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攝影 攝影世界 2019-04-25
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有時候,你拍不出好片,不是因為你技術不行,而是因為你根本沒思考 “什麼是好片”“為什麼這張片子不夠好”。

我是 極影 AdventureX 攝影師史飛,今天將從兩個案例出發,為您分享我們在拍攝時對作品進行分析、思考並得出解決方案的思路流程,一定會對您有所啟發。

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案例 1.《孤獨季節》

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喜歡風光攝影的朋友們一定對這個景頗為熟悉,沒錯,它就是新西蘭南島的地標景點——瓦納卡樹。這張照片的火燒雲大景乍一看從曝光到氛圍都不錯,但還是有許多可以提升的空間。

點評:對於逆光風光照來說,高光部分應該是這張作品最出彩的地方,對整張作品的氛圍塑造起到決定性作用;而這張作品卻強行拉亮了整體曝光,導致高光和陰影部分嚴重失衡而破壞了整張片子的意境與氛圍。

我在修圖時,首先要分析整個圖片的客觀條件,以及回想真實情況下看到的狀況,儘量利用後期手段還原現場——尤其是確認光照條件和方向來完善光感的調整。同時這也是確定後期思路的一種方式。

對於作者這張片子後期思路應該如何開展,我特別做了一張區域分析圖:

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對於這張作品在我們修圖時首先要明確首要亮度在哪,然後依次劃分出次亮等部分以及特殊需要照顧到的環節與微處理。

從上圖大致可以分析出此片的光比是天空亮而地面暗的整體效果,地面,樹幹,雪山的部分是為這張照片加分的處理,也是非常出彩的區域。我們看現在這張片子的地面幾乎是一種亮度,作者硬拉亮了曝光導致高光溢出,掩蓋了細節和明暗缺失等因素。

確定好整體光比後,接著要分析那些區域應該著重精細調整,由於我也曾在現場,整個場景的光感和景物本身的質感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從照片我們看出日出的方向先燒起來,紅色也是最飽和的地方,而云也是最密集的區域,然後雲以遞減的狀態慢慢散射分佈開。這也是所謂的 “瓦片雲”。 這樣我們在後期時就可以明確最飽和以及高光最亮的地方和次亮的區域。

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再看地景,倒影,溼潤的石頭,被紅光照亮的淤泥,樹葉的明暗面,這些都是能體現質感和光感的區域。

上圖中兩個畫紅圈的地方,基本上是這張圖片的高光區,當然前景的樹葉和石頭也有一些高光較強的面。可是由於作者強行拉亮了整體曝光而失去了這些對比部分。

由於我手頭並沒有作者提供的原片 raw 文件,就拿了一張我以前拍攝的同地點、同構圖照片,用 LR 演示一下後期修圖的大致思路。

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首先,用 LR 對整體的高光做了減 85,陰影減 58 的調整,對比原圖高光基本上還原了本來應該有的色彩與亮度。

接下來我們來看我在分析圖所標出的體現質感、光感以及兩個紅色箭頭區域,因為我當時在現場的觀察以及後期修圖時發現這兩個區域是有明顯光感的地方,如果只是粗略的拉亮與減暗很難達到預期明暗對比效果以及也體現不出樹幹和山峰的質感。

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在前期環節,這張照片的創作並沒有大問題,用了最穩妥的套路:低機位拍攝,並利用樹葉作為前景烘托整個氛圍。

但作者忽略了現代風光攝影兩個重要環節,景深合成和曝光合成,因為光比很大,單獨一張出片的效果還是差強人意,如果能單獨對天空和地面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區域曝光會更好。

再看前景的樹葉和石頭,因為後期硬拉亮了曝光,樹葉已經失去細節,但細看前景的一些樹葉和石頭還是模糊的,這種有大片樹葉花草作為前景拍攝時儘量使用景深合成完成曝光。

案例 2.《霧鎖金山嶺,情迷長城結》

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點評:這張長城也是一張具有氛圍意境十足的作品。同樣也是一張前期構圖不錯的作品。

作者基本上把握了後期一些關鍵因素的調整,略有不足的是層次和氛圍不夠突出,冷色調和暖色調對比不夠明顯,目前看整張圖是便暖色調,如果能在沒有光照的區域以及遠處的山和雲海有效的加入冷色調會加深氛圍映襯。

老樣子,再做一張區域分析圖:

亮,還是不亮?這是個問題

如上圖所示,可以著重加深亮和暗之間的對比,以及冷和曖的對比。對於雲海的部分也可以使用柔焦或高斯模糊進一步虛化表現長城遠端的若隱若現。

總結

在這一期的點評中,我並沒有對兩張圖的具體後期手段做詳細演示,這並不是因為我懶,也不是因為篇幅限制,而是因為我更看重思路的擴展和理解。

每個人修圖的方法都不一樣,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方法,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把握好思路。任何修圖插件也好,工具也罷,只要達到目的即可。

一位偉人說過,“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的就是好貓”,重要的不在於 “是什麼貓”,而是 “貓能做什麼”——這就要求你在做區域分析圖的時候多進行一些思考。

(本文由 極影 AdventureX 授權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