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

作者:許你安然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水見煙花”原創,侵權必究

於時光的深海中,於千萬人擦肩而過的人群裡,遇見一個愛你的人已經花光了所有運氣,找到一個懂你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有多少深情以訴的才子佳人,可以為情而生,為愛而死,卻因為不懂對方,永遠走不到她(他)心裡。

沈從文和張兆和便是如此,他們的愛情開到荼蘼,卻從沒有相知的那一天。不是他太愚笨,也不是她太冷酷。只是因為固執地去愛你,而忘記了去懂你。

遇見你,誤了終生

1929年,近而立之年的沈從文到中國公學任教,遇見了19歲的張兆和,在他教學的課堂上,只是匆匆一瞥,沈從文便一見鍾情。

那時19歲的張兆和正值最美年華,未諳世事的年紀充滿了青春活力。從此沈從文便將這朵“黑牡丹”存放在心尖上。

"

作者:許你安然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水見煙花”原創,侵權必究

於時光的深海中,於千萬人擦肩而過的人群裡,遇見一個愛你的人已經花光了所有運氣,找到一個懂你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有多少深情以訴的才子佳人,可以為情而生,為愛而死,卻因為不懂對方,永遠走不到她(他)心裡。

沈從文和張兆和便是如此,他們的愛情開到荼蘼,卻從沒有相知的那一天。不是他太愚笨,也不是她太冷酷。只是因為固執地去愛你,而忘記了去懂你。

遇見你,誤了終生

1929年,近而立之年的沈從文到中國公學任教,遇見了19歲的張兆和,在他教學的課堂上,只是匆匆一瞥,沈從文便一見鍾情。

那時19歲的張兆和正值最美年華,未諳世事的年紀充滿了青春活力。從此沈從文便將這朵“黑牡丹”存放在心尖上。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愛她,愛得不顧一切。沈從文開始瘋狂地追求這位“校花”學生張兆和,全然不顧年齡之差、師生身份。他愛她,也愛得卑微。初次見到她時,他窘迫又羞澀,在心愛的人面前,快三十歲的他話都說不清楚。

是啊,在她面前他怎能不自卑?他只是個湘西農村來的窮教師,而張兆和出身於名門望族,自小接受各種新式教育,是個新時代女性。

就是這樣看起來兩個世界的人,沈從文卻先動了心,天性木訥的他,不敢直接表白,只能不斷地給她寫情書,最長的情書寫了六頁。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這句情話,至今被奉為經典,即便時空相隔,讀的人,也能從這句話裡,品出他對她溫柔百轉的情絲。

他愛她,那麼堅決和熾熱。就像餘秋雨所說:“你不過就是仗著我喜歡你,而那,卻是唯一讓我變得卑微的理由。”

面對沈從文的追求,張兆和毫不動搖,甚至還有些鄙夷。那時追她的人可以繞北大未名湖好幾圈,她把眾多的追求者編號為青蛙1號,青蛙2號……而沈從文被編為“癩蛤蟆13號”。

沈從文苦苦追求張兆和,一直情書不斷,期間校長鬍適還曾來替他說媒,對張兆和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而她卻很堅決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即使張兆和冷酷的拒絕,他依舊一往情深,他愛她自卑又怯弱,在失落的時候甚至為她自殺過。

四年的堅持,當他快要絕望時,張兆和卻突然被他的堅持和情書所打動。她的感動、同情最終也變成了愛,對他說了一句:“鄉下人,來喝杯甜酒吧。”

可是,才子配佳人,結局都是幸福的嗎?

那時候的沈從文還不成熟,並不明白,真正適合的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的表白,死纏爛打的追求,而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

那時候的張兆和也還太年輕,抵擋不住家人朋友的推波助瀾,並不懂得,真正的愛情,不是成全,而是兩種個性的磨合。

也許故事的結局早就在遇見時埋下了伏筆,但是總要等到經歷過,傷過痛過才能頓悟:“低到塵埃裡的愛,終究是傷害。”

"

作者:許你安然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水見煙花”原創,侵權必究

於時光的深海中,於千萬人擦肩而過的人群裡,遇見一個愛你的人已經花光了所有運氣,找到一個懂你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有多少深情以訴的才子佳人,可以為情而生,為愛而死,卻因為不懂對方,永遠走不到她(他)心裡。

沈從文和張兆和便是如此,他們的愛情開到荼蘼,卻從沒有相知的那一天。不是他太愚笨,也不是她太冷酷。只是因為固執地去愛你,而忘記了去懂你。

遇見你,誤了終生

1929年,近而立之年的沈從文到中國公學任教,遇見了19歲的張兆和,在他教學的課堂上,只是匆匆一瞥,沈從文便一見鍾情。

那時19歲的張兆和正值最美年華,未諳世事的年紀充滿了青春活力。從此沈從文便將這朵“黑牡丹”存放在心尖上。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愛她,愛得不顧一切。沈從文開始瘋狂地追求這位“校花”學生張兆和,全然不顧年齡之差、師生身份。他愛她,也愛得卑微。初次見到她時,他窘迫又羞澀,在心愛的人面前,快三十歲的他話都說不清楚。

是啊,在她面前他怎能不自卑?他只是個湘西農村來的窮教師,而張兆和出身於名門望族,自小接受各種新式教育,是個新時代女性。

就是這樣看起來兩個世界的人,沈從文卻先動了心,天性木訥的他,不敢直接表白,只能不斷地給她寫情書,最長的情書寫了六頁。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這句情話,至今被奉為經典,即便時空相隔,讀的人,也能從這句話裡,品出他對她溫柔百轉的情絲。

他愛她,那麼堅決和熾熱。就像餘秋雨所說:“你不過就是仗著我喜歡你,而那,卻是唯一讓我變得卑微的理由。”

面對沈從文的追求,張兆和毫不動搖,甚至還有些鄙夷。那時追她的人可以繞北大未名湖好幾圈,她把眾多的追求者編號為青蛙1號,青蛙2號……而沈從文被編為“癩蛤蟆13號”。

沈從文苦苦追求張兆和,一直情書不斷,期間校長鬍適還曾來替他說媒,對張兆和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而她卻很堅決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即使張兆和冷酷的拒絕,他依舊一往情深,他愛她自卑又怯弱,在失落的時候甚至為她自殺過。

四年的堅持,當他快要絕望時,張兆和卻突然被他的堅持和情書所打動。她的感動、同情最終也變成了愛,對他說了一句:“鄉下人,來喝杯甜酒吧。”

可是,才子配佳人,結局都是幸福的嗎?

那時候的沈從文還不成熟,並不明白,真正適合的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的表白,死纏爛打的追求,而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

那時候的張兆和也還太年輕,抵擋不住家人朋友的推波助瀾,並不懂得,真正的愛情,不是成全,而是兩種個性的磨合。

也許故事的結局早就在遇見時埋下了伏筆,但是總要等到經歷過,傷過痛過才能頓悟:“低到塵埃裡的愛,終究是傷害。”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婚姻,不能只靠愛情來維繫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和張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園舉行了婚禮。婚禮很簡單,新家也並不闊氣,連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只有樑思成、林徽因送的錦緞百子圖罩單看上去還有些喜氣。

在婚姻初期,兩人也經歷了一段個性、愛好、價值觀不同的磨合期,還算過得很甜蜜。

新婚後四個月,沈從文母親病重,他不得不趕回湘西老家,但張兆和並未同行。

兩人把新婚離別的傷感盡訴於書信,在信裡,他寵溺地喚她“三三”,她撒嬌地叫他“二哥”。

在信裡,她充滿擔憂:“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麼不憐憫得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

沈從文趕忙回信安慰道:“三三,乖一點,放心,我一切都好!我一個人在船上,看什麼總想到你。”

沈從文沒有想到的是,張兆和給他的愛,短暫的時間裡就變成了一場空歡喜。

當一切的詩情畫意,再添上些油鹽醬醋,終究不負當初的感覺。現實的婚姻,只有愛,遠遠不夠。

"

作者:許你安然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水見煙花”原創,侵權必究

於時光的深海中,於千萬人擦肩而過的人群裡,遇見一個愛你的人已經花光了所有運氣,找到一個懂你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有多少深情以訴的才子佳人,可以為情而生,為愛而死,卻因為不懂對方,永遠走不到她(他)心裡。

沈從文和張兆和便是如此,他們的愛情開到荼蘼,卻從沒有相知的那一天。不是他太愚笨,也不是她太冷酷。只是因為固執地去愛你,而忘記了去懂你。

遇見你,誤了終生

1929年,近而立之年的沈從文到中國公學任教,遇見了19歲的張兆和,在他教學的課堂上,只是匆匆一瞥,沈從文便一見鍾情。

那時19歲的張兆和正值最美年華,未諳世事的年紀充滿了青春活力。從此沈從文便將這朵“黑牡丹”存放在心尖上。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愛她,愛得不顧一切。沈從文開始瘋狂地追求這位“校花”學生張兆和,全然不顧年齡之差、師生身份。他愛她,也愛得卑微。初次見到她時,他窘迫又羞澀,在心愛的人面前,快三十歲的他話都說不清楚。

是啊,在她面前他怎能不自卑?他只是個湘西農村來的窮教師,而張兆和出身於名門望族,自小接受各種新式教育,是個新時代女性。

就是這樣看起來兩個世界的人,沈從文卻先動了心,天性木訥的他,不敢直接表白,只能不斷地給她寫情書,最長的情書寫了六頁。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這句情話,至今被奉為經典,即便時空相隔,讀的人,也能從這句話裡,品出他對她溫柔百轉的情絲。

他愛她,那麼堅決和熾熱。就像餘秋雨所說:“你不過就是仗著我喜歡你,而那,卻是唯一讓我變得卑微的理由。”

面對沈從文的追求,張兆和毫不動搖,甚至還有些鄙夷。那時追她的人可以繞北大未名湖好幾圈,她把眾多的追求者編號為青蛙1號,青蛙2號……而沈從文被編為“癩蛤蟆13號”。

沈從文苦苦追求張兆和,一直情書不斷,期間校長鬍適還曾來替他說媒,對張兆和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而她卻很堅決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即使張兆和冷酷的拒絕,他依舊一往情深,他愛她自卑又怯弱,在失落的時候甚至為她自殺過。

四年的堅持,當他快要絕望時,張兆和卻突然被他的堅持和情書所打動。她的感動、同情最終也變成了愛,對他說了一句:“鄉下人,來喝杯甜酒吧。”

可是,才子配佳人,結局都是幸福的嗎?

那時候的沈從文還不成熟,並不明白,真正適合的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的表白,死纏爛打的追求,而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

那時候的張兆和也還太年輕,抵擋不住家人朋友的推波助瀾,並不懂得,真正的愛情,不是成全,而是兩種個性的磨合。

也許故事的結局早就在遇見時埋下了伏筆,但是總要等到經歷過,傷過痛過才能頓悟:“低到塵埃裡的愛,終究是傷害。”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婚姻,不能只靠愛情來維繫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和張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園舉行了婚禮。婚禮很簡單,新家也並不闊氣,連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只有樑思成、林徽因送的錦緞百子圖罩單看上去還有些喜氣。

在婚姻初期,兩人也經歷了一段個性、愛好、價值觀不同的磨合期,還算過得很甜蜜。

新婚後四個月,沈從文母親病重,他不得不趕回湘西老家,但張兆和並未同行。

兩人把新婚離別的傷感盡訴於書信,在信裡,他寵溺地喚她“三三”,她撒嬌地叫他“二哥”。

在信裡,她充滿擔憂:“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麼不憐憫得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

沈從文趕忙回信安慰道:“三三,乖一點,放心,我一切都好!我一個人在船上,看什麼總想到你。”

沈從文沒有想到的是,張兆和給他的愛,短暫的時間裡就變成了一場空歡喜。

當一切的詩情畫意,再添上些油鹽醬醋,終究不負當初的感覺。現實的婚姻,只有愛,遠遠不夠。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們的愛情,本就像霧裡看花。戀愛和新婚,真正在一起的時光很短,更多的是紙紙信箋來維繫,信裡沒有柴米油鹽的憂愁瑣碎,沒有生活的一地雞毛。湘西鄉下的窮小子和安徽名門的千金小姐,沒有生活的磨合,他們更不能相互理解。

等到共同生活後才發現,不被理解的愛,根本敵不過歲月的瑣碎。

沈從文喜歡聽家鄉咿咿呀呀的儺戲,而張兆和喜歡聽優雅的崑曲,對他聽的那些野調根本不入耳。

沈從文喜歡收藏古董文物,張兆和為家裡的三鬥米著想,對他那費錢的愛好毫不欣賞,甚至還說他是“打腫臉充胖子”,“不是紳士冒充紳士”。

沈從文愛好寫作,大家對他的文章稱讚不已,可張兆和卻不以為意,還經常挑出毛病。

這樣的瑣碎事情一多,相互之間的不理解一點點消耗著兩人之間本就不牢靠的感情,這樣因個性不合而導致的心理落差,難免讓沈從文失望,讓張兆和沮喪。

物質上的門不當戶不對也許是婚姻裡的一個定時炸彈,但真正的導火索還是兩人精神上和心靈上都無法相知相惜。所有的三觀不合,都有可能在某一件小事上突然爆發。

最長久的愛情莫過於兩人保持既有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同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個性和隱私,彼此都能擁有心理空間和自由。

這場不幸福的婚姻是沈從文的錯嗎?他不過是個作家,孑然一身的詩人氣質,除了生活的苟且,他還要追求遠方;是張兆和的錯嗎?她不過是一介富商之女,甘願過這清苦的生活實屬不易,她只是性格理性,希望有個成熟穩重務實的丈夫,過上平穩的生活。

是啊,不是誰的錯,結局卻不美滿。因為婚姻裡沒有對與不對,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

作者:許你安然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水見煙花”原創,侵權必究

於時光的深海中,於千萬人擦肩而過的人群裡,遇見一個愛你的人已經花光了所有運氣,找到一個懂你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有多少深情以訴的才子佳人,可以為情而生,為愛而死,卻因為不懂對方,永遠走不到她(他)心裡。

沈從文和張兆和便是如此,他們的愛情開到荼蘼,卻從沒有相知的那一天。不是他太愚笨,也不是她太冷酷。只是因為固執地去愛你,而忘記了去懂你。

遇見你,誤了終生

1929年,近而立之年的沈從文到中國公學任教,遇見了19歲的張兆和,在他教學的課堂上,只是匆匆一瞥,沈從文便一見鍾情。

那時19歲的張兆和正值最美年華,未諳世事的年紀充滿了青春活力。從此沈從文便將這朵“黑牡丹”存放在心尖上。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愛她,愛得不顧一切。沈從文開始瘋狂地追求這位“校花”學生張兆和,全然不顧年齡之差、師生身份。他愛她,也愛得卑微。初次見到她時,他窘迫又羞澀,在心愛的人面前,快三十歲的他話都說不清楚。

是啊,在她面前他怎能不自卑?他只是個湘西農村來的窮教師,而張兆和出身於名門望族,自小接受各種新式教育,是個新時代女性。

就是這樣看起來兩個世界的人,沈從文卻先動了心,天性木訥的他,不敢直接表白,只能不斷地給她寫情書,最長的情書寫了六頁。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這句情話,至今被奉為經典,即便時空相隔,讀的人,也能從這句話裡,品出他對她溫柔百轉的情絲。

他愛她,那麼堅決和熾熱。就像餘秋雨所說:“你不過就是仗著我喜歡你,而那,卻是唯一讓我變得卑微的理由。”

面對沈從文的追求,張兆和毫不動搖,甚至還有些鄙夷。那時追她的人可以繞北大未名湖好幾圈,她把眾多的追求者編號為青蛙1號,青蛙2號……而沈從文被編為“癩蛤蟆13號”。

沈從文苦苦追求張兆和,一直情書不斷,期間校長鬍適還曾來替他說媒,對張兆和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而她卻很堅決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即使張兆和冷酷的拒絕,他依舊一往情深,他愛她自卑又怯弱,在失落的時候甚至為她自殺過。

四年的堅持,當他快要絕望時,張兆和卻突然被他的堅持和情書所打動。她的感動、同情最終也變成了愛,對他說了一句:“鄉下人,來喝杯甜酒吧。”

可是,才子配佳人,結局都是幸福的嗎?

那時候的沈從文還不成熟,並不明白,真正適合的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的表白,死纏爛打的追求,而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

那時候的張兆和也還太年輕,抵擋不住家人朋友的推波助瀾,並不懂得,真正的愛情,不是成全,而是兩種個性的磨合。

也許故事的結局早就在遇見時埋下了伏筆,但是總要等到經歷過,傷過痛過才能頓悟:“低到塵埃裡的愛,終究是傷害。”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婚姻,不能只靠愛情來維繫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和張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園舉行了婚禮。婚禮很簡單,新家也並不闊氣,連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只有樑思成、林徽因送的錦緞百子圖罩單看上去還有些喜氣。

在婚姻初期,兩人也經歷了一段個性、愛好、價值觀不同的磨合期,還算過得很甜蜜。

新婚後四個月,沈從文母親病重,他不得不趕回湘西老家,但張兆和並未同行。

兩人把新婚離別的傷感盡訴於書信,在信裡,他寵溺地喚她“三三”,她撒嬌地叫他“二哥”。

在信裡,她充滿擔憂:“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麼不憐憫得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

沈從文趕忙回信安慰道:“三三,乖一點,放心,我一切都好!我一個人在船上,看什麼總想到你。”

沈從文沒有想到的是,張兆和給他的愛,短暫的時間裡就變成了一場空歡喜。

當一切的詩情畫意,再添上些油鹽醬醋,終究不負當初的感覺。現實的婚姻,只有愛,遠遠不夠。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們的愛情,本就像霧裡看花。戀愛和新婚,真正在一起的時光很短,更多的是紙紙信箋來維繫,信裡沒有柴米油鹽的憂愁瑣碎,沒有生活的一地雞毛。湘西鄉下的窮小子和安徽名門的千金小姐,沒有生活的磨合,他們更不能相互理解。

等到共同生活後才發現,不被理解的愛,根本敵不過歲月的瑣碎。

沈從文喜歡聽家鄉咿咿呀呀的儺戲,而張兆和喜歡聽優雅的崑曲,對他聽的那些野調根本不入耳。

沈從文喜歡收藏古董文物,張兆和為家裡的三鬥米著想,對他那費錢的愛好毫不欣賞,甚至還說他是“打腫臉充胖子”,“不是紳士冒充紳士”。

沈從文愛好寫作,大家對他的文章稱讚不已,可張兆和卻不以為意,還經常挑出毛病。

這樣的瑣碎事情一多,相互之間的不理解一點點消耗著兩人之間本就不牢靠的感情,這樣因個性不合而導致的心理落差,難免讓沈從文失望,讓張兆和沮喪。

物質上的門不當戶不對也許是婚姻裡的一個定時炸彈,但真正的導火索還是兩人精神上和心靈上都無法相知相惜。所有的三觀不合,都有可能在某一件小事上突然爆發。

最長久的愛情莫過於兩人保持既有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同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個性和隱私,彼此都能擁有心理空間和自由。

這場不幸福的婚姻是沈從文的錯嗎?他不過是個作家,孑然一身的詩人氣質,除了生活的苟且,他還要追求遠方;是張兆和的錯嗎?她不過是一介富商之女,甘願過這清苦的生活實屬不易,她只是性格理性,希望有個成熟穩重務實的丈夫,過上平穩的生活。

是啊,不是誰的錯,結局卻不美滿。因為婚姻裡沒有對與不對,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一味地愛你,卻沒能懂你

再多的浪漫和甜蜜,不被理解的婚姻就像一座囚籠,或許人還在身邊,心已經漸行漸遠了。

1934年,沈從文遇到了另一個女人,他的女粉絲——高青子,那時高青子像極了沈從文小說《第四》裡的女主人公,“淺紫色綢衣麵包裹下面畫出的苗條柔軟的曲線,”沈從文抑制不住,婚內出軌了。

也許他並不是真的愛上了高青子,只是她把他當成偶像,在張兆和那裡得不到的尊嚴和溫柔,在高青子這裡都能一一滿足。

越是情深似海,越是痛徹心扉。一個女人給的傷害,需要另一個女人來撫平。

雖然沈從文和高青子最後無疾而終,但他們的關係還是在家庭中掀起了波瀾,那時張兆和剛生了長子龍朱,這一消息給了她很大的打擊,以至於很多年後回憶起,仍舊耿耿於懷。

此後,他們雖然沒有離婚,卻已是覆水難收,破鏡難圓,很長時間都過著分居生活。他們的愛情,似乎只停留在當初那一紙濃情蜜意的情書裡。

"

作者:許你安然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水見煙花”原創,侵權必究

於時光的深海中,於千萬人擦肩而過的人群裡,遇見一個愛你的人已經花光了所有運氣,找到一個懂你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有多少深情以訴的才子佳人,可以為情而生,為愛而死,卻因為不懂對方,永遠走不到她(他)心裡。

沈從文和張兆和便是如此,他們的愛情開到荼蘼,卻從沒有相知的那一天。不是他太愚笨,也不是她太冷酷。只是因為固執地去愛你,而忘記了去懂你。

遇見你,誤了終生

1929年,近而立之年的沈從文到中國公學任教,遇見了19歲的張兆和,在他教學的課堂上,只是匆匆一瞥,沈從文便一見鍾情。

那時19歲的張兆和正值最美年華,未諳世事的年紀充滿了青春活力。從此沈從文便將這朵“黑牡丹”存放在心尖上。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愛她,愛得不顧一切。沈從文開始瘋狂地追求這位“校花”學生張兆和,全然不顧年齡之差、師生身份。他愛她,也愛得卑微。初次見到她時,他窘迫又羞澀,在心愛的人面前,快三十歲的他話都說不清楚。

是啊,在她面前他怎能不自卑?他只是個湘西農村來的窮教師,而張兆和出身於名門望族,自小接受各種新式教育,是個新時代女性。

就是這樣看起來兩個世界的人,沈從文卻先動了心,天性木訥的他,不敢直接表白,只能不斷地給她寫情書,最長的情書寫了六頁。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這句情話,至今被奉為經典,即便時空相隔,讀的人,也能從這句話裡,品出他對她溫柔百轉的情絲。

他愛她,那麼堅決和熾熱。就像餘秋雨所說:“你不過就是仗著我喜歡你,而那,卻是唯一讓我變得卑微的理由。”

面對沈從文的追求,張兆和毫不動搖,甚至還有些鄙夷。那時追她的人可以繞北大未名湖好幾圈,她把眾多的追求者編號為青蛙1號,青蛙2號……而沈從文被編為“癩蛤蟆13號”。

沈從文苦苦追求張兆和,一直情書不斷,期間校長鬍適還曾來替他說媒,對張兆和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而她卻很堅決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即使張兆和冷酷的拒絕,他依舊一往情深,他愛她自卑又怯弱,在失落的時候甚至為她自殺過。

四年的堅持,當他快要絕望時,張兆和卻突然被他的堅持和情書所打動。她的感動、同情最終也變成了愛,對他說了一句:“鄉下人,來喝杯甜酒吧。”

可是,才子配佳人,結局都是幸福的嗎?

那時候的沈從文還不成熟,並不明白,真正適合的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的表白,死纏爛打的追求,而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

那時候的張兆和也還太年輕,抵擋不住家人朋友的推波助瀾,並不懂得,真正的愛情,不是成全,而是兩種個性的磨合。

也許故事的結局早就在遇見時埋下了伏筆,但是總要等到經歷過,傷過痛過才能頓悟:“低到塵埃裡的愛,終究是傷害。”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婚姻,不能只靠愛情來維繫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和張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園舉行了婚禮。婚禮很簡單,新家也並不闊氣,連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只有樑思成、林徽因送的錦緞百子圖罩單看上去還有些喜氣。

在婚姻初期,兩人也經歷了一段個性、愛好、價值觀不同的磨合期,還算過得很甜蜜。

新婚後四個月,沈從文母親病重,他不得不趕回湘西老家,但張兆和並未同行。

兩人把新婚離別的傷感盡訴於書信,在信裡,他寵溺地喚她“三三”,她撒嬌地叫他“二哥”。

在信裡,她充滿擔憂:“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麼不憐憫得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

沈從文趕忙回信安慰道:“三三,乖一點,放心,我一切都好!我一個人在船上,看什麼總想到你。”

沈從文沒有想到的是,張兆和給他的愛,短暫的時間裡就變成了一場空歡喜。

當一切的詩情畫意,再添上些油鹽醬醋,終究不負當初的感覺。現實的婚姻,只有愛,遠遠不夠。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們的愛情,本就像霧裡看花。戀愛和新婚,真正在一起的時光很短,更多的是紙紙信箋來維繫,信裡沒有柴米油鹽的憂愁瑣碎,沒有生活的一地雞毛。湘西鄉下的窮小子和安徽名門的千金小姐,沒有生活的磨合,他們更不能相互理解。

等到共同生活後才發現,不被理解的愛,根本敵不過歲月的瑣碎。

沈從文喜歡聽家鄉咿咿呀呀的儺戲,而張兆和喜歡聽優雅的崑曲,對他聽的那些野調根本不入耳。

沈從文喜歡收藏古董文物,張兆和為家裡的三鬥米著想,對他那費錢的愛好毫不欣賞,甚至還說他是“打腫臉充胖子”,“不是紳士冒充紳士”。

沈從文愛好寫作,大家對他的文章稱讚不已,可張兆和卻不以為意,還經常挑出毛病。

這樣的瑣碎事情一多,相互之間的不理解一點點消耗著兩人之間本就不牢靠的感情,這樣因個性不合而導致的心理落差,難免讓沈從文失望,讓張兆和沮喪。

物質上的門不當戶不對也許是婚姻裡的一個定時炸彈,但真正的導火索還是兩人精神上和心靈上都無法相知相惜。所有的三觀不合,都有可能在某一件小事上突然爆發。

最長久的愛情莫過於兩人保持既有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同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個性和隱私,彼此都能擁有心理空間和自由。

這場不幸福的婚姻是沈從文的錯嗎?他不過是個作家,孑然一身的詩人氣質,除了生活的苟且,他還要追求遠方;是張兆和的錯嗎?她不過是一介富商之女,甘願過這清苦的生活實屬不易,她只是性格理性,希望有個成熟穩重務實的丈夫,過上平穩的生活。

是啊,不是誰的錯,結局卻不美滿。因為婚姻裡沒有對與不對,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一味地愛你,卻沒能懂你

再多的浪漫和甜蜜,不被理解的婚姻就像一座囚籠,或許人還在身邊,心已經漸行漸遠了。

1934年,沈從文遇到了另一個女人,他的女粉絲——高青子,那時高青子像極了沈從文小說《第四》裡的女主人公,“淺紫色綢衣麵包裹下面畫出的苗條柔軟的曲線,”沈從文抑制不住,婚內出軌了。

也許他並不是真的愛上了高青子,只是她把他當成偶像,在張兆和那裡得不到的尊嚴和溫柔,在高青子這裡都能一一滿足。

越是情深似海,越是痛徹心扉。一個女人給的傷害,需要另一個女人來撫平。

雖然沈從文和高青子最後無疾而終,但他們的關係還是在家庭中掀起了波瀾,那時張兆和剛生了長子龍朱,這一消息給了她很大的打擊,以至於很多年後回憶起,仍舊耿耿於懷。

此後,他們雖然沒有離婚,卻已是覆水難收,破鏡難圓,很長時間都過著分居生活。他們的愛情,似乎只停留在當初那一紙濃情蜜意的情書裡。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1969年,沈從文下放,臨別前見到二姐張允和,站在亂糟糟的房間裡,從鼓鼓囊囊的口袋裡摸出一封泛黃的信,像哭又像笑地對二姐說:“這是三三給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舉起來,溫柔而羞澀,接著哭得泣不成聲,快七十歲的老頭兒哭得像小孩子一樣又傷心又快樂。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頑固地去愛你,卻忘記了去懂你,終我一生,也還是走不到你心裡。

1988年5月沈從文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這時,他也許想起了初見她時胡適說的那句“這個女子不能瞭解你,不能瞭解你的愛,你用錯情了。”

多年以後,張兆和整理沈從文的文獻,想著這個以後不會再給她寫信的男人,她的柔情慢慢復甦。

他筆下的很多人物都是像張兆和般黑皮膚的女孩:《邊城》裡的翠翠、《長河》裡的夭夭、《三三》裡的三三……

她把他的所有信件編成《從文家書》,看著他的文字,她幡然醒悟,她感傷:“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遺憾的是,生命不能重來,人生也沒有如果。

"

作者:許你安然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水見煙花”原創,侵權必究

於時光的深海中,於千萬人擦肩而過的人群裡,遇見一個愛你的人已經花光了所有運氣,找到一個懂你的人更是難上加難。有多少深情以訴的才子佳人,可以為情而生,為愛而死,卻因為不懂對方,永遠走不到她(他)心裡。

沈從文和張兆和便是如此,他們的愛情開到荼蘼,卻從沒有相知的那一天。不是他太愚笨,也不是她太冷酷。只是因為固執地去愛你,而忘記了去懂你。

遇見你,誤了終生

1929年,近而立之年的沈從文到中國公學任教,遇見了19歲的張兆和,在他教學的課堂上,只是匆匆一瞥,沈從文便一見鍾情。

那時19歲的張兆和正值最美年華,未諳世事的年紀充滿了青春活力。從此沈從文便將這朵“黑牡丹”存放在心尖上。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愛她,愛得不顧一切。沈從文開始瘋狂地追求這位“校花”學生張兆和,全然不顧年齡之差、師生身份。他愛她,也愛得卑微。初次見到她時,他窘迫又羞澀,在心愛的人面前,快三十歲的他話都說不清楚。

是啊,在她面前他怎能不自卑?他只是個湘西農村來的窮教師,而張兆和出身於名門望族,自小接受各種新式教育,是個新時代女性。

就是這樣看起來兩個世界的人,沈從文卻先動了心,天性木訥的他,不敢直接表白,只能不斷地給她寫情書,最長的情書寫了六頁。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這句情話,至今被奉為經典,即便時空相隔,讀的人,也能從這句話裡,品出他對她溫柔百轉的情絲。

他愛她,那麼堅決和熾熱。就像餘秋雨所說:“你不過就是仗著我喜歡你,而那,卻是唯一讓我變得卑微的理由。”

面對沈從文的追求,張兆和毫不動搖,甚至還有些鄙夷。那時追她的人可以繞北大未名湖好幾圈,她把眾多的追求者編號為青蛙1號,青蛙2號……而沈從文被編為“癩蛤蟆13號”。

沈從文苦苦追求張兆和,一直情書不斷,期間校長鬍適還曾來替他說媒,對張兆和說:“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而她卻很堅決地說:“我頑固地不愛他!”

即使張兆和冷酷的拒絕,他依舊一往情深,他愛她自卑又怯弱,在失落的時候甚至為她自殺過。

四年的堅持,當他快要絕望時,張兆和卻突然被他的堅持和情書所打動。她的感動、同情最終也變成了愛,對他說了一句:“鄉下人,來喝杯甜酒吧。”

可是,才子配佳人,結局都是幸福的嗎?

那時候的沈從文還不成熟,並不明白,真正適合的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的表白,死纏爛打的追求,而是兩顆心的相互吸引。

那時候的張兆和也還太年輕,抵擋不住家人朋友的推波助瀾,並不懂得,真正的愛情,不是成全,而是兩種個性的磨合。

也許故事的結局早就在遇見時埋下了伏筆,但是總要等到經歷過,傷過痛過才能頓悟:“低到塵埃裡的愛,終究是傷害。”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婚姻,不能只靠愛情來維繫

1933年9月9日,沈從文和張兆和在北京中央公園舉行了婚禮。婚禮很簡單,新家也並不闊氣,連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只有樑思成、林徽因送的錦緞百子圖罩單看上去還有些喜氣。

在婚姻初期,兩人也經歷了一段個性、愛好、價值觀不同的磨合期,還算過得很甜蜜。

新婚後四個月,沈從文母親病重,他不得不趕回湘西老家,但張兆和並未同行。

兩人把新婚離別的傷感盡訴於書信,在信裡,他寵溺地喚她“三三”,她撒嬌地叫他“二哥”。

在信裡,她充滿擔憂:“長沙的風是不是也會這麼不憐憫得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塊冰?”

沈從文趕忙回信安慰道:“三三,乖一點,放心,我一切都好!我一個人在船上,看什麼總想到你。”

沈從文沒有想到的是,張兆和給他的愛,短暫的時間裡就變成了一場空歡喜。

當一切的詩情畫意,再添上些油鹽醬醋,終究不負當初的感覺。現實的婚姻,只有愛,遠遠不夠。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他們的愛情,本就像霧裡看花。戀愛和新婚,真正在一起的時光很短,更多的是紙紙信箋來維繫,信裡沒有柴米油鹽的憂愁瑣碎,沒有生活的一地雞毛。湘西鄉下的窮小子和安徽名門的千金小姐,沒有生活的磨合,他們更不能相互理解。

等到共同生活後才發現,不被理解的愛,根本敵不過歲月的瑣碎。

沈從文喜歡聽家鄉咿咿呀呀的儺戲,而張兆和喜歡聽優雅的崑曲,對他聽的那些野調根本不入耳。

沈從文喜歡收藏古董文物,張兆和為家裡的三鬥米著想,對他那費錢的愛好毫不欣賞,甚至還說他是“打腫臉充胖子”,“不是紳士冒充紳士”。

沈從文愛好寫作,大家對他的文章稱讚不已,可張兆和卻不以為意,還經常挑出毛病。

這樣的瑣碎事情一多,相互之間的不理解一點點消耗著兩人之間本就不牢靠的感情,這樣因個性不合而導致的心理落差,難免讓沈從文失望,讓張兆和沮喪。

物質上的門不當戶不對也許是婚姻裡的一個定時炸彈,但真正的導火索還是兩人精神上和心靈上都無法相知相惜。所有的三觀不合,都有可能在某一件小事上突然爆發。

最長久的愛情莫過於兩人保持既有的興趣、愛好和生活,同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人格、個性和隱私,彼此都能擁有心理空間和自由。

這場不幸福的婚姻是沈從文的錯嗎?他不過是個作家,孑然一身的詩人氣質,除了生活的苟且,他還要追求遠方;是張兆和的錯嗎?她不過是一介富商之女,甘願過這清苦的生活實屬不易,她只是性格理性,希望有個成熟穩重務實的丈夫,過上平穩的生活。

是啊,不是誰的錯,結局卻不美滿。因為婚姻裡沒有對與不對,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一味地愛你,卻沒能懂你

再多的浪漫和甜蜜,不被理解的婚姻就像一座囚籠,或許人還在身邊,心已經漸行漸遠了。

1934年,沈從文遇到了另一個女人,他的女粉絲——高青子,那時高青子像極了沈從文小說《第四》裡的女主人公,“淺紫色綢衣麵包裹下面畫出的苗條柔軟的曲線,”沈從文抑制不住,婚內出軌了。

也許他並不是真的愛上了高青子,只是她把他當成偶像,在張兆和那裡得不到的尊嚴和溫柔,在高青子這裡都能一一滿足。

越是情深似海,越是痛徹心扉。一個女人給的傷害,需要另一個女人來撫平。

雖然沈從文和高青子最後無疾而終,但他們的關係還是在家庭中掀起了波瀾,那時張兆和剛生了長子龍朱,這一消息給了她很大的打擊,以至於很多年後回憶起,仍舊耿耿於懷。

此後,他們雖然沒有離婚,卻已是覆水難收,破鏡難圓,很長時間都過著分居生活。他們的愛情,似乎只停留在當初那一紙濃情蜜意的情書裡。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1969年,沈從文下放,臨別前見到二姐張允和,站在亂糟糟的房間裡,從鼓鼓囊囊的口袋裡摸出一封泛黃的信,像哭又像笑地對二姐說:“這是三三給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舉起來,溫柔而羞澀,接著哭得泣不成聲,快七十歲的老頭兒哭得像小孩子一樣又傷心又快樂。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頑固地去愛你,卻忘記了去懂你,終我一生,也還是走不到你心裡。

1988年5月沈從文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這時,他也許想起了初見她時胡適說的那句“這個女子不能瞭解你,不能瞭解你的愛,你用錯情了。”

多年以後,張兆和整理沈從文的文獻,想著這個以後不會再給她寫信的男人,她的柔情慢慢復甦。

他筆下的很多人物都是像張兆和般黑皮膚的女孩:《邊城》裡的翠翠、《長河》裡的夭夭、《三三》裡的三三……

她把他的所有信件編成《從文家書》,看著他的文字,她幡然醒悟,她感傷:“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遺憾的是,生命不能重來,人生也沒有如果。

沈從文與張兆和:頑固地愛你,卻忘了去懂你

作家廖一梅說:“我們這輩子,遇見愛,遇見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了解。”

餘生雖不長,但我想在最合適的時候遇見你,那時,你恰好成熟,我恰好溫柔,那時,我願意褪去一身驕傲,陪你踏遍人間山河,慢慢變老。餘生,願你找個愛你並且懂你的人在一起。

關注水見煙花微信公眾號,閱讀更多最新精彩內容:水見煙花(hanamimist)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