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攝影 吳哥窟 建築 洞裡薩湖 河北旅遊百事通 2017-06-09

“吳哥窟的富麗堂皇,使希臘和羅馬時代留給我們的一切,黯然失色!” ——法國著名考古學家享利莫歐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柬埔寨,這個舊稱高棉、擁有悠久歷史與淳樸民風的國家,讓千羽決定在這裡紮根並追尋自己的夢想。出於對柬埔寨人文和自然環境的喜愛,千羽把自己的攝影工作室設在了著名的吳哥窟旁邊,他希望能夠透過攝影,把自己,把人物,和歷史的時空重疊在一起。讓那根從古老與神祕中而來的時間線,貫穿我們平凡的當下,感受到不平凡的力量。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發現吳哥·壹

外圈:吳哥藝術的開端

發現吳哥始於外圈,就像歷史必然的順序,從吳哥王朝的建立,到因陀羅跋摩一世建都羅洛斯,再到鼎盛的吳哥城的最終幻滅,一切事物總是有始有終。蔣先生《吳哥之美》在第四部和第五部中,充分審視了這一段時期的內容,字裡行間依稀看出吳哥王朝強盛之前,及至今日更為淳樸的簡單。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攝影亮點:羅洛斯遺址

從磚造到石質結構,從灰泥壁雕到砂岩石雕,從六座寺塔不規則的排列到神殿山建築精準比例的完成,從羅洛斯遺址的草創到吳哥寺令人驚歎的形式美,吳哥文化的遞變過程,必須到了羅洛斯才能充分了解。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與水共生,崇敬東方(普力科寺)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在山與水之間,找到人的定位(巴孔寺)

攝影亮點:斑蒂絲蕾(女王宮)

石雕藝術的極致精美,表現在10世紀中期的斑蒂絲蕾。這座俗譯為女王宮的建築,將磚雕無微不至的細密繁複轉化成不可思議的石雕工法,像波斯的織毯,像中國的絲繡,像中古歐洲大教堂的玻璃花窗,像閃動的火焰,像舒捲的藤蔓,像一次無法再記起的迷離錯綜的夢。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玲瓏剔透的石雕藝術極致

攝影亮點:科巴斯賓

科巴斯賓建於羅貞陀羅跋摩二世時期,是典型的生殖崇拜遺蹟。在清澈水流緩緩流過的底下,一幅幅彷彿具體又彷彿抽象的陰陽生殖的圖畫,隨著水波盪漾,使人相信生命真的從此傳遞。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一條生命源源不絕的河流

發現吳哥·貳

大圈:吳哥藝術的遞變

大圈是連接外圈和小圈的紐帶,薪火傳遞的藝術昇華而來。蔣先生《吳哥之美》在第三部這樣描寫到:在迴廊深處的列柱上,在壁角轉彎的黝暗裡,被青苔覆蓋了臉,數百年歲月風華,斑駁了、漫漶了。石塊和樹根,女神和藤蔓,藝術和歲月,雕刻和時間,變成不可分離的共生者。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攝影亮點:喀拉凡寺(豆蔻寺)

豆蔻寺建於921年,是吳哥古蹟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廟。走近中央磚塔,並沒有預期會看到這樣美麗的浮雕,刻在密合的紅磚上,人體肌肉飽滿豐腴,動作流暢生動,形成剛健純樸的特別韻致。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毗溼奴與吉祥天女的磚雕藝術

攝影亮點:變身塔(比粒寺)

比粒寺是古代皇族火化變身為神的神殿,又稱變身塔。印度信仰裡有著對肉身眷戀的本質,相信肉體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裡不斷轉換形式。我們害怕無常,逃避無常,然而永恆正是在無常之中。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形式還原的建築美學

攝影亮點:塔普倫寺

樹根與寺廟緊密結合的塔普倫寺,由大型石頭堆砌而成,是吳哥遺址中的主要建築之一,也是電影《古墓麗影》的外景地。透過殘窗窺見一個王朝的心事,感覺石塊下的呼吸、脈動、體溫,感覺到長達數百年在荒煙蔓草中不曾消失的對人世的牽掛與不捨。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美的喚醒與遺忘

發現吳哥·叄

小圈:吳哥藝術的輝煌

經過外圈的艱辛與大圈的洗禮,朝聖的終點最終匯聚在小圈之上。作為吳哥窟藝術的鼎盛之作,無論是大吳哥還是小吳哥,都鑑證著那個輝煌王朝的日出、日落。蔣先生的《吳哥之美》起筆於巴肯山上,在印度教的須彌山中心,遠眺繁華的興落,悵然若失,卻又如夢醒來。王朝興衰只在歷史煙雲一瞬,留下來的卻是整個文化中最樂觀的微笑。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攝影亮點:大吳哥城

大吳哥又被稱作通王城,是闍耶跋摩七世所建的國都,也是吳哥文明光輝時代結束前最後的輝煌。當一切的表情一一成為過去,彷彿從汙泥的池沼中升起一朵蓮花,那微笑成為城市高處唯一的表情,包容愛恨、超越生死,通過漫長歲月,把笑容傳遞給後世。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遠眺繁華興落,山丘上的國廟(巴肯山)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走在莊嚴的引道上,冥想文明(巴芳寺)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無處不在的"高棉的微笑"(巴揚寺)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七百年前周達觀看到的皇宮(象臺與空中宮殿)

攝影亮點:小吳哥城

小吳哥是吳哥古蹟中最大、保存得最好、知名度最高的建築,被譽為“建築的奇蹟”,奇蹟是建造者如此透徹領悟人性。他並不是在蓋房子,他為這個城市留下了心靈的空間,是“城中之城”,是肉身裡心靈的留白。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吳哥寺塑造出建築的力量

發現吳哥·肆

心的駐足,體味吳哥之外的美

心的駐足,遠不止吳哥窟本身,蔣先生在《吳哥之美》中提到法國居美,不管是看作一種掠奪,還是另一種重生,那些遺失的美好終究散落在了世界各地。其實吳哥之外,仍然有很多值得停留的歸屬,緣起緣滅皆源於一方水土的造就。

攝影亮點:崩密列

位於吳哥窟以東約40公里的原始森林中的崩密列,算是獨立於吳哥之外的祕境。由於年代久遠,崩密列的建築都損壞得較為嚴重,已經難以恢復原樣,只能從建築特色和風格猜測是12世紀時的建築物。寺內的雜草叢生,寺廟坍塌,都體現出了一片荒涼的氣息,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這裡成為了電影導演們的最愛。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攝影亮點:洞裡薩湖

洞裡薩湖是孕育吳哥文明的母親湖,它不僅是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古代吳哥王朝外交水道的港口。如今的洞裡薩湖依舊保持著古時原貌,湖上的居民被稱做“水上人家”,依然過著終身在船上生活的習俗。洞裡薩湖有著非常旖旎的沼澤風光,適合攝影者一展身手。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攝影亮點:吳哥國家博物館

吳哥國家博物館是世界級的博物館,館內收藏了高棉王朝各時期藝術成就的代表之作,通過藝術媒體為基礎的展覽更加通俗易懂的向觀眾述說吳哥獨特的傳奇故事。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TIPS

攝影小貼士

1攝影時間

吳哥的太陽在白天是很毒的,造成的光影反差對比非常的大,而且吳哥的石頭廢墟都呈現出斑駁的樣子,顏色有黑、灰、紅、黃等不同,上面還有綠苔等物,有時光影和石頭上的斑駁混在一起,造成出來的片子比較花,而不像當場看到的那種強烈的效果。所以一天內比較好的拍攝時間是在日出後大約8點到10點半左右的時間內,下午則是在4點以後。中間的時間,只適合拍些顏色比較一致的雕刻局部。總的感覺是,夕陽下的吳哥窟,包括其他寺廟是最美麗的,而女王宮因為是紅砂岩的,所以上午10點半左右是最好的。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2攝影器材

拍人物最好是自動對焦的相機,吳哥的小朋友以及和尚、老人都很可愛,但是精彩的表情稍縱即逝,不自動對焦是不行的。鏡頭則看個人的追求和習慣,從14mm廣角到200米長焦都可以帶齊,最為常用的鏡頭是廣變中,傍晚拍攝人文的機會比較多,所以閃光燈也是必須的。三腳架和中灰漸變鏡在拍日出和日落的時候很有用,另外很多寺廟裡是很暗的,所以三腳架是必要的。

3攝影提示

·帶好長短鏡頭,以免留下遺憾。

·做好有關吳哥的一些文化功課,這樣有助於拍出好的片子。

·景點中,風蝕的石刻、鏽跡斑斑的門鎖之類,建議可以使用微距拍攝,會表現出強烈的質感。

·當地的小孩和植物也可作為色彩的襯托。

·在戶外無雲的藍天下,所有避光處都帶上藍色色罩。在如此環境中,若想讓攝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須在鏡頭前裝上相應的濾光鏡。

·古蹟中的建築大都色彩單調,也很少有僧人,如碰到僧人一定要抓拍最適合背景的人物主體。

以攝影之名

重新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石家莊到吳哥窟旅遊 以攝影之名,發現吳哥之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