩地的公交車,兵地融合大文章越寫越深、越寫越長。‍

這座城,創新爭先、追求卓越


邁向“品質之城”

坐落在石河子的兵團軍墾博物館,濃縮了兵團墾荒創業史。記者在這裡發現,雖然當時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軍墾人始終堅持創新爭先,在生產建設中追求著高標準、高品質。

建城之初,軍墾人將一年發一套棉衣的制度改為兩年發一套,軍裝的口袋先由4個減到2個,後來又減去了全部口袋和衣領,節省的每一分錢全部投向經濟建設。軍墾博物館裡,一件打著296塊補丁的棉衣,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節衣縮食全力建設的軍墾人,在戈壁灘上建起了辦公樓、醫院、學校、商店、郵局和工廠;在外國專家眼中的“植棉禁區”,不但試種棉花成功,還將石河子打造成了優質棉基地。這裡紡出了新疆第一縷紗,織出了新疆第一匹布,生產出了新疆第一塊方塊糖……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近70年來,八師石河子市在艱苦奮鬥中創新爭先,挺起了兵團經濟脊樑。這裡培育了化工、新材料、紡織、食品、能源、農業裝備等為支柱的新型工業化體系;以棉花、釀酒葡萄、番茄、果蔬和鮮奶、肉牛等為主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節水滴灌技術普遍推廣應用,棉花機械化採收面積佔播種面積的78%。

提升城市品質,離不開“綠色基因”。為了在戈壁荒原上生存、建設和發展,建城之初,軍墾人確定的“先栽樹、後鋪路,以樹定路、以樹定規劃”建設思路一直延續至今。目前,石河子城市綠地面積有258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秉持“以綠為先”的理念,石河子正在描畫“中”字形城市生態廊道。對城市空閒15畝以下的地塊,不再用於開發,全部進行綠化改造,建“口袋公園”。

聯合國“改善人類居住環境最佳範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一系列榮譽為“戈壁明珠”添彩,也成為石河子闊步邁向“品質之城”的有力註腳。

“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石河子都是一座不平凡的城市。市政府將準確把握城市發展脈絡,既登高望遠,也腳踏實地,努力建設人民引以為豪的幸福家園!”八師師長、石河子市市長鍾永毅話語鏗鏘。

70年,戈壁鉅變;70年,滄海桑田。“我到過許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它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著名詩人艾青曾在石河子生活,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年輕的城》。進入新時代,“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依舊在激勵八師石河子市幹部群眾,“軍墾第一城”活力迸發。(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喬文匯 )‍

"

鑄劍為犁寫奇蹟 戈壁明珠更耀眼

——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新疆準噶爾盆地南緣,緊依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五〇團,今年春天干部群眾在這裡栽下的500畝重點防護林、1400畝生態防護林長勢喜人。由於楔入沙漠的這個團場的不懈努力,近70年來,綠色始終在這片土地上蔓延……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進駐人跡罕至的戈壁荒原,鑄劍為犁、屯墾戍邊。這片荒原,便是一五〇團所在的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轄域。

其時,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夏季,風沙撲面,掠過沙漠的熱風,吸噬著地表水;冬日,寒風刺骨,雪深及膝,行走在茫茫大地,每一步都很艱難。

在艱苦的環境裡,兵團人創造了奇蹟——亙古荒原上矗起了石河子這座“軍墾第一城”。歷經近70載春秋,這顆“戈壁明珠”愈發閃亮。

“現在,師市轄區內有1300餘家企業、18個科研機構、14所大中專院校,國家級經開區、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各有1個,自治區級工業園區3個。”石河子市黨委書記、八師政委董沂峰言語中透著自豪。‍

這座城,篳路藍縷、賢才輩出

鑄就“英雄之城”

“這一犁,播下理想和希望,讓這個城市邁出了第一步。開拓者們奮力拉動的犁,是這座城市永久的記憶。”走進石河子,遊客總會在遊憩廣場《軍墾第一犁》雕塑前駐足。

戈壁荒灘成為錦繡綠洲,“一張白紙”變身一座新城,始自軍墾戰士的犁鏵……1950年初,王震將軍策馬瑪納斯河西岸,率部踏勘地形、運籌建設。“我們要在此開天闢地,建一座新城留給後世!”將軍振臂一呼,揮師亙古荒原,軍墾戰士們劃出了石河子開發建設的第一犁。

“聽風當聽歌,下雨當水喝,土塊當枕頭,蘆葦當被窩”。在“軍墾第一連”,今年82歲的老連長鬍有才回憶起激情歲月,心情依然豪邁:“心向祖國,建設邊疆,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將廢槍炮冶煉,做成農具坎土曼;用三支步槍和一碗水,組裝成土製“瞄準儀”;戰馬被訓練“改行”,轉入墾荒犁地行列……戰鬥英雄們放下武器扛起工具,住地窩子、喝澇壩水、吃粗糧飯,克服了物資短缺、環境艱苦等重重困難,成為了開發建設的英雄。

當年的艱苦程度,如今難以想象。開發建設初期,軍墾戰士們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匆忙間忘帶碗筷,就用鐵鍬當飯碗;鐵鍬翻過來,還能寫字,一把鐵鍬既做生產工具,又做生活、學習用具。夏季,上工前還要“化妝”,把泥巴塗在脖子、小腿等暴露部位,以減少蚊蟲叮咬,下工時再跳進水渠裡“卸妝”……

“我們心中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一定要建設好‘軍墾第一城’。”八師原副政委、石河子市政協原主席陸振歐深情回憶,那時不覺得苦,大家都有一股子幹勁,精神頭十足,“白手起家搞建設,不靠艱苦奮鬥,不爭分奪秒,能站住腳嗎?”

回望來路,歷盡艱辛;堅持奮鬥,不忘初心。兵團人始終將“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作為“傳家寶”,在安邊固疆、民族團結、經濟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各領域賢才輩出。在第八師石河子市,還湧現出陳玉新、劉守仁、陳學庚、王英紅、程永革、張飈、徐江麗等一批先進人物。

“英雄不問出處,一切人才都要在戰場上見分曉。”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兵團考察調研,親切看望慰問兵團幹部群眾,當得知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機械專家陳學庚只有中專學歷時,稱讚他很不簡單。

“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令人備感振奮和鼓舞。”紮根兵團、在石河子工作半個多世紀的陳學庚,主持研發了棉花鋪膜播種機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石河子是開發建設的熱土,也是科研攻關的沃土,我要把全部才華奉獻給這裡。”他動情地說。‍

這座城,開放包容、兼收幷蓄


塑造“融合之城”

傍晚時分的石河子市遊憩廣場,人們載歌載舞、氣氛歡快。在這裡,有交誼舞愛好者,有民族舞“粉絲”,有豫劇票友,還能聽到秦腔一聲吼。兵團幹部群眾來自“五湖四海”,作為“軍墾第一城”,石河子在開發建設過程中,逐漸走向“融合之城”。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開發建設的帷幕拉開後,陸續匯聚了全國各地的建設者。開發一五〇團所在的莫索灣墾區時,來自不同地方的7人先遣隊帶著7桶水、4袋麵粉和10多斤鹹菜,安營沙漠邊緣,燃起了那裡百年來的第一堆篝火。

“屯墾戍邊是偉大的事業,大家為了共同的事業而來,並肩工作互相學習。”出生於廣西,在石河子工作、生活近70年的陸振歐說,包容大氣、海納百川,是這座城市的突出特質。

建設初期,各族兒女響應號召,投身邊疆建設。改革開放以來,不斷有新的建設者被這裡的環境、氛圍所吸引。10年前,山東姑娘鄧慧芳大學畢業,報名成為西部計劃志願者,在八師石河子市服務,被當地和諧、包容的氛圍所感染,志願期結束後選擇了留下,現在已成為石河子市第九中學的骨幹教師。

“這裡的人樸實、包容、有愛心,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特別真摯,在這裡工作生活特別開心,工作不覺得累。”在石河子,鄧慧芳與同樣有著西部計劃志願者經歷的郭宗越相知相愛,夫妻倆成為“新時代的支邊青年”。

與鄧慧芳一樣,石河子市百優百棉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曉燕,也是被這裡的良好氛圍所吸引。2013年她從石河子大學畢業後,留下來與同學鄭欽華攜手創業。“因為依戀石河子,也因為這裡的發展空間大。”王曉燕告訴記者,不到6年時間,公司從最初的2個人發展到現在已有員工46人。

“牢固樹立兵地一盤棋思想,不斷創新完善兵地融合發展機制,創新完善利益調節與分享機制,深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實現兵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接受記者採訪時,董沂峰如是說。

今年,石河子市將與一河之隔的瑪納斯縣共建濱河公園,共推生態保護,加強經濟互動,還開通了連接兩地的公交車,兵地融合大文章越寫越深、越寫越長。‍

這座城,創新爭先、追求卓越


邁向“品質之城”

坐落在石河子的兵團軍墾博物館,濃縮了兵團墾荒創業史。記者在這裡發現,雖然當時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軍墾人始終堅持創新爭先,在生產建設中追求著高標準、高品質。

建城之初,軍墾人將一年發一套棉衣的制度改為兩年發一套,軍裝的口袋先由4個減到2個,後來又減去了全部口袋和衣領,節省的每一分錢全部投向經濟建設。軍墾博物館裡,一件打著296塊補丁的棉衣,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節衣縮食全力建設的軍墾人,在戈壁灘上建起了辦公樓、醫院、學校、商店、郵局和工廠;在外國專家眼中的“植棉禁區”,不但試種棉花成功,還將石河子打造成了優質棉基地。這裡紡出了新疆第一縷紗,織出了新疆第一匹布,生產出了新疆第一塊方塊糖……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近70年來,八師石河子市在艱苦奮鬥中創新爭先,挺起了兵團經濟脊樑。這裡培育了化工、新材料、紡織、食品、能源、農業裝備等為支柱的新型工業化體系;以棉花、釀酒葡萄、番茄、果蔬和鮮奶、肉牛等為主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節水滴灌技術普遍推廣應用,棉花機械化採收面積佔播種面積的78%。

提升城市品質,離不開“綠色基因”。為了在戈壁荒原上生存、建設和發展,建城之初,軍墾人確定的“先栽樹、後鋪路,以樹定路、以樹定規劃”建設思路一直延續至今。目前,石河子城市綠地面積有258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秉持“以綠為先”的理念,石河子正在描畫“中”字形城市生態廊道。對城市空閒15畝以下的地塊,不再用於開發,全部進行綠化改造,建“口袋公園”。

聯合國“改善人類居住環境最佳範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一系列榮譽為“戈壁明珠”添彩,也成為石河子闊步邁向“品質之城”的有力註腳。

“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石河子都是一座不平凡的城市。市政府將準確把握城市發展脈絡,既登高望遠,也腳踏實地,努力建設人民引以為豪的幸福家園!”八師師長、石河子市市長鍾永毅話語鏗鏘。

70年,戈壁鉅變;70年,滄海桑田。“我到過許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它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著名詩人艾青曾在石河子生活,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年輕的城》。進入新時代,“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依舊在激勵八師石河子市幹部群眾,“軍墾第一城”活力迸發。(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喬文匯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 經濟日報記者八師石河子市蹲點採訪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