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和深圳,如同一對CP,屢屢親密互動。

廣深CP互動又有新進展!9月5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率深圳市黨政代表團赴廣州市學習考察,簽署兩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2013年以後,廣深時隔六年再度牽手合作簽訂框架協議。

廣深CP之間的競合關係

營銷戰略家傑克·特勞特的定位理論認為,在同一品類中,人們最多隻能記住兩個品牌,比如飲料裡的可口和百事,手機裡的蘋果和三星,運動鞋裡的耐克和阿迪……一提到廣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和深圳,可能正是出於此理。

廣州和深圳,確實是廣東的兩個響噹噹的城市品牌。

"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和深圳,如同一對CP,屢屢親密互動。

廣深CP互動又有新進展!9月5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率深圳市黨政代表團赴廣州市學習考察,簽署兩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2013年以後,廣深時隔六年再度牽手合作簽訂框架協議。

廣深CP之間的競合關係

營銷戰略家傑克·特勞特的定位理論認為,在同一品類中,人們最多隻能記住兩個品牌,比如飲料裡的可口和百事,手機裡的蘋果和三星,運動鞋裡的耐克和阿迪……一提到廣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和深圳,可能正是出於此理。

廣州和深圳,確實是廣東的兩個響噹噹的城市品牌。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廣東省的省會城市,華南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全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同時,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只有廣州是保持千年不衰的商業之都,曾與廣州一起站在世界巔峰的威尼斯現在只有往事可回味。去年,全球最為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佈的《世界城市名冊2018》顯示,廣州首次入圍Alpha級,成為全球55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在中國內地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深圳,中國最早進行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快速發展起來的超大型城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價:“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和深圳,如同一對CP,屢屢親密互動。

廣深CP互動又有新進展!9月5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率深圳市黨政代表團赴廣州市學習考察,簽署兩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2013年以後,廣深時隔六年再度牽手合作簽訂框架協議。

廣深CP之間的競合關係

營銷戰略家傑克·特勞特的定位理論認為,在同一品類中,人們最多隻能記住兩個品牌,比如飲料裡的可口和百事,手機裡的蘋果和三星,運動鞋裡的耐克和阿迪……一提到廣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和深圳,可能正是出於此理。

廣州和深圳,確實是廣東的兩個響噹噹的城市品牌。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廣東省的省會城市,華南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全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同時,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只有廣州是保持千年不衰的商業之都,曾與廣州一起站在世界巔峰的威尼斯現在只有往事可回味。去年,全球最為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佈的《世界城市名冊2018》顯示,廣州首次入圍Alpha級,成為全球55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在中國內地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深圳,中國最早進行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快速發展起來的超大型城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價:“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在一個省份中,經濟體量相近的兩個城市,往往會暗中較勁,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在全國範圍內,能輕鬆數得上的就是廣州—深圳、青島—濟南、福州—廈門、南京—蘇州等。而廣州和深圳,則是“雙城記”系列中最重量級的一對。

值得注意的是,廣深其實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城市,競爭關係肯定有,但主要還是互補與共生關係。有學者研究指出,基於城市的內向集聚度和外向輻射度,大城市存在“門戶城市”和“中心城市”兩種屬性。城市的內向集聚度越高,門戶城市屬性就越顯著;城市的外向輻射度越高,中心城市屬性就越顯著。照此理論,廣州的門戶城市屬性更為突出,深圳的中心城市屬性更為顯著,兩者之間存在強烈的互補性。

"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和深圳,如同一對CP,屢屢親密互動。

廣深CP互動又有新進展!9月5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率深圳市黨政代表團赴廣州市學習考察,簽署兩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2013年以後,廣深時隔六年再度牽手合作簽訂框架協議。

廣深CP之間的競合關係

營銷戰略家傑克·特勞特的定位理論認為,在同一品類中,人們最多隻能記住兩個品牌,比如飲料裡的可口和百事,手機裡的蘋果和三星,運動鞋裡的耐克和阿迪……一提到廣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和深圳,可能正是出於此理。

廣州和深圳,確實是廣東的兩個響噹噹的城市品牌。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廣東省的省會城市,華南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全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同時,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只有廣州是保持千年不衰的商業之都,曾與廣州一起站在世界巔峰的威尼斯現在只有往事可回味。去年,全球最為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佈的《世界城市名冊2018》顯示,廣州首次入圍Alpha級,成為全球55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在中國內地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深圳,中國最早進行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快速發展起來的超大型城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價:“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在一個省份中,經濟體量相近的兩個城市,往往會暗中較勁,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在全國範圍內,能輕鬆數得上的就是廣州—深圳、青島—濟南、福州—廈門、南京—蘇州等。而廣州和深圳,則是“雙城記”系列中最重量級的一對。

值得注意的是,廣深其實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城市,競爭關係肯定有,但主要還是互補與共生關係。有學者研究指出,基於城市的內向集聚度和外向輻射度,大城市存在“門戶城市”和“中心城市”兩種屬性。城市的內向集聚度越高,門戶城市屬性就越顯著;城市的外向輻射度越高,中心城市屬性就越顯著。照此理論,廣州的門戶城市屬性更為突出,深圳的中心城市屬性更為顯著,兩者之間存在強烈的互補性。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2018年2月4日,廣州站,春運開始後即使入夜廣場上仍然人頭攢動。

廣深PK一直存在,但它們作為一對CP還是挺默契的,互動也比較頻繁,相互學習與合作共贏是主流。早在2009年,在廣東省委的撮合下,廣深掀起了一股互相學習的熱潮。彼時,廣州市委市政府還聯合下發了《關於向深圳學習的決定》,此種開放和謙虛的姿態,一時傳為佳話。廣州的發展更全面更協調,深圳一直把廣州當成老大哥全面對標學習。從公開報道看,2018年到此次簽署框架協議,不到兩年的時間,深圳市黨政代表團就兩次前往廣州學習考察,廣州市領導也兩次來深調研座談。有觀點認為,廣深之間呈現出一種雙向的“鯰魚效應”,互相刺激著對方進步。

廣深強強聯手,強化雙核驅動作用

美國社會學家曼紐爾·卡斯特爾(Manuel Castells)將社會空間分成兩類:場空間和流空間。作為空間載體的城市強調的是等級、邊界,對應於場空間;而信息化社會中各種要素流動建構起來的,則對應於流空間。

與之對應,有兩個經典理論:一是德國地理學家瓦爾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論,強調城市間的競爭和等級次序;二是英國學者泰勒(Peter J. Taylor)提出的中心流理論,強調的是城市間的互動與交流合作。

一個區域的發展,既離不開城市之間的有序競爭,也離不開要素流動的暢通高效。本質上,正是不同城市的競合與各種要素的流動,定義和塑造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體系。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域對外鏈接全球城市網絡、對內輻射區域腹地的“兩個扇面”已初步形成。加強聯繫與合作互補,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主要議題。

廣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同樣承擔著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重要使命。在國家戰略的大格局中,廣深如何加強合作,更好地將粵港澳大灣區擰成一股繩,有底氣去跟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競爭,是一個大看點。

"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和深圳,如同一對CP,屢屢親密互動。

廣深CP互動又有新進展!9月5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率深圳市黨政代表團赴廣州市學習考察,簽署兩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2013年以後,廣深時隔六年再度牽手合作簽訂框架協議。

廣深CP之間的競合關係

營銷戰略家傑克·特勞特的定位理論認為,在同一品類中,人們最多隻能記住兩個品牌,比如飲料裡的可口和百事,手機裡的蘋果和三星,運動鞋裡的耐克和阿迪……一提到廣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和深圳,可能正是出於此理。

廣州和深圳,確實是廣東的兩個響噹噹的城市品牌。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廣東省的省會城市,華南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全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同時,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只有廣州是保持千年不衰的商業之都,曾與廣州一起站在世界巔峰的威尼斯現在只有往事可回味。去年,全球最為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佈的《世界城市名冊2018》顯示,廣州首次入圍Alpha級,成為全球55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在中國內地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深圳,中國最早進行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快速發展起來的超大型城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價:“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在一個省份中,經濟體量相近的兩個城市,往往會暗中較勁,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在全國範圍內,能輕鬆數得上的就是廣州—深圳、青島—濟南、福州—廈門、南京—蘇州等。而廣州和深圳,則是“雙城記”系列中最重量級的一對。

值得注意的是,廣深其實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城市,競爭關係肯定有,但主要還是互補與共生關係。有學者研究指出,基於城市的內向集聚度和外向輻射度,大城市存在“門戶城市”和“中心城市”兩種屬性。城市的內向集聚度越高,門戶城市屬性就越顯著;城市的外向輻射度越高,中心城市屬性就越顯著。照此理論,廣州的門戶城市屬性更為突出,深圳的中心城市屬性更為顯著,兩者之間存在強烈的互補性。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2018年2月4日,廣州站,春運開始後即使入夜廣場上仍然人頭攢動。

廣深PK一直存在,但它們作為一對CP還是挺默契的,互動也比較頻繁,相互學習與合作共贏是主流。早在2009年,在廣東省委的撮合下,廣深掀起了一股互相學習的熱潮。彼時,廣州市委市政府還聯合下發了《關於向深圳學習的決定》,此種開放和謙虛的姿態,一時傳為佳話。廣州的發展更全面更協調,深圳一直把廣州當成老大哥全面對標學習。從公開報道看,2018年到此次簽署框架協議,不到兩年的時間,深圳市黨政代表團就兩次前往廣州學習考察,廣州市領導也兩次來深調研座談。有觀點認為,廣深之間呈現出一種雙向的“鯰魚效應”,互相刺激著對方進步。

廣深強強聯手,強化雙核驅動作用

美國社會學家曼紐爾·卡斯特爾(Manuel Castells)將社會空間分成兩類:場空間和流空間。作為空間載體的城市強調的是等級、邊界,對應於場空間;而信息化社會中各種要素流動建構起來的,則對應於流空間。

與之對應,有兩個經典理論:一是德國地理學家瓦爾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論,強調城市間的競爭和等級次序;二是英國學者泰勒(Peter J. Taylor)提出的中心流理論,強調的是城市間的互動與交流合作。

一個區域的發展,既離不開城市之間的有序競爭,也離不開要素流動的暢通高效。本質上,正是不同城市的競合與各種要素的流動,定義和塑造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體系。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域對外鏈接全球城市網絡、對內輻射區域腹地的“兩個扇面”已初步形成。加強聯繫與合作互補,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主要議題。

廣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同樣承擔著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重要使命。在國家戰略的大格局中,廣深如何加強合作,更好地將粵港澳大灣區擰成一股繩,有底氣去跟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競爭,是一個大看點。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舊金山灣區區劃圖,與舊金山灣區在加州的相對位置。

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為契機,在以往良好合作基礎上,繼續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全方位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場要素順暢流動、產業體系協同發展、重大平臺共享共建、生活圈融合交流上催生化學反應,強化雙核驅動作用,攜手港澳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將有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的整體競爭優勢。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之外,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也為深化廣深戰略合作打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深圳“五個戰略定位”以及“五個率先”重點任務,沒有一個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有人認為,如果說深圳是一些領域能力突出的“特長生”,那麼廣州則更像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全能生”。在追求全方位、全過程先行示範的征程中,廣州就是深圳身邊的標杆。

同時,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廣東、深圳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也為廣州推進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新標杆、創造了新機遇、增添了新動力。正因如此,廣州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歷史機遇,與深圳開展全方位相互支持和合作發展。

"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和深圳,如同一對CP,屢屢親密互動。

廣深CP互動又有新進展!9月5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率深圳市黨政代表團赴廣州市學習考察,簽署兩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2013年以後,廣深時隔六年再度牽手合作簽訂框架協議。

廣深CP之間的競合關係

營銷戰略家傑克·特勞特的定位理論認為,在同一品類中,人們最多隻能記住兩個品牌,比如飲料裡的可口和百事,手機裡的蘋果和三星,運動鞋裡的耐克和阿迪……一提到廣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和深圳,可能正是出於此理。

廣州和深圳,確實是廣東的兩個響噹噹的城市品牌。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廣東省的省會城市,華南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全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同時,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只有廣州是保持千年不衰的商業之都,曾與廣州一起站在世界巔峰的威尼斯現在只有往事可回味。去年,全球最為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佈的《世界城市名冊2018》顯示,廣州首次入圍Alpha級,成為全球55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在中國內地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深圳,中國最早進行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快速發展起來的超大型城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價:“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在一個省份中,經濟體量相近的兩個城市,往往會暗中較勁,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在全國範圍內,能輕鬆數得上的就是廣州—深圳、青島—濟南、福州—廈門、南京—蘇州等。而廣州和深圳,則是“雙城記”系列中最重量級的一對。

值得注意的是,廣深其實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城市,競爭關係肯定有,但主要還是互補與共生關係。有學者研究指出,基於城市的內向集聚度和外向輻射度,大城市存在“門戶城市”和“中心城市”兩種屬性。城市的內向集聚度越高,門戶城市屬性就越顯著;城市的外向輻射度越高,中心城市屬性就越顯著。照此理論,廣州的門戶城市屬性更為突出,深圳的中心城市屬性更為顯著,兩者之間存在強烈的互補性。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2018年2月4日,廣州站,春運開始後即使入夜廣場上仍然人頭攢動。

廣深PK一直存在,但它們作為一對CP還是挺默契的,互動也比較頻繁,相互學習與合作共贏是主流。早在2009年,在廣東省委的撮合下,廣深掀起了一股互相學習的熱潮。彼時,廣州市委市政府還聯合下發了《關於向深圳學習的決定》,此種開放和謙虛的姿態,一時傳為佳話。廣州的發展更全面更協調,深圳一直把廣州當成老大哥全面對標學習。從公開報道看,2018年到此次簽署框架協議,不到兩年的時間,深圳市黨政代表團就兩次前往廣州學習考察,廣州市領導也兩次來深調研座談。有觀點認為,廣深之間呈現出一種雙向的“鯰魚效應”,互相刺激著對方進步。

廣深強強聯手,強化雙核驅動作用

美國社會學家曼紐爾·卡斯特爾(Manuel Castells)將社會空間分成兩類:場空間和流空間。作為空間載體的城市強調的是等級、邊界,對應於場空間;而信息化社會中各種要素流動建構起來的,則對應於流空間。

與之對應,有兩個經典理論:一是德國地理學家瓦爾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論,強調城市間的競爭和等級次序;二是英國學者泰勒(Peter J. Taylor)提出的中心流理論,強調的是城市間的互動與交流合作。

一個區域的發展,既離不開城市之間的有序競爭,也離不開要素流動的暢通高效。本質上,正是不同城市的競合與各種要素的流動,定義和塑造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體系。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域對外鏈接全球城市網絡、對內輻射區域腹地的“兩個扇面”已初步形成。加強聯繫與合作互補,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主要議題。

廣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同樣承擔著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重要使命。在國家戰略的大格局中,廣深如何加強合作,更好地將粵港澳大灣區擰成一股繩,有底氣去跟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競爭,是一個大看點。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舊金山灣區區劃圖,與舊金山灣區在加州的相對位置。

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為契機,在以往良好合作基礎上,繼續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全方位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場要素順暢流動、產業體系協同發展、重大平臺共享共建、生活圈融合交流上催生化學反應,強化雙核驅動作用,攜手港澳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將有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的整體競爭優勢。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之外,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也為深化廣深戰略合作打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深圳“五個戰略定位”以及“五個率先”重點任務,沒有一個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有人認為,如果說深圳是一些領域能力突出的“特長生”,那麼廣州則更像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全能生”。在追求全方位、全過程先行示範的征程中,廣州就是深圳身邊的標杆。

同時,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廣東、深圳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也為廣州推進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新標杆、創造了新機遇、增添了新動力。正因如此,廣州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歷史機遇,與深圳開展全方位相互支持和合作發展。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在“一口通商”時期,“十三行”被譽為“金山珠海,天子南庫”。

一個是千年商都,一個是科創旗幟,兩座城市各有所長,理應相互取長補短。廣州擁有歷史文化底子厚、國際化程度高、城市規劃管理經驗足、教育醫療發展水平高等發展優勢,是深圳學習的榜樣和標杆;深圳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營商環境改革、自貿區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能夠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煥發新活力。

根據《廣州市深圳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共同引領“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這對於廣深雙方來說是共同機遇,有利於優勢互補。

"

文丨圳論評論員 姚龍華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和深圳,如同一對CP,屢屢親密互動。

廣深CP互動又有新進展!9月5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率深圳市黨政代表團赴廣州市學習考察,簽署兩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2013年以後,廣深時隔六年再度牽手合作簽訂框架協議。

廣深CP之間的競合關係

營銷戰略家傑克·特勞特的定位理論認為,在同一品類中,人們最多隻能記住兩個品牌,比如飲料裡的可口和百事,手機裡的蘋果和三星,運動鞋裡的耐克和阿迪……一提到廣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廣州和深圳,可能正是出於此理。

廣州和深圳,確實是廣東的兩個響噹噹的城市品牌。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廣東省的省會城市,華南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教中心,全國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國際交往中心。同時,在全世界所有城市中,只有廣州是保持千年不衰的商業之都,曾與廣州一起站在世界巔峰的威尼斯現在只有往事可回味。去年,全球最為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GaWC發佈的《世界城市名冊2018》顯示,廣州首次入圍Alpha級,成為全球55個世界一線城市之一,在中國內地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深圳,中國最早進行改革開放、影響最大、建設最好的經濟特區,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快速發展起來的超大型城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價:“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在一個省份中,經濟體量相近的兩個城市,往往會暗中較勁,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態勢。在全國範圍內,能輕鬆數得上的就是廣州—深圳、青島—濟南、福州—廈門、南京—蘇州等。而廣州和深圳,則是“雙城記”系列中最重量級的一對。

值得注意的是,廣深其實是兩種不同類型的城市,競爭關係肯定有,但主要還是互補與共生關係。有學者研究指出,基於城市的內向集聚度和外向輻射度,大城市存在“門戶城市”和“中心城市”兩種屬性。城市的內向集聚度越高,門戶城市屬性就越顯著;城市的外向輻射度越高,中心城市屬性就越顯著。照此理論,廣州的門戶城市屬性更為突出,深圳的中心城市屬性更為顯著,兩者之間存在強烈的互補性。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2018年2月4日,廣州站,春運開始後即使入夜廣場上仍然人頭攢動。

廣深PK一直存在,但它們作為一對CP還是挺默契的,互動也比較頻繁,相互學習與合作共贏是主流。早在2009年,在廣東省委的撮合下,廣深掀起了一股互相學習的熱潮。彼時,廣州市委市政府還聯合下發了《關於向深圳學習的決定》,此種開放和謙虛的姿態,一時傳為佳話。廣州的發展更全面更協調,深圳一直把廣州當成老大哥全面對標學習。從公開報道看,2018年到此次簽署框架協議,不到兩年的時間,深圳市黨政代表團就兩次前往廣州學習考察,廣州市領導也兩次來深調研座談。有觀點認為,廣深之間呈現出一種雙向的“鯰魚效應”,互相刺激著對方進步。

廣深強強聯手,強化雙核驅動作用

美國社會學家曼紐爾·卡斯特爾(Manuel Castells)將社會空間分成兩類:場空間和流空間。作為空間載體的城市強調的是等級、邊界,對應於場空間;而信息化社會中各種要素流動建構起來的,則對應於流空間。

與之對應,有兩個經典理論:一是德國地理學家瓦爾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心地理論,強調城市間的競爭和等級次序;二是英國學者泰勒(Peter J. Taylor)提出的中心流理論,強調的是城市間的互動與交流合作。

一個區域的發展,既離不開城市之間的有序競爭,也離不開要素流動的暢通高效。本質上,正是不同城市的競合與各種要素的流動,定義和塑造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體系。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域對外鏈接全球城市網絡、對內輻射區域腹地的“兩個扇面”已初步形成。加強聯繫與合作互補,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主要議題。

廣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同樣承擔著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的重要使命。在國家戰略的大格局中,廣深如何加強合作,更好地將粵港澳大灣區擰成一股繩,有底氣去跟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競爭,是一個大看點。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舊金山灣區區劃圖,與舊金山灣區在加州的相對位置。

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為契機,在以往良好合作基礎上,繼續發揮各自比較優勢,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全方位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市場要素順暢流動、產業體系協同發展、重大平臺共享共建、生活圈融合交流上催生化學反應,強化雙核驅動作用,攜手港澳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將有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的整體競爭優勢。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之外,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也為深化廣深戰略合作打開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深圳“五個戰略定位”以及“五個率先”重點任務,沒有一個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有人認為,如果說深圳是一些領域能力突出的“特長生”,那麼廣州則更像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全能生”。在追求全方位、全過程先行示範的征程中,廣州就是深圳身邊的標杆。

同時,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是廣東、深圳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也為廣州推進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新標杆、創造了新機遇、增添了新動力。正因如此,廣州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歷史機遇,與深圳開展全方位相互支持和合作發展。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在“一口通商”時期,“十三行”被譽為“金山珠海,天子南庫”。

一個是千年商都,一個是科創旗幟,兩座城市各有所長,理應相互取長補短。廣州擁有歷史文化底子厚、國際化程度高、城市規劃管理經驗足、教育醫療發展水平高等發展優勢,是深圳學習的榜樣和標杆;深圳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營商環境改革、自貿區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能夠推動廣州實現老城市煥發新活力。

根據《廣州市深圳市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共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共同引領“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這對於廣深雙方來說是共同機遇,有利於優勢互補。

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CP又玩出什麼新花樣?

比如,《意見》明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不過,雖然深圳科技創新勢頭強勁,成果轉化能力尤為突出,但仍存在高端頂尖人才緊缺、原始創新能力不足、重大創新平臺缺乏等問題和短板。與之相比,廣州是科教重鎮,擁有大量具有國際知名度和研發能力的高校與研究機構,但成果轉化能力稍弱。廣深聯手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既符合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規劃,也有利於彌補雙方各自的短板,放大各自的創新優勢。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廣深強強聯合,放大廣州之“廣”、深圳之“深”,華南雙子城的未來必將大放異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