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裡的裁縫鋪

現在已經不大看得到存在於街區裡的裁縫鋪了。老早,上海遍佈石庫門弄堂的時候,很容易就能找到這些被稱作“老裁縫”的人。他們的鋪面又小又狹窄,但卻承擔了上海人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要好看,就要打扮,要穿得精神、漂亮,這全靠裁縫的一雙手。活計好的師傅,經客人口口相傳,名聲傳到老遠的地方去,人家就會願意“不遠千里”跑過來請師傅做一身衣服。

裁縫鋪不止能做新衣裳,還是大家庭省錢的幫手:舊衣裳改個樣式、添點花樣;孩子穿的衣裳小了,想辦法添點布料改大一點,或者前一個孩子穿的衣裳略經改動再給後面的小孩穿,等等。這時候就覺得裁縫師傅一雙巧手,不僅“雪中送炭”解決實際的問題,還常常“錦上添花”達到令人驚喜的效果。

早期上海灘上的裁縫

寧波、揚州、蘇州一帶來的裁縫師傅,特別受到上海人的歡迎,老上海的裁縫鋪子,幾乎都是這三地裁縫開的,特別是在20世紀20年代初,裁縫鋪子的數量越來越多,服裝行業很是興旺。

弄堂裡的裁縫鋪

早期上海灘上的裁縫,可以簡單分成兩類:一類製作洋服,一類製作傳統中式服裝。前一類裁縫,也被叫作“紅幫裁縫”。這是因為早期的荷蘭殖民者,頂著一頭紅髮,中國人就以“紅毛”來代指洋人,幫洋人做衣服的裁縫,或者做西式服裝的裁縫,就被叫做“紅幫裁縫”了。

紅幫裁縫以寧波人為主,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十來歲就離開家鄉到上海投奔親友,跟著老師傅當學徒,直到自己成長為成熟的裁縫。

弄堂裡的裁縫鋪

寧波紅幫裁縫的故鄉

事實上,紅幫裁縫真正為洋人做衣服的並不多,因為當時上海有身份的洋人,大多從國外帶來自己的裁縫。不過,洋裁縫一般會僱用助手,慢慢地,西式裁剪得以流傳。而紅幫裁縫主要的顧客,是那些需要與洋人打交道的中國人,比如外國公司的中國職員、生意人等等。

穿西服的,還有抱著革命情懷的中國年輕人。19世紀末,維新派代表康有為就曾上書請求“斷髮易服”,出國留學的中國年輕人,到了國外就趕快穿上西服,以表明自己熱心變革的決心。

弄堂裡的裁縫鋪

到了20世紀初,正在為革命籌措的孫中山,也想用服裝來伸張自己的革命思想,他的中山裝,上海裁縫也參與了其中的設計和製作。

“軒轅殿”裁縫行會

在一份解放前的上海地圖中可以看到,硝皮弄89號是一叫“軒轅殿”的建築。軒轅氏即黃帝,不少人誤以為這裡是“黃帝廟”,其實不然,它的全稱是“上邑洋廣衣業公所軒轅殿”,是一個同業公所的大殿,建造這處建築的是寧波人。

弄堂裡的裁縫鋪

1875年上海縣城廂租界全圖(局部),在紅線內區域,西北部公輸子殿(魯班殿)和軒轅殿已經建成,梧桐街、大陸家宅、硝皮弄等已經築成。

所謂“洋廣”,舊時多指從廣州進口的舶來品,或廣州生產的頗帶洋氣的商品。廣州是最早和長期與外國人打交道、做生意的地方,自然也是最早和長期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城市。而寧波人至遲已在乾隆時已通廣州的“十三行”與外國人做生意。早期進入上海的寧波裁縫大多居住在上海縣城裡,並建立了比較鬆散的同業公所,這個公所在1853年毀於小刀會戰火。1856年,他們與上海的蘇州府下屬各縣在上海的裁縫在原址興建“上邑洋廣衣業公所軒轅殿”。

弄堂裡的裁縫鋪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頒佈《公會組織法》,規定城市中的各行各業以同業組成“同業公會”,實際上取代了“同業公所”,軒轅殿和魯班殿的同業組織作用逐漸消失,後來被改作民房。20世紀60年代,二殿被拆後建為多層工房。

裁縫師傅的行業規矩

與其他行業的手工勞動者一樣,裁縫師傅也有他們的“行業規矩”,例如,他們尊敬地奉軒轅氏為行業的祖師,所用量布的尺也名為“軒轅尺”。學做裁縫要先當三年學徒,俗稱“吃三年蘿蔔乾飯”。當學徒的每天除了生爐子、燙熨斗外,有的還要為師傅、師孃“倒夜壺”、做雜活,小心服侍老闆夫婦和各位師傅,並且要學做“滾邊”和各種花色的鈕釦,三年滿師才能上案板。

弄堂裡的裁縫鋪

用尺量身、剪刀裁布、針線縫紉,都得用心用功。公館裡的老爺、少爺、太太、小姐,定做長袍馬褂、旗袍短襖,多一寸嫌太寬太長,少一分怪太緊太短。要剛巧合身才可得賞金,稍不滿意,當場退貨,還要賠料。許多後來成為時裝店老闆的創始人,多數是經歷過裁縫學徒生涯磨鍊的。

街市上的裁縫店,大小依規模不一,但大抵都有一個懸掛“蘇廣成衣鋪”市招的牌子,並不是老闆姓名叫“蘇廣”,而是一些裁縫手藝人的小型作坊,由富有經驗的裁縫為主,僱傭二三名裁縫工,加上家屬和學徒,專門代客加工各種來料,縫製蘇式、廣式等中式男女服裝,也代客配辦衣料。所以,稱為“蘇廣成衣鋪”。

弄堂裡的裁縫鋪

在這種行業市招前,稍有聲譽的加上某某記的店號,以便顧客識別。他們的設備簡單:租間店堂,設置工作臺板,全憑手工操作。稍後也備置了縫紉機。因他們做工精巧細緻、式樣新穎應時,又是量體裁衣,舒服適身,所以很受各階層人們歡迎,成為一個普及社會的行業。

在老上海裁縫行業中,浙江奉化裁縫最為有名。浙江奉化的人們為了謀生,離鄉背井,到外地去求活路,有的流落海外。就象揚州人外出憑自己手中的三把刀一樣,奉化人兩手空空,告貸無門,也是憑得三把刀——萊刀、剃頭刀和剪刀,去燒菜、剃頭和當裁縫。他們不少人走南闖北,有的甚至飄洋過海,到異國他鄉,學得了一手做西裝的技藝,回國後來到上海開西服號。

弄堂裡的裁縫鋪

晚清後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老式縫紉機

上海剛開埠時,來淘金的洋人都自帶西服,中國人也不習慣穿外國衣裳。第一家“王興昌西服店”開辦後無人問津。老闆王浚才在焦急中終於等到第一位顧客,這位顧客是當時有名的革命黨人徐錫麟。徐錫麟要求在三天之內為他完成一套西裝。老闆如期趕出,徐錫麟十分滿意。“王興昌”也因此而名聲大振。

燙衣板、縫紉機就是一爿店

直到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上海弄堂裁縫還是極為普遍的。那裁縫店,說是店,其實也不過是一塊燙熨衣服的橫板,一架老式的縫紉機,店裡地方很小,師傅肩上通常掛著一根皮尺,腕上帶著兩個褪了色的袖套。鼻樑上耷著一副大方眼睛。一把竹尺,一包彈粉(劃粉),一把烙鐵,當然裁縫店裡自然少不了一個煤球爐。

弄堂裡的裁縫鋪

小時候做一件新衣服是過年才有的事情,家裡如果有諸如婚慶這樣的大事,還會把裁縫請到家裡來,老老少少大大小小一大家子每人都可以做上最少一件新衣服。這個時候,就是小孩子最開心的時候,其實男孩子並不關心什麼新衣服,最重要的是家裡請裁縫就一定有好吃的了。

老裁縫做衣服有幾個優點:一是做功的精細,那個時候的手藝人,全憑自己的真本事吃飯,千針萬線,靠的是自己的艱辛勞作;二是收費的低廉,大部分普通人家要做衣服,還能承受得起;最主要的是,偶爾工錢可以賒帳,衣服做成了,你拿回去穿就成,至於工錢等有了再給。

弄堂裡的裁縫鋪

一位老上海說,他小時候居住在徐家彙老街。母親是一個極能持家的善良婦女,養育六個小孩,她寧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把孩子們打扮得乾乾淨淨的。雖然比不得大戶人家,但穿著的衣服還是體面的,家裡所有的衣服都仰仗弄堂口的裁縫店。

弄堂裡的裁縫鋪

記得那個老裁縫姓楊,他的裁縫店就在弄堂口的一開間,楊師傅中等個子,話不多,人挺和氣,由於常年的飛針走線,使他的眼睛一直眯縫著,從我記事開始,就不知道楊師傅跟誰紅過臉。所以,在我們弄堂裡,他是人緣極好的一個人,大人小孩都喜歡這個人。

在徐家彙老街,這個老裁縫楊師傅,幾乎受到整個里弄居民的歡迎。1959年自然災害,交通大學擴建校區,我們家搬到虹橋路靠近番禺路的塘子涇,1964年再搬回虹橋路的後胡家宅,老鄰居分離,自此我就再也未見到過這個弄堂口的老裁縫。楊師傅的身世,我知之甚少,但類似“楊師傅”裁縫店,在舊上海的大街小巷中,可謂星羅棋佈,分佈很廣。

(參考:《家門口的老裁縫》作者 仲富蘭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弄堂裡的裁縫鋪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徐彙區 儂還認得伐?》

《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地名》

弄堂裡的裁縫鋪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覺得好看

請點這裡

弄堂裡的裁縫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