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個人交社保和單位交社保,到底哪種方式更好?

單位買社保和個人買社保的區別

定義不同

職工社保一般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簡稱五險。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的繳費義務由用人單位與職工共同承擔,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繳費義務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2019年底前實現生育保險基金併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最基礎的社會保障,給靈活就業人群提供社保起到了促進勞動力合理流動和促進城鎮化具有一舉多得的效用,切實保障靈活就業人員這一特殊勞動群體的社會保障權益。

參加險種

職工社保一般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簡稱五險。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只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部分地區可以參加失業保險。

繳費基數

單位繳納社保的繳費基數為: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高於社平的300%的,按照300%繳納;低於社平60%的,按60%繳納)。也就是說跟員工本人的平均工資掛鉤。

個人繳納社保的繳費基數固定為高、中、低三檔,供個人選擇,三個檔次的繳費基數在社平的60%-300%之間。

繳費金額

單位繳納社保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單位佔大頭。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由單位繳納。

個人繳納社保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所有費用均由本人承擔。

戶籍限制

單位繳納社保不分本地或者外地,只要全日制上班均可以繳納。

個人繳納社保須為本地人,外地只能參加職工社保。

公司給補貼讓自己買社保?

不靠譜!

首先從區別裡面可以看出來,個人買保險是沒有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部分地區也沒有失業保險),除了變相減少員工福利外,萬一員工發生工傷了,工傷保險沒法報,女員工生育費用沒報銷!

違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規定,勞動者在被用人單位錄用後,雙方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試用期,但試用期應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者在試用期間應當享有全部的勞動權利,這些權利也包括參加社會保險。因此,不論是否處在試用期,用人單位都應當依法為職工參加社會保險。

試用期開始,單位就需要為員工繳納保險。

社保常見問題

1. 社保費的申報期限是否有延期?

答:各地稅務機關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確定申報期限是否延期,一般在國家法定節假日相應延長申報期限。在繳費類型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執行“一年繳一次,今年繳費,次年享受待遇”的規定,且徵期一般在每年9月至12月。為滿足春節期間外出務工人員繳費要求,部分省(區、市)規定繳費期延長至次年二、三月執行。具體延期申報規定,建議繳費人諮詢當地稅務機關。

2. 社保增員時提示“存在身份證明類型+身份證明號碼相同,但姓名不同的人員”是什麼原因?個人關鍵信息有誤如何處理?

答:繳費單位在增員發生“存在身份證明類型+身份證明號碼相同,但姓名不同的人員”的情況主要是以下兩種原因:一是繳費人到社保部門參保登記,採集基礎信息發生錯誤,同一身份證號對應兩個繳費人姓名,或者同一身份證號進行了重複參保登記,但姓名登記信息不一致;二是同一身份證號對應的繳費人在社保系統、稅務系統登記的姓名信息不一致。

為保護繳費人信息準確,避免扣款發生錯誤,現階段繳費人個人關鍵信息若發生錯誤,需要繳費人先到社保部門更正關鍵個人信息,再攜帶相關材料到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大廳辦理信息變更。

3.由稅務局徵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此前由人社局徵收,在方法上有沒有變化?

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徵收職責劃轉稅務部門,只是改變了徵收主體, 各地原採用的繳費渠道原則上均予以延續。比如,對於城鎮居民原通過簽訂三方協議由銀行扣款的,繼續通過銀行扣款;對於農村居民,原通過村(組)集中徵收的,延續原有繳費渠道不變。而且,各地稅務機關也在積極拓展更多便利繳費渠道,進一步方便繳費人。

4.社保降費政策實施後,企業多繳的費款如何處理?

答:因誤收多繳以及費率、費基調整等原因導致多繳社保費款的企業,可以申請辦理退費。由於各地政策不同,處理方式存在一定差異。比如,有的地區將確認多繳的費款直接退還企業,有的地區將確認多繳的費款衝抵企業應繳費額。您可以向本地社保費徵收部門詳細瞭解本地的退費處理方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