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少女革命 日本動漫 EVA 童話 動畫學術趴 動畫學術趴 2017-10-29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動畫學術趴」,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首發於提到九十年代的日本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是動畫迷們耳熟能詳的經典,但在日本,同時期其實還有另一部能與《EVA》齊名的動畫,那就是由幾原邦彥執導的《少女革命》。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同樣是將意識流運用於動畫,同樣是充滿了炫酷的場景與獨特的美術。假如說《EVA》是通過少年的視角將成長的不安與人類和宇宙的終極命題相結合的話。《少女革命》就是通過少女華麗而誇張的童話夢探討成長的價值與社會中的人性困惑。

《少女革命》是一個由TV、劇場版、漫畫等媒體構成的巨大世界,今天小趴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幾原邦彥團隊在TV之後推出的劇場版《少女革命思春期默示錄》(動畫學術趴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少女革命】獲得驚喜哦

將TV版39話的量濃縮進短短一個半小時中,TV版中經典的橋段與理念得到充分地濃縮,假如你對《少女革命》與幾原邦彥富有特色的美術與敘事感興趣的話,這部電影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少女革命的故事說簡單其實也不復雜。兩個被邪惡王子囚禁在幻想世界的美少女對這個虛假的世界發動革命,成功衝破牢籠。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但可惜的是,僅僅靠講故事,恐怕連《少女革命》四分之一的優秀都難以表現。我們很難從《少女革命》的劇情中找到一個常規的故事邏輯。但當這個絲毫不講道理的劇情與充滿表現主義風格的美術、音樂碰撞時,就算看不懂這到底是個什麼鬼故事,你也會覺得這真是一部相當有趣的動畫電影。

“表現主義”是《少女革命》的第一個關鍵詞。

90年代的商業動畫,無論是《EVA》還是《攻殼機動隊》都帶有強烈的反叛傳統的精神,作為庵野秀明的“好基友”幾原邦彥也義不容辭的在商業動畫領域舉起了先鋒的大旗。

造型奇特的校園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童話與現實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生與死的交織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前後的劇情經常沒有任何聯繫。畫面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隨著意識狂奔你很難跟上這部意識流作品的節奏,你也很難明白為什麼人會突然變成賽車,但觀眾卻會不知不覺地被影片中所帶動,非理智的的表現反而帶來了超越理智的表現力。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在《少女革命》中,大量非現實的場景與符號都帶有明顯的隱喻。

在冬芽與枝織交在房中的這段初看十分晦澀,但卻包涵了本片劇情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信息。

二人交談的白色房間,和被白布蓋著出場的冬芽,暗示了他已經不在人世。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冬芽接到了來自鳳曉生的電話,暗示了鳳曉生也是死者。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活著的人能夠看到冬芽的只有歐蒂娜、姬宮、枝織與樹璃三個角色。說明了這三個人的精神都被死去的人所束縛。

織枝化作蝴蝶出現在冬芽被養父強暴的回憶裡,這也暗示了織枝心中的惡意。這個角色在TV版裡的大量情節在劇場版裡都被濃縮,在劇場版裡她徹底成為一個象徵,作為這個虛幻世界惡意的代言者,沉溺依賴著“王子”憎恨要革命世界的人。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片中許多看似突兀的橋段與場景,除了體現這個世界的“非真實”外,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主題服務。不管有多荒誕不經,只要能表達情緒與敘事,都匯於《少女革命》之中。這也是它作為商業動畫的先鋒體現。

說到主題。

“女性”是《少女革命》的第二個關鍵詞。

當提到少女革命的主題時,“女性主義”是被提到的最多的一個詞。的確,這部作品首先帶有強烈的女性浪漫。

首先是盡華麗之極的人物與場景設定。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故事開始於王子與公主的童話,愛情發生在高貴的貴族學院中,這也是在各種女性向作品中用爛的設定。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但同時這一切又都在《少女革命》中被顛覆,王子早已死去,貴族學院只是一片廢墟與一群穿著校服的稻草人。

從這個角度來看,《少女革命》是曾成功執導《美少女戰士》的幾原邦彥對傳統少女漫的一次大膽解構。

除此之外,觀眾也很容易就能看到的,還有《少女革命》中的女權主義。

公主姬宮安希,從打破王子保護公主的規則,到被王子禁錮成為行屍走肉再到覺醒衝破束縛她的城堡,整個故事看起來就像一個女性在對男權社會進行的革命,再加上片中若隱若現的女性同性愛,因此在許多動畫愛好者眼裡,《少女革命》是日本女權主義動畫的標杆。

但透過女性主義的表象,這部動畫還是否有更加深層與普世的主題。

就是這部動畫的第三個關鍵字“自由”。

《少女革命》也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但卻不是朝著世俗所承認的“社會人”的成長。

幾原邦彥在《少女革命》後記中說,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漸漸忘記了自己身體中“充滿誇張幻想”“與無聊的大人世界徹底抗戰”的自己,庸俗而無趣的活著。

直到他成為了動畫導演,幾原決定找回被社會改造的自己,讓自己曾經忘記的那個“他”復活。

他用這部動畫,向無聊的日本商業動畫發起革命!

“幾原邦彥為漫畫版寫的後記”

《少女革命》就是幾原少年夢的具象化,他在少女革命中採用許多在過去動畫中從未有過的表現手法,顛覆過去商業動畫的敘事思維,就是在用自己最大的想象力來對“無聊“”的商業動畫業界引發革命。

兒童的自由是因為無所畏懼,而對於成年人自由而生就需要勇氣了。不管是丟棄公主身份的安希還是放棄王子夢想的歐蒂娜,實際上都是從軟弱的被動接受社會強加於自己的身份和夢想,到成長為勇敢地為自己而活。

不是狹義的女權,而是人權。表現主義和擺脫桎梏,都是一種追求人性本真的體現,《少女革命》中展現的是在“世界規則”與“真實自我”中衝突迷惘的更多人自我意識的覺醒。當想象力與精神都被既成條框所捆綁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像兩位主角和幾原邦彥一樣,勇敢地對自我來一場革命。

還沒看過的同學,動畫學術趴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少女革命】獲得驚喜哦。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畫學術趴」,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動畫學術趴是國內動畫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深度媒體和愛好者社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