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清時期著名的水陸碼頭到現在首屈一指的麵點小鎮,江鎮鎮在不斷變幻的歷史浪潮中完成了華麗蛻變,江鎮人用一個個傳奇證明了骨子裡的自強自立和勤勞創新的精神。無論歷史給予怎樣的際遇,都能對自身有清醒的認知,對周邊資源進行挖掘,以破釜沉舟的姿態去拼搏,這是江鎮人的品格,也是江鎮麵點的“真味”——

江鎮鎮:“小包子”蒸出“大產業”

一隻包子撬動小鎮經濟

清晨,黃浦江在微光中逐漸甦醒,陸家嘴外灘仍閃爍著五光十色的燈火,上海南京路巴比饅頭店前已經人頭攢動,一籠籠包裹著溫暖與美味的包子蒸騰出生活的氣息。上海人耳熟能詳的巴比饅頭店,已在這座素以精緻著稱的城市紮根了15年。

江鎮鎮:“小包子”蒸出“大產業”

從安徽懷寧到上海外灘,從上海外灘到全國各地,幾起幾落,從小到大,用15年的時間專注做包子,在全國各大城市繁華地段發展了2600餘家門店,建成兩處大型原料供應基地和多條完整的產業鏈,搭建起每年創造20多億元產值的“饅頭王國”,成為目前中國麵點行業的龍頭企業——這是懷寧江鎮人劉會平的故事。

巴比饅頭是“麵點師之鄉”江鎮鎮孕育的體量最大的品牌,卻絕非一枝獨秀。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起步至今,30年內,江鎮人抓住了時代的契機,憑藉一隻小小的包子,集體完成了從貧困到富有的蛻變。他們夜半便起,整日勞作,將一張案板、幾摞蒸籠、一間三四平米的夫妻鋪子,發展成遍佈於整座城市甚至幾個省市的連鎖店,一切不可思議在江鎮人手中變得順理成章。江鎮人樂於運用最樸實、最健康的食材,通過智慧來發掘和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毫不起眼的包子和饅頭,從食材的精挑細選,到和麵、擀麵的複雜工序,再到加工的精細程度,以及最後的蒸製出籠,整個程序都一絲不苟,才做出了樣式精巧又美味可口的饅頭和包子。勤勉能幹的江鎮人,像一朵朵平凡的蒲公英,憑藉一技傍身,藉助時代的風潮,隨機紮根於各個城市的角落,夜以繼日地努力生長。

江鎮人對面食文化情有獨鍾,在製作過程中,不僅彰顯了麵食本身的可塑性,更是注入了他們的豐沛情感與聰明睿智、勤勉堅韌——這是江鎮人的故事。

如今,長年在外打拼的江鎮人逐步脫離了最初的夫妻作坊式經營模式,致力於創造自己的麵點品牌。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福州、廈門等南方的各大城市幾乎都能看到江鎮人開的饅頭鋪。“眾立”“獨秀”“天添”“沙士比”“饅鄉人”“包客裡”“自洲”“蒸功夫”“反手”等江鎮人創立的數十個麵點品牌,都已成為年產值達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有關包子的傳奇盡半出自江鎮。從默默無聞的小鎮到曾經的“安徽經濟第一強鎮”,這其間是千家萬戶走出小鎮創立品牌的故事。這些品牌為中國千家萬戶提供美味和溫暖、故事和精神,成為江鎮人自豪的理由。一隻包子拉動一個小鎮的繁榮——這是江鎮的故事。

另一種徽商故事

徽州自古山高林密,地形多變,當地人靠耕種、紡織無法生存。面對老天的考驗,破釜沉舟的徽州人走州過縣,販運貨物,拼盡全力生存下去,並創造了一個個巨賈傳奇故事。這個團體便是歷史上與晉商、潮商齊名的徽商。山水將江鎮隔絕在了徽州的地理範圍之外,卻未曾隔絕這種勇於發展和創新的精神。

明清時期,江鎮是皖河邊上一個頗有名氣的水陸碼頭,絡繹不絕的來往客商為江鎮帶來了富庶和繁華。長期在水路上漂泊的客商,遇到水陸碼頭都要停靠下來補給生活物資,尤其是可以相對長時間保存的食物。聰慧勤勞的江鎮人很敏感地抓住了這個商機,做出了很多花樣翻新、營養可口的饅頭和包子,並因此蜚聲在外,為江鎮鎮贏得了“麵點師之鄉”的美譽。

江鎮鎮:“小包子”蒸出“大產業”

江鎮人視給他們帶來幸運和富庶的麵點為吉祥之物,逢年過節、上樑進房等重要日子,都會互贈小麥粑粑、喜饅頭,在外打拼的人離家時也不忘帶上如雲雪一般細潔的貢面和薄如蟬翼的貢糕慰藉鄉愁。這裡逐漸形成了源遠流長的麵點文化。

然而,隨著近代以來水陸交通的逐漸沒落,加之旱澇、暴雨等自然災害頻發,江鎮逐漸成為交通閉塞、水利設施滯後、耕地被淹、生活口糧都無法保證的落後地區。窮則思變,刻在骨子裡的徽商精神讓江鎮人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放手一搏,勇敢走出去尋找改變命運的機會。麵點製作手藝是大多數人選擇的傍身之技。因為,這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藝。

1988年,江鎮村村民何曉紅在黃山歙縣開了一年饅頭鋪就成了“萬元戶”。在他的帶領下,勤勞勇敢的江鎮人民紛紛走出家門,毅然選擇了技術門檻低、資金投入低、辛苦程度高的麵點生意,掀起了外出做麵點生意的熱潮。成功從來都不是輕易的。徽商身上具有的異於常人的堅忍、聰慧與吃苦耐勞的品性,一樣流淌在江鎮人的血液裡。在20世紀90年代,江鎮先後有千餘戶人家在安慶周邊地區從事麵點行業;到20世紀末,江鎮人外出的範圍以江鎮為中點,擴展至全國範圍內。特別是經濟蓬勃發展的東南沿海地區很早就吸引了經濟嗅覺敏銳的江鎮人前往搶灘。1996年,江鎮人袁春江南下深圳開了一家饅頭鋪。第一個成功吃到螃蟹的人很快激勵了同鄉前去淘金。短短5年時間,如同報曉的春花一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福州、廈門等大城市幾乎都能看到江鎮人開的饅頭鋪。

麵點製作技術含量並不高,只是勞動強度大,服務成分多。經營的人凌晨兩點就要開始勞作,一日只能休息很短時間。這樣長期的辛苦是很多人堅持不下去的。但江鎮人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堅忍和勤勞。也是在這樣的堅持中,苦難為之讓路。2005年初,江鎮郵政支局成為安徽省第一個郵儲餘額突破1億元的郵政支局,江鎮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安徽省經濟第一強鎮”。如今,江鎮麵點行業每年創造4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

碼頭文化、徽商文化、麵點文化是巴比饅頭的文化之根,也是從江鎮走出去的幾十個麵點品牌的靈魂之根。皖河滔滔不息,江鎮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沉浮流轉,也不斷調整著生長姿態。從明清時期的水陸碼頭轉身為今日的麵點小鎮,自強自立、勤勞創新是江鎮人從容應對時代變化的祕籍。

“包子+籠屜”的組合輸出

每天早上六七點鐘,江鎮鎮清晨的寧靜便會被蒸籠店中傳出的劈竹、鋸木之聲劃破。江鎮老街上,散佈著許多家庭式蒸籠生產小作坊,數以萬計做工精美、大小各異的竹蒸籠整齊地晾晒在沿街的道旁。

很多走出去做包子的江鎮人發現。外邊的蒸籠多為鐵製,蒸包子時水蒸汽無法散發,會凝成水珠附著在包子皮上,從而影響包子的外形和口感,而用家鄉山上生長的毛竹做成的蒸籠蒸包子,蒸包子時水汽可以順著中空的植物孔道散發出去,蒸出的包子外形好看、味道鮮美。於是,外出發展的江鎮人都要“回鄉尋寶”——買籠屜。

江鎮鎮:“小包子”蒸出“大產業”

蒸籠製作看似簡單,實則繁難,要使蒸籠美觀耐用,絕非易事。以製作一個直徑一尺的蒸籠為例,先後要經過盤制腰箍、編織底座、綁接竹篾、鑽孔、刨平等30道工序,往往一天時間才能製作一隻上好的蒸籠。這其實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行業。一個五六人左右的中小型手工作坊一天只能生產40個左右不同型號的蒸籠。

江鎮居民詹劉慧辦的蒸籠廠裡,40多名工人正嫻熟地將歸類好的竹材進行加工。經過選材、分段、去青、片竹、開料、加工邊底、成品、高溫消毒等一系列程序後,一個個精巧的蒸籠便從他們靈巧的手中誕生了。“我一年要生產一萬多套蒸籠,基本都是銷售一空。”詹劉慧說。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江鎮每年靠蒸籠產業賺得近10億元,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江鎮現象”。“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江鎮做饅頭,人人有一手。”江鎮黨委書記董紅軍介紹說,該鎮一半以上人口在麵點行業就業,其中有近千人在蒸籠行業。

“光籠墊就有五六種。現在物流又方便,貨物到得也挺快。”在湖北從事麵點製作的江鎮盤石村村民劉洋說,他出門務工前專門到家門口的一家企業訂購了幾套蒸籠和籠墊。眼下,江鎮每一家蒸籠廠都在組織生產和網上銷售蒸籠。“在去年春節前後兩個月,我們蒸籠就賣出去30多萬個蒸籠,產值達1100多萬元。”一家蒸籠廠的負責人詹齊明高興地說。從事物流運輸的何易也表示,正月期間,一天要發幾百件蒸籠製品。“江鎮蒸籠”產業規模從當初的幾家生產加工企業,增長到如今的40多家,年產蒸籠25萬多套,產值近億元。籠屜產業的規模近年來逐漸在壯大,正在與麵點產業一樣產生輸出效益。

眼下,江鎮鎮緊緊圍繞新一輪鎮中心區控制性詳規規劃,突出地域特色,將小城鎮建設、中心村莊建設與“中國麵點師之鄉”品牌有機融合,著力打造獨具“饅鄉”特色的麵點文化園、麵點輔料城等項目。同時,在完善麵點技術服務上做文章,大力發展麵點蒸籠加工業、調味品銷售業、物流業、技術培訓等。“目前,江鎮小城鎮建設初顯成效,完成了集鎮中心區規劃性詳規,總投資3500萬元的江鎮商貿城項目一期工程和總投資2817萬元的江鎮麵點產業商業街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我們正積極打通商貿城、麵點輔料城之間的節點,逐步將中心區建設成集政務、商貿、文化、休閒、麵點產業於一體的功能區。”董紅軍躊躇滿志地介紹說。

姜志燕/文 錢續坤/圖

往期精彩回顧

全縣三級幹部會議召開!

安徽這43個地方將被命名為省衛生城市衛生縣城(鄉鎮),懷寧上榜!

剛剛!第三屆“中國麵點師之鄉”懷寧·江鎮麵點師技能大賽舉行

安慶32個老舊小區列入全省整改計劃,涉及懷寧一小區!

江鎮鎮:“小包子”蒸出“大產業”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主 辦 / 中共懷寧縣委宣傳部

本期編輯 / 陳朝霞

江鎮鎮:“小包子”蒸出“大產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