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構造這一大自然的傑作曾引起我特殊的興趣;其實,我對任何有生命的動物都懷有強烈的興趣。我常常向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生命究竟是怎樣起源的?這是一個十分大膽的問題,歷來被認為是個不解之謎。

——《弗蘭肯斯坦》


1818年,瑪麗·雪萊創作了《弗蘭肯斯坦》,它被認為是科幻小說的開山之作。

年輕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痴迷於科學,搜尋來人體骨骼和動物肌體,創造出一個人造人,卻又因為它的醜陋可怖而拋棄了那個“怪物”。

第一部科幻小說未必是完美小說,但它的主題樸素地反映著,假如人類擺脫了科學的束縛,第一個想實現的是什麼。《弗蘭肯斯坦》的主題正是那個最根本的問題——生命源自何處?我們如何才能像上帝一樣製造生命?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弗蘭肯斯坦》(1931)劇照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裡去?——如果我們能解答生命起源,那麼也就可以部分解答“我們從哪裡來”這個根本問題。

數千年來,這個問題讓亞里士多德、達爾文、埃爾溫·薛定諤等開拓人類知識邊疆的偉大心靈苦苦思索,也成為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哲學等人類核心知識的交叉點。假如不是因為人類長久地沉迷於這個問題,那麼包括宗教在內的諸多學科或許都不會誕生。而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也將影響我們如何看待自身與宇宙。

到現在,人類離謎底有多遠?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小說《弗蘭肯斯坦》封面 |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弗蘭肯斯坦》的序言中,雪萊說:“達爾文博士及德國的一些生理學者們曾經認為,構成這部小說的事件並非不可思議。”

那確實並非不可思議。歸根結底,組成我們這些活生生的人的,跟組成石頭、桌子的沒有什麼不同——都是沒有生命的“死”分子。只要能知道如何讓一團“死”的物質活起來,我們就能製造人造生命。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人類基因組計劃logo,這是一項對人類DNA中30億個鹼基進行完整測序的工程 | 圖片來源:wikipedia


幾十年前,當科學家發現DNA並對它的研究愈發細緻,人們曾樂觀地以為答案將隨著基因的解碼一同揭開。人類基因組計劃在2000年完成,當時比爾·克林頓在白宮的儀式上宣稱:“如今,我們可以學習上帝創造生命的語言。”不過,所謂的“生命的語言”顯然還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我們知道大量的分子機制、代謝路徑、膜的生物合成方法,我們瞭解了許多過程和部件。但是,我們依然不清楚是什麼給予了細胞生命。

儘管人類已經可以上天下海,研發人工智能、編輯基因,卻還是不能製造一個活細胞。為什麼這個問題會如此困難?

量子力學之父埃爾溫·薛定諤在他引人深思的小書《生命是什麼》中,提到了他對生命獨特的熱力學行為的困惑。簡單來說,現代物理和生物看上去互相矛盾,從根本上不相容。在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支配下,“有序”的系統會向“無序”的狀態發展,而生命的誕生似乎正與此相反——生命這種高度複雜有序的系統,“憑空”出現在了無序的世界上。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埃爾溫·薛定諤《生命是什麼》,這本小書啟發了數代科學家 | 圖片來源:wikipedia


哪怕是最簡陋、最原始的細胞,都比人類當今最先進的機器更精密。如此精密的“納米工廠”,為何能在40億年前誕生在荒涼的地球上?像物理學家保羅·戴維斯說的,沒有生命,這才是最合理的,但生命卻出現了。

難不成,那些像精密工廠一樣的活細胞完全是隨機組裝而成的?這種狀況發生的可能性,用宇航員弗雷德·多伊爾的話說——和一陣狂風颳過垃圾場,垃圾就組成了一架波音747的概率差不多。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了生命如何從簡單生命發展為複雜生命,卻沒有解釋最初的簡單生命是從哪裡來的 | 圖片來源:wikipedia


長期不見進展,讓這個問題散發出悲壯的氣息。1974 年,在發現DNA 的20 年後,著名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認為生命起源的問題是“一個科學無法跨越的障礙”。

因發現DNA而廣為人知的弗朗西斯·克里克曾在《生命》(Life Itself,1981)中興致勃勃地設想,生命的產生可能符合“胚種論”——這個極端的觀點認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太空,是由太空的外星生命形式帶到地球上播種的。胚種論的主要問題在於,它只不過是把問題轉嫁到了一個無法定位的宇宙空間,而無論生命是在哪裡產生的,根本的問題依然沒有改變:生命是如何從非生命中產生的?

如今,對於生命為何能夠誕生,以色列化學家埃迪·普羅斯提出了一種富於啟發性的解釋。

作為對近八十年前薛定諤《生命是什麼》中經典提問的迴應,埃迪·普羅斯為他的新書取名為《生命是什麼:40億年生命史詩的開端》,並且以新的發現大力革新了薛定諤的《生命是什麼》。它篇幅不長,卻足夠重磅,與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同入選“牛津科普里程碑”。

書中沒有公式,儘量避免複雜的專有名詞,常用一個貼切的比喻讓毫無基礎知識的讀者也能瞬間看懂。中文版封面設計中用了鸚鵡螺和黃金螺旋,用以顯示生命那彷彿經過了設計一般的精密與美。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我們該如何理解生命?生命為何產生?生物為何具備那些匪夷所思的性質?……生物學沒有給我們答案,對細胞反應的諸種闡釋沒有給我們答案,而普羅斯則另闢蹊徑,用化學方法重新闡釋了生命起源——儘管生命起源的具體細節仍不明瞭,但這本書會讓我們理解生命“為何”能產生,這無疑是邁向那個核心問題的重要一步。

期刊《生物學家》推薦道:“在這部富有啟發性的書中,普羅斯精彩地講述了系統化學如何彌合了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鴻溝。他小心論證,直面那些至為重要的問題。”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埃迪·普羅斯來自以色列——一個宗教發源地,他的同胞多以宗教探索生命,而他以科學探索生命


普羅斯還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見解——

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獨一無二的個體,但實際上,我們不過是“生命網絡”中的一環。比如,我們單個人從繁殖的角度而言是不完整的,我們沒法僅憑自己繁殖後代(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強烈而迫切地關注“性”的話題)。此外,我們在情感方面同樣是不完整的,各種心理因素將我們與人類網絡聯繫了起來,我們渴望與他人共處。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事實上所有人類是一體的。

這簡直就是在呼應《新世紀福音戰士》裡的“人類補完計劃”。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新世紀福音戰士》海報


·我們已經瞭解了地球生命的誕生原理,據此推測,外星人長什麼樣?·人體內存在的細菌細胞數量是人類細胞的10倍。從數量上看,我們的細菌屬性比人類屬性還要強!那麼,一個人是“個體”還是一個“生態網”?……


普羅斯在書中回答了這些看似無厘頭的問題。這些問題背後,其實關係到我們該如何理解生命、定義生命。

生命是什麼?這個問題是諸多思想的出發點,還變成了科幻點子的培養皿,它如此神祕而重要,影響著我們的世界觀,就像埃迪·普羅斯在書中說的:“問題的答案不僅將揭示我們是誰、我們是什麼,而且將影響我們對整個宇宙的理解。”當一個人思考過“生命是什麼”,就再也無法漠然地生活。

特別推薦


科學家找了很多理由,卻依舊無法合理解釋生命的起源

點擊封面入手正版


《生命是什麼:40億年生命史詩的開端》

埃迪•普羅斯 著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2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