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博陽離任領英,“我盡力了”

沈博陽 赤兔 Google Linkedin 商學院雜誌 2017-06-25
沈博陽離任領英,“我盡力了”

這背後透著無法打破國外互聯網產品在中國失敗魔咒的無奈。

沈博陽離任領英,“我盡力了”

6月23日中午,領英中國區總裁沈博陽離職的消息傳開,這時他在LinkedIn上的title還沒有變。一週之後,這個職位應該暫時會變為蛋殼公寓董事長。他在自己寫給小夥伴的離職公開信《再見,領英》裡說,那天將是他在領英的最後一天。這個消息對於領英來說也有些突然,因為還沒有找到長期繼任者接任,而是由工程團隊負責人曾志恆暫時代理。

雖然,在個人公開信中沈博陽說,自2013年底加入領英後的“任期目標已經圓滿實現”,但是能感覺到他不無遺憾。對於目前領英中國3200萬用戶的數據很難代表領英中國化成功。在LinkedIn 全球CEO傑夫·維納(Jeff Weiner)給中國員工的內部信中,雖然對沈博陽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感謝有加,但沒有提到領英中國的盈利情況和沈博陽all in打造的中國本土化職業社交產品——赤兔。沒有在這兩個項目中取得自己所期待的成績,或許是沈博陽離開的主要原因。

記者詢問了領英中國的公關負責人,她告訴記者領英中國的3200萬用戶並不包含赤兔APP的用戶數,而再詢問赤兔的發展情況,她沒有繼續回覆。她只表示,赤兔團隊作為領英中國的員工,只是研發、產品各自分工側重不同。沈博陽對赤兔一直深懷感情,他應該屬於赤兔中最活躍的用戶之一,赤兔分數超過96%同行,擁有17704個好友,一百多萬的關注者,兩年時間發佈了1360條動態。

沈博陽是希望打破國外互聯網產品在中國失敗的魔咒的。這個魔咒即是跨國公司到中國後,容易在上空遊蕩,很難接地氣。最近的案例是Uber在中國的鎩羽而歸。如沈博陽所說,“2013年底,Reid、Jeff和我共同制定的把領英帶進中國,用創業公司的方式快速發展”,這裡即是指LinkedIn正式進入中國選擇的和紅杉資本和寬帶資本成立合資公司。對於一項強勢的美國公司來說,這一選擇有突破性,也是為了更好站穩中國市場,實現本地化。

所以,即使沈博陽在領英是一位職業經理人角色,但其實更是創業者。2013年千團大戰之後,沈博陽決定把糯米網賣給百度,2014年剛加入LinkedIn不到一年,他就提出要開發不同於美國客戶端,而更適合中國用戶的職業社交APP赤兔。但是,在希望與母體“領英”進行資源協同時,品牌的相斥性會顯露出來。可以想象,美方對於赤兔發展支持力度上的猶疑。據瞭解赤兔上線後,一直沒有做大規模的市場推廣,而只是領英公司的公關宣傳和沈博陽個人演講和線下活動推廣。深處這種尷尬地位,同時面對中國本土職場社交類軟件更自由的發展,赤兔一直表現平平。使用赤兔一年多的用戶王小鋒(化名)告訴記者,作為一位創業者,他表示赤兔對自己沒有起到成為職場發展橋樑的作用,“很難直接跟一些不錯的高層管理者溝通。”

領英中國在本土化方面有很多嘗試,比如推出微信內應用“領英名片”、與QQ郵箱綁定的“領英職業簽名”等,但是,同時也可以看到依附於大平臺背後所受到的制約。相較於在微信、微博的強勢影響力,目的性和專業性更強的職場類垂直社交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大氣候。慢慢深耕也是沈博陽一直以來對領英和赤兔發展基本的心理建設,但是,或許人生到了一定階段有人會更想做自己。

在2016年5月,沈博陽曾表示,自己在2年內做了超過200多場的媒體專訪,基本平均3天一場。為了保持了領英持續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他很拼。

沈博陽曾在接受《商學院》雜誌採訪時說,天賦可能決定一個人的起點,但是“持續學習的能力”決定一個人能夠走多遠。正是這種對於持久力的篤信,讓一直是優等生的沈博陽從沒間斷過努力拼搏。

沈博陽的履歷是光鮮的。從青年時代輾轉求學於南開大學與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之間,身跨環境化學、管理學及計算機技術專業,到雅虎、谷歌工程師,到糯米網創始人和跨國公司高管,他稱得上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根據沈博陽的公開信,他將休息一段時間,然後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蛋殼公寓上,兼任其董事長。蛋殼公寓是他在2014年底天使投資的白領長租公寓,核心團隊來自糯米網。雖然,長租公寓被認為是新的風口,但是應該只是沈博陽暫時的落腳地。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會繼續深耕中國互聯網,尋找新的機會。無論是繼續創業還是投資,他都已經積累了得天獨厚的“財富”。

沈博陽在領英的同事對D哥(沈博陽英文名Derek)的離開顯得依依不捨,她說,他不僅是老闆,還是一位mentor(良師)。沈博陽在微博中說:“再見領英,所有的責任已悉數交付,我盡力了。”顯得幾分悲情,不是沈博陽不夠努力,只是,他選擇了更加艱難的賽道。他盡力了,只是蜀道太難。

2016年年初,《商學院》雜誌採訪到時任LinkedIn(領英)中國區總裁沈博陽,請他在“薦書榜”(Top Reading)欄目談了談讀書這件事。因為,不管是商界精英,還是學界執牛耳者,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商業如何演進,我們都堅信一個理念,知識改變世界。

沈博陽:持續學習的能力決定一個人能夠走多遠

文 | 陳茜

當《祕密花園》以150萬冊佔據2015年噹噹網全年銷售量榜首,這本現象級的“無字天書”讓我們不禁思考,這個時代更需要吸收,還是釋放?

有人說在這個快速消費、信息爆炸的時代,創造內容比消費內容更重要,讀書變得不重要。有人說,讀書是一件極個人的事,給別人薦書,就好比把自己暗戀的人的名字昭告天下,總歸是不妥,別人也不一定適合。

騰訊文化總監張英認為,這種論調有其荒誕性。“書不是內容源頭,是集大成者。還有什麼比書更有代表性呢?尤其是那些打敗時間的書。中國每年幾十萬種書,原創好書並不多,大部分是無效出版,甚至是品質低下,但那些有見識、有啟發性的好書,永遠都值得去發現和閱讀。”

《商學院》第一期“薦書榜”邀請到LinkedIn(領英)中國區掌門人——沈博陽Derek為大家談談他與讀書的故事。

閱讀:投射在人生成長之路上的影子

書籍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這種力量在不經意間,不可思議。LinkedIn創始人裡德·霍夫曼5歲時的睡前讀物英國作家J.R.R.托爾金的史詩奇幻小說《魔戒》引導他開始思考遊戲規則,以至於他在12歲時因對一款遊戲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而獲得人生中第一桶金,從而引導他走向了互聯網領域。沈博陽說,其實霍夫曼認為自己最長“姿勢”的階段還是在斯坦福大學讀書的時候。那對於輾轉於南開大學與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之間,身跨環境化學、管理學及計算機技術專業,從雅虎、谷歌工程師到糯米網創始人及現在跨國公司高管的沈博陽,閱讀領域也一直在變:剛畢業的時候喜歡看一些技術類的書籍,後來開始著迷於商業世界,看了很多財經、金融類的書籍,隨後開始從事企業管理工作自然也會去關注管理類的書籍。伴隨著LinkedIn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也在不斷提升,所以他也希望接下來能更多的看一些和中國經濟及世界經濟相關的書籍。

當然“盡信書不如無書”,沈博陽認為,有一些特質比如人的情商和價值觀通常由很多因素決定——家庭,成長的環境,人生經歷等等,不一定是依靠看書能夠培養起來。他很少看關於人生處世的心靈雞湯。

每個人生不同階段的閱讀積累助力他的每一次“蛻變”,這與他的觀點——“人生需要厚積薄發”不謀而合。從不認為自己是優等生的沈博陽認為,天賦可能決定一個人的起點,但是“持續學習的能力”決定一個人能夠走多遠。

所謂的實現厚積薄發,並不是說一個人需要制定多麼長遠的計劃,反而更重要的是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還有一點,就是當你在做重大的人生決定時,眼光一定要看得長遠。比如,2013年沈博陽決定把糯米網賣給百度,2014年剛加入LinkedIn不到一年,他就提出要開發異於LinkedIn美國客戶端的本土化職業社交新產品——赤兔。每一步看似冒險,卻又在情理之中。打破國外互聯網產品在中國失敗的魔咒,是他想要去做的。

把閱讀習慣帶到LinkedIn的團隊中去

最近沈博陽正在不斷重複地讀原通用電氣(GE)董事長、世界管理學大師傑克·韋爾奇的《贏》。這本書裡有很多商業管理的精髓,包括如何構建企業文化,如何招募人才,重組團隊等。他特別推薦,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無論管理五個人團隊還是一萬人公司,如果對這本書感悟透徹的話,都會做得很出色。據悉,這位管理學大師的新書《商業的本質》在今年也會出版。

沈博陽還把這種閱讀習慣帶到了LinkedIn團隊。據他介紹,讀書分享也是LinkedIn中國管理團隊的一個傳統,他會在管理層的季度會上推薦一本書,下次開會時大家一起分享心得。最近分享的書是前思科中國區總裁,現在身為企業教練的林正剛寫的新書《創能量》。這本書裡面講述了做為職業經理人的一些最基本的準則和價值觀,比如坦誠、及時分享、力爭公平等,非常有價值。

沈博陽說,如果領英LinkedIn有新員工入職,他還是會推薦《創能量》這樣的書。

《商學院》(以下簡稱BMR)與沈博陽的快問快答。

BMR:有人說在這個快速消費、信息爆炸的時代,創造內容比消費內容更重要,讀書變得不重要,您認同這個觀點嗎?

沈博陽:恰恰相反,越是這樣的時代越能凸顯深度閱讀的重要性。例如我們在手機上看到很多信息,有些乍一看覺得很有道理,但都禁不起推敲,很多信息都是經過二次處理、碎片化。而讀書這種深度閱讀的方式,更能使我們沉下心來,進行多個維度的深入思考。

BMR:您會看名人自傳類書籍麼?如果自己出書,您會選擇什麼題材和主題?有時間表嗎?

沈博陽:這類題材看得不多,也會看一些經典的自傳,如《喬布斯傳》。但是實際上,每個人走過的路獨一無二的,很多“傳奇”走過的路更是難以複製的,特別是經過包裝的那些傳奇。

BMR:對於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您有什麼推薦書目?

沈博陽:我想推薦一本即將出版的書,作者是LinkedIn創始人裡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內容圍繞Reid 在2015年9月開始在斯坦福大學開講的公開課CS183C,課程內容是講科技如何助推企業閃電擴張。2012年,CS183第一期課程的主講人是Peter Thiel,他將這一期的課程整理出版了一本書—《從0到1》。而裡德這本書講的則是“如何從1到N”,實現閃電擴張。閃電擴張是有風險的,甚至是“不成功便成仁”,對於初創企業來說以小博大需要專注,也需要迅速和果斷。他舉了一個Google的例子,2002年,Larry Page深信Google的新產品AdWords是一座“金礦”。他們需要的,就是獲得更多的搜索流量,而Larry知道如何獲得—那就是在為AOL提供搜索引擎服務的決逐中勝出。當別人警告他這次投標對公司來說將是一場賭注時,他回答道,“我們需要讓頁面盈利,如果不能,我們理所應當退出這個市場。”於是,Google將廣告收益中的85%給了AOL,並且答應每年支付至少1.5億美元。當時,Google只有1000萬美元的銀行存款。最終,這筆交易讓Google和AOL都收穫頗豐。在這本書中,他還引用了很多他所瞭解到的硅谷與中國的初創公司的案例。我們希望能夠促成這本書的中文版本在2016年儘快出版。

沈博陽離任領英,“我盡力了”沈博陽離任領英,“我盡力了”

超級商學院APP下載

[掃一掃] 二維碼

IOS版

掃碼下載

Android版

掃碼下載

[掃一掃] 進入《商學院》微店

沈博陽離任領英,“我盡力了”

獲取商界新鮮資訊、聆聽大佬領導“心經”

揭祕大公司裡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學院校

這是一座開在你身邊的《商學院》

《商學院》已經入駐以下平臺

沈博陽離任領英,“我盡力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