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古村落~八陡北河口村

北河口村西距鎮政府駐地2千米,位於黑山東南麓,岳陽河從村中穿過後與五龍溪交匯,形成一個較大的河口,人稱北河口。該村東與蘇家溝、東頂相鄰,西與杏花崖相傍,南與青石關連接,北與福山相望,佔地面積1.75平方千米。全村南北呈三角形坐落於岳陽河兩岸,現有660 戶,1500人,主要大姓有陳、王、丁、喬、徐、張、曲等。

北河口原名二郎寨,是老八陡的中心部分。1958年,成立北河口農業生產大隊,1984年,改名北河口村。

博山古村落~八陡北河口村

北河口村全貌

據出土的宋代陶瓷窯遺址考證,八陡宋代以前就已建村。《薛氏世譜》載:“始祖諱德祥,字雲堂。陶於八陡,故於宋仁宗六年。”重修《薛氏世譜》載:“自始祖起,宋、元、明、清,世居於斯。”《丁氏宗譜》載:“吾祖四公子於洪武七年由冀州棗強遷居山東淄川縣道凱莊。

二世珂祖遷於八陡。”《顏神鎮志》載名“八陡阪”,《博山縣誌》《續修博山縣誌》,均載莊名“八陡”。

八陡是個古老的村落。在日偽佔領時期,因地面遼闊,遂分為四個村:南邊青石關,北邊北河口,東邊東頂,西邊二郎寨。1945年以後,又改稱東頭和西頭,亦即八陡、黑山兩莊。早年地圖上只標八陡而無黑山,故有“先有八陡,後有黑山”之說。後因人口繁衍,房屋鱗次櫛比,故與黑山分開,以便管理。因莊內外有東頂、南天門、南崖頭、八古臺、鳳凰嶺、鄧家崖、白道、黑崖頭八個斜度很大的陡坡,故名“八陡”,此為民間主流傳說版本。另外,民間也有“八陡”的另一種傳說是:東頂、南天門、八古臺、黑崖頭、鄧家崖、虎頭崖、杏花崖、托盤寺。

博山古村落~八陡北河口村

北河口歷史悠久,人文厚重。一代帝師王讓,生於斯。王讓,字秉遜(1354—1427),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舉人,因為他“施教以孝為先”,由地方薦舉被授以國子學錄(最高學府國子監的管理人員)。永樂中期,明成祖朱棣敕命他教皇太孫讀書。洪熙元年,為右春坊贊善。宣德元年(1426),為吏部右侍郎,宣德二年(1427),浙江秋租負欠積多,王讓奉命前去督理,不久卒於任上,享年74歲。王讓故居位於北河口村南,五龍溪北岸。其故居正院有一樓三廳,主樓砌磚發碹,地下一層地上兩層;三廳分別為正廳、東廳、西廳。主樓後為花園,另有書房、廂房等配套建築。由於年久失修,建築大多已坍塌、拆除,現僅存半樓半廳,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博山古村落~八陡北河口村

王讓故居(建於明朝)

距王讓故居向西不足一百米,就是五龍溪與岳陽河的交匯處。每逢夏季,大雨滂沱,兩條水龍在此相碰,所形成的巨浪給兩岸居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為保平安以驅水魔,人們在此修建了一座真武廟。此廟始建於宋代,明萬曆、清咸豐年間重修。2001年修文姜路,因路面高於廟頂,2005年在原基礎上按原框架重建,整體向上提高了3米。由於此廟對面30米處的觀音庵早已被毀所以重修真武廟時,在其東邊新建3間觀音閣,形成了一院兩廟的格局。

從王讓故居向西,沿八陡大街過二郎寨就是八陡天主教堂。建於光緒二十年(1894),光緒二十九年(1903) 擴建。八陡天主教堂主要建築有:大門一間南向,上寫“天主堂”;大門迎面北屋7間為聖殿,供信徒們誦經、祈禱、做彌撒;聖殿以西是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的神父樓,是神父辦公和休息之處: 南屋7間,長22米,寬8米,是教會辦的學校教室;東屋3間為客廳。教室南面為另一院,南屋6 間為教堂工作人員宿舍,東面3 間為食堂。聖殿北面是菜園。八陡天主教堂佔地9.6畝,建築面積1200餘平方米。

康熙三十四年(1695),天主教自青州傳入博山。光緒十七年(1891),荷蘭人老郭神父在八陡發展劉緒孔入教,這是博山地區的第一名天主教信徒。劉加入天主教後,即將丁家店後的劉家園獻出,爾後又賣給教會,老郭神父便在八陡設總堂,作為傳教點。光緒二十三年(1897),奧國人德神父任本堂期間,教會影響頗大。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八陡正式建立教堂,成為博山的傳教基地。其傳教面東到嶽莊、崮山、天津灣、池上、口頭、太河,西南到石馬、沙井、邢家莊、瓦泉,北到淄川區的西河、洪山、土峪、渭頭河、大奎等地。信徒眾多,僅八陡一帶就有300餘人。八陡天主教堂為使石炭塢一帶的信徒就近祈禱,還在石炭塢新生村新建三層樓房一座,作為祈禱場所。

王讓故居與天主教堂之間就是二郎寨。二郎寨就是一個小崮,八陡大街從中穿過,就像一張弓,東頭王讓故居,西頭八陡天主教堂,二郎寨就是弓背。在這弓背之上,有一個方圓四百平方米的大場,大場子的東邊有一直上直下的懸崖,高約十餘米。緊挨石崖,明末人們在此修建了一座二郎廟。此廟有臺階三十三級,大門坐東朝西,迎門三間大殿,供奉著二郎神。大門左邊有三間西廂房,是住廟道士之居所。北邊有一圓門,穿過此門是另一院落,五間北屋為講經頌道之所。

二郎廟為八陡地區早期教育提供了最早的校址。據1990年版《博山區志》載,康熙四十年(1701),八陡陳王二氏在二郎寨辦義學,王仁卿、陳之躍等捐款捐地,王越恆曾主持註釋《論語》《大學》等書,並木版印刷裝訂成書,供學生之用。民國初年即其址設陳王二氏私立初級小學,可惜現廟和二郎寨均已蹤跡全無,但刻書尚有存者。

博山古村落~八陡北河口村
博山古村落~八陡北河口村

老街上的明代建築

在二郎寨上與八陡大街十字相交的有南、北二胡同。南胡同的盡頭與八陡之“一陡”的南天門相連,北邊與北衚衕相對。為防止夏天下大雨由南天門傾瀉的洪水灌入北衚衕,人們在北衚衕口建了一座圈門,旁邊置一石牛,以期鎮水。在北衚衕中間有一30米長的西衚衕,衚衕盡頭是一座深宅大院。大門與二門相隔二十多米,步入二門,迎面有六間明代民居,一色的青磚小瓦,四根帶石鼓的荊木立柱撐著前廊。此院向西,穿一過道進入下院,北邊也有一棟和上院相同的三間明代建築,前廊也有兩根帶石鼓的荊木立柱。這些房間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堂屋後牆都有一個偏門,出偏門就是後廈。人們常說的前廊後廈,就是明代民居建築的最大特點。一直有人居住,至2001年修文姜路拆遷。

順北河口向北沿岳陽河溯洄300米有一古剎,名曰普安寺。此寺相傳建於宋代,明朝成化年間重修過一次,是八陡自古以來的一大地名標誌,也是顏神鎮四大古剎之一(普安寺又名北寺,彼岸寺又名東寺,洪教寺又名西寺,報恩寺又名南寺)。四周低中間高,有十餘級臺階, 外形似一托盤,又叫托盤寺。大門左首是藏經閣,右首為和尚住所,二進院落,佔地約有6000 平方米,後院有一宋代大殿,四周牆壁繪有壁畫,人物栩栩如生,線條自然流暢,是不可多得的藝術佳作。20世紀60年代中期建學校,大殿被拆,現無蹤跡可尋了。

《續修博山縣誌·卷十五·叢志》記載了這樣一個有關普安寺的故事,梗概是說,在清乾隆初年,普安寺有一貧僧名叫令玢,收藏一包黑山茶。在朝廷特命登萊青道,世襲一等子趙執璧來博山賑災時入住普安寺,令玢慌忙間來不及買茶,忽然憶起南方客人所送黑山茶,隨即取出浸泡恭而奉之,趙執璧飲後大奇,令玢把所剩茶葉全部獻出,趙執璧盡數悅收,並親自書寫了“普安寺”三字匾額,派人送往博山縣,敲鑼打鼓送至普安寺,以志酬謝。此匾現已不知所去,而黑山茶樹到底在哪也無人知曉。

博山古村落~八陡北河口村

普安寺以西,岳陽河西岸是歷代高僧圓寂後的長眠之所,這兒曾是碑刻石塔林立,古木參天。順河風吹過樹鳴如哨,時如萬馬奔嘯,時如猿啼梟吼,行人過此,每每內心驚悚不已。20 世紀70年代末,墓地中所有碑刻石塔均已不見蹤影,人們斧鑿錘碾運回家用作牆根屋基了。一段記載古文明歷史的載體被現代文明的車輪無情碾成了齏粉,悲哉!

八陡,是一個古老的村落,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集鎮,有著厚重的人文歷史。探祕老八陡,這對研究博山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同時,循跡北河口,又對詳細研究八陡區域內的宋、元、明、清歷史,開闢一條新的途徑。

相關推薦

推薦中...