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穿過延東立交,來到靜安區,這裡的就有很多曾經舊改而來的商品房項目,雖然房齡大部分都超過10年,但憑藉著老靜安中心的地段、具有好口碑的物業再加上有口皆碑的學區,這裡的房價自然也不低,二手房價最高達到14萬元/平左右。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穿過延東立交,來到靜安區,這裡的就有很多曾經舊改而來的商品房項目,雖然房齡大部分都超過10年,但憑藉著老靜安中心的地段、具有好口碑的物業再加上有口皆碑的學區,這裡的房價自然也不低,二手房價最高達到14萬元/平左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再繼續往西走,來到長寧,這裡的次新房小區相比就沒有靜安那麼多了,因為學區也沒有靜安區那麼好,所以房價也相對要低一些。長寧延安高架沿線,次新房大概8萬/平左右,老房子大部分也就6萬元/平左右,帶電梯的有時會稍貴一些。但因為很多老樓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造的,因此其中不乏很多奇葩戶型。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穿過延東立交,來到靜安區,這裡的就有很多曾經舊改而來的商品房項目,雖然房齡大部分都超過10年,但憑藉著老靜安中心的地段、具有好口碑的物業再加上有口皆碑的學區,這裡的房價自然也不低,二手房價最高達到14萬元/平左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再繼續往西走,來到長寧,這裡的次新房小區相比就沒有靜安那麼多了,因為學區也沒有靜安區那麼好,所以房價也相對要低一些。長寧延安高架沿線,次新房大概8萬/平左右,老房子大部分也就6萬元/平左右,帶電梯的有時會稍貴一些。但因為很多老樓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造的,因此其中不乏很多奇葩戶型。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中內環間好地段照樣超10萬/平

沿著延安路高架出內環,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很多,而房價還是有高有低。在虹橋開發區和西郊一線,因為很多房子都有些年頭了,有很多還是商住兩用樓,因此設計和現代的小區差別不小,因此這樣的房子價格也就相對低一些,但大多也要6萬多。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穿過延東立交,來到靜安區,這裡的就有很多曾經舊改而來的商品房項目,雖然房齡大部分都超過10年,但憑藉著老靜安中心的地段、具有好口碑的物業再加上有口皆碑的學區,這裡的房價自然也不低,二手房價最高達到14萬元/平左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再繼續往西走,來到長寧,這裡的次新房小區相比就沒有靜安那麼多了,因為學區也沒有靜安區那麼好,所以房價也相對要低一些。長寧延安高架沿線,次新房大概8萬/平左右,老房子大部分也就6萬元/平左右,帶電梯的有時會稍貴一些。但因為很多老樓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造的,因此其中不乏很多奇葩戶型。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中內環間好地段照樣超10萬/平

沿著延安路高架出內環,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很多,而房價還是有高有低。在虹橋開發區和西郊一線,因為很多房子都有些年頭了,有很多還是商住兩用樓,因此設計和現代的小區差別不小,因此這樣的房子價格也就相對低一些,但大多也要6萬多。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而房型相對正常的高層,房價普遍7萬左右,著名的古北社區因為環境好,房價更是超過10萬/平,和內環相當。總體來說,這一片的房價和小區品質、房型設計以及房齡仍然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值得說的是,這片並沒有特別新的房子,房價高主要是因為在虹橋開發區上班的外國人比較多,購買力比較強。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穿過延東立交,來到靜安區,這裡的就有很多曾經舊改而來的商品房項目,雖然房齡大部分都超過10年,但憑藉著老靜安中心的地段、具有好口碑的物業再加上有口皆碑的學區,這裡的房價自然也不低,二手房價最高達到14萬元/平左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再繼續往西走,來到長寧,這裡的次新房小區相比就沒有靜安那麼多了,因為學區也沒有靜安區那麼好,所以房價也相對要低一些。長寧延安高架沿線,次新房大概8萬/平左右,老房子大部分也就6萬元/平左右,帶電梯的有時會稍貴一些。但因為很多老樓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造的,因此其中不乏很多奇葩戶型。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中內環間好地段照樣超10萬/平

沿著延安路高架出內環,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很多,而房價還是有高有低。在虹橋開發區和西郊一線,因為很多房子都有些年頭了,有很多還是商住兩用樓,因此設計和現代的小區差別不小,因此這樣的房子價格也就相對低一些,但大多也要6萬多。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而房型相對正常的高層,房價普遍7萬左右,著名的古北社區因為環境好,房價更是超過10萬/平,和內環相當。總體來說,這一片的房價和小區品質、房型設計以及房齡仍然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值得說的是,這片並沒有特別新的房子,房價高主要是因為在虹橋開發區上班的外國人比較多,購買力比較強。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出中環後房價開始慢慢下降

出了中環,便到了閔行和長寧的交界,延安路以北大部分歸長寧,以南大部分是閔行。在長寧這一邊,仍然是富人區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適合小家庭的次新小區,房價大概7萬元/平左右,老房子大概5-6萬/平。而閔行這邊,因為有很多的城中村在拆遷,因此仍有新房供應,在售新房價格大約7萬/平左右,因此次新房價格稍低,大概6萬元/平出頭的樣子,老破小因為面積小,價格基本5萬多/平。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穿過延東立交,來到靜安區,這裡的就有很多曾經舊改而來的商品房項目,雖然房齡大部分都超過10年,但憑藉著老靜安中心的地段、具有好口碑的物業再加上有口皆碑的學區,這裡的房價自然也不低,二手房價最高達到14萬元/平左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再繼續往西走,來到長寧,這裡的次新房小區相比就沒有靜安那麼多了,因為學區也沒有靜安區那麼好,所以房價也相對要低一些。長寧延安高架沿線,次新房大概8萬/平左右,老房子大部分也就6萬元/平左右,帶電梯的有時會稍貴一些。但因為很多老樓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造的,因此其中不乏很多奇葩戶型。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中內環間好地段照樣超10萬/平

沿著延安路高架出內環,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很多,而房價還是有高有低。在虹橋開發區和西郊一線,因為很多房子都有些年頭了,有很多還是商住兩用樓,因此設計和現代的小區差別不小,因此這樣的房子價格也就相對低一些,但大多也要6萬多。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而房型相對正常的高層,房價普遍7萬左右,著名的古北社區因為環境好,房價更是超過10萬/平,和內環相當。總體來說,這一片的房價和小區品質、房型設計以及房齡仍然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值得說的是,這片並沒有特別新的房子,房價高主要是因為在虹橋開發區上班的外國人比較多,購買力比較強。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出中環後房價開始慢慢下降

出了中環,便到了閔行和長寧的交界,延安路以北大部分歸長寧,以南大部分是閔行。在長寧這一邊,仍然是富人區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適合小家庭的次新小區,房價大概7萬元/平左右,老房子大概5-6萬/平。而閔行這邊,因為有很多的城中村在拆遷,因此仍有新房供應,在售新房價格大約7萬/平左右,因此次新房價格稍低,大概6萬元/平出頭的樣子,老破小因為面積小,價格基本5萬多/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出了外環,延安路高架變成了G50高速。而沿線的房價也相對友好得多了。出外環第一站是七寶板塊,老房子大多在5萬不到不到,新一點的房子稍微貴一些,基本5-6萬之間。但因為七寶有一些非常厲害的學區,受學區影響,有些房子賣到近7萬的單價依然有很多人買單,比如皇都花園等等。

再往西走,過了嘉閔高架,G50的北面變成了青浦區,南面則是松江區。北面的青浦徐涇是青浦的寶地,同時也是別墅區,因此房價相對高一些,別墅有很多都超過8萬/平,由於大虹橋利好,即便是高層住宅的新房也能賣到5.5萬-5.8萬元/平的均價,而南面松江九亭則是剛需重鎮,大部分次新二手房大概4萬出頭。

過了大虹橋 房價就越來越和諧

再往西出了G15,由於建造年代、小區類型的不同,房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高端的獨棟別墅區可以賣到7萬多/平,但是普通的二手高層住宅區就只能賣到不到5萬的均價,只有年代較近的住宅賣得貴一些。

繼續往西是青浦趙巷,這裡的房價相對而言就要便宜很多了,大多數是2-3萬/平之間的均價,只有靠近17號線趙巷站的萬科錦源賣到了超過4萬元/平的均價。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穿過延東立交,來到靜安區,這裡的就有很多曾經舊改而來的商品房項目,雖然房齡大部分都超過10年,但憑藉著老靜安中心的地段、具有好口碑的物業再加上有口皆碑的學區,這裡的房價自然也不低,二手房價最高達到14萬元/平左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再繼續往西走,來到長寧,這裡的次新房小區相比就沒有靜安那麼多了,因為學區也沒有靜安區那麼好,所以房價也相對要低一些。長寧延安高架沿線,次新房大概8萬/平左右,老房子大部分也就6萬元/平左右,帶電梯的有時會稍貴一些。但因為很多老樓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造的,因此其中不乏很多奇葩戶型。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中內環間好地段照樣超10萬/平

沿著延安路高架出內環,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很多,而房價還是有高有低。在虹橋開發區和西郊一線,因為很多房子都有些年頭了,有很多還是商住兩用樓,因此設計和現代的小區差別不小,因此這樣的房子價格也就相對低一些,但大多也要6萬多。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而房型相對正常的高層,房價普遍7萬左右,著名的古北社區因為環境好,房價更是超過10萬/平,和內環相當。總體來說,這一片的房價和小區品質、房型設計以及房齡仍然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值得說的是,這片並沒有特別新的房子,房價高主要是因為在虹橋開發區上班的外國人比較多,購買力比較強。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出中環後房價開始慢慢下降

出了中環,便到了閔行和長寧的交界,延安路以北大部分歸長寧,以南大部分是閔行。在長寧這一邊,仍然是富人區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適合小家庭的次新小區,房價大概7萬元/平左右,老房子大概5-6萬/平。而閔行這邊,因為有很多的城中村在拆遷,因此仍有新房供應,在售新房價格大約7萬/平左右,因此次新房價格稍低,大概6萬元/平出頭的樣子,老破小因為面積小,價格基本5萬多/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出了外環,延安路高架變成了G50高速。而沿線的房價也相對友好得多了。出外環第一站是七寶板塊,老房子大多在5萬不到不到,新一點的房子稍微貴一些,基本5-6萬之間。但因為七寶有一些非常厲害的學區,受學區影響,有些房子賣到近7萬的單價依然有很多人買單,比如皇都花園等等。

再往西走,過了嘉閔高架,G50的北面變成了青浦區,南面則是松江區。北面的青浦徐涇是青浦的寶地,同時也是別墅區,因此房價相對高一些,別墅有很多都超過8萬/平,由於大虹橋利好,即便是高層住宅的新房也能賣到5.5萬-5.8萬元/平的均價,而南面松江九亭則是剛需重鎮,大部分次新二手房大概4萬出頭。

過了大虹橋 房價就越來越和諧

再往西出了G15,由於建造年代、小區類型的不同,房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高端的獨棟別墅區可以賣到7萬多/平,但是普通的二手高層住宅區就只能賣到不到5萬的均價,只有年代較近的住宅賣得貴一些。

繼續往西是青浦趙巷,這裡的房價相對而言就要便宜很多了,大多數是2-3萬/平之間的均價,只有靠近17號線趙巷站的萬科錦源賣到了超過4萬元/平的均價。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趙巷再往西就是青浦新城了,青浦新城的次新房均價大多在3萬多/平,只有比較好的二手房可以賣到4萬多的均價,動遷房有很多甚至不到3萬/平。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穿過延東立交,來到靜安區,這裡的就有很多曾經舊改而來的商品房項目,雖然房齡大部分都超過10年,但憑藉著老靜安中心的地段、具有好口碑的物業再加上有口皆碑的學區,這裡的房價自然也不低,二手房價最高達到14萬元/平左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再繼續往西走,來到長寧,這裡的次新房小區相比就沒有靜安那麼多了,因為學區也沒有靜安區那麼好,所以房價也相對要低一些。長寧延安高架沿線,次新房大概8萬/平左右,老房子大部分也就6萬元/平左右,帶電梯的有時會稍貴一些。但因為很多老樓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造的,因此其中不乏很多奇葩戶型。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中內環間好地段照樣超10萬/平

沿著延安路高架出內環,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很多,而房價還是有高有低。在虹橋開發區和西郊一線,因為很多房子都有些年頭了,有很多還是商住兩用樓,因此設計和現代的小區差別不小,因此這樣的房子價格也就相對低一些,但大多也要6萬多。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而房型相對正常的高層,房價普遍7萬左右,著名的古北社區因為環境好,房價更是超過10萬/平,和內環相當。總體來說,這一片的房價和小區品質、房型設計以及房齡仍然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值得說的是,這片並沒有特別新的房子,房價高主要是因為在虹橋開發區上班的外國人比較多,購買力比較強。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出中環後房價開始慢慢下降

出了中環,便到了閔行和長寧的交界,延安路以北大部分歸長寧,以南大部分是閔行。在長寧這一邊,仍然是富人區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適合小家庭的次新小區,房價大概7萬元/平左右,老房子大概5-6萬/平。而閔行這邊,因為有很多的城中村在拆遷,因此仍有新房供應,在售新房價格大約7萬/平左右,因此次新房價格稍低,大概6萬元/平出頭的樣子,老破小因為面積小,價格基本5萬多/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出了外環,延安路高架變成了G50高速。而沿線的房價也相對友好得多了。出外環第一站是七寶板塊,老房子大多在5萬不到不到,新一點的房子稍微貴一些,基本5-6萬之間。但因為七寶有一些非常厲害的學區,受學區影響,有些房子賣到近7萬的單價依然有很多人買單,比如皇都花園等等。

再往西走,過了嘉閔高架,G50的北面變成了青浦區,南面則是松江區。北面的青浦徐涇是青浦的寶地,同時也是別墅區,因此房價相對高一些,別墅有很多都超過8萬/平,由於大虹橋利好,即便是高層住宅的新房也能賣到5.5萬-5.8萬元/平的均價,而南面松江九亭則是剛需重鎮,大部分次新二手房大概4萬出頭。

過了大虹橋 房價就越來越和諧

再往西出了G15,由於建造年代、小區類型的不同,房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高端的獨棟別墅區可以賣到7萬多/平,但是普通的二手高層住宅區就只能賣到不到5萬的均價,只有年代較近的住宅賣得貴一些。

繼續往西是青浦趙巷,這裡的房價相對而言就要便宜很多了,大多數是2-3萬/平之間的均價,只有靠近17號線趙巷站的萬科錦源賣到了超過4萬元/平的均價。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趙巷再往西就是青浦新城了,青浦新城的次新房均價大多在3萬多/平,只有比較好的二手房可以賣到4萬多的均價,動遷房有很多甚至不到3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另外,青浦新城的新房目前普遍4萬/平出頭,由於有長三角一體化的利好,青浦新城最近新出的幾個樓盤銷售情況都還不錯。但值得說的是,青浦新城的地價較之前已經有所下降,最頂峰時光樓板價就達到3萬多/平,而最近青浦澱山湖大道附近出讓的幾幅地塊樓板價普遍在1.4萬/平左右,較頂峰時間幾乎腰斬。


"

眾所周知,延安路作為目前唯一一條橫貫上海東西的快速路,東接外灘、西接G50高速,是上海非常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不過這條路沿線的房價也是頗耐人尋味的。

沿著延安路高架從外灘開始接G50一直到上海與江蘇交界的朱家角地區,沿線的房價也是錯落有致,最高最低相差達到近10萬/平。

內環內核心地段房價最高14萬也不稀奇

延安路始於外灘,但由於外灘附近大多都是上了年頭的老建築,居住屬性相對沒有近些年建設的新房子那麼宜居,因此房價倒是也沒有那麼離譜,普遍都不到10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穿過延東立交,來到靜安區,這裡的就有很多曾經舊改而來的商品房項目,雖然房齡大部分都超過10年,但憑藉著老靜安中心的地段、具有好口碑的物業再加上有口皆碑的學區,這裡的房價自然也不低,二手房價最高達到14萬元/平左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再繼續往西走,來到長寧,這裡的次新房小區相比就沒有靜安那麼多了,因為學區也沒有靜安區那麼好,所以房價也相對要低一些。長寧延安高架沿線,次新房大概8萬/平左右,老房子大部分也就6萬元/平左右,帶電梯的有時會稍貴一些。但因為很多老樓都是上世紀80-90年代造的,因此其中不乏很多奇葩戶型。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中內環間好地段照樣超10萬/平

沿著延安路高架出內環,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很多,而房價還是有高有低。在虹橋開發區和西郊一線,因為很多房子都有些年頭了,有很多還是商住兩用樓,因此設計和現代的小區差別不小,因此這樣的房子價格也就相對低一些,但大多也要6萬多。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而房型相對正常的高層,房價普遍7萬左右,著名的古北社區因為環境好,房價更是超過10萬/平,和內環相當。總體來說,這一片的房價和小區品質、房型設計以及房齡仍然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值得說的是,這片並沒有特別新的房子,房價高主要是因為在虹橋開發區上班的外國人比較多,購買力比較強。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出中環後房價開始慢慢下降

出了中環,便到了閔行和長寧的交界,延安路以北大部分歸長寧,以南大部分是閔行。在長寧這一邊,仍然是富人區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適合小家庭的次新小區,房價大概7萬元/平左右,老房子大概5-6萬/平。而閔行這邊,因為有很多的城中村在拆遷,因此仍有新房供應,在售新房價格大約7萬/平左右,因此次新房價格稍低,大概6萬元/平出頭的樣子,老破小因為面積小,價格基本5萬多/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出了外環,延安路高架變成了G50高速。而沿線的房價也相對友好得多了。出外環第一站是七寶板塊,老房子大多在5萬不到不到,新一點的房子稍微貴一些,基本5-6萬之間。但因為七寶有一些非常厲害的學區,受學區影響,有些房子賣到近7萬的單價依然有很多人買單,比如皇都花園等等。

再往西走,過了嘉閔高架,G50的北面變成了青浦區,南面則是松江區。北面的青浦徐涇是青浦的寶地,同時也是別墅區,因此房價相對高一些,別墅有很多都超過8萬/平,由於大虹橋利好,即便是高層住宅的新房也能賣到5.5萬-5.8萬元/平的均價,而南面松江九亭則是剛需重鎮,大部分次新二手房大概4萬出頭。

過了大虹橋 房價就越來越和諧

再往西出了G15,由於建造年代、小區類型的不同,房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高端的獨棟別墅區可以賣到7萬多/平,但是普通的二手高層住宅區就只能賣到不到5萬的均價,只有年代較近的住宅賣得貴一些。

繼續往西是青浦趙巷,這裡的房價相對而言就要便宜很多了,大多數是2-3萬/平之間的均價,只有靠近17號線趙巷站的萬科錦源賣到了超過4萬元/平的均價。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趙巷再往西就是青浦新城了,青浦新城的次新房均價大多在3萬多/平,只有比較好的二手房可以賣到4萬多的均價,動遷房有很多甚至不到3萬/平。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另外,青浦新城的新房目前普遍4萬/平出頭,由於有長三角一體化的利好,青浦新城最近新出的幾個樓盤銷售情況都還不錯。但值得說的是,青浦新城的地價較之前已經有所下降,最頂峰時光樓板價就達到3萬多/平,而最近青浦澱山湖大道附近出讓的幾幅地塊樓板價普遍在1.4萬/平左右,較頂峰時間幾乎腰斬。


浦西這條東西大動脈 東西房價能相差10萬一平


青浦新城再往西走就到朱家角了,這裡是上海與江蘇的交界,也是上海有名的古鎮。目前朱家角的房價基本維持在3萬左右,新房主要以別墅為主,這裡均價能夠超過3萬的基本上也只有別墅了。

其實,即使是從上海與江蘇的交界處一直開到外灘,沿著G50和延安路高架,總長度大約55公里,在不堵車的時候開車也就只需要大概1小時左右。但就是在這55公里的範圍內,房價就有了如此大而奇妙的變化,不禁讓人感慨上海的房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