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綠島關於詩歌與美的理論

北極星文學/綠島的詩歌理論/詩歌與美

著名詩人綠島關於詩歌與美的理論
著名詩人綠島關於詩歌與美的理論

陳佩廷

著名詩人綠島關於詩歌與美的理論

詩歌與美

文/綠島

著名詩人綠島關於詩歌與美的理論

詩歌是藝術中的藝術(黑格爾語),不是一句空話。詩歌先天地具有其他藝術門類做不到的審美意蘊。詩歌的高尚感和聖潔的品性,並不完全在於它深邃的思想性和近乎完美的藝術性,更在於它決絕的對於權勢和商品化的拒絕乃至骨子裡的鄙視和不屑(那些詩歌的贗品或詩歌的敗類自然不在此列,因為他們這些東西並不能不構成詩歌的基本要素)。

詩歌與美的另一個特質,就是二者合一的純潔、純粹的大美、大意境、大格局、大視野的屬性。

詩歌,作為一種文體的寫作,它已經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美的概念。其它姊妹藝術所能告訴你的,只能是美的客觀的存在與這種存在的諸多表象,而詩歌卻在告訴我們沒為什麼存在和它存在的理由。在自然美和內在美的兩者之間,詩歌更趨向於內在美的表述。

健碩、挺拔的精神,高尚、尊貴的靈魂,澎湃、洶湧的情感,形象、凝練的語言,群峰聳立的意象,構成了詩歌審美意蘊(理想)的諸要素。更多的時候,詩歌的文本並不是它審美的終極,而最大的審美愉悅確實在詩歌文本之外。也就是說,對於詩歌單純的文本層面的閱讀,只是走進詩歌宮殿的開始,詩歌是可以用來閱讀的,但表象的、視覺的泛泛閱讀並不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詩歌審美的本質不僅僅是停留在閱讀的層面,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這樣說,詩歌不是用來單純閱讀的。更多的、深邃的、廣袤的、唯美的詩歌空間,需要每一個受眾(讀者)從各自不同思維角度、領悟的空間、想象的維度上去二度的創造和帶有個性化審美意識的有機拓展。恰恰是,一首經典的詩歌的美感,完全是在詩歌之外,而非囿於詩歌的自身。有一百個觀眾,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裡,其實我們要強調的是,對於詩歌的審美不能只停留在感官的層面,不能作膚淺的、不求甚解的瀏覽。詩歌不是報紙上標題黨空泛的新聞,不是開心而滑稽的漫畫,不是小說任務故事的離奇、跌宕,詩歌之所以是詩歌,就在於它的由人性過渡到神性的藝術的尊嚴,就在於它能夠抽出倔強的魂靈的鞭子,去無情地鞭笞、抽打黑暗的、醜陋的、邪惡的、偽善的勢力,就因為它能夠用最原始的歌喉去詠歎自由的偉大與博愛的心聲。只有這樣,它(詩歌本身)才能與神性匯合,詩性與神性的對話與融合,是人類社會已經超越了精神領域藝術層面的最高境界,這種境界的呈現,將是審美意境的終極。目前,人類所能做到的只能是嚮往或接近神性,還不能做到“人神合一”的境地。

僅就藝術而言,詩歌已經超然地脫離(擺脫)了低級趣味(商品或娛樂功能)與市井功利的誘惑,向著更高、更深的美學層面與審美的博大空間,孤傲釋放著它神聖不可侵犯的冰清玉潔的,更是高處不勝寒思想與藝術的光芒。

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詩歌是屬於“小眾”的精英文化的精神補給,而決不是“大眾”廉價的獵奇的賞心悅目的娛樂文化的快餐。

詩歌與美的另一個特質,當是詩人(真正意義上的詩人)尊嚴的神聖不可侵犯性與對於藝術良知的堅守和堅忍不拔的捍衛精神。

詩歌的美更多地體現在她傲骨與聖潔的秉性之中,這種冰清玉潔的神聖不可侵犯的秉性,昭示了詩歌與身俱來的風骨和尊嚴。詩歌的尊嚴,就是藝術的尊嚴、人性的尊嚴,更是詩人悲天憫人、大義凜然、激情坦蕩、君子之風尊嚴。這種尊嚴可以被世俗、偏見冷落、打壓、欺凌甚至侮辱,但就是不能將其毀滅。

記得當代著名詩人峭巖曾說過一句話:儘管是個不能拯救什麼,但它一定能夠證明什麼。我以為,詩歌能夠證明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尊嚴,還有世事的變遷以及這人世變遷過程中的天地與良心的存在,能夠證明真理與正義之劍穿越歷史陰霾瞬間的風采和銳不可當的身姿。然而,詩歌卻終於面臨著大的危機和考驗,面臨著種種叢生的亂象和異類、謬種們的肆意蹂躪和踐踏。但是,詩歌的尊嚴還在,維護、捍衛詩歌尊嚴的勇氣和決心還在,正義的堅守與勇敢的抗擊還在,藝術的良知與道德的底線還在。

說到底,詩歌的危途與淪落,其責任不在於詩歌本身,而在於齷蹉、骯髒的無恥下流的藏汙納垢社會。

詩歌的意境、韻律、語言、結構以及詩人個體的品格高下,將是構成詩歌之美的重要元素之一。

詩歌的意境從來都是詩歌的靈魂,意境的高低決定著詩歌作品格調、格局、品位的高低和大小。在某種程度上,詩歌作品中所營造的意境,往往是詩人生命意境高低的再現。事實上,儘管品格高上的詩人,並不一定都能創作出立意高遠意境深邃的作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卻絕不能寫出低級下流的齷蹉的東西出來。相反,一個品行猥瑣、精神萎靡、意志懈怠、情感骯髒的詩人,儘管它有較高的天分,但卻絕不可能寫出偉大、高尚的作品出來。詩人的高度,恰恰決定是詩歌作品的高度。

唐朝大詩人劉禹錫的人品與詩品,就是一個最有力、最生動的證明。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進士及第,初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為監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交於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會昌時,加檢校禮部尚書。卒年七十,贈戶部尚書。

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 ,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哲學著作《天論》三篇,論述天的物質性,分析“天命論”產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義思想。有《劉夢得文集》,存世有《劉賓客集》。

劉禹錫的一生,在對於腐朽黑暗的政治上,是鬥爭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擊中不斷反擊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他自立門戶,不斷創新,寫出大量雄渾、蒼勁的詩歌。同時,他又以詩歌作為武器,無情地嘲諷和打擊著他的對手。他雖然不斷地被排擠,被打擊,被流放,但從沒低頭認輸,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萬

千。

著名詩人綠島關於詩歌與美的理論

唐代是一個高歌的時代。他,不是最頂尖的歌王,卻以豪氣雄霸千古。他,以浪子之身被朝廷流放至“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卻依然高歌著“沉舟側畔千帆過”的時代最強音。他,以達天知命、笑看人生的不凡氣度,展示自己的堅毅高潔、錚錚傲骨。他,以奔騰流走的生命活力,超越苦難,走向未來。他,就是詩豪——劉禹錫。

劉禹錫為人豪爽、平易,為友古道熱腸,肝膽仗義,為詩錚錚鐵骨,大氣盎然,堪為中國詩歌史上人品、詩品俱佳的大詩人。在劉禹錫的執政生涯中,他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曾三次遭貶三次昂首回京,寫下了大義凜然寧折不彎千古詩句。

公元815年2月,劉禹錫奉召回京。十年之後,再回京城,已經是物是人非了。看著這十年之間由於投機取巧在政治上得意的新貴,再看看到處都是趨炎附勢、攀高結貴之徒,劉禹錫很不以為然,於是借遊玄都觀寫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因為前面這首遊玄都觀的詩,又一次被貶13年,劉禹錫又被召回京城。但老母去世,好友柳宗元病故令他悲痛交加,他扶著母親靈柩入京,派人料理好友喪事,收養他六歲的兒子,一路北上,途徑揚州,終於見到了唱和已久,卻素未謀面的白居易,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他想起那個玄都觀的桃花,於是舊地重遊,觀裡的桃樹已經無人照料,有的被砍,有的枯死了,滿地長著燕麥野葵,一片荒涼。他睹今憶昔,感慨萬千,聯想起一些過去打擊他的高官權貴一個個在政治鬥爭中下了臺,而他自己倒是頑強地堅持了下來。想到這裡,他就又寫下了一首詩,來抒發心中的感慨,《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

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

前度劉郎今又來。

再看那首著名的曾以孤傲、峭拔著稱的《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還有那首耳熟能詳的名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堪稱是詩人的典範,是中國文人硬骨頭精神的創立者和肇始者,是一位堅強的、無畏的與黑暗勢力一生都作著拼死鬥爭的最勇猛也是最果敢戰士。他的人品與詩品,劉禹錫讓他之前或他之後的大量的所謂文人墨客卑躬屈膝、阿諛奉承之流無地自容。直到千年以後,偉大的魯迅先生才將這種勇猛的反抗精神發揚光大。在中國之所以有了魯迅,才有了以魯迅精神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的現在和未來,魯迅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在時間存在的意義上,所有的陰霾都將是歷史的一瞬間,而太陽的永恆的光芒,卻是無法抗拒和阻擋。

繼續談詩歌的意境,在一首有著充沛想象力和豐富意境的詩歌裡,我們讀出的是明天和希望,是一種美好心境和愉悅心態的嚮往和張力,在詩歌中,我們都是一群可愛的孩子。於是,在天真爛漫的孩子身上,詩歌將體現出另一種純粹、高尚的品質。

詩歌的韻律美

詩歌具有節奏感的韻律之美,這種美感是產生於音樂的旋律之中。在一首完美的詩歌中,特別是在一首適合於朗誦或演奏的作品中,這種往復的韻律、節奏、節拍的陰陽頓挫,呈現的十分明顯。詩歌的陰陽頓挫和韻律感,主要是在漢語文字的平仄與拼音韻母相同的文字之間產生。特別是在古體詩詞和格律詩中,這種韻律(押韻)與平仄規矩就非常嚴格。所以,我們在誦讀這些詩詞的時候,就感覺到朗朗上口,節奏感與韻律感十分的明顯。

在現代的自由詩中,韻律感雖沒有格律詩中要求的那麼嚴格和明顯,但它仍然還是存在一種或隱或現韻律感的,只是不那麼明顯而已。更多的時候,這種韻律隱藏或潛伏到了詩歌的內部肌理之中,它會隨著詩歌意象的深入、突變或更迭而產生一種內在、深層次律動和起伏,他的節奏是暗湧式的,是隨著讀者進入作品之後情緒、內心的律動而律動的,這是一種合二而一的高度協調的雙重或多重鳴奏,也是構成詩歌意境美的元素之一,內在的、隱蔽的節奏和韻律,是現代詩歌韻律美的最高層次。

詩歌中的韻律、節奏之美,是音樂美感借鑑與詩歌表現中的應有和延續,這是視覺與聽覺在審美互動上的第一次成功的配合,是審美藝術拓展、延伸的一種。所以,我們在參加大型詩歌朗誦會時,常常會有或悠揚或激昂的伴奏的背景音樂配合著朗誦家的深情朗誦。這時,詩意之美、聲音之美、樂感之美三者合一,在相對獨立又互動互生的前提下,生成了彼此之間高度的切入、高度的融合直至達到高度的統一。也正是在這種統一配合的大背景下,便有機地構成了一種恢弘的、渾厚的、昂揚的審美複合的巨流,給人以一種大美、大雅的獨特享受。

(選自綠島著《論詩人的兩個世界》一書)

著名詩人綠島關於詩歌與美的理論

詩人兩個世界(即人的世界與神的世界)學說的創立與劃分,開創了當代詩歌在21世紀所作出的重大的具有開拓性、實踐性的理論貢獻,同時也是對於詩歌理論與詩歌創作現狀不能同步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彌補。而詩人兩個世界理論的確立,更是對於詩歌本體研究和詩歌原理學說領域的重要發現和拓展,具有劃時代的探索精神與理論創新的現實意義。

——編者

推薦: 青春

著名詩人綠島關於詩歌與美的理論

北極星文學社編委

總顧問:楊克

顧問:雪野 林栩 茹軍風 谷鳴

總策劃師:雪野

副總策劃師:苗旭宏 綠蔭

總編:空城

執行副總編: 青春

現代詩歌主編:郭宗社 副主編 特霞

編輯 :馮蕾 青海 風中的烈焰

古詩詞主編: 素心禪客 編輯: 破劍

散文主編:魯風

編輯 :紫雲兒

小說主編:錦衣衛 編輯 鄉音

文圖責編:青春 紫雲兒

稿件管理:雪紛飛

北極星文學群主編 雪紛飛 副主編 阿蘭

管理員 影子

金牌主播:指尖輕語

本文為北極星文學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