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園區與生物醫藥產業的躍進十年

自97年香港中文大學盧煜明團隊發現孕婦外周血中的胎兒DNA後,利用高通量測序技術檢測母親靜脈血中胎兒染色體倍性的無創產前檢測(NIPT,以下簡稱無創)迅速發展。但“新無創”(NiPS)與依賴二代測序平臺的傳統無創檢測不同。姜正文這位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帶領的研發團隊歷經五年時間開發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在不依賴高通量測序平臺時,僅使用5mL孕婦靜脈血即可實現針對唐氏綜合徵的產前篩查。

2017年1月20日,這種不使用高通量測序平臺(也稱二代測序平臺)的無創產前篩查技術的結果在國際知名的臨床分子診斷雜誌Clinical Chemistry發表,這是一項全新的國內自主研發的無創產前胎兒染色體篩查技術。姜正文對未來的應用很樂觀。

對未來應用樂觀的不僅僅是姜正文和其創辦的天昊基因科技,6月8日,這家在產前基因檢測診斷領域表現優秀企業,與其他7家創新企業一起,在蘇州工業園區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二期B區集中籤約正式落地。同時,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二期C區工程啟動開工,今後將作為高端醫療器械與新藥製劑的產業化基地,進一步完善園區從孵化、中試到產業化的完整產業鏈條的搭建。

此次更名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蘇州生物納米園(BioBAY),這座生物醫藥園區歷經十年發展,已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生物醫藥園區。

從2006年啟動載體建設和招才引智至今,生物納米園目前有460餘家企業入駐,10000餘名生物醫藥專業人才就業,其中集聚了60位國家千人,形成了新藥創制、醫療器械(含體外診斷)、生物技術等特色產業集群。

一座園區與生物醫藥產業的躍進十年

在BioBAY總裁龐俊勇看來,BioBAY的十年折射的是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大躍進發展的十年。“我們在老區那邊入駐的生物醫藥企業大概是460家,但是在二期這裡,企業入駐的家數卻不多,在A期10萬平方米的面積內總共入駐的家數大概只有15家。也就是說你可以看到明顯的對比,在整個生物醫藥創新產業發展階段已經從研發到中試,真正走向從中試到產業化,真正走向市場、產品這樣的一個階段。”

最顯著的特點是現在園內已集聚了基因測序產業鏈上下游共30餘家創新企業。既有主要應用研究方向集中在基因合成與編輯的,如金唯智、吉瑪、克睿等;也有生殖與遺傳領域的企業,如序康、貝康、天昊等。可以說,基因測序應用與精準醫療企業已經成為園內異軍突起的一支新的特色產業集群。

一座園區與生物醫藥產業的躍進十年

三年前,無論是中國的生物醫藥企業還是園區內的入駐企業,大多數的都是在做研發到中試報批的過程,實際上在市場上的話語權地位都很難談及。“大家認識BioBAY,也是說認為它是一個不錯的研發區,很多的一些科學家在那邊,但是很少會認為這些企業會是一個在產業的中堅力量”。

三年以後,龐俊勇覺得“大家可能認知就完全不一樣了”。不管是在新藥領域,還是在生物技術領域,很多的中國企業已經在產業中間有地位、有話語權。

姜文正對健康點表示,國內很多做無創唐篩和NIPT企業,你做的越多,賺的越多的其實是Iluminia這樣的國外企業。姜正文團隊研發的NIPS希望能在未來降低診斷過程的複雜程度,讓臨床檢驗醫生自己就可以完成,而且,將到達終端消費者的價格控制在600元內。

龐俊勇認為,今後5到10年是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黃金期,這與中國的老齡化、政府的政策導向,包括經濟新的驅動力都有關係。像吉因加、天昊等企業層層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後,便可以在某些細分領域與跨國企業充分競爭,共同打拼市場。我相信這是政府與行業都希望看到的現象。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