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記者從全省氣象現代化暨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座談會上獲悉:近年來,陝西省以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為抓手,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和氣象服務工作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經評估,中國氣象局確認我省2018年在西部率先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綜合能力評價居全國前列。

近年來,陝西省暴雨、冰雹、乾旱等災害性天氣頻發,極端性強,重疊度高。我省建立了部門應急聯動機制,省市縣三級全部成立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90%的鎮(辦)落實“氣象公共服務與災害防禦”職能,100%的村配有氣象信息員。2014年到2018年期間,全省因氣象災害造成人員死亡數由年均59人下降到34人,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佔GDP比例由年均1.6%下降到0.7%;全省有效應對了2014年6月至8月關中乾旱、2015年及2016年夏季嚴重雹災、2017年7月榆林特大暴雨洪澇、關中夏季持續高溫及近幾年冬季重霧霾等災害性天氣。

陝西省氣象部門研發推廣農業氣象適用技術23項,推廣面積超過500萬畝;建立16類農業氣象指標體系,向1.8萬餘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全過程、系列化、直通式”氣象服務;連續實施“三農”專項,實現貧困縣鄉村三級氣象監測預警服務全覆蓋;在貧困縣開展風電場選址和太陽能資源監測評估服務20餘項,完成3235個貧困村光伏發電項目可行性審核,開展了陝南22個縣區扶貧搬遷選址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此外,由我省牽頭組織建設的蘋果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被農業農村部和中國氣象局認定為國家級特色氣象服務機構。

陝西省還依託衛星遙感技術,面向水土保持、溼地保護和森林草原防火逐年開展生態環境評估,為長城沿線風沙治理、秦巴山區水源涵養地保護和關中大氣汙染防治等重大工程提供科技支撐。陝西大力開展人工增雨防雹作業,促進秦嶺重點生態保護區、陝北水資源嚴重短缺區生態環境修復,年均增加有效降水18億噸,防雹保護面積4.5萬平方公里,人工增雨和防雹預警準確率分別提高到95%和80%。(記者 齊卉 通訊員 劉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