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要點科學訓練唱歌共鳴!“難”高音不再困難

聲樂 音樂 藝術 美聲 說話式關閉唱法 2019-06-22

頭腔共鳴,是男高音走向成熟的標誌性共鳴腔。人體頭部的額竇、鼻竇、蝶竇以及篩竇是形成“頭腔共鳴”或者說“頭聲”的主要腔體。男高音的頭聲,發聲時頭部的振動感較為強烈,無論是對於歌者還是聽者的感覺都是在面額骨上的。頭腔共鳴是聲波在鼻咽腔上部各竇中所形成的綜合音響,主要由額竇腔和頭蓋骨(顱骨)組成,是高音區最佳的共鳴腔體。在聲樂領域,大多數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都堅持“竇聲”共鳴是正確的,一些從事歌唱生理和物理聲學研究的專家則認為,像額竇、鼻竇、蝶竇等等這種腔體內部充滿黏稠的軟體物質不具備產生聲響共鳴的條件,因此不可能會產生共鳴。根據歌唱家發聲的客觀實踐結果和歌者的主觀感受,認為這種是正確的發聲技術。

兩個要點科學訓練唱歌共鳴!“難”高音不再困難

歌唱之所以強調頭腔的重要性,是因為它不僅是重要的共鳴器官,而且還是音域拓展的重要載體、是找到真假聲結合的起點、是大腦意識的“司令部”。它承載著高位置、共鳴腔、咬字、“關閉”和發揮想象力等等如此之多的功能,因此也可以說頭腔是聲樂演唱的百寶箱。

兩個要點科學訓練唱歌共鳴!“難”高音不再困難


男高音歌唱中運用的共鳴腔體大多是面罩共鳴和頭腔共鳴,倘若中低聲區能夠掛著胸聲會使歌聲更加飽滿、結實。唱高音的時候多用頭腔,音越高位置點越往後,但一定是都要往前唱(意識靠後、聲音靠前)。猶如拉弓射箭的道理,要想使箭體往前射的更遠、更具有穿透力,弓就要往後拉得越滿越好。歌唱時,感覺頭腔額頭裡面有一層薄薄的聲膜,讓它輕輕地唱、氣息輕輕地吹(就像是在面罩前面輕輕地吹一個氣球),要用腦子想著始終保持在位置點上,注意咬字和旋律線的連貫;高音時聲音變薄、點變小,這樣更加有助於輕鬆地唱出高音,其聲音效果將是同樣的輝煌並體現一個歌者的音樂素養。

那麼,獲得頭腔共鳴的關鍵是什麼呢?或者說,通過一種什麼樣的訓練,能使聲波在面罩各竇中產生共振,同時能在額竇、蝶竇等固有共鳴腔與口腔、鼻咽腔等可變共鳴腔之間建立一種有機的聯繫呢?

最關鍵的是——運用面罩唱法首先讓聲音能夠進入面罩,這是歌聲能夠到達頭腔的前提和基礎。其次,通過歌唱實踐的探索我們發現,採用“帶著嗅吸香味的感覺來發聲”即“吸著唱”的辦法,能較好地解決這一關鍵問題。鼻腔的嗅嶺地帶有嗅覺神經,如果採用“聞花香”的方式發聲,能有效刺激這些嗅覺神經,發出的聲波可以迅速到達那裡。如同在平常生活中,當我們聞到某種特殊的香味後,鼻咽頂部各竇因受到刺激都會興奮的張開一樣。

再者,由於通向嗅嶺區的通道打開了,當具有一定流動壓力的聲波從口咽發出時,聲波所具有的頻率與頭部各竇室的固有頻率產生一種良好的諧振,那麼,這些較小的空間便能發出驚人的音量。這樣,歌唱者最終獲得的就是泛音十分豐富的頭腔共鳴了。在男高音的高聲區,聲音進入頭腔之後要迅速地往前推進。無論是在美聲唱法還是在民族唱法中,頭腔共鳴在歌唱藝術中都是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當一個歌唱者穩固的掌握了運用頭腔共鳴的技巧後,才能逐漸使自己的歌唱藝術走向成熟。

兩個要點科學訓練唱歌共鳴!“難”高音不再困難


在頭聲和氣息結合的中間,心口位置是個非常重要的歌唱支點,即歌唱時給力的支持點要保持在前胸(民族唱法)。氣息的支點依然在腰部橫膈膜和丹田。要想做到全身協調、通暢自如地歌唱,頭聲和心口支點的結合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做到兩者的統一,是非常關鍵的歌唱技術。它是高位置的嗓音安放和腰腹部氣息動力之間重要的“橋樑”和樞紐。可以想象從顱骨中央到心口支點形成一個垂直、統一的支點,忽略兩點之間其它器官的存在。要注意心口位置必須是下沉的,讓頭腔上的歌聲以心口位置為支撐然後再落到地上或者說腳面上,這樣,歌聲會更加通暢,可以加強歌聲的立體感和穿透力。

無論用什麼方法和技巧歌唱,歌唱時都要感覺到聲音是灌滿頭腔、鼻咽腔和胸腔的感覺,當歌聲需要強烈的音響和放大時,必須感到是在共鳴腔裡被放大的,特別是要有頭骨的振動,而不是在喉嚨和嘴巴上使用蠻力歌唱。此外,男高音的發聲對於咽部共鳴(即咽音)的使用相對較多一些,咽音共鳴是產生泛音的主要成分,所以適當地訓練咽音是加強共鳴很有效的方法。單獨使用咽音的話比較濃烈,它好比是具有檸檬和食鹽的特性,所以在歌唱發聲中要適當地加入一些咽音,會使男高音的聲音富有金屬色彩、更具有穿透力。

兩個要點科學訓練唱歌共鳴!“難”高音不再困難


喜歡唱歌的朋友可以使用手機baidu一下“說話式唱法”進行系統的學習或使用手機瀏覽器輸入“3W點shuohuashi點康姆”進行系統的練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