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2日,耄耋之年的葉嘉瑩先生向建校整整100週年的南開大學捐贈了1711萬元,這是她繼2018年向南開大學捐贈1857萬元設立“迦陵基金”之後的再次捐贈,先後兩次累計捐贈3568萬元,葉嘉瑩的捐贈行為猶如一面鏡子,每一個人從中看到的風景都不一樣,而我卻從葉嘉瑩先生聯想到了她的前輩沈祖棻先生,一個曾被葉嘉瑩譽為“她是一個集大成的作者”。

沈祖棻是中國現代著名女詞人,國學大師吳宓曾這樣評價她:“棻詞殊佳,宓所識女中第一。”散文大家朱自清更是直接稱譽她為“現代李清照”,那麼,沈祖棻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一些名士大家為何對其有如此高的評價?而2019年是沈祖棻誕辰110週年,僅以此文記述沈祖棻其人其事,這是一個堪比宋代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沈祖棻

沈祖棻(1909—1977)字子蕊,浙江海鹽人,1909年1月29日出生於蘇州一個書香世家,曾祖父沈炳垣當過咸豐帝的老師,祖父沈守謙也是飽學之士,尤其精於書法,與吳昌碩、朱孝藏等名世交往密切,當年沈家在蘇州大石頭巷的故園,在姑蘇城內也是聞名遐邇。

沈祖棻是這個書香世家的長孫女,自然備受家人關注和疼愛,在家庭文化的薰陶之下,沈祖棻自幼就對古典詩詞顯露出極大的興趣和天賦,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也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

沈祖棻於1930年考入位於上海的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當時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也設在上海,但沈祖棻在商學院僅讀了一年之後,就轉到了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本部,入讀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此時擔任文學院院長的是汪東教授,其前任院長謝壽康教授奉調出任駐比利時大使。

當時中國文學系名師薈萃,胡光煒、王伯沆、吳梅、汪東、黃侃、汪闢疆等教授都是著名學者,學術氛圍濃厚,是潛心做學問的好時期,由胡光煒(即胡小石)擔任系主任。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中文系師生在玄武湖留影

沈祖棻轉到中國文學系就讀時,適逢“九.一八事變”前後,也正是中華民族遭遇危難之時,而中國文學系濃厚的文學氛圍,激發了沈祖棻潛在內心的詩情,她創作了一首《浣溪沙》:“芳草年年記勝遊,江山依舊豁吟眸。鼓鼙聲裡思悠悠。三月鶯花誰作賦?一天風絮獨登樓。有斜陽處有春愁。”

當汪東教授讀到這首《浣溪沙》小令時大為驚歎,因為這首詞層次分明,章法嚴密,能夠看出作者對詞律格式的精準把握,而詞的意境也宏大深遠,表達了對民族危難的關注與憂愁,因為“鼓鼙聲”是指剛發生不久的“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淞滬抗戰”,其中末句“有斜陽處有春愁”成為經典名句,沈祖棻也由此贏得了“沈斜陽”的美名。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汪東教授

汪東教授與黃侃、錢玄同、吳承仕同為國學大師章太炎真傳弟子,沈祖棻能夠得到汪東的青睞和賞識之後信心倍增,遂致力於填詞創作,從三十年代初至四十年代末,共創作了500多首詞,其中400多首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後來被集成《涉江詞》。

沈祖棻之詞既不是風花雪夜的吟唱,也不是寄情于山水,更不是傾訴自己的悲與歡和情與愁,而是寄託自己對國家民族之責,面對華夏一大半國土淪陷,沈祖棻作為一個纖弱女子,竟然在詞中發出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家國情懷,其詞之境界堪比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甚至有學者認為還要高於李清照,吟誦沈祖棻的詞之後,即便不是肝腸寸斷,也該是熱淚盈眶。

被詞壇譽為“千古一嘆”的《一萼紅》,是沈祖棻在聽聞“衡陽保衛戰”之慘烈狀況之後創作的,詞曰:“亂笳鳴,嘆衡陽去雁,驚認晚烽明。伊洛愁新,瀟灑淚滿,孤戍還失嚴城。忍凝想,殘旗折戟,踐巷陌,胡陭自縱橫。浴血雄心,斷腸芳字,相見來生。誰信錦官歡事,遍燈街酒市,翠蓋朱纓。銀幕清歌,紅氍豔舞,渾似當日承平。幾曾念,平蕪盡處,夕陽外,猶有楚山青!欲待悲吟國殤,古調難賡。”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衡陽保衛戰戰場一景

沈祖棻在《一萼紅》小序中寫道:“守土將士誓以身殉有來生再見之語。南服英靈,錦城絲管,愴怏相對不可為懷,因賦此闕,亦長歌當哭之意也。”一個女詞人如此寄情於家國情懷,歌頌中華民族優秀男兒英勇抗戰,實在是難得一見,其創作的《空軍頌》、《克復蘭封》、《衝鋒》《花圈》等詞均為抗戰題材,可與同時期的抗戰詩人穆旦創作的《森林之魅:——祭胡康河谷上的白骨》一比,均都是直面抗日戰爭時期英勇抗敵的里程碑式作品。

1934年秋,沈祖棻從國立中央大學畢業後考入同城的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班,第一期學生只錄取了16人,其中有6名女生,每個學生各自選一課題,然後收集資料進行專題研究,學習期限一年,旨在培養高級國學專門研究人才,與當年清華國學研究院和無錫國學專修館均有異曲同工之妙。

沈祖棻研究班期間創作了《辯才禪師》、《馬嵬驛》等一系列文學作品,有人稱《辯才禪師》可與老舍著名短篇小說《月牙兒》、《斷魂槍》等相媲美,沈祖棻也由此跨入民國時期著名青年女作家行列,被當時文壇譽為“江南才女”。

沈祖棻還在此間收穫了自己的愛情,他與研究班同學程千帆相知相愛,程千帆是湖南人,也是家學淵源,金陵大學畢業後考入研究班,儘管程千帆比沈祖棻小4歲,但共同的志向還是讓兩人走到了一起,並於1937年9月初在安徽屯溪結婚,著名書法大家沈尹默曾以“昔時趙李今程沈”之詩句,來比喻沈祖棻和程千帆夫婦為再版的李清照和趙明誠。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沈祖棻與程千帆合影

“七七事變”爆發後,上海、南京相繼失陷,沈祖棻與程千帆新婚蜜月尚未度完就各自踏上了西遷流亡之路,這種亂離播遷的生活,也與李清照當年的經歷頗為相似。

沈祖棻先後在流亡到重慶、雅安、樂山等地,一度以養病為主,1940年4月因腹中生瘤到成都手術,期間竟遭遇醫院失火,這次劫後餘生讓沈祖棻驚恐不已,以致見到程千帆時夫妻抱頭痛哭。

1942年夏,沈祖棻與程千帆在成都華西壩停下了流亡的腳步,被遷至華西壩的金陵大學聘為中文系副教授,開設詞選課並講授古典詩詞鑑賞,沈祖棻曾遴選了五名頗具才華的學生成立了“正聲詩詞社”,並將學生的作品集成《風雨同聲集》出版,一時風靡華西壩。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沈祖棻(前排右二)與正聲詩詞社成員合影

1943年秋,沈祖棻夫婦由於受中文系人事糾紛而遭到排擠,後來又因為揭發學校將政府發給教職員工的平價米高價出售而惹怒學校,夫妻倆都被金陵大學開除。

1944年秋,沈祖棻任教於華西協和大學,而程千帆則任教於國立四川大學和成都中學,1945年秋程千帆又任教於國立武漢大學,1946年底,沈祖棻輾轉回到武昌與程千帆團聚,整個八年抗戰時期,他們夫婦都是在分分合合中度過的,並都在其《涉江詞》中有所反映和體現。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沈祖棻(1946年攝)

1947年底,已是大齡產婦的沈祖棻剖腹產生下了女兒程麗則,由於一塊醫用紗布被醫生疏忽而遺留在腹腔中,導致沈祖棻備受病痛折磨而查不出病因,不得不去上海治療,經過多次手術探查之後,最終才取出遺留腹中的紗布,身體才逐漸好轉起來。

1949年春,沈祖棻將其歷經劫難而保存下來的詞編選結集為《涉江詞》出版,引發學界好評如潮,其老師汪東曾這樣評價道:“諸詞皆風格高華,聲韻沉咽,韋馮遺響,如在人間。一千年無此作矣。”汪東乃是文學大家,他的評價是溢美之詞,還是客觀公允,只有讀了《涉江詞》,讀者才能得出自己的評價。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涉江詞》

1952年是全國高等院校大調整之年,原東吳大學文理學院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併組建了蘇南師範學院,養病多年的沈祖棻也在這一年的秋天開始任教於蘇南師範學院(不久更名為江蘇師範學院),她與丈夫程千帆分居兩地,各自在大學的講壇上耕耘。

1956年6月,沈祖棻被調到武漢大學中文系任副教授,其時程千帆擔任中文系主任,夫婦二人結束了兩地分居,開始了一段相對穩定的生活,沈祖棻主要開設了中國文學史、古典名著選讀、歷代韻文選、明代戲曲研究、唐人七絕詩等課程。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沈祖棻夫婦與女兒合影

然而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一生劫難不已的沈祖棻,又遭遇了丈夫程千帆被打成右派,這對團聚僅一年的學者夫婦,又不得不面對分離,當年的右派不是被下放勞動,就是被勞動教養,與罪犯並無明顯的差別。

詩詞學養深厚的沈祖棻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株連,她還能夠幸運地站在講壇上教書育人,她所開設的課程也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其授課講義甚至被奉為“經典”,後來被集成《宋詞賞析》、《唐人七絕淺釋》出版而廣受好評。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宋詞鑑賞》

體弱多病的沈祖棻長期以來都是與獨生女兒相依為命的,右派妻子和右派女兒的帽子長期壓抑著母女倆,在歧視和鄙夷的目光中艱難度日,程千帆1975年才獲得平反,這一年底沈祖棻也辦理了退休,而程千帆直到1976年才獲准回到武漢,儘管夫妻得以團聚,但老天爺對他們夫婦實在是太不公了,再一次讓他們分離,而且是永久地分離。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沈祖棻與程千帆合影

1977年6月27日,沈祖棻因車禍罹難,車禍發生在離家只有500米左右的地方,當時一家人赴寧滬探親歸來,由於司機疏忽而導致車輛撞到了電線杆上,68歲的沈祖棻再也沒有能夠醒來,一代傑出女詞人竟以這樣一種方式謝幕人生,實在是令人惋惜和噓唏,真可謂是天妒英才也。

沈祖棻的晚年還算是幸福的,這完全源自於其外孫女早早的出生,讓人生已進入暮年的她能夠盡享天倫之樂,由此創作了一首名為《早早詩》的長詩:“張氏外孫女,前年尚襁褓,八月離母腹,小字為早早。生辰梅正開,學名喚春曉。一歲滿地走,兩歲嘴舌巧。嬌小自玲瓏,剛健復窈窕。長眉新月彎,美目寒星昭……”

沈祖棻:一個堪比李清照的現代女詞人

沈祖棻夫婦與外孫女合影

這是一首頗具喜感的兒童成長詩,沈祖棻通過諸多生活細節,描述了外孫女幼年時期的成長經歷,但凡初為人父人母者或當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人,都應該非常喜愛這首長詩,那種畫面感極強的描述,都能引起讀者會心一笑或是美好的回憶。

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讀了《早早詩》之後也詩興大發,題詩一首進行點贊:“易安而後見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經離亂多憂患,古今一例以詩名。獨愛長篇題早早,深衷淺語見童心。誰說舊瓶忌新酒,此論未公吾不憑。”

苦難和孤獨是產生詩人的土壤,而沈祖棻的詞大都創作於抗戰時期,她是為國家和民族記錄歷史,這樣的家國情懷能有幾人,史上詞家眾多,而女性詞家卻是鳳毛麟角,因此說沈祖棻為二十世紀中華詩詞界最傑出女詞人,也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