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護法》“叫好不叫座”背後:國產動畫如何口碑票房雙豐收

市場營銷 動漫 新華網 新華網 2017-08-02

新華社杭州7月29日電(段菁菁 潘婷)被認為是暑期檔最值得期待的國產動畫電影《大護法》自上映以來,收穫了觀眾在豆瓣上打出的8.0高分,卻未能延續同為國產動畫電影《大聖歸來》的高票房成績。不少網友表達了困惑:下一個《大聖歸來》是否難以複製,國產動畫電影路在何方?

“國漫崛起”:應有合理預期

2015年暑期檔之後,《大魚海棠》《小門神》等作品儘管票房合格,在口碑上卻褒貶不一;而高評分的《精靈王座》《大護法》卻遭遇票房失利。因此有些網友認為,國產動畫電影繼《大聖歸來》後兩年間,並未交出新一份叫好又叫座的答卷。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教授指出,2011年《魁拔之十萬火急》在公映後,得到了粉絲“中國動漫的希望”“業界的良心之作”的評價;2015《大聖歸來》口碑票房的雙豐收也滿足了粉絲的期盼,而這期間一些影片沒有取得優秀成績也很正常,歷史表明,國產動漫的發展不能一蹴而就。

“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依據不只是票房,還有大眾的口碑,作品本身的敘事表達、思想性和藝術性等。”孫立軍說。

《精靈王座》導演宋嶽峰表示,去年到今年整個電影市場氛圍比較微妙,現在觀眾對於作品的要求更高了,除非達到“神作”級別才會有一個好的爆點。“僅僅是優秀還不夠,我們引進的都是國外頂尖的作品,對國產作品的要求,會受到歐美日本等國家的影響,標準會更高。因此,對國產動畫電影要有一個合理的預期。”

值得肯定的是,從《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再到《大護法》,終於通過不斷積累,讓這一類型影片在市場的定位愈發清晰。有行業人士指出,之前大量低幼動畫的誕生讓觀眾產生了牴觸情緒。“如今成人動畫領域的不斷試水,正在慢慢扭轉觀眾對國漫低幼的印象。”浙江大學影視與動漫遊戲研究中心主任盤劍說。

各方發力:不只需要內容

有網友稱,願意為《大護法》買單,就是衝著它獨特的暗黑風格,巧妙的隱喻。業界人士也給出“罕見的獨立作品”的評價:除了思想內涵,影片的人物造型以中國風為主,畫面多采用水墨山水畫的風格,還結合了少有的暴力美學因素。

然而作品被詬病的問題也戳中了國產動畫電影的軟肋。不少影評人指出作品的完成度尚欠,很多線索特意擺出高姿態吊人胃口卻不做解釋,有故弄玄虛之嫌。“作者想說的太多,卻都沒有說好”“劇情交代不清,節奏控制不好”。

“影片中的隱喻一度引發觀眾熱火朝天的解讀——每個人都在通過既有的信息去拼湊缺失的邏輯與背景,而這些缺失的部分,本是一個好編劇的本職工作應該覆蓋的。”盤劍指出,相比起對風格的把握和對技術的運用,國產動漫講故事方面的能力依然偏弱。

宣發方面,作為一部原創作品,《大護法》依然延續了《大聖歸來》“全國路演、口碑營銷”的模式。然而如果兩年前情懷還值9.5億票房,如今,路演點映講故事似乎已經不那麼容易讓觀眾買單了。“這部電影線上線下都未在輿論引導上佔據優勢地位,好口碑沒能轉化成好營銷,也始終未能突破二次元用戶的範圍,缺乏廣泛的三次元受眾基礎。”宋嶽峰說。

與多數國產動畫電影一樣,《大護法》也是依靠眾籌起家,低成本成為限制作品提升質量、擴大宣傳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大聖歸來》出品人路偉曾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動畫公司抗風險能力較弱,一部作品就會影響一個公司的生存狀況,爆款動畫電影稀缺讓動畫公司舉步維艱。”

堅持原創:發掘“新中國風”

《大聖歸來》之後,越來越多的資本進入了動畫產業,幾乎所有原創人都在問一個問題——動畫怎麼做才更商業化,動畫應該怎麼賺錢?業內認為,中國國產動畫電影市場化是不可逆的趨勢,在浪潮中也要堅持中國特色,形成獨特的風貌。

“原創一直是中國動畫電影發展繞不過的坎,如果一味模仿迪斯尼或者日本漫畫,民眾不願買單,也很難走出自己的風格。”宋嶽峰談到中國動漫發展時說,歐美、日本動畫都有自己的風貌,而中國動畫電影在市場化後,有不少都失去了特色。

宋嶽峰說,“目前很多作者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淺顯,要知道,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是兩回事。”他認為,主創團隊應該要覺醒,知道為什麼要做這個作品,依靠獨立思考,立足作品本身的社會性與主題表達等。

從背靠大樹到自立更生,國產動畫一直在探索原創風格,並且探索依舊在繼續。業內認為,票房只是一部電影商業價值的體現之一,《大護法》的意義在於它代表了中國動畫新的可能性——新的視覺風格、新的題材、新的內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