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其次,從中國境內各區域的情況看,某些區域已是世界發達水平。

我們主要看看俗稱為“北上廣深”的四個一線城市的情況。

先看上海。據《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13.50萬元,若按全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上海的人均GDP為2.04萬美元,超過2萬美元這一發達經濟體標準。

我居住在浦東。最近上海出臺了支持浦東新區再出發的意見,提出浦東要通過7年左右努力,GDP實現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比2018年翻一番。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為10460.09億元,常住人口為555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236萬人),以此推算,浦東的人均GDP為18.85萬元,相當於2.85萬美元。

但浦東的人均GDP並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於黃浦區和長寧區。上海第一區是黃浦區,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高達95.6%,2018年人均GDP為32.72萬元(2270億元/65.38萬人),相當於4.94萬美元,超過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廣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萬元,比上海高16%。廣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區是黃埔區,其人均GDP為31.76萬元,相當於4.8萬美元。

但中國第一區並不是上海黃浦區,我們來看看深圳南山區和北京西城區。

2018年整個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萬元)相當於上海的1.42倍,而作為深圳的領頭羊,南山區人均GDP為35.23萬元,相當於5.32萬美元。

北京西城區因為有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對GDP貢獻很大,2018年全區實現GDP4243.9億元,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17.9萬人,如此算來,西城區的人均GDP為35.99萬元,已經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深圳南山區,堪稱中國第一區。(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802元,按平均匯率摺合53465美元,和筆者計算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其排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單從人均GDP這個指標看,北京西城區,深圳南山區,上海黃浦區,廣州黃埔區,人均GDP都已在5萬美元上下,它們作為中國的“第一世界”,毫無疑問已達到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其次,從中國境內各區域的情況看,某些區域已是世界發達水平。

我們主要看看俗稱為“北上廣深”的四個一線城市的情況。

先看上海。據《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13.50萬元,若按全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上海的人均GDP為2.04萬美元,超過2萬美元這一發達經濟體標準。

我居住在浦東。最近上海出臺了支持浦東新區再出發的意見,提出浦東要通過7年左右努力,GDP實現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比2018年翻一番。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為10460.09億元,常住人口為555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236萬人),以此推算,浦東的人均GDP為18.85萬元,相當於2.85萬美元。

但浦東的人均GDP並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於黃浦區和長寧區。上海第一區是黃浦區,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高達95.6%,2018年人均GDP為32.72萬元(2270億元/65.38萬人),相當於4.94萬美元,超過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廣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萬元,比上海高16%。廣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區是黃埔區,其人均GDP為31.76萬元,相當於4.8萬美元。

但中國第一區並不是上海黃浦區,我們來看看深圳南山區和北京西城區。

2018年整個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萬元)相當於上海的1.42倍,而作為深圳的領頭羊,南山區人均GDP為35.23萬元,相當於5.32萬美元。

北京西城區因為有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對GDP貢獻很大,2018年全區實現GDP4243.9億元,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17.9萬人,如此算來,西城區的人均GDP為35.99萬元,已經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深圳南山區,堪稱中國第一區。(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802元,按平均匯率摺合53465美元,和筆者計算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其排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單從人均GDP這個指標看,北京西城區,深圳南山區,上海黃浦區,廣州黃埔區,人均GDP都已在5萬美元上下,它們作為中國的“第一世界”,毫無疑問已達到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上述數據全部來自官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那麼人們就有一個問題,官方的GDP統計有沒有水分?

GDP統計肯定存在多計和漏計兩種情況,也肯定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問題,但全球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共識是,中國的GDP被少計了,主要原因是對服務業的計算不充分。

比如,發達經濟體的自住房租金佔GDP的8%到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住自己的房子,相當於自己給自己交房租,這個數字也是GDP的一部分。

中國已對自有住房服務價值進行虛擬計算,計入GDP,但方法是成本法(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維護修理費+物業管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而由於房價不斷上升,城鎮房屋的造價與市場價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被低估,進而導致房地產業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支出的低估。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的佔比顯著低於美國,2011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8.97%,中國為5.65%。2018年上半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12.15%(其中虛擬租金為9.78%),中國房地產業同期的增加值佔GDP的6.78%,這與居民自有住房租金的統計方法差異有很大關係。

又如家政服務,現在保姆、月嫂的收入越來越高,這在國外是計入GDP的,而中國並未怎麼計算。

還有建築業(注:房地產是第三產業,建築業是第二產業),中國每年的基建規模是美國的數倍,這從中國消耗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數量的全球佔比也可以看出來,但目前的統計結果是,2018年上半年美國建築業增加值為4129.47億美元,中國建築業增加值約為25169.2億元人民幣,按上半年平均匯率約為3860.6億美元,低於美國,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準確反映中國建築業的GDP的。

中國從2017年起已經按照國際發達經濟體的慣例,將研發支出納入GDP,隨著未來在更多的服務業領域進行更為全面和準確的計算,中國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會被重新衡量。重估的結果將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其次,從中國境內各區域的情況看,某些區域已是世界發達水平。

我們主要看看俗稱為“北上廣深”的四個一線城市的情況。

先看上海。據《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13.50萬元,若按全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上海的人均GDP為2.04萬美元,超過2萬美元這一發達經濟體標準。

我居住在浦東。最近上海出臺了支持浦東新區再出發的意見,提出浦東要通過7年左右努力,GDP實現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比2018年翻一番。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為10460.09億元,常住人口為555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236萬人),以此推算,浦東的人均GDP為18.85萬元,相當於2.85萬美元。

但浦東的人均GDP並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於黃浦區和長寧區。上海第一區是黃浦區,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高達95.6%,2018年人均GDP為32.72萬元(2270億元/65.38萬人),相當於4.94萬美元,超過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廣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萬元,比上海高16%。廣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區是黃埔區,其人均GDP為31.76萬元,相當於4.8萬美元。

但中國第一區並不是上海黃浦區,我們來看看深圳南山區和北京西城區。

2018年整個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萬元)相當於上海的1.42倍,而作為深圳的領頭羊,南山區人均GDP為35.23萬元,相當於5.32萬美元。

北京西城區因為有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對GDP貢獻很大,2018年全區實現GDP4243.9億元,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17.9萬人,如此算來,西城區的人均GDP為35.99萬元,已經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深圳南山區,堪稱中國第一區。(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802元,按平均匯率摺合53465美元,和筆者計算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其排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單從人均GDP這個指標看,北京西城區,深圳南山區,上海黃浦區,廣州黃埔區,人均GDP都已在5萬美元上下,它們作為中國的“第一世界”,毫無疑問已達到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上述數據全部來自官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那麼人們就有一個問題,官方的GDP統計有沒有水分?

GDP統計肯定存在多計和漏計兩種情況,也肯定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問題,但全球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共識是,中國的GDP被少計了,主要原因是對服務業的計算不充分。

比如,發達經濟體的自住房租金佔GDP的8%到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住自己的房子,相當於自己給自己交房租,這個數字也是GDP的一部分。

中國已對自有住房服務價值進行虛擬計算,計入GDP,但方法是成本法(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維護修理費+物業管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而由於房價不斷上升,城鎮房屋的造價與市場價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被低估,進而導致房地產業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支出的低估。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的佔比顯著低於美國,2011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8.97%,中國為5.65%。2018年上半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12.15%(其中虛擬租金為9.78%),中國房地產業同期的增加值佔GDP的6.78%,這與居民自有住房租金的統計方法差異有很大關係。

又如家政服務,現在保姆、月嫂的收入越來越高,這在國外是計入GDP的,而中國並未怎麼計算。

還有建築業(注:房地產是第三產業,建築業是第二產業),中國每年的基建規模是美國的數倍,這從中國消耗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數量的全球佔比也可以看出來,但目前的統計結果是,2018年上半年美國建築業增加值為4129.47億美元,中國建築業增加值約為25169.2億元人民幣,按上半年平均匯率約為3860.6億美元,低於美國,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準確反映中國建築業的GDP的。

中國從2017年起已經按照國際發達經濟體的慣例,將研發支出納入GDP,隨著未來在更多的服務業領域進行更為全面和準確的計算,中國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會被重新衡量。重估的結果將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其次,從中國境內各區域的情況看,某些區域已是世界發達水平。

我們主要看看俗稱為“北上廣深”的四個一線城市的情況。

先看上海。據《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13.50萬元,若按全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上海的人均GDP為2.04萬美元,超過2萬美元這一發達經濟體標準。

我居住在浦東。最近上海出臺了支持浦東新區再出發的意見,提出浦東要通過7年左右努力,GDP實現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比2018年翻一番。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為10460.09億元,常住人口為555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236萬人),以此推算,浦東的人均GDP為18.85萬元,相當於2.85萬美元。

但浦東的人均GDP並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於黃浦區和長寧區。上海第一區是黃浦區,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高達95.6%,2018年人均GDP為32.72萬元(2270億元/65.38萬人),相當於4.94萬美元,超過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廣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萬元,比上海高16%。廣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區是黃埔區,其人均GDP為31.76萬元,相當於4.8萬美元。

但中國第一區並不是上海黃浦區,我們來看看深圳南山區和北京西城區。

2018年整個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萬元)相當於上海的1.42倍,而作為深圳的領頭羊,南山區人均GDP為35.23萬元,相當於5.32萬美元。

北京西城區因為有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對GDP貢獻很大,2018年全區實現GDP4243.9億元,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17.9萬人,如此算來,西城區的人均GDP為35.99萬元,已經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深圳南山區,堪稱中國第一區。(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802元,按平均匯率摺合53465美元,和筆者計算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其排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單從人均GDP這個指標看,北京西城區,深圳南山區,上海黃浦區,廣州黃埔區,人均GDP都已在5萬美元上下,它們作為中國的“第一世界”,毫無疑問已達到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上述數據全部來自官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那麼人們就有一個問題,官方的GDP統計有沒有水分?

GDP統計肯定存在多計和漏計兩種情況,也肯定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問題,但全球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共識是,中國的GDP被少計了,主要原因是對服務業的計算不充分。

比如,發達經濟體的自住房租金佔GDP的8%到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住自己的房子,相當於自己給自己交房租,這個數字也是GDP的一部分。

中國已對自有住房服務價值進行虛擬計算,計入GDP,但方法是成本法(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維護修理費+物業管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而由於房價不斷上升,城鎮房屋的造價與市場價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被低估,進而導致房地產業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支出的低估。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的佔比顯著低於美國,2011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8.97%,中國為5.65%。2018年上半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12.15%(其中虛擬租金為9.78%),中國房地產業同期的增加值佔GDP的6.78%,這與居民自有住房租金的統計方法差異有很大關係。

又如家政服務,現在保姆、月嫂的收入越來越高,這在國外是計入GDP的,而中國並未怎麼計算。

還有建築業(注:房地產是第三產業,建築業是第二產業),中國每年的基建規模是美國的數倍,這從中國消耗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數量的全球佔比也可以看出來,但目前的統計結果是,2018年上半年美國建築業增加值為4129.47億美元,中國建築業增加值約為25169.2億元人民幣,按上半年平均匯率約為3860.6億美元,低於美國,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準確反映中國建築業的GDP的。

中國從2017年起已經按照國際發達經濟體的慣例,將研發支出納入GDP,隨著未來在更多的服務業領域進行更為全面和準確的計算,中國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會被重新衡量。重估的結果將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接著討論一個問題,既然中國增長得這麼快,為什麼民生領域的各種抱怨還是很多?

過去經常講的,是高消耗、低效益、難循環、負債多、重增長不重社會均衡發展等等,不再重複。

這裡集中講一個問題,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說的“發展不平衡”。

以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在北京,西城區的水平是81678元,海淀區的水平是78178元,而到了密雲區水平是34951元,延慶區是33887元。差別是兩倍多。西城的水平是延慶水平的2.41倍,這相當於什麼?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2.69倍。大致可以說,如果西城相當於城市,延慶相當於農村。

但延慶的這個水平,放在全國各省市,又是比較高的,比排在全國第7的福建還要高(注:2018年福建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44元)。

再看一下廣東,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廣東省名列前茅的幾個區的水平是:深圳福田區(75104元),深圳南山區(72908元),廣州天河區(68666元),廣州越秀區(66205元),而到了廣州排名最後的從化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837元,排在整個廣東省最後的揭西縣,只有14253元。

上海各區的發展相對是比較均勻的,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別也不小。水平最高的黃浦區、靜安區在7.5萬元到7.8萬元,最低的崇明區不到3.7萬元。

發展不平衡,這可能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區域不平衡,職業不平衡,所有制不平衡,勞資不平衡,等等。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其次,從中國境內各區域的情況看,某些區域已是世界發達水平。

我們主要看看俗稱為“北上廣深”的四個一線城市的情況。

先看上海。據《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13.50萬元,若按全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上海的人均GDP為2.04萬美元,超過2萬美元這一發達經濟體標準。

我居住在浦東。最近上海出臺了支持浦東新區再出發的意見,提出浦東要通過7年左右努力,GDP實現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比2018年翻一番。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為10460.09億元,常住人口為555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236萬人),以此推算,浦東的人均GDP為18.85萬元,相當於2.85萬美元。

但浦東的人均GDP並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於黃浦區和長寧區。上海第一區是黃浦區,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高達95.6%,2018年人均GDP為32.72萬元(2270億元/65.38萬人),相當於4.94萬美元,超過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廣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萬元,比上海高16%。廣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區是黃埔區,其人均GDP為31.76萬元,相當於4.8萬美元。

但中國第一區並不是上海黃浦區,我們來看看深圳南山區和北京西城區。

2018年整個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萬元)相當於上海的1.42倍,而作為深圳的領頭羊,南山區人均GDP為35.23萬元,相當於5.32萬美元。

北京西城區因為有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對GDP貢獻很大,2018年全區實現GDP4243.9億元,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17.9萬人,如此算來,西城區的人均GDP為35.99萬元,已經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深圳南山區,堪稱中國第一區。(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802元,按平均匯率摺合53465美元,和筆者計算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其排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單從人均GDP這個指標看,北京西城區,深圳南山區,上海黃浦區,廣州黃埔區,人均GDP都已在5萬美元上下,它們作為中國的“第一世界”,毫無疑問已達到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上述數據全部來自官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那麼人們就有一個問題,官方的GDP統計有沒有水分?

GDP統計肯定存在多計和漏計兩種情況,也肯定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問題,但全球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共識是,中國的GDP被少計了,主要原因是對服務業的計算不充分。

比如,發達經濟體的自住房租金佔GDP的8%到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住自己的房子,相當於自己給自己交房租,這個數字也是GDP的一部分。

中國已對自有住房服務價值進行虛擬計算,計入GDP,但方法是成本法(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維護修理費+物業管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而由於房價不斷上升,城鎮房屋的造價與市場價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被低估,進而導致房地產業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支出的低估。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的佔比顯著低於美國,2011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8.97%,中國為5.65%。2018年上半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12.15%(其中虛擬租金為9.78%),中國房地產業同期的增加值佔GDP的6.78%,這與居民自有住房租金的統計方法差異有很大關係。

又如家政服務,現在保姆、月嫂的收入越來越高,這在國外是計入GDP的,而中國並未怎麼計算。

還有建築業(注:房地產是第三產業,建築業是第二產業),中國每年的基建規模是美國的數倍,這從中國消耗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數量的全球佔比也可以看出來,但目前的統計結果是,2018年上半年美國建築業增加值為4129.47億美元,中國建築業增加值約為25169.2億元人民幣,按上半年平均匯率約為3860.6億美元,低於美國,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準確反映中國建築業的GDP的。

中國從2017年起已經按照國際發達經濟體的慣例,將研發支出納入GDP,隨著未來在更多的服務業領域進行更為全面和準確的計算,中國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會被重新衡量。重估的結果將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接著討論一個問題,既然中國增長得這麼快,為什麼民生領域的各種抱怨還是很多?

過去經常講的,是高消耗、低效益、難循環、負債多、重增長不重社會均衡發展等等,不再重複。

這裡集中講一個問題,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說的“發展不平衡”。

以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在北京,西城區的水平是81678元,海淀區的水平是78178元,而到了密雲區水平是34951元,延慶區是33887元。差別是兩倍多。西城的水平是延慶水平的2.41倍,這相當於什麼?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2.69倍。大致可以說,如果西城相當於城市,延慶相當於農村。

但延慶的這個水平,放在全國各省市,又是比較高的,比排在全國第7的福建還要高(注:2018年福建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44元)。

再看一下廣東,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廣東省名列前茅的幾個區的水平是:深圳福田區(75104元),深圳南山區(72908元),廣州天河區(68666元),廣州越秀區(66205元),而到了廣州排名最後的從化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837元,排在整個廣東省最後的揭西縣,只有14253元。

上海各區的發展相對是比較均勻的,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別也不小。水平最高的黃浦區、靜安區在7.5萬元到7.8萬元,最低的崇明區不到3.7萬元。

發展不平衡,這可能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區域不平衡,職業不平衡,所有制不平衡,勞資不平衡,等等。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這篇文章最後的結論是:

  • 中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已經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逐步接近高收入經濟體的下沿。中國的“第一世界”放在全世界,也是先進水平了。這個時候要更上一層樓,會比以前困難不少,因為你已經跑到前面了,今後只能更多地依賴創新。

  • 由於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開放次序等原因,發展不平衡是我們的最大挑戰。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儘管中國有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這樣的標杆,但這只是很少的地方,整體來說,中國還存在很大潛力。

  • 當中國在某些方面跑得已經靠前了,未來怎麼辦?發展什麼產業,怎麼發展?不可能靠政府拍腦袋,因為這對政府也是新課題。政府要做的,是構建好的、法治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具體的方向要靠市場和企業家發揮作用。同時,政府要多關注弱勢群體的保障和發展問題。

  • 經濟增長和人的發展與幸福之間,不是等號關係。這是中國發展的新課題,新挑戰,新任務。比如房價越高,計入GDP的虛擬租金就越高,對GDP的貢獻就越大,但顯然和幸福不是正相關。人均GDP最高的地方,是服務業比例特別是金融服務業比例最高的地方,而金融從業者因為市場波動原因,平時多處於緊張狀態,其幸福感並不高。這都是一些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

GDP很重要,但GDP不是萬能的。看中國的“第一世界”的這些區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比較淡化GDP指標,如上海黃浦區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有四個: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5%,完成舊改居民簽約8000戶以上,完成舊住房綜合修繕15萬平方米以上,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市下達指標內,沒有GDP指標。

當然,沒有GDP增長也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浦東提出了7年翻番的藍圖。作為浦東居民之一員,我樂見其成。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其次,從中國境內各區域的情況看,某些區域已是世界發達水平。

我們主要看看俗稱為“北上廣深”的四個一線城市的情況。

先看上海。據《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13.50萬元,若按全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上海的人均GDP為2.04萬美元,超過2萬美元這一發達經濟體標準。

我居住在浦東。最近上海出臺了支持浦東新區再出發的意見,提出浦東要通過7年左右努力,GDP實現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比2018年翻一番。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為10460.09億元,常住人口為555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236萬人),以此推算,浦東的人均GDP為18.85萬元,相當於2.85萬美元。

但浦東的人均GDP並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於黃浦區和長寧區。上海第一區是黃浦區,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高達95.6%,2018年人均GDP為32.72萬元(2270億元/65.38萬人),相當於4.94萬美元,超過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廣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萬元,比上海高16%。廣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區是黃埔區,其人均GDP為31.76萬元,相當於4.8萬美元。

但中國第一區並不是上海黃浦區,我們來看看深圳南山區和北京西城區。

2018年整個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萬元)相當於上海的1.42倍,而作為深圳的領頭羊,南山區人均GDP為35.23萬元,相當於5.32萬美元。

北京西城區因為有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對GDP貢獻很大,2018年全區實現GDP4243.9億元,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17.9萬人,如此算來,西城區的人均GDP為35.99萬元,已經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深圳南山區,堪稱中國第一區。(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802元,按平均匯率摺合53465美元,和筆者計算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其排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單從人均GDP這個指標看,北京西城區,深圳南山區,上海黃浦區,廣州黃埔區,人均GDP都已在5萬美元上下,它們作為中國的“第一世界”,毫無疑問已達到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上述數據全部來自官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那麼人們就有一個問題,官方的GDP統計有沒有水分?

GDP統計肯定存在多計和漏計兩種情況,也肯定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問題,但全球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共識是,中國的GDP被少計了,主要原因是對服務業的計算不充分。

比如,發達經濟體的自住房租金佔GDP的8%到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住自己的房子,相當於自己給自己交房租,這個數字也是GDP的一部分。

中國已對自有住房服務價值進行虛擬計算,計入GDP,但方法是成本法(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維護修理費+物業管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而由於房價不斷上升,城鎮房屋的造價與市場價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被低估,進而導致房地產業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支出的低估。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的佔比顯著低於美國,2011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8.97%,中國為5.65%。2018年上半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12.15%(其中虛擬租金為9.78%),中國房地產業同期的增加值佔GDP的6.78%,這與居民自有住房租金的統計方法差異有很大關係。

又如家政服務,現在保姆、月嫂的收入越來越高,這在國外是計入GDP的,而中國並未怎麼計算。

還有建築業(注:房地產是第三產業,建築業是第二產業),中國每年的基建規模是美國的數倍,這從中國消耗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數量的全球佔比也可以看出來,但目前的統計結果是,2018年上半年美國建築業增加值為4129.47億美元,中國建築業增加值約為25169.2億元人民幣,按上半年平均匯率約為3860.6億美元,低於美國,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準確反映中國建築業的GDP的。

中國從2017年起已經按照國際發達經濟體的慣例,將研發支出納入GDP,隨著未來在更多的服務業領域進行更為全面和準確的計算,中國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會被重新衡量。重估的結果將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接著討論一個問題,既然中國增長得這麼快,為什麼民生領域的各種抱怨還是很多?

過去經常講的,是高消耗、低效益、難循環、負債多、重增長不重社會均衡發展等等,不再重複。

這裡集中講一個問題,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說的“發展不平衡”。

以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在北京,西城區的水平是81678元,海淀區的水平是78178元,而到了密雲區水平是34951元,延慶區是33887元。差別是兩倍多。西城的水平是延慶水平的2.41倍,這相當於什麼?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2.69倍。大致可以說,如果西城相當於城市,延慶相當於農村。

但延慶的這個水平,放在全國各省市,又是比較高的,比排在全國第7的福建還要高(注:2018年福建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44元)。

再看一下廣東,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廣東省名列前茅的幾個區的水平是:深圳福田區(75104元),深圳南山區(72908元),廣州天河區(68666元),廣州越秀區(66205元),而到了廣州排名最後的從化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837元,排在整個廣東省最後的揭西縣,只有14253元。

上海各區的發展相對是比較均勻的,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別也不小。水平最高的黃浦區、靜安區在7.5萬元到7.8萬元,最低的崇明區不到3.7萬元。

發展不平衡,這可能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區域不平衡,職業不平衡,所有制不平衡,勞資不平衡,等等。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這篇文章最後的結論是:

  • 中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已經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逐步接近高收入經濟體的下沿。中國的“第一世界”放在全世界,也是先進水平了。這個時候要更上一層樓,會比以前困難不少,因為你已經跑到前面了,今後只能更多地依賴創新。

  • 由於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開放次序等原因,發展不平衡是我們的最大挑戰。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儘管中國有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這樣的標杆,但這只是很少的地方,整體來說,中國還存在很大潛力。

  • 當中國在某些方面跑得已經靠前了,未來怎麼辦?發展什麼產業,怎麼發展?不可能靠政府拍腦袋,因為這對政府也是新課題。政府要做的,是構建好的、法治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具體的方向要靠市場和企業家發揮作用。同時,政府要多關注弱勢群體的保障和發展問題。

  • 經濟增長和人的發展與幸福之間,不是等號關係。這是中國發展的新課題,新挑戰,新任務。比如房價越高,計入GDP的虛擬租金就越高,對GDP的貢獻就越大,但顯然和幸福不是正相關。人均GDP最高的地方,是服務業比例特別是金融服務業比例最高的地方,而金融從業者因為市場波動原因,平時多處於緊張狀態,其幸福感並不高。這都是一些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

GDP很重要,但GDP不是萬能的。看中國的“第一世界”的這些區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比較淡化GDP指標,如上海黃浦區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有四個: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5%,完成舊改居民簽約8000戶以上,完成舊住房綜合修繕15萬平方米以上,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市下達指標內,沒有GDP指標。

當然,沒有GDP增長也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浦東提出了7年翻番的藍圖。作為浦東居民之一員,我樂見其成。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其次,從中國境內各區域的情況看,某些區域已是世界發達水平。

我們主要看看俗稱為“北上廣深”的四個一線城市的情況。

先看上海。據《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13.50萬元,若按全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上海的人均GDP為2.04萬美元,超過2萬美元這一發達經濟體標準。

我居住在浦東。最近上海出臺了支持浦東新區再出發的意見,提出浦東要通過7年左右努力,GDP實現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比2018年翻一番。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為10460.09億元,常住人口為555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236萬人),以此推算,浦東的人均GDP為18.85萬元,相當於2.85萬美元。

但浦東的人均GDP並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於黃浦區和長寧區。上海第一區是黃浦區,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高達95.6%,2018年人均GDP為32.72萬元(2270億元/65.38萬人),相當於4.94萬美元,超過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廣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萬元,比上海高16%。廣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區是黃埔區,其人均GDP為31.76萬元,相當於4.8萬美元。

但中國第一區並不是上海黃浦區,我們來看看深圳南山區和北京西城區。

2018年整個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萬元)相當於上海的1.42倍,而作為深圳的領頭羊,南山區人均GDP為35.23萬元,相當於5.32萬美元。

北京西城區因為有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對GDP貢獻很大,2018年全區實現GDP4243.9億元,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17.9萬人,如此算來,西城區的人均GDP為35.99萬元,已經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深圳南山區,堪稱中國第一區。(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802元,按平均匯率摺合53465美元,和筆者計算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其排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單從人均GDP這個指標看,北京西城區,深圳南山區,上海黃浦區,廣州黃埔區,人均GDP都已在5萬美元上下,它們作為中國的“第一世界”,毫無疑問已達到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上述數據全部來自官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那麼人們就有一個問題,官方的GDP統計有沒有水分?

GDP統計肯定存在多計和漏計兩種情況,也肯定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問題,但全球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共識是,中國的GDP被少計了,主要原因是對服務業的計算不充分。

比如,發達經濟體的自住房租金佔GDP的8%到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住自己的房子,相當於自己給自己交房租,這個數字也是GDP的一部分。

中國已對自有住房服務價值進行虛擬計算,計入GDP,但方法是成本法(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維護修理費+物業管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而由於房價不斷上升,城鎮房屋的造價與市場價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被低估,進而導致房地產業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支出的低估。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的佔比顯著低於美國,2011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8.97%,中國為5.65%。2018年上半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12.15%(其中虛擬租金為9.78%),中國房地產業同期的增加值佔GDP的6.78%,這與居民自有住房租金的統計方法差異有很大關係。

又如家政服務,現在保姆、月嫂的收入越來越高,這在國外是計入GDP的,而中國並未怎麼計算。

還有建築業(注:房地產是第三產業,建築業是第二產業),中國每年的基建規模是美國的數倍,這從中國消耗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數量的全球佔比也可以看出來,但目前的統計結果是,2018年上半年美國建築業增加值為4129.47億美元,中國建築業增加值約為25169.2億元人民幣,按上半年平均匯率約為3860.6億美元,低於美國,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準確反映中國建築業的GDP的。

中國從2017年起已經按照國際發達經濟體的慣例,將研發支出納入GDP,隨著未來在更多的服務業領域進行更為全面和準確的計算,中國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會被重新衡量。重估的結果將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接著討論一個問題,既然中國增長得這麼快,為什麼民生領域的各種抱怨還是很多?

過去經常講的,是高消耗、低效益、難循環、負債多、重增長不重社會均衡發展等等,不再重複。

這裡集中講一個問題,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說的“發展不平衡”。

以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在北京,西城區的水平是81678元,海淀區的水平是78178元,而到了密雲區水平是34951元,延慶區是33887元。差別是兩倍多。西城的水平是延慶水平的2.41倍,這相當於什麼?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2.69倍。大致可以說,如果西城相當於城市,延慶相當於農村。

但延慶的這個水平,放在全國各省市,又是比較高的,比排在全國第7的福建還要高(注:2018年福建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44元)。

再看一下廣東,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廣東省名列前茅的幾個區的水平是:深圳福田區(75104元),深圳南山區(72908元),廣州天河區(68666元),廣州越秀區(66205元),而到了廣州排名最後的從化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837元,排在整個廣東省最後的揭西縣,只有14253元。

上海各區的發展相對是比較均勻的,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別也不小。水平最高的黃浦區、靜安區在7.5萬元到7.8萬元,最低的崇明區不到3.7萬元。

發展不平衡,這可能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區域不平衡,職業不平衡,所有制不平衡,勞資不平衡,等等。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這篇文章最後的結論是:

  • 中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已經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逐步接近高收入經濟體的下沿。中國的“第一世界”放在全世界,也是先進水平了。這個時候要更上一層樓,會比以前困難不少,因為你已經跑到前面了,今後只能更多地依賴創新。

  • 由於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開放次序等原因,發展不平衡是我們的最大挑戰。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儘管中國有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這樣的標杆,但這只是很少的地方,整體來說,中國還存在很大潛力。

  • 當中國在某些方面跑得已經靠前了,未來怎麼辦?發展什麼產業,怎麼發展?不可能靠政府拍腦袋,因為這對政府也是新課題。政府要做的,是構建好的、法治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具體的方向要靠市場和企業家發揮作用。同時,政府要多關注弱勢群體的保障和發展問題。

  • 經濟增長和人的發展與幸福之間,不是等號關係。這是中國發展的新課題,新挑戰,新任務。比如房價越高,計入GDP的虛擬租金就越高,對GDP的貢獻就越大,但顯然和幸福不是正相關。人均GDP最高的地方,是服務業比例特別是金融服務業比例最高的地方,而金融從業者因為市場波動原因,平時多處於緊張狀態,其幸福感並不高。這都是一些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

GDP很重要,但GDP不是萬能的。看中國的“第一世界”的這些區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比較淡化GDP指標,如上海黃浦區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有四個: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5%,完成舊改居民簽約8000戶以上,完成舊住房綜合修繕15萬平方米以上,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市下達指標內,沒有GDP指標。

當然,沒有GDP增長也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浦東提出了7年翻番的藍圖。作為浦東居民之一員,我樂見其成。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其次,從中國境內各區域的情況看,某些區域已是世界發達水平。

我們主要看看俗稱為“北上廣深”的四個一線城市的情況。

先看上海。據《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13.50萬元,若按全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上海的人均GDP為2.04萬美元,超過2萬美元這一發達經濟體標準。

我居住在浦東。最近上海出臺了支持浦東新區再出發的意見,提出浦東要通過7年左右努力,GDP實現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比2018年翻一番。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為10460.09億元,常住人口為555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236萬人),以此推算,浦東的人均GDP為18.85萬元,相當於2.85萬美元。

但浦東的人均GDP並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於黃浦區和長寧區。上海第一區是黃浦區,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高達95.6%,2018年人均GDP為32.72萬元(2270億元/65.38萬人),相當於4.94萬美元,超過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廣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萬元,比上海高16%。廣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區是黃埔區,其人均GDP為31.76萬元,相當於4.8萬美元。

但中國第一區並不是上海黃浦區,我們來看看深圳南山區和北京西城區。

2018年整個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萬元)相當於上海的1.42倍,而作為深圳的領頭羊,南山區人均GDP為35.23萬元,相當於5.32萬美元。

北京西城區因為有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對GDP貢獻很大,2018年全區實現GDP4243.9億元,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17.9萬人,如此算來,西城區的人均GDP為35.99萬元,已經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深圳南山區,堪稱中國第一區。(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802元,按平均匯率摺合53465美元,和筆者計算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其排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單從人均GDP這個指標看,北京西城區,深圳南山區,上海黃浦區,廣州黃埔區,人均GDP都已在5萬美元上下,它們作為中國的“第一世界”,毫無疑問已達到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上述數據全部來自官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那麼人們就有一個問題,官方的GDP統計有沒有水分?

GDP統計肯定存在多計和漏計兩種情況,也肯定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問題,但全球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共識是,中國的GDP被少計了,主要原因是對服務業的計算不充分。

比如,發達經濟體的自住房租金佔GDP的8%到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住自己的房子,相當於自己給自己交房租,這個數字也是GDP的一部分。

中國已對自有住房服務價值進行虛擬計算,計入GDP,但方法是成本法(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維護修理費+物業管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而由於房價不斷上升,城鎮房屋的造價與市場價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被低估,進而導致房地產業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支出的低估。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的佔比顯著低於美國,2011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8.97%,中國為5.65%。2018年上半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12.15%(其中虛擬租金為9.78%),中國房地產業同期的增加值佔GDP的6.78%,這與居民自有住房租金的統計方法差異有很大關係。

又如家政服務,現在保姆、月嫂的收入越來越高,這在國外是計入GDP的,而中國並未怎麼計算。

還有建築業(注:房地產是第三產業,建築業是第二產業),中國每年的基建規模是美國的數倍,這從中國消耗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數量的全球佔比也可以看出來,但目前的統計結果是,2018年上半年美國建築業增加值為4129.47億美元,中國建築業增加值約為25169.2億元人民幣,按上半年平均匯率約為3860.6億美元,低於美國,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準確反映中國建築業的GDP的。

中國從2017年起已經按照國際發達經濟體的慣例,將研發支出納入GDP,隨著未來在更多的服務業領域進行更為全面和準確的計算,中國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會被重新衡量。重估的結果將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接著討論一個問題,既然中國增長得這麼快,為什麼民生領域的各種抱怨還是很多?

過去經常講的,是高消耗、低效益、難循環、負債多、重增長不重社會均衡發展等等,不再重複。

這裡集中講一個問題,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說的“發展不平衡”。

以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在北京,西城區的水平是81678元,海淀區的水平是78178元,而到了密雲區水平是34951元,延慶區是33887元。差別是兩倍多。西城的水平是延慶水平的2.41倍,這相當於什麼?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2.69倍。大致可以說,如果西城相當於城市,延慶相當於農村。

但延慶的這個水平,放在全國各省市,又是比較高的,比排在全國第7的福建還要高(注:2018年福建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44元)。

再看一下廣東,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廣東省名列前茅的幾個區的水平是:深圳福田區(75104元),深圳南山區(72908元),廣州天河區(68666元),廣州越秀區(66205元),而到了廣州排名最後的從化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837元,排在整個廣東省最後的揭西縣,只有14253元。

上海各區的發展相對是比較均勻的,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別也不小。水平最高的黃浦區、靜安區在7.5萬元到7.8萬元,最低的崇明區不到3.7萬元。

發展不平衡,這可能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區域不平衡,職業不平衡,所有制不平衡,勞資不平衡,等等。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這篇文章最後的結論是:

  • 中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已經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逐步接近高收入經濟體的下沿。中國的“第一世界”放在全世界,也是先進水平了。這個時候要更上一層樓,會比以前困難不少,因為你已經跑到前面了,今後只能更多地依賴創新。

  • 由於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開放次序等原因,發展不平衡是我們的最大挑戰。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儘管中國有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這樣的標杆,但這只是很少的地方,整體來說,中國還存在很大潛力。

  • 當中國在某些方面跑得已經靠前了,未來怎麼辦?發展什麼產業,怎麼發展?不可能靠政府拍腦袋,因為這對政府也是新課題。政府要做的,是構建好的、法治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具體的方向要靠市場和企業家發揮作用。同時,政府要多關注弱勢群體的保障和發展問題。

  • 經濟增長和人的發展與幸福之間,不是等號關係。這是中國發展的新課題,新挑戰,新任務。比如房價越高,計入GDP的虛擬租金就越高,對GDP的貢獻就越大,但顯然和幸福不是正相關。人均GDP最高的地方,是服務業比例特別是金融服務業比例最高的地方,而金融從業者因為市場波動原因,平時多處於緊張狀態,其幸福感並不高。這都是一些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

GDP很重要,但GDP不是萬能的。看中國的“第一世界”的這些區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比較淡化GDP指標,如上海黃浦區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有四個: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5%,完成舊改居民簽約8000戶以上,完成舊住房綜合修繕15萬平方米以上,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市下達指標內,沒有GDP指標。

當然,沒有GDP增長也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浦東提出了7年翻番的藍圖。作為浦東居民之一員,我樂見其成。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2760篇原創首發文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還不發達,要到2035年才能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的人均GDP不足美國的1/6,不足德英法日的1/4,並不是那麼厲害。

但同時,當中國人出國,到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往往又覺得“不過如此”,覺得中國的城市在很多方面不次於甚至超過了這些地方。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首先,從人均GDP看,中國確實是發展中狀態,但已是發展中的較前水平。

根據2019年4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2018年世界GDP總量為84.74萬億美元,總人口74.96億,人均GDP為11305美元。中國的人均GDP為9608美元,離世界平均水平還有1700美元距離,已經不算太遠。

根據數據庫,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前的經濟體的人口為15.7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1%,他們的人均GDP為36775美元;人均GDP排名在中國之後的經濟體人口為45.21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3%,他們的人均GDP為2931美元。另外,世界人均GDP的中位數為4264美元,即4264美元之上和之下的人口總數一樣多。

打個通俗的比方,假設全世界總人口為100人,則21人比中國富有,60人不如中國,中國代表著這中間的19個人。按人均經濟產出,中國處於全球前40%的人口序列,顯然不是一個窮國了。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其次,從中國境內各區域的情況看,某些區域已是世界發達水平。

我們主要看看俗稱為“北上廣深”的四個一線城市的情況。

先看上海。據《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按常住人口計算,2018年上海的人均GDP達到13.50萬元,若按全年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1美元兌6.6174元人民幣),上海的人均GDP為2.04萬美元,超過2萬美元這一發達經濟體標準。

我居住在浦東。最近上海出臺了支持浦東新區再出發的意見,提出浦東要通過7年左右努力,GDP實現突破2萬億元的目標,比2018年翻一番。2018年浦東新區GDP總量為10460.09億元,常住人口為555萬(其中外來常住人口236萬人),以此推算,浦東的人均GDP為18.85萬元,相當於2.85萬美元。

但浦東的人均GDP並不是上海最高的,要低於黃浦區和長寧區。上海第一區是黃浦區,服務業佔區域經濟比重高達95.6%,2018年人均GDP為32.72萬元(2270億元/65.38萬人),相當於4.94萬美元,超過德英法日的平均水平。

2018年廣州市的人均GDP是15.77萬元,比上海高16%。廣州市人均GDP最高的區是黃埔區,其人均GDP為31.76萬元,相當於4.8萬美元。

但中國第一區並不是上海黃浦區,我們來看看深圳南山區和北京西城區。

2018年整個深圳的人均GDP水平(19.33萬元)相當於上海的1.42倍,而作為深圳的領頭羊,南山區人均GDP為35.23萬元,相當於5.32萬美元。

北京西城區因為有眾多金融機構總部集聚,對GDP貢獻很大,2018年全區實現GDP4243.9億元,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17.9萬人,如此算來,西城區的人均GDP為35.99萬元,已經超過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深圳南山區,堪稱中國第一區。(注:按照《北京市西城區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3802元,按平均匯率摺合53465美元,和筆者計算略有出入,但不影響其排在全國第一的位置)

單從人均GDP這個指標看,北京西城區,深圳南山區,上海黃浦區,廣州黃埔區,人均GDP都已在5萬美元上下,它們作為中國的“第一世界”,毫無疑問已達到了世界發達經濟體的水平。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上述數據全部來自官方的政府工作報告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那麼人們就有一個問題,官方的GDP統計有沒有水分?

GDP統計肯定存在多計和漏計兩種情況,也肯定有“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問題,但全球越來越多研究機構的共識是,中國的GDP被少計了,主要原因是對服務業的計算不充分。

比如,發達經濟體的自住房租金佔GDP的8%到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住自己的房子,相當於自己給自己交房租,這個數字也是GDP的一部分。

中國已對自有住房服務價值進行虛擬計算,計入GDP,但方法是成本法(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維護修理費+物業管理費+固定資產折舊)。而由於房價不斷上升,城鎮房屋的造價與市場價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城鎮居民自有住房服務價值被低估,進而導致房地產業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費支出的低估。中國房地產業增加值的佔比顯著低於美國,2011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8.97%,中國為5.65%。2018年上半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佔GDP的12.15%(其中虛擬租金為9.78%),中國房地產業同期的增加值佔GDP的6.78%,這與居民自有住房租金的統計方法差異有很大關係。

又如家政服務,現在保姆、月嫂的收入越來越高,這在國外是計入GDP的,而中國並未怎麼計算。

還有建築業(注:房地產是第三產業,建築業是第二產業),中國每年的基建規模是美國的數倍,這從中國消耗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數量的全球佔比也可以看出來,但目前的統計結果是,2018年上半年美國建築業增加值為4129.47億美元,中國建築業增加值約為25169.2億元人民幣,按上半年平均匯率約為3860.6億美元,低於美國,這樣的結果是不能準確反映中國建築業的GDP的。

中國從2017年起已經按照國際發達經濟體的慣例,將研發支出納入GDP,隨著未來在更多的服務業領域進行更為全面和準確的計算,中國的GDP在很大程度上會被重新衡量。重估的結果將是增加,而不是減少。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接著討論一個問題,既然中國增長得這麼快,為什麼民生領域的各種抱怨還是很多?

過去經常講的,是高消耗、低效益、難循環、負債多、重增長不重社會均衡發展等等,不再重複。

這裡集中講一個問題,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所說的“發展不平衡”。

以2018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在北京,西城區的水平是81678元,海淀區的水平是78178元,而到了密雲區水平是34951元,延慶區是33887元。差別是兩倍多。西城的水平是延慶水平的2.41倍,這相當於什麼?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的2.69倍。大致可以說,如果西城相當於城市,延慶相當於農村。

但延慶的這個水平,放在全國各省市,又是比較高的,比排在全國第7的福建還要高(注:2018年福建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644元)。

再看一下廣東,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廣東省名列前茅的幾個區的水平是:深圳福田區(75104元),深圳南山區(72908元),廣州天河區(68666元),廣州越秀區(66205元),而到了廣州排名最後的從化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837元,排在整個廣東省最後的揭西縣,只有14253元。

上海各區的發展相對是比較均勻的,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別也不小。水平最高的黃浦區、靜安區在7.5萬元到7.8萬元,最低的崇明區不到3.7萬元。

發展不平衡,這可能是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區域不平衡,職業不平衡,所有制不平衡,勞資不平衡,等等。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這篇文章最後的結論是:

  • 中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已經上了一個很大的臺階,逐步接近高收入經濟體的下沿。中國的“第一世界”放在全世界,也是先進水平了。這個時候要更上一層樓,會比以前困難不少,因為你已經跑到前面了,今後只能更多地依賴創新。

  • 由於中國獨特的地理環境、開放次序等原因,發展不平衡是我們的最大挑戰。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儘管中國有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這樣的標杆,但這只是很少的地方,整體來說,中國還存在很大潛力。

  • 當中國在某些方面跑得已經靠前了,未來怎麼辦?發展什麼產業,怎麼發展?不可能靠政府拍腦袋,因為這對政府也是新課題。政府要做的,是構建好的、法治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具體的方向要靠市場和企業家發揮作用。同時,政府要多關注弱勢群體的保障和發展問題。

  • 經濟增長和人的發展與幸福之間,不是等號關係。這是中國發展的新課題,新挑戰,新任務。比如房價越高,計入GDP的虛擬租金就越高,對GDP的貢獻就越大,但顯然和幸福不是正相關。人均GDP最高的地方,是服務業比例特別是金融服務業比例最高的地方,而金融從業者因為市場波動原因,平時多處於緊張狀態,其幸福感並不高。這都是一些值得深入討論的問題。

GDP很重要,但GDP不是萬能的。看中國的“第一世界”的這些區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比較淡化GDP指標,如上海黃浦區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有四個: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不低於5%,完成舊改居民簽約8000戶以上,完成舊住房綜合修繕15萬平方米以上,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市下達指標內,沒有GDP指標。

當然,沒有GDP增長也是萬萬不能的,所以浦東提出了7年翻番的藍圖。作為浦東居民之一員,我樂見其成。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北京西城,深圳南山,上海黃浦,廣州黃埔,中國“第一世界”的啟示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投稿、內容合作、招聘簡歷:[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