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洗腦》——關於世界著名品牌營銷的祕密'

"

這類型的書以前被我貼上了虛偽、功利、世俗、成功學等一類詞的標籤,事實上它也是,但是為什麼還要看,其實可以為自己積累一個小方面的知識。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觀察並思考商品、品牌的人,其實書裡所謂的營銷手段也不過是小小的伎倆,沒有智慧也沒有營養,這樣的書只有一個作用,幫你總結你思考過的東西,至少我是一個不善於總結的人。

我將以書本目錄的順序提煉一些東西,唯一目的就是記下這種類型書籍不能在精神層面給予的享受,但其實它還是給了一些東西。

"

這類型的書以前被我貼上了虛偽、功利、世俗、成功學等一類詞的標籤,事實上它也是,但是為什麼還要看,其實可以為自己積累一個小方面的知識。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觀察並思考商品、品牌的人,其實書裡所謂的營銷手段也不過是小小的伎倆,沒有智慧也沒有營養,這樣的書只有一個作用,幫你總結你思考過的東西,至少我是一個不善於總結的人。

我將以書本目錄的順序提煉一些東西,唯一目的就是記下這種類型書籍不能在精神層面給予的享受,但其實它還是給了一些東西。

《品牌洗腦》——關於世界著名品牌營銷的祕密


01.品牌在我們孃胎裡就開始營銷了

看過《少有人走的路》的人可能對這一章涉及的內容覺得無聊,因為同樣的是在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無形但是巨大,用在營銷裡就是你在孃胎裡就受到母親購物的影響。一個小孩在孃胎裡,母親去的商店、聽到的音樂、聞到的氣味都在營銷著肚子裡的baby,比如讓孕婦在懷孕期間吃某種特別的糖果,她的孩子生下來就會對那樣的味道敏感,由此味覺可以同理到聽覺、視覺。

02.兜售恐慌和偏執

這個就更好理解了,比如霧霾讓大家買防pm2.5的口罩。製造未來可能的恐慌,我們都有一些煞費苦心去避免的關於未來自己的想象,比如我要是長痘痘怎麼辦,我身材走樣怎麼辦,我起皺紋怎麼辦,於是保健品有了市場,於是保養品有了市場,我們越怕什麼,就越容易被營銷什麼。比如我怕自己沒精打采,所以我被咖啡營銷了。所以這也是反思自己的一個途徑,看看自己比較在意消費什麼,你就恐懼什麼。

03.我戒不掉你

其實這個用現在大多數人離不開手機就可以理解,用淘寶停不下來也可以,反正就是依賴上了。成癮這個現象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是遺傳,生物學認為是一種腦部疾病,或許從化學角度可以理解為某一種產品擁有某種讓人上癮的化學物品比如說咖啡因。品牌上癮,筆者做了調查和研究,大概我理解到的意思就是,人們在疲憊工作後嘗試的商品,或者人們在奮鬥時期使用的品牌,更容易形成習慣。另外就是一些商品本身具有讓人上癮的性質,比如高熱量食品、比如咖啡。

04.廣告中性以及性別元素的新面孔

其實看到這一章我開始放慢了閱讀速度,拋開一些我覺得可以撣一眼就過的實驗調查。這樣直麵人性裡的動物性的挑逗誰也逃不了。筆者做過一個調查,對一張有裸上身男人和穿比基尼女人的海報對男性做調查,被問及對海報上兩個人的感覺時,被問及的男性只會說女人身材很好、男人沒怎麼注意,然後將他們的大腦進行某種掃描,其實他們更在意海報上的男人。用在女性身上也同理。所以其實有性元素的廣告是很有營銷市場的……

"

這類型的書以前被我貼上了虛偽、功利、世俗、成功學等一類詞的標籤,事實上它也是,但是為什麼還要看,其實可以為自己積累一個小方面的知識。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觀察並思考商品、品牌的人,其實書裡所謂的營銷手段也不過是小小的伎倆,沒有智慧也沒有營養,這樣的書只有一個作用,幫你總結你思考過的東西,至少我是一個不善於總結的人。

我將以書本目錄的順序提煉一些東西,唯一目的就是記下這種類型書籍不能在精神層面給予的享受,但其實它還是給了一些東西。

《品牌洗腦》——關於世界著名品牌營銷的祕密


01.品牌在我們孃胎裡就開始營銷了

看過《少有人走的路》的人可能對這一章涉及的內容覺得無聊,因為同樣的是在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無形但是巨大,用在營銷裡就是你在孃胎裡就受到母親購物的影響。一個小孩在孃胎裡,母親去的商店、聽到的音樂、聞到的氣味都在營銷著肚子裡的baby,比如讓孕婦在懷孕期間吃某種特別的糖果,她的孩子生下來就會對那樣的味道敏感,由此味覺可以同理到聽覺、視覺。

02.兜售恐慌和偏執

這個就更好理解了,比如霧霾讓大家買防pm2.5的口罩。製造未來可能的恐慌,我們都有一些煞費苦心去避免的關於未來自己的想象,比如我要是長痘痘怎麼辦,我身材走樣怎麼辦,我起皺紋怎麼辦,於是保健品有了市場,於是保養品有了市場,我們越怕什麼,就越容易被營銷什麼。比如我怕自己沒精打采,所以我被咖啡營銷了。所以這也是反思自己的一個途徑,看看自己比較在意消費什麼,你就恐懼什麼。

03.我戒不掉你

其實這個用現在大多數人離不開手機就可以理解,用淘寶停不下來也可以,反正就是依賴上了。成癮這個現象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是遺傳,生物學認為是一種腦部疾病,或許從化學角度可以理解為某一種產品擁有某種讓人上癮的化學物品比如說咖啡因。品牌上癮,筆者做了調查和研究,大概我理解到的意思就是,人們在疲憊工作後嘗試的商品,或者人們在奮鬥時期使用的品牌,更容易形成習慣。另外就是一些商品本身具有讓人上癮的性質,比如高熱量食品、比如咖啡。

04.廣告中性以及性別元素的新面孔

其實看到這一章我開始放慢了閱讀速度,拋開一些我覺得可以撣一眼就過的實驗調查。這樣直麵人性裡的動物性的挑逗誰也逃不了。筆者做過一個調查,對一張有裸上身男人和穿比基尼女人的海報對男性做調查,被問及對海報上兩個人的感覺時,被問及的男性只會說女人身材很好、男人沒怎麼注意,然後將他們的大腦進行某種掃描,其實他們更在意海報上的男人。用在女性身上也同理。所以其實有性元素的廣告是很有營銷市場的……

《品牌洗腦》——關於世界著名品牌營銷的祕密


05.同儕的影響

筆者就這個點做了一些實驗,對白蟻和對人,結論就是——我們會被一些人帶著走。其可以有的心理依據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歸屬感,當大家都在談論一件事情而你沒有談資時,你就少了歸屬感,但大家都在使用智能手機而你在用非智能是,你沒有歸屬感。也就是說,你身邊的大多數人的行為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你的行為,人們的自我評價往往是和身邊的同類人聯繫在一起的。同類人這個概念是我加的,其實也很簡單,你只會用和你有相同智趣的人聯繫起來去自我評價,然後採取行為,不管是消費行為還是什麼行為。對了,這裡還有一個,我很喜歡在亞馬遜上買書,因為它會為你推薦同類圖書,而且推薦的書在內容上的質量都深得我心。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06.懷舊營銷的新面孔

這樣的營銷手段其實在近幾年的中國大概已經被用爛了吧,任何東西都可以被打上懷舊的情懷,比如寫有毛澤東語錄的小冊子,印有雷鋒的麻布袋子,巴拉巴拉,只是這些懷舊產品被一些沒有文革回憶的90後消費讓我對筆者的論斷產生疑惑,不過筆者不是中國人,此書在說品牌,所以我們還是回到書本里的懷舊營銷。打懷舊營銷似乎運用了人們心中的一個點:不管我們懷的舊是否美好,它都會給我們一種幸福的感受,而一個在懷的舊裡有位置的品牌往往得到人們的更多認可。通過懷舊把人們帶回一個過去的情景,給人們一種幸福的感受,營銷帶來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07.名人和名氣後的力量

首先值得說的是英國皇室對民眾消費的影響,畢竟象徵著一種文化和某種高貴優雅的體驗。其次,人們會因為偶像崇拜而採取一定的消費行為,小男孩們會有一個超人的偶像小女孩會有一個白雪公主的偶像,這裡的我們面對的是未來自己的美好設想(與第二點的未來恐懼相反),而利用人們可能有的偶像情結做營銷未必不是一個好手段。然後就是名人效應,雖然用明星來做營銷會給人一種真實感,尤其是對於某明星的粉絲,但是我個人認為此種營銷在中國市場上缺少衝擊,或者說是做得不好。最後,這一章我是一眼一頁的看,對於名人效應筆者舉了很多例子,其實可能問題不在名人,是怎樣才能讓名人對一個品牌產生高雅的效應。

08.健康、幸福以及心靈感悟的代價

這類營銷的重點就是讓你對他提出的概念產生“精神特徵”,比如:健康、平靜、純潔、天然、好運、信念、希望巴拉巴拉。作者以枸杞舉例,首先,枸杞在中醫裡有護肝明目、增強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然後,枸杞主要產於中國和馬來西亞,但它最常與喜馬拉雅聯繫在一起,喜馬拉雅又會讓人聯想到佛教,由佛教又產生一系列純潔、智慧、慈悲等意境,至此以枸杞為原料的產品就擁有了很好的營銷點,不論它被吹噓出來的功效是否科學。其實我們都身處其中,尤其看到天然字眼是就會想說它是健康的,但天然和健康沒有半毛錢關係吧。

"

這類型的書以前被我貼上了虛偽、功利、世俗、成功學等一類詞的標籤,事實上它也是,但是為什麼還要看,其實可以為自己積累一個小方面的知識。如果你是一個善於觀察並思考商品、品牌的人,其實書裡所謂的營銷手段也不過是小小的伎倆,沒有智慧也沒有營養,這樣的書只有一個作用,幫你總結你思考過的東西,至少我是一個不善於總結的人。

我將以書本目錄的順序提煉一些東西,唯一目的就是記下這種類型書籍不能在精神層面給予的享受,但其實它還是給了一些東西。

《品牌洗腦》——關於世界著名品牌營銷的祕密


01.品牌在我們孃胎裡就開始營銷了

看過《少有人走的路》的人可能對這一章涉及的內容覺得無聊,因為同樣的是在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無形但是巨大,用在營銷裡就是你在孃胎裡就受到母親購物的影響。一個小孩在孃胎裡,母親去的商店、聽到的音樂、聞到的氣味都在營銷著肚子裡的baby,比如讓孕婦在懷孕期間吃某種特別的糖果,她的孩子生下來就會對那樣的味道敏感,由此味覺可以同理到聽覺、視覺。

02.兜售恐慌和偏執

這個就更好理解了,比如霧霾讓大家買防pm2.5的口罩。製造未來可能的恐慌,我們都有一些煞費苦心去避免的關於未來自己的想象,比如我要是長痘痘怎麼辦,我身材走樣怎麼辦,我起皺紋怎麼辦,於是保健品有了市場,於是保養品有了市場,我們越怕什麼,就越容易被營銷什麼。比如我怕自己沒精打采,所以我被咖啡營銷了。所以這也是反思自己的一個途徑,看看自己比較在意消費什麼,你就恐懼什麼。

03.我戒不掉你

其實這個用現在大多數人離不開手機就可以理解,用淘寶停不下來也可以,反正就是依賴上了。成癮這個現象有的心理學家認為是遺傳,生物學認為是一種腦部疾病,或許從化學角度可以理解為某一種產品擁有某種讓人上癮的化學物品比如說咖啡因。品牌上癮,筆者做了調查和研究,大概我理解到的意思就是,人們在疲憊工作後嘗試的商品,或者人們在奮鬥時期使用的品牌,更容易形成習慣。另外就是一些商品本身具有讓人上癮的性質,比如高熱量食品、比如咖啡。

04.廣告中性以及性別元素的新面孔

其實看到這一章我開始放慢了閱讀速度,拋開一些我覺得可以撣一眼就過的實驗調查。這樣直麵人性裡的動物性的挑逗誰也逃不了。筆者做過一個調查,對一張有裸上身男人和穿比基尼女人的海報對男性做調查,被問及對海報上兩個人的感覺時,被問及的男性只會說女人身材很好、男人沒怎麼注意,然後將他們的大腦進行某種掃描,其實他們更在意海報上的男人。用在女性身上也同理。所以其實有性元素的廣告是很有營銷市場的……

《品牌洗腦》——關於世界著名品牌營銷的祕密


05.同儕的影響

筆者就這個點做了一些實驗,對白蟻和對人,結論就是——我們會被一些人帶著走。其可以有的心理依據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歸屬感,當大家都在談論一件事情而你沒有談資時,你就少了歸屬感,但大家都在使用智能手機而你在用非智能是,你沒有歸屬感。也就是說,你身邊的大多數人的行為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你的行為,人們的自我評價往往是和身邊的同類人聯繫在一起的。同類人這個概念是我加的,其實也很簡單,你只會用和你有相同智趣的人聯繫起來去自我評價,然後採取行為,不管是消費行為還是什麼行為。對了,這裡還有一個,我很喜歡在亞馬遜上買書,因為它會為你推薦同類圖書,而且推薦的書在內容上的質量都深得我心。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06.懷舊營銷的新面孔

這樣的營銷手段其實在近幾年的中國大概已經被用爛了吧,任何東西都可以被打上懷舊的情懷,比如寫有毛澤東語錄的小冊子,印有雷鋒的麻布袋子,巴拉巴拉,只是這些懷舊產品被一些沒有文革回憶的90後消費讓我對筆者的論斷產生疑惑,不過筆者不是中國人,此書在說品牌,所以我們還是回到書本里的懷舊營銷。打懷舊營銷似乎運用了人們心中的一個點:不管我們懷的舊是否美好,它都會給我們一種幸福的感受,而一個在懷的舊裡有位置的品牌往往得到人們的更多認可。通過懷舊把人們帶回一個過去的情景,給人們一種幸福的感受,營銷帶來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07.名人和名氣後的力量

首先值得說的是英國皇室對民眾消費的影響,畢竟象徵著一種文化和某種高貴優雅的體驗。其次,人們會因為偶像崇拜而採取一定的消費行為,小男孩們會有一個超人的偶像小女孩會有一個白雪公主的偶像,這裡的我們面對的是未來自己的美好設想(與第二點的未來恐懼相反),而利用人們可能有的偶像情結做營銷未必不是一個好手段。然後就是名人效應,雖然用明星來做營銷會給人一種真實感,尤其是對於某明星的粉絲,但是我個人認為此種營銷在中國市場上缺少衝擊,或者說是做得不好。最後,這一章我是一眼一頁的看,對於名人效應筆者舉了很多例子,其實可能問題不在名人,是怎樣才能讓名人對一個品牌產生高雅的效應。

08.健康、幸福以及心靈感悟的代價

這類營銷的重點就是讓你對他提出的概念產生“精神特徵”,比如:健康、平靜、純潔、天然、好運、信念、希望巴拉巴拉。作者以枸杞舉例,首先,枸杞在中醫裡有護肝明目、增強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然後,枸杞主要產於中國和馬來西亞,但它最常與喜馬拉雅聯繫在一起,喜馬拉雅又會讓人聯想到佛教,由佛教又產生一系列純潔、智慧、慈悲等意境,至此以枸杞為原料的產品就擁有了很好的營銷點,不論它被吹噓出來的功效是否科學。其實我們都身處其中,尤其看到天然字眼是就會想說它是健康的,但天然和健康沒有半毛錢關係吧。

《品牌洗腦》——關於世界著名品牌營銷的祕密


09.你的一舉一動,他們都在看

首先在這麼多的營銷裡,我還是比較傾心於用數據說話。最簡單的解釋就是,你可以通過facebook(咱們國家就是微博)瞭解到一個人的社交圈,需求,他的職業,感情,夢想,習慣,巴拉巴拉,在如此龐大的數據中窺探你的小小隱私,它有一天突然出現時,你會覺得不可思議產生好感,以為它懂你,這種懂得又給你一種上天賜予的感覺,所以我會有定期刪微博的習慣就是因為這樣。就像我們可以通過微博窺探一個多年不見的好友的生活,探出來的結果與事實也相差不大。其實我們的每個舉動都是一個數據,或許一個擁有我們數據的人或機構才真正瞭解我們。這裡的數據部單單指社交網絡,包括我們刷卡、交通、超市購物、網站瀏覽,巴拉巴拉,似乎這樣可以窺探出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向,一家數據分析公司專門給商品銷售做目標人群分析,巴拉巴拉。

10.最有力的隱性說克其實是我們自己

書裡說了銷售商如何運用恐懼、性、同儕、歸屬、名人、健康、懷舊、數據等向我們兜售商品,勾起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希望、夢想,其實每一個營銷者也是一個消費者,有些消費行為不可被剔除,那些行為恰定義著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成為怎樣的人,這些慾望使你在被營銷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東西。一些品牌會用它提出的論斷給你洗腦,但其實是一個相互洗腦的過程。營銷是一種手段、伎倆,選擇什麼才是你的品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