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說起上海的火車站(們),一般大家耳熟能詳的大概有這麼幾個:上海火車站,即上海人口中的“新客站”;上海南站,在新龍華那裡,往來南方的綠皮車都在那邊坐;上海虹橋站,世博會前啟用,近十年來一躍成為上海客流最大的火車站。

上海現在和未來的主要火車站

上海的火車站除了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橋站之外,還有一些人會和你說,上海還有許多火車站。比如真如的上海西站,很多上海人依然喜歡叫現在的上海西站為“真如站”;松江居民們熟悉的松江站、松江南站,滬蘇湖鐵路通車之後,其規模將超越上海站和上海南站;嘉定人往往對松江不服,也會搬出嘉定的安亭北站、南翔站;金山當然也不會缺席,金山北也是滬昆鐵路上有名號的站點,還有老的楓涇站、金山鐵路上的金山衛、亭林等等,不勝枚舉。甚至浦東祝橋的居民會說:“浦西的不稀奇,唔哩以後有上海東站”;楊行的人們也來湊熱鬧:“阿拉下趟大概會有上海北站”……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鳥瞰上海火車站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南站夜景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虹橋火車站內景

上海歷史上的三大火車站

袁童鞋今天想帶大家聊聊上海曾經的三座火車站,如今這三座車站已經沒有火車站的功能了,甚至有的車站找不到一點兒火車的痕跡。

但因為這三座車站曾經存在過,甚至在一段歷史時期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連接這三座車站的鐵路聯絡線依然循著歷史的軌跡,形成了如今上海重要的軌道交通環線——4號線。

這三座車站分別是“老北站”、“老南站”、“老西站”。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老北站舊址——如今的上海鐵路博物館

承載著諸多悲歡離合的“老北站”

“老北站”上海人很熟悉,又稱上海北火車站,俗稱老北站。1908年4月開始建造,次年7月竣工,最初的名字叫滬寧車站,1950年至1987年間曾稱上海站,位於新靜安區天目東路寶山路口。1987年上海火車站(新客站)建成後停用,現在原址建成了上海鐵路博物館,這棟建築也是按上海北站原滬寧鐵路局四層高的英式風格辦公樓依原比例80%在原址上建造的。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老北站外景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老北站內景

上世紀60、70年代,上海知青進出上海大多從老北站到發。

70年代春節前,在上海北站天天可以看到的場景是這樣的:知青們一路風塵終於回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他們披著軍大衣,頭戴海夫絨帽子,也有的穿老農民一樣的藍布老棉襖,腰間再扎一根繩子,臃腫而且骯髒,浩浩蕩蕩地出了車站,笨重的行李扭歪了他們的臉蛋,汗珠從他們額頭成串地滾下來,在昏暗的廣場燈照射下,構成了奇特的景觀。然後,他們在接客親友的引導下,或者坐上借來的黃魚車,或者在廣場裡叫一輛“烏龜殼”,那是一種包了鐵皮外殼的三輪摩托車,一路上噗噗作響,花五角錢就可以從北站送你到徐家彙。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老北站送知青場景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老北站送知青場景

這是那個時候的“春運”。因為鐵路、公路、水路等交通網絡有限,車皮船隻有限,運能嚴重不足,加上當時政策只允許知青每隔四年或兩年回家探親一次,所以每個知青的探親之路異常艱難,是今天的春運不可同日而語的,知青們在路途中飽嘗的各種各樣的苦,也勝過今天的農民工。

春節過去了,元宵節也過去了,知青們一拖再拖,終於到了該回去的時候。父母在他們的行李袋裡塞進了剛剛在上海灘流行開來的衣服和各種吃食,還有日用品和香菸。送知青回農場的情景也是同樣壯觀的,父母,兄弟姐妹,大包小包,肩扛手提,簇擁著煥然一新的知青進了站,而站臺上往往哭聲掀棚。

1937年被日軍徹底炸燬的“老南站”

“老北站”在老一輩上海人心目中是一個重要地標,承載了太多悲歡離合。而說起“老南站”,很多上海人都會覺得陌生。

但是上海黃浦區地圖的南部有一條路叫“南車站路”,這裡有沒有車站,這是怎麼回事?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南車站路附近的瞿溪新城是上海“老南站”的遺址

其實,這裡就是上海“老南站”的遺址。

上海“老南站”位於今黃浦區瞿溪新村內,1908年建成並投入使用,作為滬杭甬鐵路的始發站,與滬寧鐵路的上海站同名,因此地圖上一般標將其為“滬杭車站”以示區別,直到1916年滬杭甬與滬寧鐵路接通後才改稱上海南站。

淞滬會戰爆發前夕,上海北站就因緊鄰戰區而停止了客貨運輸,南站遂成為“遣送難民陸路交通之唯一出口”,由各中外慈善團體遣送離滬者“日有數千人”。

1937年8月28日,日本加賀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對滬杭甬鐵路上海南站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無差別轟炸”,造成逃難乘客、車站人員等數百人傷亡,車站也從此廢棄。

10月4日,美國《生活》(Life)雜誌第3卷第14期上刊登了一名幼童坐在站內鐵軌上嚎啕大哭的照片(王小亭 攝),向全世界揭露了日軍的暴行。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1937年8月28日,上海南站遭轟炸最著名的一張照片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1937年8月28日,日本加賀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對上海南站轟炸,炸彈落位點

但經過這次的轟炸和之後的抗戰、內戰,上海南站再也沒有恢復運輸業務,其交通格局因為戰爭而徹底改變。

曾經的“梵皇渡車站”——上海“老西站”

上海老西站另一個別名是長寧火車站,建於民國五年(1916年),初名梵皇渡車站,以鄰近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而得名,別名上海中站,民國24年(1935年)更名為上海西站。1989年1月1日,真如火車站更名上海火車西站後,原上海西站則更名為長寧火車站。

該站主要停靠杭州方向的客運列車,1970年代金山鐵路支線建成通車後,該站又開通往金山石化金山衛東站方向的客運列車,當1986年滬杭鐵路外環線建成後,途經該站的列車逐漸減少,後僅留髮往石化金山衛東站方向的列車客運業務,之後金山石化列車市區始發站南移至上海南站。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曾經的老西站——長寧站

20世紀末建設上海軌道交通三號線時,長寧火車站被拆除,今天的地址大約在中山公園地鐵站附近。

上海滬杭鐵路內環線——早期的兩站聯絡線

19世紀後期,太平天國運動之後,上海已超越蘇州、揚州、南京(江寧)、杭州等繁華名城,而成為長江流域的通商巨埠。

1845年11月29日,根據南京條約,上海道臺與英國領事訂立《上海土地章程》,設立上海英租界。此後,美租界、法租界相繼闢設。而在1845年之後,上海的租界在1848、1849、1861、1863、1899、1914等年份繼續向外擴張。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租界的歷次擴張

租界每次試圖擴張,上海華界的官紳都會組織聲勢浩大的集會加以抵抗。如1924年,工部局以交還會租界內與華人有關的司法機關(會審公廨)為條件,要求北京政府允許租界擴張,上海華界官紳立刻組織「國土維持會」,竭力抗爭,使得租界被迫放棄計劃。

直接擴張不成,租界方面改變策略,用跨界修路的辦法,順便將道路兩旁土地納入管轄範圍,形成「準租界」。1900-1925年間,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共39 條,圍成的區域面積47000畝,甚至超過了租界的面積(33503畝)。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租界的越界築路

越界築路的擦邊球止於1925年。五卅運動後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迫於民意,北京政府對租界擴張的立場也變得非常強硬,在1925後租界未能獲得任何擴張。

為了限制租界,另一面的華界上海人又生一計。當時還沒有立交橋這樣的交通工程,鐵路鋪設會直接切斷市內一切交通,於是,鐵軌就成為了限制租界擴張的天然屏障。

20世紀早期,上海兩條對外聯繫的鐵路滬寧線與滬杭甬線的車站都設在租界之外,兩條鐵路要建設聯絡線時,華界便主張利用這條鐵路包圍租界,限制其擴張。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華界主張利用北站、南站聯絡線,阻止租界擴張

1916年建成的鐵路聯絡線繞了個彎,從南面和西面包圍了租界(大致是今天上海地鐵3號線的位置),上海的“老北站”(時稱滬寧車站)、“老西站”(時稱上海中站)、“老南站”(時稱滬杭車站)第一次實現了聯絡。

租界工部局在內部會議上不得不承認,兩路聯絡線將“形成新的西部界線,又在徐家彙路以西虹橋路將形成租界的南部界線”。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租界的繁榮可能還是靠港口

然而,鐵路包圍網終究奪不走租界的繁榮。租界的繁榮,很大程度上是來自黃浦江上的港口,及由此而生的對外交通貿易。

從火車站的聯絡線到一條軌道交通環線

雖然,華界想方設法用鐵路包圍租界的方法不能直接奪走租界的繁榮,但這一半圓形的聯絡線,給上海日後的城市交通發展格局埋下了深深的伏筆。

1916年,滬杭鐵路內環線建成之後,1928年起,上海特別市政府開始修築中山路,主要就是今天的中山北路和中山西路這一段。該路北起閘北交通路,南端與滬南地區的龍華路相銜接,再向東經康衢路直通早先建成的中山南路。這樣一來,大大便利了閘北與南市兩地的交通,也構成了對租界的包圍之勢。

有了鐵路的半環,有了中山環路的半環,加之當年上海的建成區大半依靠著黃浦江,這樣由鐵路、中山環路與黃浦江圍合了上海最初的浦西市區。

而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發浦東、振興上海的大口號之下,南浦大橋率先建成,同期開始沿著中山環路,依託南浦大橋、楊浦大橋興建了上海內環線。

到上海90年代末,上海將滬杭鐵路內環線的地面段進行拆除,先期建成了3號線“明珠線”。之後與3號線共軌,從上海“老北站”的寶山路站途徑上海新客站、“老西站”的中山公園站抵達“老南站”所在的西藏南路,再往浦東世紀大道兜一圈回到“老北站”,形成了4號線,由一條“C”字型的聯絡線,徹底形成了一條圓形的環線。2005年,因為南浦大橋站施工時遇到了一些困難,上海4號線先開通了一段,之後在2007年12月29日,4號線,這一上海第一條軌道交通環線,徹底成環運營。

這條連接上海三大火車站的聯絡線,終究變成了一條環線

上海早期的兩站聯絡線終於變成了軌交環線——4號線

從1908年、1916年,再到2007年,從幾個孤立的車站,到一條聯絡線,再到一條環線,上海“老北站”、“老南站”、“老西站”經歷了太多的風雨,也譜寫了太多的故事。

如今驀然回首,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未來,上海有哪條將建的聯絡線,也會成為環線軌交的第一步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