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的奢侈品,標出了成年人的童話中的虛榮

奢侈品 童話 英國 香奈爾 明月清歡 明月清歡 2017-10-27

1.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一個女生花費了35000元,買了一件香奈兒的大衣,結果沒想到這件昂貴的品牌大衣穿一次就掉色了。按照常人的思維她找到客服詢問解決的辦法,沒想到客服禮貌地迴應:“我們這產品設計時根本就沒考慮到洗滌的情況......”

網友們又舉出了其他的例子:嬌蘭360萬的香水噴個十幾下就沒了。愛馬仕的衣服即不能幹洗又不能水洗根本就不能洗。5000元的鞋子穿兩次就壞了,店家的答覆是“我們的鞋子不是為走很多路的人準備的”......

噢,我的神額!原來有錢人的衣服是不用洗的,根本就是一次性產品。我趕緊腦補了一下那些有錢人生活的畫面,穿著華麗的衣服,一天數身,穿著水晶鞋,掛著名牌包包,走著紅毯上豪車,去讀可以享受下午茶的貴族學校......這分明是童話故事麼!用35000元這中高於北京市平均工資四倍的價格,小姑娘只買到了一件一次性的大衣。

一次性的奢侈品,標出了成年人的童話中的虛榮

頓時“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成了網絡的熱門話題,也重新刷新了我的世界觀:那些好的品牌原來賣的是一次性商品,出色的不是商品的品質,而是身份的標牌。有錢人真是強大!價值不菲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是唾手可得,隨手可扔,毫不心疼。這種揮霍金錢造就的隨意,讓人們看到了活生生的公主與王子。那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擁有著天文數字的金錢,可以隨意享受生活而不用顧及其他,幸福就可以了,那其中還有多少大家想象不到的華美的東西?常人是無法想象出來的。

2.

王健林、馬雲和比爾蓋茨一類的富豪們是可以消耗和承受這些奢侈品的,打拼出了身家數億百億,這些也是努力和才華的證明。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父親為了懲罰自己懶惰的兒子,讓他出去掙錢。母親心疼兒子,偷偷塞了錢給他。晚上,兒子回家了,把錢交給了父親,父親卻把錢扔到了火爐裡。兒子看著父親十分不解。父親說:“這不是你掙的錢,明天再出去掙。”

第二天,兒子又出去了。這次,他真的很努力,洗了很多碗,出了很多力氣,終於把錢掙回了家。誰知父親再次把錢扔進了火爐裡,這次兒子急了,不顧火苗的灼熱把錢搶了出來,傷心地質問父親為什麼要燒掉錢。父親含笑點頭:“這錢真的是你自己掙得。”

由此可見,那些打拼出來,深知掙錢不易的富豪即使買了這些商品,也是經過大腦算計的。

明星富二代之流也是可以隨意揮霍的。某位歌星一個月的零花錢就是數十萬,一個婚禮動輒千萬,背幾段臺詞,唱幾首歌,賣賣人設,錢就如流水般過來了。他們錢來得容易取得快,其本身就是把自己用奢侈品包裝起來扮成公主王子,標出價籤供人們觀賞羨慕的商品。作為大多數的普通人呢?即使是它們擺在眼前,拼盡全力湊夠那一串長長的價籤,又有多少人能夠禁得起這些東西的消耗,做到富人們的一擲千金,之後又棄如敝履呢?

3.

印象中好像認識這樣一位官員,身為國企的領導年薪二三百萬,在北京買了一套複式別墅,夫妻倆個一人一輛百萬級別的豪車,還送初中畢業的兒子到英國去貴族名校讀書,盼著兒子能夠畢業後在英國定居,完成一家子移民英國,在上層社會中風光生活的夢想。這夫婦倆個每天身著價值不菲的衣飾,作為教師的妻子在同事們羨慕的恭維下口口聲聲說著:“上流社會的事,你們這些平民老百姓是不會懂的”風光無限,儼然活成了童話中的國王和王后。

然而沒人知道五年來,光每年的學費就要一百多萬,還不包括兒子的吃住和人際交往的活動經費。數百萬年薪幾乎全部給兒子了。尤其是這幾年反腐倡廉的工作深入,房地產政策的收緊,兩口子外財減少,昔日兩口子一頓晚餐就要花去千元的風光日子不再,但是名牌衣服和包包的用度是不能減的,還要準備兒子回來度假遊玩的花費。為了應付龐大的花銷,妻子總是藉口熱愛工作熬到最後一個下班去偷偷去開順風車。只有在兒子回來時,兩人才驕傲地帶著一身沾了貴族氣的兒子四處炫耀。

一次性的奢侈品,標出了成年人的童話中的虛榮

4.

一位教師與丈夫離婚,為了供養兒子吃了不少生活的苦頭,隨著北京教師到手工資上漲到萬元以上,又遇到了一個做文玩生意的男友同居,她的消費水平逐漸高漲起來。她買了一款自己夢寐以求的GUCCI手包,價值數萬。一時間她成了學校的名人,大家遇到她,談話間總會不自覺地把目光瞥向她手上的包包。兩萬多塊錢的包包,普通人不是誰都能捨得如此闊綽的出手。大家都在議論著,羨慕嫉妒充斥其中。每次開會或聚餐時。老師總是把自己的包往桌子上一擺,頓時氣場強大。

這個包老師已經用了四年了。保養要找專門的店,出門在外也是萬分的小心,生怕弄壞了。老師看著身邊的同事經常更換新包,其中不乏自己也很喜歡的那一款,可是礙於面子,這款名牌包包始終被她用著成了雞肋:再買一個肉疼,兒子眼看上研究生了,還要交女朋友買房,現在的文玩市場都過了氣,男人也是老本不厚,而且始終不肯給她一個婚姻,在金錢上也看得很重。換包吧,面子疼,她怎麼也得再買一個昂貴的包包,才能不被人笑話。

一次性的奢侈品,標出了成年人的童話中的虛榮

4

早上我出了家門,在電梯裡遇到了準備出門的大媽,八十多歲的人了,簡樸的衣著,身體硬朗。見到了我,笑呵呵地說著家常。出了樓門,樓下租房子的商戶正在幾大堆小山似的衣服上縫著品牌的標籤,這些衣服是要送到商場和奧特萊斯去的。窮人要的是實惠,有錢人要的是虛榮。有人問名牌的商品是不是比地攤貨質量好,現在我都不敢篤定了。

我想起了身邊的一個小女孩,三年級了,整日裡沉迷於通話,穿的要公主的,吃的要大餐,說起話來總是模仿動畫片中的公主,寫個作文開頭必須是“從前,有個公主......”班裡的同學都不喜歡和她玩,畢竟大家都活在現實中,沒人能照顧她的公主夢。

細想一下,我們雖然長大了,但是心中的童話種子還在生長,買下那些昂貴的商品,似乎讓我們成為了有錢人,讓我們離心中的童話更近一些,就像灰姑娘穿上的水晶鞋,然而,我們並不是富豪明星,不能洗的衣褲,穿不了幾次的鞋子......這些花了昂貴代價換來的虛榮風光一時,並沒有成為真正的現實。現實就是花費越大風光越盛,夢越短,心越疼。還有些夢是很長的,但是做著做著就成了噩夢。不用去遺憾想象力被金錢限制,這種白日做夢般的想象力不是件好事,到可以作為談資樂呵一下,繼續自己腳踏實地的快樂生活。衣服整潔漂亮,包包實用美觀,皮鞋舒適好看就可以了。

記住,買個適合你的商品是享受,買個不適合你的商品,那是受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