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花一詩:香蒲


文:枯木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詠蒲詩》

【南北朝】謝朓

離離水上蒲,結水散為珠。

間廁秋菡萏,出入春鳧雛。

初萌實雕俎,暮蕊雜椒塗。

所悲塘上曲,遂鑠黃金軀。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謝朓(464年—499年),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北朝時期南齊傑出的山水詩人,出身名門望族陳郡謝氏,父親謝緯,官至散騎侍郎,謝朓的母親則是劉宋的長城公主。謝眺先後做過豫章王蕭嶷太尉行參軍、隨王蕭子隆的文學,又是竟陵王蕭子良的八友之一。齊明帝時曾掌中書詔誥,建武二年(495)任宣城太守,世稱“謝宣城”。後任尚書吏部郎,東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年僅36歲。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謝眺少有才氣,《南齊書》本傳稱他“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在“竟陵八友”中,謝眺的詩歌成就最高,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於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謝眺主要成就是發展了山水詩。謝眺同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385年—433年)同族,世稱“大小謝”。受謝靈運影響,謝眺詩歌多以山水詩詞見長,然而大謝的山水詩多有玄學意味,小謝的山水詩則糅合了個人情感,觀察細微,描寫逼真,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意境新穎,富有情致,有許多佳句廣為傳誦。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謝朓是“永明詩”(新體詩)中最傑出的代表,在當世就享有盛名。同時期的好友文學評論家鍾嶸在《詩品》中評價:“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叔源失步,明遠變色。”。梁武帝蕭衍說:“三日不讀謝(朓)詩,便覺口臭。”,名重一時的劉孝綽也很推崇謝朓。“常以謝詩置几案間,動靜輒諷味”(《顏氏家訓·文章》)。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謝眺關於聲律對仗和寫景狀物的意蘊,對於唐代詩壇有著深刻的影響,詩仙李白對謝眺甚為傾倒,比如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三山懷謝朓,水澹望長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明發新林浦,空吟謝朓詩”(《新林浦阻風寄友人》)等多首詩詞緬懷追思。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謝眺今存詩二百餘首,名句佳句頗多,最為人稱道的有“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觀朝雨》),“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遊東田》)等,這些警句清新雋永,流暢和諧,對仗工整,體現了"新體詩"的特點。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這首《詠蒲詩》為謝眺的作品之一,“蒲”指香蒲,為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我國南北省份皆有分佈,根狀莖乳白色,地上莖粗壯,向上漸細,葉片條形,葉鞘抱莖,雌雄花序緊密連接,小堅果橢圓形至長橢圓形,果皮具長形褐色斑點。種子褐色,微彎。花果期5-8月。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詩人詠歎香蒲,皆因曹魏時期的甄皇后的遭遇而起。甄皇后,史稱甄夫人,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建安中期,被袁紹為次子袁熙納之為妻,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軍攻下鄴城,甄氏因為姿貌絕倫,被曹丕所納,甚得寵愛,生下兒子曹叡和女兒曹氏(即東鄉公主)。曹丕稱帝后失寵,《資治通鑑》記載:“安平郭貴嬪得寵,甄夫人留在鄴城不得見,失意而有怨言。郭貴嬪譖於文帝,文帝大怒。六月丁卯,遣使賜死甄夫人。”。甄夫人死因為失寵有怨言,其中主要證據就是甄夫人所做的閨怨詩《塘上行》(如下)。

《塘上行》

【曹魏】甄夫人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復何苦,入亦復何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謝眺的《詠蒲詩》,正是看到甄夫人的這首《塘上行》,有感而發,詠歎香蒲,對甄夫人的悽婉遭遇深表同情,下面我們略作簡單賞析。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離離水上蒲,結水散為珠。”,水上的香蒲,濃密繁茂,葉片在風中搖曳,疏疏離離,曠遠而明亮,水波盪漾,水滴如珠散落。此句描寫香蒲的形態優美,葉片上水珠晶瑩,非常悽美。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間廁秋菡萏,出入春鳧雛。”“間廁”指夾雜,混雜,《廣雅·釋言》:“廁,間也。”;“菡萏”即荷花花苞,荷花未開為“菡萏”,已開曰“芙蕖”;“鳧雛”指幼鳧,野水鴨。這句大意為:水中一片繁茂的香蒲草,中間夾雜著秋天即將綻放的荷花,叢中不時飛出鑽入春天孵化的野水鴨。描寫了夏天水邊香蒲的優美景色,動靜結合,描寫細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平仄合律,對偶工整。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初萌實雕俎,暮蕊雜椒塗。”“初萌”,剛開始萌芽;“實”,充當,充滿;“雕俎”,一種雕繪的木製禮器,祭享時以盛犧牲;“暮蕊”,指後期開花;“椒塗”,用椒泥塗飾的道路或牆壁,泛指皇后居住的宮室,《文選·曹植》有:“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這句描寫了香蒲的用處,剛開始萌芽的時候,被作為鮮美的“蒲菜”美味,用來祭祀供奉,等到後期開花吐蕊長了果實後,由於香氣清洌,因而被用來塗抹後宮的牆壁,華麗清香。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所悲塘上曲,遂鑠黃金軀。”,“塘上曲”即《塘上行》。最後這句化用甄夫人的《塘上行》中的“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大意為: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甄夫人認為是被別人讒言失寵,因而做閨怨詩《塘上行》,結果觸怒文帝被賜死,其中就是用的香蒲的葉片疏離之意表達哀怨。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這首《詠蒲詩》是一首詠物抒情詩,通過對香蒲的優美姿態和效用的描寫,藉以比喻甄夫人。香蒲從嫩芽被作為美食,到繁茂成長,點綴園林水濱,景色優美,最後粉身碎骨還被裝飾宮室,甄夫人何嘗不是?容貌姣好,悽婉幽美,全身心的付出,生兒育女,沒想到最後失寵被賜死,一生是多麼的令人哀憐和惋惜。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詩人用簡潔新穎的詞語,清新雋永的意境,描繪出夏天水邊香蒲的明麗景色,再反襯最後悲慘的結局,寄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了對甄夫人的悽慘遭遇的同情和感慨,令人心有慼慼焉。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2019/6/6榆木齋


山水詩人謝眺《詠蒲詩》詩詞賞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